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安古鎮

越南古鎮

會安古鎮[1]越南語Phố cổ Hội An庯古會安)是位於越南廣南省會安市沿海的古鎮,位於秋盆河下游,距離峴港約30公里。有利的地理和氣候因素讓會安在17至18世紀成為繁忙的國際貿易港,日本中國和西方商船都在這裏聚集。在此之前還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占婆貿易港口的遺蹟。19世紀,由於水路運輸不再方便,會安港口逐漸惡化,法國殖民者決定把峴港闢為新的主要港口。會安很幸運在戰爭中沒有遭到破壞,也沒有被20世紀後期的大規模城市化波及。1980年代開始,會安古鎮的建築和文化價值逐漸受到學者和遊客的認可,成為越南最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會安古鎮
世界遺產
會安古鎮
官方名稱Hoi An Ancient Town(英文)
Vieille ville de Hoi An(法文)
位置 越南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i)(v)
參考編碼948
登錄年份1999年(第23屆會議
面積30公頃(74英畝)
緩衝區280公頃(690英畝)
座標15°53′0″N 108°20′0″E / 15.88333°N 108.33333°E / 15.88333; 108.33333
會安古鎮在越南的位置
會安古鎮
會安古鎮在越南的位置

今天的會安古鎮作為東南亞傳統港口的一個特例,被完好周到地保存了下來。這裏的房屋大多都是傳統建築,其歷史可追溯至17至19世紀,分佈在狹窄的街道上。穿插在房屋之間的宗教信仰的建築展示了城市中心的形成、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會安還是一個文化大熔爐。華人特色的會館、寺廟穿插在越南傳統建築和法國殖民風格的建築中。除了建築攜帶的文化價值外,會安還保存着多樣而豐富的無形文化。古鎮居民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生活信仰、民間藝術、文化禮會仍然得到保存和發展。會安被廣泛認為是活着的建築和城市生活博物館。

基於以下兩個標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會安古鎮傑出的價值在1999年下半年的第23次會議上將其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1][2]

  1. 會安是國際海事商業中心文化融合的傑出產物;
  2. 會安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傳統亞洲貿易港的典型例子。

名稱

會安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但是很難確定它的具體出現時間。根據楊文安烏州近錄》的記載,1553年,奠磐縣有66個社,包括淮鋪、錦鋪和來宜社,但未見會安。黎朝大臣杜伯繪製的《天南四至路圖》記載了會安城、會安橋。五行山華嚴洞的《普陀山靈中佛》碑文,曾三度提到會安。在阮福瀾統治期間,在會安社旁邊建立了明鄉社。根據明命帝時期廣南華僑的記錄,會安鎮由6個社組成:會安、明鄉、古齋、東安、鹽戶和華鋪。法國學者阿爾伯·薩萊稱,會安村是古老會安5個社(會安、錦鋪、豐年、明鄉和安壽)中最重要的。[3]

當時西方人稱會安為Faifo。今天這個名字的由來仍然存在許多假說。1651年羅馬版亞歷山德羅越葡拉詞典》中,對淮鋪(Hoài Phô淮鋪)的定義是:日本人居住的南圻村莊,也稱為Faifo。[4]有稱Faifo來自會安城(Hội an Phố會安庯),中越文史冊和地誌都提及的地名。另一種說法稱,秋盆河原名淮舖河,因此在Hoai Pho變成Phai Pho後,會安也被稱為Hoai Pho,訛傳為Faifo。[5]在西方傳教士和學者的信件和記錄中,Faifo、Faifoo、Fayfoo、Faiso、Facfo都多次出現。1651年出版的包括內路外路在內的安南地圖上,亞歷山德羅明確標明了Haifo。後來法屬印度支那的官方地圖上,法國人都使用Faifo這個名字指稱會安。[6]

歷史

早期歷史

 
會安的古民居

會安古鎮位於廣南省最大的河流秋盆河河口附近,現因為淤積距離河口已有一段距離。匯入南海的秋盆河下游分為許多分支。除了流經古鎮的支流「會安河」外還有主要水源錦南河和錦金河。[7]在17、18世紀的地圖上,會安位於秋盆河北岸,通過大占門(Cửa Đại Chiêm𨷯大占[註 1]與南海相連,另有一條河流與峴港的大門(Cửa Đại𨷯大[註 1]相連,河口外是寬闊的沙洲。連接會安和韓江河口海灘的古航道可以確定為今天的古瞿-帝網河(sông Cổ Cò - Đế Võng瀧古瞿 - 帝網)。在這條古老的航道的河床還發現了許多沉沒的船隻和錨。[8]

雖然公認「會安」這個名字大約在16世紀末出現,但這片土地歷史悠久。在會安正式建立前,這裏先後孕育了兩個偉大的文化——沙黃文化越南語Văn hóa Sa Huỳnh占婆文化。最早發現的沙黃文化遺址是被法國考古學家發現的沙子掩埋的廣義省沙黃城。1937年女學者瑪德琳·科拉尼英語Madeleine Colani正式確認這是一種文化。僅在會安市轄區就發現了50多個沙黃文化遺址,大部分集中在秋盆河故道沿岸的沙丘上。[9]特別是發現了兩枚漢代銅錢和西漢式鐵器等,有力佐證該地公元前就已開始對外貿易。[10]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會安地區沒有沙黃文化早中期的痕跡,[11]只有沙黃晚期文化在此有輝煌的發展。[10]

繼沙黃文化之後,2到15世紀越南中部地區一直處於占婆王國的統治之下。這種文化的特徵性遺蹟是沿中南部分佈的印度教寺廟群,其中之一位於秋盆河盆地。在這裏有政治中心茶嶠和宗教中心美山[12]占婆塔、占婆井、占婆雕刻以及2到14世紀的中國中東大越遺物,為這個地方存在過林邑城的假說提供了支撐。許多古書指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占港-林邑城在茶嶠城和美山廟宇的繁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0]歷經多次戰爭,占婆王國被大越逐漸推向南方。1471年,位於今天的平定省保價(Bầu Giá保價)的占婆最後一個首都被後黎朝佔領。從此會安一直被大越控制。占婆和大越對海港的經營也成為會安後來商業繁盛的濫觴。[12]

