北美大平原
大平原(英語:Great Plains),多稱北美大平原、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塊廣袤的平原地區,大致位於密西西比河以西、洛基山脈以東、格蘭德河以北。自然植被以草為主。
大平原 | |
---|---|
位置 | 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 |
面積 | |
• 總計 | 1,300,000 平方公里(500,000 平方哩) |
尺寸 | |
• 長度 | 3,200 千米(2,000 哩) |
• 寬度 | 800 千米(500 哩) |
大平原東西長800公里,南北長3,200公里。另根據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大平原研究中心的定義,其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大平原主要包括了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 、北達科他州、奧克拉荷馬州、南達科他州、德薩斯州和懷俄明州,以及加拿大的草原三省(亞伯達省、緬尼吐巴省和沙斯卡寸旺省)還有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地理
大平原與密西西比河以東至阿巴拉契亞高原、哈德遜灣以南到墨西哥灣的地區共同組成了北美內陸平原。美國地質調查局將大平原依照地形分為十個部分:
- 受冰川影響的密蘇里高地——南達科他州中東部、北達科他州東部及北部、蒙大拿州東北部
- 無冰川影響的密蘇里高地——南達科他州西部、懷俄明州東北部、南達科他州的西南部和蒙大拿州東南部
- 布拉克山(Black Hills)——南達科他州西部
- 高地平原——新墨西哥州東部、德薩斯州西北部、俄克拉何馬州西部、科羅拉多州東部、堪薩斯州西部、內布拉斯加州的絕大部分(包括沙山)以及懷俄明州東南部
- 大平原邊界部——堪薩斯中部和奧克拉荷馬北部(包括燧石山、煙山和紅山)
- 科羅拉多山麓——科羅拉多州東部
- 拉頓地區——新墨西哥州東北部
- 皮克斯河河谷(Pecos Valley)——新墨西哥東部
- 愛德華茲高原(Edwards Plateau)——德薩斯中南部
- 德州中央區——德薩斯中部
地形
地貌
大平原外貌總體平整而緩緩向東傾斜。
位於西經97°~98°以東,地勢較低的平原可稱為內陸低平原,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其北部冰川廣布、湖泊眾多,南部由密西西比河下游沖積平原構成主體,較為低平。
位於內陸低平原和洛磯山之間的大平原,地勢自西向東傾斜,由海拔1800米遞降至500米。因受河流切割而形成一系列東西向的河谷地。冰川地貌分佈廣,地形略有起伏。南部地勢較高,海拔1500~1800米,即主要位於西經100°以西的高地平原[1]。
地質
其下覆基岩為海相及淺水相的沉積岩,主要由緩緩傾斜的頁岩、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厚度可達5公里。本區大部分表層為年輕的陸相沉積洪積物組成,在北部還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質不連續地覆蓋,還有黃土沉積物出現。總的來說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質運動表現不太強烈。
歷史
遠古時期
在白堊紀時期( 1億4500萬年前-6500萬年前),大平原被稱為西部內陸海道的較淺內海所覆蓋。在白堊紀晚期到古新世時,海洋開始消退並在原來的地域留下了厚厚的沉積物和一塊相對平坦的地形。
歐洲人到達前
從歷史上來看,大平原是美國野牛和美國原住民(黑腳族、克勞族、蘇族、夏延族、阿拉帕霍族以及科曼奇族等)構成的大平原文化的地盤。大平原的東部是由住在土屋(Earth Lodge)內半固定村莊的部族所居住,包括阿里卡拉族、曼丹族、波尼族、威奇塔族等。
與歐洲人的聯繫
隨着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嘉拿多的到來,歐洲人擁有了在1540至1542年的關於位於德薩斯、堪薩斯和內布拉斯加的大平原的第一筆記錄。同時期,西班牙人埃爾南多·德·索托從西北偏西方向穿越了今奧克拉荷馬州和德薩斯州的位置。西班牙認為大平原就是其神話中的基維拉和西沃拉,即一處盛產黃金的地方,所謂黃金城市。
在接下來的100年內,數千名的歐洲皮毛商人隨着毛皮貿易來到了大平原,包括法國人、西班牙人、俄國人和年輕的美國人。隨着1803年路易斯安那從法國購入和其後1804年的路易斯-克拉克探險隊的活動,大平原變得更容易進入。其中一個主要的交易點是皮毛商人曼努埃爾·麗莎在內布拉斯加州密蘇里河沿岸建立的麗莎堡(Fort Lisa)。這種早期的定居打開了向西擴展的大門,使得大草原上的定居開始發展起來。
早期的定居點包括:
- 曼努埃爾·麗莎堡貿易點(1806年)
- 豐唐內爾定居點(1806年)
