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利海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加利利海(希伯來語:ים כנרת 或 ים כינרת,阿拉伯語:بحيرة طبريا)又譯太巴列湖(Lake Tiberias),是以色列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周長53公里,長約21公里,寬約13公里;總面積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公尺,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於其南側的鹽水湖死海)。加利利海其實不是一個海,只是傳統上稱為海。加利利海全境包括沿岸為以色列所有,與其他爭議地區不同,以色列認為並無任何主權爭議。
加利利海 ים כנרת بحيرة طبريا | |
---|---|
座標 | 32°50′N 35°35′E / 32.833°N 35.583°E |
類型 | 單對流湖 |
主要流入 | 上約旦河及地區逕流[1] |
主要流出 | 下約旦河、蒸發 |
集水面積 | 2,730平方公里(1,050平方英里)[2] |
所在國家 | 以色列 |
最大長度 | 21公里(13英里) |
最大寬度 | 13公里(8.1英里) |
表面積 | 166平方公里(64平方英里) |
平均深度 | 25.6米(84英尺) |
最大深度 | 43米(141英尺) |
水體體積 | 4立方公里(0.96立方英里) |
滯留時間 | 5年 |
岸長1 | 53公里(33英里) |
表面海拔 | -214米(702英尺) |
島嶼 | 2 |
參考 | [1][2] |
1岸長衡量標準不定。 |
由於這個湖泊位於地勢低窪的裂谷中,群山環抱,經常突然發生強烈的風暴[3],在新約聖經中就記載了關於耶穌平靜風暴及在此傳道的故事。在羅馬帝國時代,這裏的魚群眾多,捕魚業發達。在今天,餐廳裏仍非常流行「聖彼得之魚」(羅非魚)。
詞源
該湖在現代地圖上標為加利利湖或提比利亞湖。它的名字說明它位於加利利地區。現代希伯來語稱為ⓘ。可能起源於希伯來語kinnor("harp" or "lyre") - which the lake's shape resembles。它也稱為革尼撒勒湖/基乃勒特湖或革尼撒勒海/基乃勒特海(路加福音5:1),得名於西岸的一個富裕的小平原。該湖的阿拉伯語名稱是ⓘ,意思是「提比哩亞湖」。加利利海的其他名稱:革尼撒勒湖、基尼烈海(民數記34:11;約書亞記13:27)和提比哩亞海(羅馬)。天主教各聖經版本則譯為加里肋亞海。
地理
加利利海有地下泉水補給,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約旦河,該河從北向南流過該湖。該湖位於敘利亞-東非大裂谷的北端,這個大裂谷正是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的分界線。因此該地區頻繁發生地震,在過去,火山的活動也很活躍,加利利海地區豐富的玄武岩和其他火成岩可以證明。
加利利海位於約旦河中間。約旦河的源頭是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交界的黑門山,約旦河湍急而下,從迦百農附近注入加利利海。然後又從約旦尼特洗禮處附近流出加利利湖,緩慢曲折地注入死海。
歷史
古代
加利利海位於古代連接埃及和敘利亞-伊拉克的重要商貿通道上。希臘、哈斯蒙尼王朝和羅馬在這裏建立了繁榮的市鎮和居民點:抹大拉、Hippos、提比利亞等。公元1世紀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對該地區印象深刻,他寫道,"One may call this place the ambition of Nature." 約瑟夫斯提到繁榮的漁業,當時有230艘船隻定期在湖上工作。
耶穌的大部份生平事跡發生在加利利海邊。那時,這裏有繼續沿湖發展的居民點和村莊、大量貿易和渡船。馬可福音(1章14節-20節)和馬太福音(4章18節-22節)描寫耶穌如何從加利利海邊呼召了祂的四個使徒;漁夫聖彼得和兄弟聖安德列、使徒約翰和聖雅各。耶穌的一個著名教導,登山寶訓,就是在湖邊的山上。祂的許多神蹟都發生在這裏:在水面行走(但有學者認為耶穌只是在浮冰上走)、平靜風暴、餵飽五千人(在塔布加)等等。
135年,猶太人反抗羅馬統治的巴爾科赫巴起義被鎮壓下去。羅馬從此禁止猶太人到耶路撒冷。猶太文化教育中心轉移到加利利海地區,特別是提比哩亞城。耶路撒冷猶太法典也許就是在這個地區編輯而成。
拜占庭帝國時期,該湖由於與耶穌的關聯,而成為基督徒朝聖主要目的地,這導致旅遊業的繁榮,出現了包辦旅行和許多舒適的旅館。
中世紀
拜占庭帝國失去對該湖的控制後,該湖的重要性下降了。該地區落入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和後來的伊斯蘭帝國的控制之下。除了提比哩亞,主要市鎮和城市基本上都被遺棄。1187年,薩拉丁在哈丁戰役中擊敗了十字軍,主要由於他能切斷十字軍獲得加利利海的淡水。
近現代
1909年猶太先驅建造第一個合作農莊(基布茲),加利利海訓練猶太移民從事農業。後來加利利海先驅們建立了基布茲Degania。加利利海是早期猶太復國運動——基布茲文化的搖籃和拿俄公尺·舍莫爾出生地和拉結墓——最著名的兩位以色列詩人。
1923年,英國和法國達成協定,劃定了英屬巴勒斯坦和法屬敘利亞的邊界。英國移交戈蘭高地南部給法國,換來約旦河谷北部。邊界重劃,因此約旦河兩邊和整個加利利海,包括沿着東北岸10公尺寬的湖岸,成為巴勒斯坦的一部份[4]。
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將這塊地區歸屬了猶太國家,也就是後來成以色列,這使後來有關此地主權誰屬毫無異議。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敘利亞佔領了東北岸。[5]邊界線和當時非軍事區1949年停火協議簽署了。
1967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控制整個加利利海和戈蘭高地,加利利海成為以色列的「內湖」。
敘利亞聲稱加利利海東北岸是戈蘭高地的一部份,皆因約旦河的源頭源自該地。
領土爭議一直沒有解決,而以色列認為加利利海屬於其內湖,並與其他地區不同,認為沒有任何主權爭議。敘利亞和以色列在1990年代進行領土和平談判時,敘利亞曾一度提出一旦以色列同意歸還戈蘭高地,敘利亞同意加利利海及約旦河兩岸均屬於以色列,但於2000年和談後無疾而終。[6]
以色列的以色列國家供水系統建於1964年,將水從該湖輸送到以色列的人口中心,是該國大部份的飲用水資源。以色列控制水源,並負責供應湖水給約旦河西岸和約旦。對水的需求增長和有時的枯水導致該湖的壓力和水量減少,有時達到危險的低水平。
旅遊業
旅遊業目前是加利利海最重要產業。整個加利利海是一個流行的度假勝地。環湖有許多歷史遺址和教堂,每年有數百萬當地和外地遊客來訪。其他經濟活動包括漁業、農業和鑽石加工業,特別是周邊肥沃帶狀地區的香蕉種植業。
參考文獻
- ^ 1.0 1.1 Aaron T. Wolf, Hydropolitics along the Jordan River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8 May 2010.,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2.0 2.1 Exact-me.org. [1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anuary 2012).
- ^ 希利爾(美)原著; 文清編譯. 希利尔趣讲世界地理. 2014-05-01. ISBN 978-7-5113-4462-5 (中文).
- ^ 存档副本. [200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9).
- ^ map illustrates. [2006-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9).
- ^ Israel-Syria Negotita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