會安時期

誕生與繁榮

會安誕生於後黎朝統治下的16世紀下半葉。1527年莫登庸創立莫朝,控制東京地區。1533年,阮淦後黎朝的名義召集士兵對抗莫朝。阮淦死後女婿鄭檢上位,阮氏後代被打壓。1558年,阮淦次子阮潢攜家眷士兵撤退到了順化固守。1570年後阮氏繼續鎮守廣南。[13]阮潢與兒子阮福源一起建設城壘,致力發展內路經濟,擴大對外貿易,這令會安成為當時東南亞最繁忙的國際貿易港口。[14]

 
《交趾國貿易渡海圖》中的會安

17世紀阮主在繼續與鄭主戰爭的同時不斷開墾南部,入侵佔婆地區。阮主頒佈多項律例保護外商貿易活動,在阮主屬地出現了外僑聚落。[15]1567年明朝結束閉關鎖國政策開始對東南亞的貿易往來,但還是禁止一些重要材料出口到日本。這迫使豐臣政權德川幕府擴大與東南亞的貿易關係,並從這些國家購買中國商品。[16]1604年在德川幕府統治下日商開始向南洋進發,直到1635年再次閉關鎖國時,至少有356艘商船派往南洋。[15]這些商船最大的目的地是會安,30年內有75艘船在這裏停靠,同時鄭主治下的東京停靠37艘。[17]日商出售五金和日用品換取糖、絲綢、沉香等。1617年左右,會安形成了日僑街區並在17世紀初期蓬勃發展[15][18]茶屋新六的繪畫《交趾國貿易渡海圖》展示了兩層和三層木結構建築的日僑街區。[15]荷蘭船長代爾夫特·哈文於1651年記載,會安沿河大約有60座彼此緊鄰的日式房屋,因防火需要,房屋用石頭砌造。[19]但隨後由於德川幕府閉關鎖國和迫害在日天主教徒,[20]會安日僑漸少。儘管仍有少數日本人駐留,華商逐漸取代了日商的地位。[15]

不同於日商,會安對華商而言並不陌生。早年中國和占婆便有貿易往來,占婆滅亡後華商繼續在此與越南人貿易,因為華南各省迫切需要食鹽黃金肉桂等南洋貨物。但在會安成立前,華商只是往返經商而不定居。[21]明末農民起義後,尤其是在明朝滅亡之後,許多中國人移民到越南中部,並建立許多明鄉社區。越來越多華商定居會安,並取代日商的地位。當時會安港是外國貨物最集中的地方。沿河的街區稱為大堂區,綿延三四里,街道兩旁的商店人頭湧湧。大多數華商是福建人,穿着明代服飾。許多定居的中國人都娶了越南妻子。[22]不少華商入籍,但許多人仍然保留中國籍,越南人稱其為客住(Khách trú客住)。[23]169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特使托馬斯·鮑伊爾來與阮主談判在會安建設居住區。談判雖然沒有成功,但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衰落與現狀

 
18世紀後期的會安河碼頭

18世紀南部發生西山起義時,鄭主趁機於1775年侵佔了廣南營,會安陷入了戰亂中。[24]在奪取會安後,鄭主軍隊摧毀了商業區的房屋,僅保留了宗教建築。[25]阮主的許多重要成員和富裕的華商移民到南方,將他們的財產帶到西貢-堤岸定居,這使得會安化為廢墟。[26]1778年英國人查爾斯·查普曼經過時感嘆:

大約5年後,會安新港逐漸復甦,貿易活動雖然恢復,但已大不如前。越南人和中國人從舊的瓦礫中重建了這座城市,新的房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這個過程中日僑街區的痕跡被永遠抹去了。[28]

在19世紀,大門河口變窄,古瞿河也飽受沖積困擾,大型船隻不再停靠會安港口。此外阮朝還實行了閉關鎖國,特別是限制與西方國家發展關係的政策。自此會安逐漸衰退,失去了重要國際港口的地位。[29]但是這座城市仍作為本地的商業中心繼續發展,南岸修建了新的道路,並拓寬了街道。[27]明命五年,皇帝巡視會安已經察覺會安繁盛大不如前,但它仍比越南其他城鎮繁榮。[26]1888年峴港成為法租界時,許多中國人前去集資開辦運輸和貿易,只剩部分繼續在會安維持商業活動。[30]由於水路運輸日益困難,加上法國重點發展峴港的政策,會安的商業活動逐漸減少。但是古鎮現存的大多數住宅和會館都是在這段時間確立了建築形制。[31]

20世紀初,儘管失去了港口這一重要功能,但會安的貿易活動從未間斷,它仍然是廣南省的都市和省蒞。但當1976年成立廣南-峴港省時,峴港取而代之成為省蒞,會安便陷入了被遺忘的時期。[30]由於歷史上角色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安很幸運地避免了20世紀越南高速城市化的干擾。[32]從1980年代開始,會安開始受到越南,日本和西方學者的關注。在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在馬拉喀什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將會安古鎮列為世界遺產。近年來,會安古鎮由於旅遊活動逐漸再次繁榮起來。[14]

建築

古鎮

古鎮位於明安坊,面積約2平方公里,道路短狹而蜿蜒,呈棋盤佈局。靠近岸邊的是白藤街,內側阮太學街和陳富街通過來遠橋連接阮氏明開街。由於古鎮地形從北向南逐漸傾斜,因此阮惠街、黎利街、黃文樹街和陳貴合街等進入內陸的道路略微向上傾斜。[33]陳富街曾經是該區主要道路,從來遠橋到潮州會館,法屬時期名為Rue du Pont Japonnais(日本橋街)。[34]如今陳富街寬約5米,許多房屋沒有門廊,這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拓寬的結果。[35]阮太學街和白藤街是後來河流沉積形成的。阮太學街1840年建成,此後法國人將其命名為Rue Cantonnais(廣東街)。白藤街1878年建成,因位於河邊又被稱為河邊街(Đường Bờ Sông)。[34]位於陳富街內側的是後續修建的潘周楨街。[35]古鎮還有許多小巷垂直於這些主要道路。[36]