- 卡本尼定居點(1822年)
拓荒時期
1870年代以來,由於美國工業化加速,機器設備的需求量過大,以及太平洋鐵路的修建將大平原和東西部的工業地區相連接,導致本地的野牛被捕殺並最終接近滅絕(野牛的皮是當時生產機器牽引帶和傳動皮帶的主要原料),而白人的遷徙則將印第安人遷至保留地(通過賄賂部落酋長或者用威逼利誘的手段從印第安部落手中購買土地)。大平原的大部分成為了所謂開放區域,並且託管了放養行動,使得任何人從理論上都可以免費牧養牛群。許多外國投資者(特別是英國人)在這個放牧的時代經營投資。在春秋季節,牛群會被圍捕並出售,而小牛犢也會被烙印以便管理。放牧從德薩斯開始並逐漸北移,德薩斯的小牛會被運往北部鐵路線上的城市,如堪薩斯的道奇城和內布拉斯加的奧加拉拉,從那裏,有些牛犢會被裝船東渡,這個過程形成了美國西部的牛仔文化。放牧過量加上1886年的寒冬最終導致了一場災難,使得許多小牛被餓死或凍死。從那時起,牧民為了能夠使牛犢安全過冬,普遍開始餵養而不是放牧。
依據1862年宅地法,定居者可以要求160英畝(65公頃)土地以保障,只要他在五年的期限內居住在此並耕耘。後來,1904年的金凱德法擴大化至包括農莊在內的所有區域,數十萬人聲稱擁有這些農莊,甚至在草皮的遠處建設房子。但其中的許多人對旱地耕作並不在行,所以經常失敗。俄籍德裔人在烏克蘭類似的土地情況下耕作過,所以他們比其他人更成功。1871年加拿大的自治領地法在該國起着同樣的作用。
20世紀以來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以奧克拉荷馬狹地為中心,包括科羅拉多東南、堪薩斯西南、德薩斯狹地和新墨西哥東北部,這幾個地方的沙塵暴舉世聞名,被稱為黑風暴,而這幾個地區也被稱為「沙碗」。乾旱的效果上再有大蕭條的雪上加霜,使得大平原上的眾多農民背井離鄉。
從1950年代起,大平原的許多地區廣泛使用了灌溉,而已成為高產作物種植區。但是中樞灌溉這一技術在大平原乾旱區的廣泛應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在大平原南部的奧加拉拉蓄水層,是上一冰川時期遺留下的一個龐大的地下蓄水層,灌溉導致了蓄水層的耗竭速度已經超過了其地表恢復能力。
自1920年以來,大平原的農業地區已失去了1/3的人口。有數十萬平方哩的地區人口密度低於6人每平方哩,而那曾是弗雷德里克·積遜·特納在1893年宣佈美國邊疆帶領地不再存在時的密度數據(美國的西部地區長期被稱作邊疆地帶,因為這裏人煙稀少而且缺少行政機構的管理,從而導致大量非法活動例如搶劫和攔路收保護費等行為)。甚至有些地區每平方哩人口少於2人,僅堪薩斯州就擁有6000餘座「鬼城」(根據該州歷史學家丹尼爾·菲茨傑拉德數據)。這一問題往往使得農場合併與難以吸引現代工業進駐的這些情況更為惡化。此外,較少的學齡人口使得某些社區內的學區被合併,甚至一些高中被迫關閉。這種持續的人口流失狀況,導致某些人認為目前在大平原乾旱區經營是不可持續的。並且存在一個「水牛提案」,該案提議大部分地區應恢復為野牛隨意使用的天然草地。
生物
大平原的植被主要是草,在草原的邊緣地帶有部分稍大型植物,如絲蘭、仙人果等,現在許多草被已闢為農田。大部分地區本是美國野牛的家,但它們在1800年代中後期被獵殺到瀕臨滅絕。
氣候
半乾旱大陸性氣候。草原整體冬冷夏熱,常年少雨。冬季可能有暴雪,部分地區春夏季節因墨西哥灣氣流西行可能會帶來雨水或相反的帶來乾旱[2]。西經100°線大致將大平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每年降雨量大於等於500毫米,而另一地區每年降雨量則不到500毫米。所以高地平原實際上是半乾旱的,基本是牧場或已是農場的邊緣。這一地區會定期受到長時間乾旱的危險,當強風來臨時還會引起沙塵暴。草原的氣候實際上可以使野生動物不受干擾,但人們卻把大部分草原輕易地轉化為農業目的或改為牧場了。
居民與經濟
在1600年前大平原人口較為稀少,為美國原住民。大平原上的美國原住民多生活在一種名叫梯皮的圓形帳篷中,而梯皮也成為了原住民的象徵物之一。19世紀中葉以來隨着東部殖民者的拓荒,印第安人被驅趕到農業較為貧瘠的地區,所謂印第安保留地。在大平原的殖民過程中,歐洲人占絕大多數。
如今的大平原仍為主要的農業地區,生產小麥、棉花、高粱和乾草,畜牧牛、綿羊。
能源
大平原大大促進了美國的風力發電。在2008年7月,一位名叫托·布恩·皮肯斯的轉業石油工人向政府訴求投資一萬億來建設一個額定功率20萬兆瓦的風力電站,使他自己作為皮肯斯計劃的一部分。皮肯斯指出德薩斯的斯威特沃特即為風力發電發展帶動經濟振興的典型例子[3][4][5]。斯威特沃特曾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和人口在不斷減少的大平原鄉鎮,直到風力發電機來到了諾蘭縣[6]。風力發電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就業機會,加上為建設渦輪機而向地主付出的「忠誠的」租金,也扭轉了該鎮的人口下降問題。皮肯斯聲稱同樣的經濟效益會在整個大平原上產生,即他所稱的北美「風力走廊」。
相關
參考資料
書目
