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
生平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何炳松出生於金華文昌巷的一知識分子家庭。其祖先住在今金華市婺城區羅店鎮後溪河村。1903年,十三歲便中了秀才。同年,金華府將麗正書院改為金華府中學堂,何炳松成為該校首批20位學生之一。1906年,由於成績優異,何炳松尚未畢業便被保送進浙江高等學堂預備科,三年後轉入正科。他的朋友金兆梓回憶稱,何炳松自金華府中學堂到浙江高等學堂「無試不冠軍」。1912年,自浙江高等學堂畢業後,獲浙江省府公費送往美國留學。1912年冬,何炳松啟程赴美國。在美國的四年留學期間,他一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法語、政治學、經濟學。1913夏,考入威斯康辛大學學德語、歷史學、政治學。在威斯康辛大學期間,他還於1914年起獲聘為歷史系兼職助教,負責收集遠東及中日關係的資料。1915年,何炳松自威斯康辛大學畢業,獲政治科學士學位。同年,他考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研究現代史及國際政治,1916年畢業獲政治科碩士學位,畢業後父母一再催促回國,故沒能繼續學業。便便在美國期間,他還擔任留美中國學生會副會長(會長為胡適)。[1][2]
歸國後,何炳松起初擔任浙江省長公署助理秘書,不久改任浙江省視學。1917年,何炳松應蔡元培的聘請,到北京大學史學系任教授。同時,他兼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在這一時期,他的譯作《新史學》(The New History)完成。[2]
1922年到1923年,何炳松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23年7月,該校與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合併為新的浙江省立第一中學,何炳松任合併後的首任校長。1925年,何炳松任武昌師範大學校長。[2]
1926年,何炳松赴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歷任史地部主任、國文部主任、編譯所所長、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等職。任內,他主編了《中學史學叢書》、《教育雜誌》等,併兼任上海光華大學、大夏大學教授。1934年當選中華學藝社理事長。1935年至1946年,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1946年5月,任金華的國立英士大學校長,但因病而未到任。[1][2]
家庭
著作
- 《歷史研究法》
- 《通史新義》
- 《程朱辯異》
- 《浙東派溯源》
- 《新史學》(譯作)
- 《西洋史學》(譯作)
- 《歷史教學法》(譯作)
- 《中古歐洲史》(編譯)
- 《近世歐洲史》(編譯)
學術貢獻
他力倡社會科學與史學結合,被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袖」[1][3]。他對當時民間中國原有之物不分好壞僅須加「國」字即成時髦玩物之風頗感憂心,並反胡適等人所倡之全盤西化論[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編]
- 《游美同學錄·何炳松》,出自《游美同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