陳富街是主要道路,建築作品最具代表性。其中最突出的是華人為紀念家鄉而建造的會館。從來遠橋開始,陳富街上共有五家會館:廣東會館,中華會館,福建會館,瓊府會館和潮州會館,它們的門牌號都是偶數。在陳富和阮惠街的拐角處是關公廟,這是明鄉人寺廟的特徵建築。在寺廟北邊的附近有會安歷史文化博物館,前身是明鄉人的觀音寺。沙黃文化博物館和陶瓷貿易博物館也在這條街上。[37]沿着陳富街前行,經過來遠橋就是阮氏明開街。這裏的傳統民居經過了很好的翻新和保存,行人路上砌着紅磚,在路的盡頭是錦鋪公共住宅。[38]阮太學街的西側由具有法國立面建築的房屋組成的,而東側則是熙熙攘攘的購物區,有大面積的兩層房屋。會安民間文化博物館位於阮太學街33號,是古鎮最大的古民居,長57米,寬9米。阮太學街和周圍地區雨季經常被洪水淹沒,居民不得不乘船去商場和餐館。[39]東側是法國人區。潘佩珠街西頭多為歐洲立面的一層房屋,法國殖民時期它曾是公務員宿舍。[40]

傳統建築

 
帶陽台的兩層木屋
 
門廊

會安最常見的房屋類型是一層或兩層的聯排別墅,成窄且深的長條形。由於該地區氣候惡劣、洪水多發,建屋所用材料強度和耐久性俱佳。房屋通常為木結構,側面加砌磚牆,平均寬約4-8米,深約10-40米,視街道而定。房屋常見佈局為:大門-門廊-正屋和附屋-門廊-連廊和庭院-門廊-三間後院-後花園。[41]也有多級佈置的房屋,由商業、生活、祭拜空間三部分組成。[42]這種佈置適合狹窄的環境,將許多功能集於一身。這些傳統建築也反映了獨特的區域文化。[43]

4×4分佈的16根柱子將正屋分割成3×3的空間。正中心部分略大,作為商業用空間,第一進是從門口到中庭;第二進隔牆堆放有商品;第三進是向內佈置的神龕[41]神龕向內佈置是會安傳統房屋非常重要的特徵,但也有些神龕面向馬路佈置。[44]除了3×3空間的正屋外,還有一些房子正屋較大(3×5)或較窄(3×2)。正屋旁邊是附屋,通常是低矮兩層樓房。這個開放式的空間既與路面相連,與正屋的商業活動分開,又可以接收光線,作為業主接待客人的場所。[42]連廊和庭院獨立於前後屋,具有過渡功能。部分庭院鋪有石板、裝飾性水池、假山、盆景等,有助於讓房屋顯得開闊並與自然融為一體。與此相對的是連接各間屋子的連廊都有屋頂,非常適合本地多雨和烈日的氣候,讓屋內活動不受天氣影響。後屋後面用木牆隔開的是家庭的生活空間,用於廚房、衛生間等輔助功能。[45]一般房子的祭拜空間僅佔一小部分,但始終保留着重要位置。為了使貿易、運輸貨物和日常活動的功能不受阻礙,神龕常放在夾層。在單層房屋中,神龕位於前屋的屋頂或後屋的中心。[46]在兩層房屋中,二樓通常用作倉庫,同時擺放神龕。[47]

會安的房屋多為雙屋頂,大多數正屋和附屋不共用屋頂,正屋的屋頂也很少蓋過附屋。相比之下,大多數連廊都有層疊屋頂。總體上,前屋、連廊和後屋都有獨立屋頂。[44]會安瓦是一種用泥土製成的瓦,薄,粗糙,方形,每邊約22厘米,略彎曲。蓋屋頂時,人們先將一排瓦面朝上排列,再將一排瓦面朝下排列。這種屋面稱為陰陽瓦屋面。屋頂完成後用砂漿固定,形成沿着屋頂突出的瓦條,使整個屋頂看起來很堅固。[48]屋頂的頂部建得方正,但有時山牆的兩側也建得很高,使整體看起來不平衡。山牆的形式和裝飾讓人印象深刻,是會安古鎮獨特價值的源泉之一。[49]

傳統房屋分類[50]
類別 分佈 年代
單層木屋 陳富街和黎利街 18世紀-19世紀
有門廊兩層房屋 陳富街和阮氏明開街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有陽台兩層木屋 阮太學街和阮氏明開街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磚砌兩層房屋 阮太學街和陳富街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法式兩層房屋 阮太學街 20世紀初

建築古蹟

儘管今天會安的大部分房屋是殖民時期形成的,但古鎮仍保留着許多反映城市歷史興衰的遺蹟。受當時會安的經濟和港口因素影響,從16世紀到18世紀初的建築通常承擔基本職能。[51]典型的有碼頭、水井、寺廟、橋樑、墳墓、祠堂和商店。18世紀起會安作為商港開始衰落。這個時期普遍出現孔廟、文址、城隍亭、教堂,尤其是會館。通過建築作品的分佈、規模、形式、功能,可以看到會安這一時期的轉變。[52]法殖時期,會安同許多越南城市一樣深受法國建築影響,殖民地風格房屋越來越多出現在街道上。法國建築風格在傳統民居中的融合,反映了會安居民深受西方生活方式影響。[53]這一時期的作品建築語言和諧、裝修靈活、適合城市空間,使會安煥然一新。[52]根據2000年12月統計,會安世界遺產有1,360件遺蹟,包括1,068座古屋、11座古井、38座祠堂、19座寶塔、43座廟宇、23座城隍亭、44座特別古墓和1座橋樑。這些遺蹟中約有1,100多個位於古鎮。[54]

寺廟

 
關公廟

會安曾經是早期內路佛教中心,大多數是小乘佛教寺廟。許多寺廟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很早,但是隨着不斷變化和翻修,大多數原始建築已經不存。[55]已知最早的寺廟是北距古鎮中心約2公里的祝聖寺,據說歷史可以追溯到1454年。[56]它仍然保留着許多與內路佛教傳入和發展過程有關的遺物、雕像、碑記。[57]在古鎮郊區,還有許多年代相對較晚近的寺廟,如福林、萬德、金寶、圓覺等。20世紀初也有許多新寺廟誕生,最著名的是1909年建成的龍泉寺。[58]除了遠離村莊,沿着古老的溪流而建之外,在會安也有鄰近村舍的村莊廟宇,是村莊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反映了僧侶對世俗世界的依戀,也表明這裏的明鄉社擁有相當強大的社區文化機構。[59]古鎮內的會安歷史文化博物館前身也是是17世紀由越南人和明鄉人建造,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60]