- Paul Bonnifield, The Dust Bowl: Men, Dirt, and Depression,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Albuquerque, New Mexico, 1978, hardcover, ISBN 0-8263-0485-0.
- D. H. Fairchild and J. E. Klete, Woody Landscape Plants for the High Plain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993, Technical Bulletin LTB93-1 (Contact CSU to buy this).
- Merrill Gilfillan, Chokecherry Places, Essays from the High Plains, Johnson Press, Boulder, Colorado, trade paperback, ISBN 1-55566-227-7.
- Michael Johnston Grant, Down and Out on the Family Farm: Rur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Great Plains, 1929-1945,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2, ISBN 0-8032-7105-0
- Harold Hamil, Colorado Without Mountains, A High Plains Memoir, The Lowell Press, Kansas City, Missouri, 1976, Hardback, 284 pages, ISBN 0-913504-33-5.
- Kent Haruf, The Tie That Binds (1984), a novel about farming by Vintage Books 2000, paperback, ISBN 0-375-72438-9.
- R. Douglas Hurt. The Great Plains during World War II.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8. Pp. xiii, 507.
- Neal R. Peirce. The Great Plains States of America: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in the Nine Great Plains States (Mar 1973)
- Wallace Stegner, Wolf Willow, A history, a story, and a memory of the last plains frontier, Viking Compass Book, New York, 1966, trade paperback, ISBN 0-670-00197-X
- David J. Wishart, ed. Encyclopedia of the Great Plain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4, ISBN 0-8032-4787-7.
腳註
- ^ 北美地形概况. 新潮地理工作室. 2009-02-14 [2009-08-21].
- ^ 海水温度异常会引起旱灾. 中國天氣網. [200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5).
- ^ Legendary Texas oilman embraces wind power. Star Tribune. 2008-07-25 [200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7).
- ^ Fahey, Anna. Texas Oil Man Says We Can Break the Addiction. Sightline Daily. 2008-07-09 [200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8).
- ^ T. Boone Pickens Places $2 Billion Order for GE Wind Turbines. Wind Today Magazine. 2008-05-16 [200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1).
- ^ Block, Ben. In Windy West Texas, An Economic Boom. 2008-07-24 [2008-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