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憲兵
伊朗憲兵,也稱為政府憲兵(波斯語:ژاندارمری دولتی,羅馬化:Žāndārmirī-ye Daulatī)是伊朗第一支國家憲兵部隊以及現代高速公路巡邏隊。作為一支準軍事力量,從 1910 年卡扎爾王朝時期成立到 1921 年巴列維王朝建立,它在政治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它一直服役到巴列維時代末期,並現代化為伊朗王國憲兵。 [2]該部隊最初僱用瑞典軍官指揮伊朗人員,履行傳統的警察職責,並對伊朗農村地區的部落進行軍事行動。 [2] 1991年,伊朗憲兵隊與其他警察部隊合併,組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執法部隊。
伊朗憲兵 | |
---|---|
成立時間 | 1910 |
撤銷時間 | 1991 |
國家/地區 | 伊朗 |
性質 | |
管理體系 | |
國家機構 | 伊朗 |
後繼機構 | Law Enforcement Force of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
人員裝備 | |
職員數 | ~70,000 (1978–79)[1] |
歷史
波斯中央政府憲兵 Jhāndārmeri-ye Dowlati | |
---|---|
存在時期 | 1911–1920 |
國家或地區 | Persia (Iran) |
效忠於 | Shah of Persia |
規模 | 7,200 |
駐軍/總部 | Shiraz, Kazerun, Boroujerd, Soltanabad |
冠名自 | Ahmad Shah Qajar |
專用顏色 | light blue, grey and gold |
參與戰役 | World War I |
指揮官 | |
General | Harald Hjalmarson |
Officer | Eric Carlberg |
團長 | Mohammad Taqi Pessian |
著名指揮官 | Gen Jarl Hjalmarson |
在整個十九世紀,軍事現代化一直是伊朗改革者關注的焦點,卡扎爾時期的歷史上充滿了按照歐洲模式建立常備軍的嘗試。為了發展足夠的軍事力量來抵禦外敵,波斯人選擇瑞典來承擔保護其貿易路線和統一國家的任務 。波斯人選擇瑞典警察部隊作為英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中立選擇。由於歐洲國家運營伊朗的大部分公共服務,許多伊朗人認為他們的統治者受制於外國利益。
由於19世紀末期伊朗崇高國政府缺乏改革,伊朗軍隊和警察的現代化程度不夠。 [3]美國財政部長威廉·摩根·舒斯特提議建立財政部憲兵隊。 1911 年 7 月 6 日,議會(Majlis)通過了該提案,同時成立了政府憲兵隊。 1911 年 8 月 15 日,瑞典少校哈拉爾·哈爾馬森 (Harald Hjalmarson)被授予將軍軍銜,並指揮波斯憲兵隊。許多其他軍官(通常是從瑞典貴族中招募的)也會追隨哈爾馬森的腳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波斯戰役中,瑞典憲兵軍官像大多數伊朗知識分子和立憲主義者一樣同情德國,幫助了同盟國。 1915 年秋天,他們在受德國訓練的省長邁赫迪-庫利·莫赫貝爾·奧爾·薩爾塔內赫·赫達亞特(Mehdi-Qoli Mokhber'ol Saltaneh Hedayat)的縱容下一度奪取了設拉子的控制權。 [4] 1921年政變後,陸軍部長禮薩·汗(Reza Khan)合併了伊朗當時存在的兩支生力軍,即哥薩克師和憲兵隊;創建現代伊朗國家軍隊。成立農村警察amnieh, 警察也進行了改組,並由伊朗軍官管轄。 [5]
瑞典憲兵隊的解散將極大削弱卡扎爾王朝的君主制,而波斯哥薩克旅是僅存的軍隊,極大地促進了禮薩沙1921年的政變。亞爾馬森將返回瑞典並指揮瑞典志願旅,在芬蘭內戰中為白軍服役。另一位軍官埃里克·卡爾貝里後來成為瑞典駐伊朗大使,也是穆罕默德·摩薩台的心腹。
革命後
1979 年國王被推翻後,伊朗憲兵仍然存在,但頭銜、徽章和高級軍官受到指控。 1992 年,它與城市警察(波斯語: شهربانی、Šahrbānī)和伊斯蘭革命委員會(کمیته,Komīte)整合為單一的國家執法力量。
組織
憲兵的目的是保衛邊境和內地。它由多個營組成,每個營有4到6個連。出於紀律和行政目的,該軍團受到駐紮地區的師指揮官的監督。對於警察行政管理工作,它屬於地方民政當局的管轄。這支部隊配備了各種品牌的老式步槍以及一些蘇聯、法國和英國的卡賓槍,但現代化的並不多。共下轄7個獨立混成團和15個混成營,組成一個軍。 [6]
指揮官
姓名 | 時期 |
---|---|
哈拉爾德·亞爾馬森將軍 | 1911 年 8 月 – 1915 年 2 月 |
佩爾·尼斯特羅姆上校 | 1915 年 3 月 – 1916 年底 |
塔吉·弗雷德里克·格勒魯普上校 | 1918 年 8 月 – 1921 年底 |
著名官員
- 1915 年,最後一位因戰場英勇而被授予瑞典勳章「 För tapperhet i fält 」的憲兵軍官。[來源請求]</link>[需要引用]
- 埃里克·卡爾貝里
- 馬丁·埃克斯特羅姆
- 卡爾·彼得森
- 穆罕默德·塔基·佩西安上校
- 哈桑·阿爾法
- 阿布卡塞姆·拉胡提
- 馬哈茂德·汗·普拉丁
憲兵站
- 總部
- 支部
另見
- 城市警察
- 波斯哥薩克旅
- 奧匈帝國在波斯的軍事任務
參考
- ^ The Statesman's Year-Book 1978–79, Springer: 674–682, 2016, ISBN 9780230271074
|entry=
被忽略 (幫助) - ^ 2.0 2.1 The Making of Modern Iran, page 49
- ^ Cronin, Stephanie. An experiment in military modernization: co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reform and the Iranian Gendarmerie.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996, 32 (3): 106 [17 January 2021]. doi:10.1080/00263209608701121.
- ^ Sykes vol.
- ^ Aqeli, Roozshomari, vol.
- ^ Unknown Armies vol.2, Persia/Iran by Peter Abbott, Raider Books (1989)
來源和延伸閱讀
- 英語
- Fazlhashemi, Mohammad. SWEDEN ii. SWEDISH OFFICERS IN PERSIA, 1911-15. 2006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9).
- Cronin, Stephanie. Gendarmerie. Encyclopaedia Iranica. 15 December 2000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 Cronin, Stephanie. An experiment in military modernization: co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reform and the Iranian Gendarmerie, 1910–21.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996, 32 (3): 106–138. doi:10.1080/00263209608701121.
- The Times; "Policing Persia–The Work of the Swedish Gendarmerie", 27 December 1913
- The Arm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Pahlavi State in Iran 1910-1926, by Stephanie Cronin
- 瑞典語
- 卡爾伯格,埃里克; 「波斯人向上拖動。 Glimtar från en trettioårig vistelse under solens och lejonets tecken」 斯德哥爾摩;自然與文化,196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