 
法寶寺

會安的廟宇主要祭祀建立這座城市、社會和明鄉社的先賢。這些廟宇通常位於村莊中,形式簡單,一進三開佈局,由防火磚砌造,陰陽瓦屋頂,神龕放置在正中。[61]最典型的是關公廟,又稱翁寺(Chùa Ông廚翁),位於古鎮中心陳富街24號。關公廟由明鄉人和越南人於1653年建造,供奉「義絕」關羽。儘管多次翻修,關公廟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外觀。[62]關公廟由多間青琉璃瓦房舍組成,包括前殿、中庭和後殿三部分。前殿以紅色油漆,精美的裝飾,堅固的瓷磚屋頂而突出,兩扇巨大的正門上浮雕着兩條盤繞在雲端的藍龍。兩側牆邊分別是半噸多重的青銅保大帝頒贈的放置在木架子上的大鼓。[63]中庭用假山裝飾,使寺廟顯得明亮通風。院落兩側有東西兩間屋舍。附在東屋牆上的石碑記錄了1753年的第一次重修。[64]後殿是正殿,是用來為關公上香的地方。關公雕像高近3米,紅臉鳳眼、長髯綠衣、身騎白馬。兩側是左膀右臂關平周倉的雕像。以前關公廟是會安商家的宗教中心,關公作證使商人對商業合作充滿信心。如今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和六月廿四都會舉行「翁寺禮會」,吸引大批信徒和群眾參加。[65]

祠堂

像越南的許多其他地方一樣,會安所有氏族都有供奉先人的場所,稱為祠堂或族廟。這是一種特殊的建築,是村社大族在會安成立之初就建立並傳承給後代祭祖的地方。華人小家族則多將長者住所改作祠堂,後裔負責供香和視情況改建。[66]大部分祠堂都集中在潘周楨街和黎利街,少數散佈在阮氏明開街或陳富街房屋背後。[67]華僑祠堂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18世紀後建成的僅佔小部分。[66]與農村不同,會安的祠堂通常是城市風格的。[68]祠堂是祭祖場所,因此祠堂是以園林的形式建造的,具有嚴格的佈局和結構,包括花園,大門,籬笆和附屬建築等。許多祠堂規模宏大、建築華美,如陳氏祠堂、張氏祠堂、阮氏祠堂或明鄉先賢祠。[69]

陳氏祠堂建於19世紀初期,位於黎利街21號。像會安的其他氏族一樣,祠堂位於佔地約1500平方米庭院的深處,高牆環繞,前院種有盆景、鮮花和果樹。這所房子的建築風格受中國、日本和越南的影響,由貴重木材建造,兩進三開,傾斜的屋頂覆蓋着陰陽瓦。房屋中的空間分為兩部分,主要部分用於祭祖,次要部分供族長和接待員住宿。[70]禮拜堂有三扇門,男左女右,中門僅在重要日子開放,專供長輩。在牌位前根據族譜放置着安放陳氏家族的遺物和傳記的盒子。在節日或祭日族長會打開這些木箱來紀念先祖。祠堂後是宗族公墓,植有象徵落葉歸根的楊桃樹。[71]

會館

 
福建會館

華人移民的突出特徵之一是在國外的任何居住地都會基於同鄉建立會館,提供公共活動和生活產品。今天會安仍然有5個會館,分別與5個移民來源對應:福建、中華、潮州、瓊府和廣東。這些會館規模很大,位於陳富街的軸線上,面向秋盆河。[72]會館形制遵循古制,包括正門、裝飾着盆景,假山的庭院、左右神堂、舉行儀禮的大廳和最大的建築正殿。大廳經過精心雕琢,裝飾有木雕、金漆及彩繪陶俑屋頂。如今會館已經多次翻修,但木製框架仍保留許多原始元素。除了聯繫鄉誼外,會館還具有另一個重要功能:信仰。會館崇拜的神靈根據華人原鄉的習俗和傳統而各有不同。[73]

在會安的五個會館中,最大的是福建會館,位於陳富街46號。最初是由越南人於1697年建造的一座茅草屋頂佛寺。後寺廟日久失修,越南人無力翻修,經福建商人1759年買下並多次修復後,於1792年改為福建會館。[37][74]建築為「三」字形,從陳富街延伸到潘周楨街,依次為:川門、前院、東西側樓、正殿、後院和後殿。現今的川門是在1970年代初大修時修建的。[75]正門屋頂壯觀,7個綠色琉璃瓦屋頂成對稱排列。上層屋頂下方白匾上書紅色「金山寺」,下層屋頂下方青石板上書紅色篆字「福建會館」。大門兩側的牆將會館內外院隔開。正殿裝飾有朱紅色柱子,懸掛着歌頌天后聖母的木瓮,供奉坐禪觀音像。觀音像前是一個大香爐,香案兩側是媽祖的左右護法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塑像。[76]從主廳穿過後院就到了後殿,這裏正中心是六位明代福建籍將軍,左邊是註生娘娘十二婆姐越南語Bà Mụ的祭壇,右邊是財神。此外,後殿還供奉着捐資修建會館和金山寺的善眾。[77]每年三月廿三華人都舉行天后聖母祭,包括舞獅、煙花、算命、祈福等多種活動,吸引會安等各地群眾參加。[78]

會安各會館[79]
中文名 越文名 地址 族群 啟用
福建 金安寺(Chùa Kim An 陳富街46號 福建 1792
中華(洋商) 五幫寺(Chùa Ngũ Bang 陳富街64號 五幫 1741
潮州 本頭公寺(Chùa Ông Bổn 阮維效街92號 潮州 1845
瓊府 海南寺(Chùa Hải Nam 陳富街10號 海南 1875
廣東 廣肇寺(Chùa Quảng Triệu 陳富街176號 廣東 1885

來遠橋

 
來遠橋
 
會安港

會安唯一保留至今的古代橋樑是來遠橋,又稱日本橋。這座橋長約18米 ,橫跨一條流入秋盆河的小溪,連接陳富街與阮氏明開街。[80]傳說來遠橋建於1593年,但沒有確切的依據可以證實這一點。1630年的《天南四至路圖》出現了「會安橋」的名字和一座橋的圖片。[17]大汕在1695年的《海外紀事》中也提到了「日本橋」。[81]經過多次翻新,橋樑的形狀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的外觀是18和19世紀翻修而成的。[82]琺瑯瓷片或瓷盤的裝飾是阮朝建築的典型表現。[83]

日本橋有非常獨到的「上屋下橋」建築風格,即上層房屋,下層橋樑,這在亞洲熱帶國家中非常普遍。[80]儘管叫做日本橋,但是多次翻新後這座橋已經很難找到日本建築的痕跡。[83]橋外觀突出,得益於石拱柱基上彎曲的木結構屋頂。橋面形似彩虹,鋪有木板,側面有原用於陳列商品的小木台。在靠近上游一側有一座很小的供奉玄天上帝的小廟,大約在橋樑落成半個世紀後建造。橋和廟中間用一層木牆和「上窗下板」門隔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寺廟的門上懸掛着紅色的橫額,上面貼着阮福淍1719年的題字「來遠橋」,意為遠方朋友的橋樑。兩側橋頭左右兩邊都有動物雕像,一邊是猴子,另一邊是。雕像由菠蘿蜜木頭雕刻而成,每個雕像的前面都有一碗[80]據傳說,大鯰頭在日本,尾巴在印度洋,屍體在越南,一旦被驚動,就會引起地震、天災和洪水。因此日本人用猴子神和狗神雕像建造了一座橋來鎮壓怪物。另一個假說是猴子和狗寓意源於工程始於申年終於戌年。這座小橋已經成為會安市的象徵。[74]

文化

會安與越南其他城市相比,歷史和人文地理特點鮮明。這裏歷史悠久、多種文化交匯。會安文化的一個特點是多樣。15世紀末以來遷居會安的越南人與很久以前定居的占婆人和平共處。會安成為商船岑蔚的國際貿易港口後,也接納了來自許多不同文化的新居民。[84]這讓會安形成了多層、多級、多樣的文化,體現在風俗習慣、民間文學、飲食、禮會等各種非物質文化形式中。會安文化的另一個特點是平民。不同於高高在上充滿皇家遺產的順化京城,會安的歷史遺蹟是關於日常生活的傳統文化體系。[85]在會安,各種非物質遺產仍然健在並與物質遺產相得益彰。[86]

信仰

 
中華會館

在會安除了祖先崇拜,人們還有五祀崇拜的習俗。根據這裏的「國有王房有主」觀念,房屋的主神是五祀。人們普遍認為灶神、井神、門神、本命先師和九天玄女五祀掌管和安排家族的命運。部分華人則認為是灶君、門神、戶神、井神、中溜。五祀祭壇莊重地放置在房屋中央祖先牌位上方。[87]實際上在會安房屋中為五祀里每個神都留有專用於祭拜的地方,例如廚房祭灶、門上祭門神、井邊祭井神等。華人則不在廚房裏祭祀灶君,而是設置在庭院裏,緊鄰供奉天官賜福的祭壇。[87]會安的宗教多種多樣,例如佛教天主教新教高臺教等,但是佛教仍然佔多數。許多家庭雖然不信教,但依然拜佛吃素。供奉的主要是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有些家庭還會供奉大勢至菩薩。每家每戶的佛龕都放置在莊嚴清淨的地方,通常比祖先的祭壇高一級。甚至有的家庭留出很大空間供佛、誦經。[88]

會安民間信仰的另一個特點是崇拜關公,雖然在農村很少見,但在城市地區尤為流行。[88]雖然會安人崇拜的神聖豐富多樣,但公認關公為最神聖的聖人。關公廟就建在古鎮的中心地帶,終年香火不絕,是關公信仰的中心。會安人很久前就開始祈求關公護佑,維護家庭的安寧。祭壇上常常擺放關公、關平和周倉的雕像或畫像。[89]在華人的歷史遺產中,特別是在會館中,根據族群信仰的不同,祭祀的神靈也不同。福建會館祭祀天后聖母和六姓王家(明代六位福建忠臣)。海南人的瓊府會館祭祀原籍海南,渡海來越經商不幸遇難,被阮朝冊封的108位昭應公。[90]潮州會館祭祀營救商船的海浪之神伏波將軍。在會安,還有其他信仰形式,例如崇拜姑婆(bà cô婆姑)、猛翁(ông mãnh翁猛)、無名無味(vô danh vô vị無名無味)、符石(thờ đá bùa祠𥒥符)、石敢當(đá thạch cảm đương𥒥石敢當)等。[91]

傳統節日

 
2006年農曆七月十四晚上的會安

今天會安還保留許多傳統節日,有敬仰城隍、思念祖先、紀念聖人、宗教相關等各類節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城郊村莊的城隍亭節。通常來說每村都有一間城隍亭供奉城隍和各位先賢。每年初春,各村莊都舉行城隍亭節以敬仰本村城隍、追思本村先賢。這項工作通常由長者完成,臨近節日,他們就會選出一個祭祀委員會,由村民們共同出資,參加衛生工作、裝潢城隍亭和寺廟。節日通常持續兩天,第一天只是宣佈開始,第二天才是正式的祭日。[92]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會安人在鄉村的城隍亭里組織龍舟節。這段時間正值雨季旱季的交界,流行病高發。民間認為,疾病是自然中的惡勢力帶來的,所以村里每個人無一例外都參加這個節日。祭日當天,全體村民游龍舟至城隍亭,主祭和符水為龍舟開光、點眼。經過無數的祭祀儀式,到了晚上,壯丁們將龍舟帶到了需要遮掩的地方,然後焚毀放入大海。[93]

會安的河海漁村中,賽艇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通常在正月初二到初七舉行,祈求二月漁獲豐富,三月平平安安。根據民間觀念,賽艇可以取悅上山下水各聖神,為村民祈福。每次賽艇比賽前,村里家家戶戶忙着練習準備比賽。贏得比賽是村民的驕傲,意味着豐收將至。以前賽艇比賽祭禮和比賽並重,如今比賽在每個人心目中重要程度壓過了祭禮一頭。[94]在開漁之際,會安漁村的居民也祭拜翁魚[註 2],感謝翁魚在海中救急救難。這些祭祀活動中經常會唱把棹曲,這種獨到的民間音樂描寫了河流上的生活和勞動場景。與越南中部沿海的其他地方一樣,每當翁魚擱淺時,漁民常常土葬並莊重地祭祀它。[94]

1998年起,會安市政府在農曆正月十四晚上舉辦「滿月夜祭」。這個獨特的想法由波蘭建築師卡齊米日·科維亞特科夫斯基越南語Kazimierz Kwiatkowski提出,他致力於保護會安古鎮和美山聖地兩個世界遺產。從17到22時,所有的房屋,包括商店、餐館等關燈,滿月和燈籠的光照耀整個街區。街道禁止通行車輛,僅供步行。同時舉行音樂、民間遊戲、象棋、發牌唱曲、掛燈籠等活動。適逢其他節日還將增加化裝舞會、詩會和舞獅等更多文化活動。讓當晚來到會安的遊客在過去幾個世紀的氛圍中感受會安的文化。[95]

民俗娛樂

 
會安發牌唱曲越南語Bài chòi表演

會安的音樂、戲劇和民間遊戲是會安居民在勞動過程中的智慧結晶,保留至今成為本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包括唱寬號子秩持號子越南語Hò giựt chì系錨號子越南語Hò kéo neo俚調越南語Lý (âm nhạc)越南韻文越南語[96]㗰劇把棹曲發牌唱曲越南語Bài chòi等。會安還有在紅白喜事奏古樂的習俗以及與著名藝術家一起演奏才子音樂越南語Đờn ca tài tử Nam Bộ的傳統。[97]當地也有許多民間遊戲,包括紙牌、探紅(đỗ xăm hường賭探紅)、舉人猜謎、詩歌、書法遊戲等。

發牌唱曲越南語Bài chòi廣南省和中部沿海地區人民的一種具有文化娛樂性的休閒活動,農曆每月十四的晚上在阮太學和白藤街角的一個小公園里進行。8至10個玩家坐在搭得高高的小茅棚里,排成兩隊,隊首和中間的是號哥,32張牌平均分給10個人,每個人三張,上面寫着不同的詞。用來遊戲的這副牌被稱為「下副牌」(Bộ bài tới部牌細),在竹紙上按木刻版畫印製,覆蓋一層貝殼一層硬紙,背面為紅色、綠色或藍灰色。[98]還有兩張留下。遊戲的主角也有一副牌,放在樹上的竹筒里,號哥看不到牌但可以取牌,取一張牌就唱一句,讓所有人猜是什麼牌。[98]10個人里誰的牌和號哥的牌一致就敲木魚,一名「士兵」就跑過去給他一面旗子換回牌,當有人拿到3張牌時,大喊一聲「有了」(Tới),遊戲就結束了。號哥(Anh hiệu英號)是遊戲的核心,他一定要懂民歌,而且要有即興發揮的能力,這樣遊戲的內容才能出人意料。號哥不僅可以直接念出牌的名稱,還可以念出一個或多個與牌面相關的即興詩歌[99]這既是一種民間的表演形式,也是發牌唱曲的主要吸引點。[98]

會安居民的精神和心靈生活中,把棹曲這種民間演唱形式發揮着巨大作用。[100]把棹曲的表演順序就像一個場景,展示了從船起航到安全靠岸的過程。[101]把棹曲屬於禮儀民歌,結合了敘事形式的㗰劇,是廣南人民非常喜歡的一種戲劇類型。除了划船歌舞藝術化外,把棹曲本身歌唱風格同樣豐富多樣,其中既有唱、呼等一般技巧,也有號子、俚調、低吟、高歌等越南民歌技巧。藝術家的才華展現使得其對觀眾充滿吸引力。[100]迎翁禮會時,漁民們會唱把棹曲表達對在海上拯救遇險漁民的神「玉麟南海」的敬意和哀悼,同時也表達了漁民們海不揚波、風平浪靜的願望。會安的沿海居民也在葬禮上表演把棹曲,哀嘆不幸的命運,讚美逝者的功德。[100]

民間飲食

 
古鎮的一家餐館

幾個世紀以來,由於處於水路的交匯處以及經濟和文化融合的地方,會安擁有不同文化影響下的多樣化美食。[102]這裏的土地雖不像湄公河三角洲紅河三角洲這樣廣闊,但卻擁有肥沃的河岸沙丘和狹窄的沖積土地。這些自然環境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習俗,包括烹飪習慣。[103]會安人的日常飲食中海鮮是一大部分,市場中海鮮銷量往往雙倍於其他肉類。[102]會安人日常飲食中魚必不可少,人們甚至習慣將市場稱為魚市。[104]今天會安華人仍然傳承了一些華人的烹飪習慣和習俗。在節日、結婚之際,華人經常下廚做私房菜,如福建炒麵揚州炒飯金錢雞等一起享用,這也是凝聚族緣的良機。華人為會安美食的豐富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是會安獨有的許多特色菜的原創者。[105]

會安美食的代表作之一是高樓麵。這道菜及其名稱的起源已不可考,會安華僑不承認它是華人食物。一些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高樓麵與伊勢地區的麵條相似,但實際上味道和加工方式迥異。[106]高樓麵非常費工夫,首先將稻米泡水濾淨後研磨成水磨粉,然後多次用布乾燥捲成中等大小的塊切成麵條。高樓面沒有麵湯,是燒肉、燒汁、皮肚為配菜的拌麵。通常與豆芽、生菜一起食用減少油膩感。出售時麵條放入碗中,加燒肉或臘肉、皮肚,最後加一勺炸好的豬油渣。[107]以前會安有很多高樓麵店,著名的有景先生(Ông Cảnh翁景)和基老五(Năm Cơ𠄼基[註 3]。有會安民謠唱:[108][109]

 
高樓麵

除了高樓面之外,餛飩白玫瑰餅越南語Bánh hoa hồng trắng等也是會安的特色菜。會安也有許多誘人的鄉村菜餚,如蒸糕、貽貝、煎餅、米紙,特別是廣南麵。顧名思義,這道麵條起源於廣南。廣南面與河粉和細粉一樣由大米製成,但是色香味獨特。[110]首先將優質大米泡水軟化,磨成細粉,然後加明礬使得麵團變得脆硬,壓成葉形麵餅。麵餅煮熟後冷卻,擦一層油防止粘住並切成面條。麵湯用蝦、豬肉或雞肉煮成,有時也用蛇頭魚或牛肉煮成,清甜不辣。[111]在會安從城市到鄉村,尤其是街頭麵店,廣南麵隨處可見。[112]

白玫瑰餅越南語Bánh hoa hồng trắng是會安古鎮名貴、美味而又奇特的菜式。這道菜由包餅(bánh bao餅包)和鍋餅(bánh vạc餅鑊)兩種以米粉為主料的點心搭配而成。這道菜從選米的階段開始對原料就很挑剔。首先要挑選上等好米,過篩後加水磨成米粉。[113]研磨用的水必須清澈、不咸、不含明礬,人們通常從伯禮古井中打水。米粉經過多次研磨後倒入乾淨的盆中。磨粉的同時工人們開始做餡和炸洋蔥。包餅和鍋餅的餡不一樣:包餅餡主要由蝦和香料在研缽中多次搗碎製成。鍋餅餡略有不同,比較豐富,除了蝦醬,還有豆芽、黑木耳、竹筍、豬肉丁、蔥葉。餡料都在鍋中放魚露炒熟。[114]包餅和鍋餅各自有兩到四名師傅分開包餡。包餅的皮極薄,像白玫瑰花瓣。鍋餅比包餅大,像鍋柄。[115]包好後在爐子上蒸大約10至15分鐘。兩種點心一起上桌,食客隨喜食用。白玫瑰餅擺盤精巧,包餅一般在中央上層,鍋餅則在外圍下層,上面則撒上炸洋蔥、淋上熟油。[116]白玫瑰餅有自己獨有的魚露蘸醬,能嘗到蝦的甜味、檸檬的酸味和黃辣椒片的辣味。[117]

會安的餐廳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特色。古鎮的餐館經常掛一些古畫,周圍是裝飾性的花盆,盆景或手工藝品。一些餐廳還設有魚池、假山等,為顧客帶來放鬆和舒適的環境。餐廳的名稱也很傳統,代代相傳。[118]除傳統美食外,法國、日本和西方的菜餚和習俗仍得到保留和發展,為豐富會安飲食做出了貢獻,服務了會安遊客的多樣化需求。[105]

註釋

  1. ^ 移至: 1.0 1.1 此處「門」為河口義,與虎門磨刀門洪奇門等相似。
  2. ^ 越南沿海普遍有翁魚崇拜越南語Tục thờ cá Ông,翁魚(cá Ông𩵜翁)即藍鯨
  3. ^ 根據越南南部習慣,此人實際排行家中第四。

參見

參考文獻

腳註

  1. ^ 移至: 1.0 1.1 会安古镇 | 丝绸之路项目. zh.unesco.org. [202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2. ^ 阮 2007,第8頁.
  3. ^ 謝氏 2007,第207頁.
  4. ^ 謝氏 2007,第206頁.
  5. ^ 鄧 1991,第190頁.
  6. ^ 鄧 1991,第191頁.
  7. ^ 福川 & al. 2006,第1頁.
  8. ^ 黃 2001,第393頁.
  9. ^ 福川 & al. 2006,第19頁.
  10. ^ 移至: 10.0 10.1 10.2 黎 2008,第116頁.
  11. ^ 福川 & al. 2006,第21頁.
  12. ^ 移至: 12.0 12.1 福川 & al. 2006,第22頁.
  13. ^ 福川 & al. 2006,第23頁.
  14. ^ 移至: 14.0 14.1 黎 2008,第117頁.
  15. ^ 移至: 15.0 15.1 15.2 15.3 15.4 福川 & al. 2006,第24頁.
  16. ^ 黃 2001,第399頁.
  17. ^ 移至: 17.0 17.1 福川 & al. 2006,第25頁.
  18. ^ 阮福 2004,第27頁.
  19. ^ 阮 2008,第22頁.
  20. ^ 阮 2008,第20頁.
  21. ^ 阮 2008,第24頁.
  22. ^ 移至: 22.0 22.1 福川 & al. 2006,第27頁.
  23. ^ 阮福 2004,第26頁.
  24. ^ 福川 & al. 2006,第28頁.
  25. ^ 阮福 2004,第31頁.
  26. ^ 移至: 26.0 26.1 阮 2008,第36頁.
  27. ^ 移至: 27.0 27.1 福川 & al. 2006,第29頁.
  28. ^ 阮福 2004,第32頁.
  29. ^ 阮福 2004,第33頁.
  30. ^ 移至: 30.0 30.1 阮 2008,第38頁.
  31. ^ 福川 & al. 2006,第30頁.
  32. ^ 阮世 2001,第15頁.
  33. ^ 黎 2008,第119頁.
  34. ^ 移至: 34.0 34.1 阮 2008,第46頁.
  35. ^ 移至: 35.0 35.1 福川 & al. 2006,第7頁.
  36. ^ 福川 & al. 2006,第12頁.
  37. ^ 移至: 37.0 37.1 福川 & al. 2006,第9頁.
  38. ^ 阮 2007,第22頁.
  39. ^ 阮 2007,第24,26頁.
  40. ^ 福川 & al. 2006,第15頁.
  41. ^ 移至: 41.0 41.1 謝氏 2007,第136頁.
  42. ^ 移至: 42.0 42.1 謝氏 2007,第141頁.
  43. ^ 謝氏 2007,第144頁.
  44. ^ 移至: 44.0 44.1 福川 & al. 2006,第63頁.
  45. ^ 謝氏 2007,第143頁.
  46. ^ 謝氏 2007,第138頁.
  47. ^ 謝氏 2007,第137頁.
  48. ^ 福川 & al. 2006,第135頁.
  49. ^ 福川 & al. 2006,第136頁.
  50. ^ 阮 2007,第12頁.
  51. ^ 謝氏 2007,第102頁.
  52. ^ 移至: 52.0 52.1 謝氏 2007,第135頁.
  53. ^ 謝氏 2007,第130頁.
  54. ^ 阮世 2001,第18頁.
  55. ^ 謝氏 2007,第66頁.
  56. ^ 阮世 2001,第44頁.
  57. ^ 阮 2007,第32頁.
  58. ^ 鄧 1991,第344頁.
  59. ^ 謝氏 2007,第68頁.
  60. ^ 阮福 2004,第218頁.
  61. ^ 謝氏 2007,第69頁.
  62. ^ 黎 2008,第138頁.
  63. ^ 黎 2008,第139頁.
  64. ^ 阮福 2004,第207頁.
  65. ^ 黎 2008,第140頁.
  66. ^ 移至: 66.0 66.1 謝氏 2007,第75頁.
  67. ^ 福川 & al. 2006,第11頁.
  68. ^ 阮 2008,第72頁.
  69. ^ 謝氏 2007,第76頁.
  70. ^ 黎 2008,第134頁.
  71. ^ 黎 2008,第135頁.
  72. ^ 謝氏 2007,第112,114頁.
  73. ^ 鄧 1991,第346頁.
  74. ^ 移至: 74.0 74.1 黎 2008,第122頁.
  75. ^ 阮福 2004,第226頁.
  76. ^ 黎 2008,第123頁.
  77. ^ 黎 2008,第124頁.
  78. ^ 阮福 2004,第236頁.
  79. ^ 謝氏 2007,第113頁.
  80. ^ 移至: 80.0 80.1 80.2 黎 2008,第121頁.
  81. ^ 阮 1995,第55頁.
  82. ^ 黎 2008,第120頁.
  83. ^ 移至: 83.0 83.1 福川 & al. 2006,第14頁.
  84. ^ 裴 2005,第102頁.
  85. ^ 裴 2005,第103頁.
  86. ^ 裴 2005,第104頁.
  87. ^ 移至: 87.0 87.1 裴 2005,第38頁.
  88. ^ 移至: 88.0 88.1 裴 2005,第39頁.
  89. ^ 裴 2005,第40頁.
  90. ^ 裴 2005,第41頁.
  91. ^ 裴 2005,第42頁.
  92. ^ 裴 2005,第34頁.
  93. ^ 阮世 2001,第26頁.
  94. ^ 移至: 94.0 94.1 阮世 2001,第27頁.
  95. ^ 阮世 2001,第25頁.
  96. ^ 黃氏, 秋水. 越南近代漢喃雙語辭書特點. 止善. 
  97. ^ 裴 2005,第57頁.
  98. ^ 移至: 98.0 98.1 98.2 裴 2005,第58頁.
  99. ^ 裴 2005,第60頁.
  100. ^ 移至: 100.0 100.1 100.2 裴 2005,第63頁.
  101. ^ 裴 2005,第62頁.
  102. ^ 移至: 102.0 102.1 裴 2005,第76頁.
  103. ^ 陳 2000,第11頁.
  104. ^ 陳 2000,第12頁.
  105. ^ 移至: 105.0 105.1 裴 2005,第80頁.
  106. ^ 陳 2000,第30頁.
  107. ^ 陳 2000,第31頁.
  108. ^ 陳 2000,第32頁.
  109. ^ 会安市人民委员会. hoian.gov.vn.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110. ^ 陳 2000,第26頁.
  111. ^ 陳 2000,第27頁.
  112. ^ 陳 2000,第28頁.
  113. ^ 陳 2000,第103頁.
  114. ^ 陳 2000,第104頁.
  115. ^ 陳 2000,第105頁.
  116. ^ 陳 2000,第106頁.
  117. ^ 陳 2000,第107頁.
  118. ^ 陳 2000,第138,139頁.

書目

  • Nguyễn Phước, Tương. Hội An - Di sản thế giới [會安 - 世界遺產].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Nhà xuất bản Văn nghệ. 2004 (越南語). 
  • Hoàng, Minh Nhân. Hội An - Di sản văn hóa thế giới [會安 - 世界文化遺產].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Thanh Niên. 2001 (越南語). 
  • Nguyễn, Văn Xuân. Hội An [會安]. Đà Nẵng: Nhà xuất bản Đà Nẵng. 2008 (越南語). 
  • Nguyễn, Chí Trung. Di tích - danh thắng Hội An [會安遺蹟與名勝]. Quảng Nam: Trung tâm Quản lý Bảo tồn Di tích Hội An. 2007 (越南語). 
  • Lê, Tuấn Anh. Di sản thế giới ở Việt Nam [越南的世界遺產].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Văn hóa Thông tin. 2008 (越南語). 
  • Nguyễn Thế, Thiên Trang. Hội An - Di sản thế giới [會安 - 世界遺產].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Nhà xuất bản Trẻ越南語Nhà xuất bản Trẻ. 2001 (越南語). 
  • Đặng, Việt Ngoạn. Đô thị cổ Hội An [會安古都市].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 1991 (越南語). 
  • Nguyễn, Quốc Hùng. Phố cổ Hội An và việc giao lưu văn hóa ở Việt Nam [會安古鎮和越南的文化交流事業]. Đà Nẵng: Nhà xuất bản Đà Nẵng. 1995. OCLC 473244874 (越南語). 
  • Bùi, Quang Thắng. Văn hóa phi vật thể ở Hội An [會安非物質文化].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Thế giới. 2005. OCLC 470974393 (越南語). 
  • Trần, Văn An. Văn hóa ẩm thực ở phố cổ Hội An [會安古鎮的飲食文化].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 2000 (越南語). 
  • Tạ Thị, Hoàng Vân. Di tích kiến trúc Hội An trong tiến trình lịch sử [歷史進程中的會安建築遺蹟]. Hà Nộ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7 [202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4) (越南語). 
  • 福川, 裕一; et al. Kiến trúc phố cổ Hội An - Việt Nam [會安古鎮建築 - 越南]. 昭和女子大學國際文化研究所 (Hà Nội: Nhà xuất bản Thế giới). 2006 (越南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