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務院

历史机构

中華民國國務院,曾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12年4月12日。該機構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機構首長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國務院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912年4月12日 (1912-04-12)
前身機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解散時間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
後繼機構國民政府行政院
機構類型內閣
機構駐地 中國京兆地方
(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機構首長國務總理唐紹儀(首任)、潘復(末任)
上級部門中華民國大總統

沿革

1912年4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始設國務院[1]。1914年5月1日,袁世凱為集中大總統權力,改《中華民國約法》,廢除國務院,設政事堂,廢除國務總理,設國務卿。政事堂附屬大總統府,不再是獨立行政權力機關。1916年5月8日,政事堂又改稱國務院[2]。1917年5月8日,恢復國務院建制。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段祺瑞在1925年(民國十四年)11月24日任臨時執政,集總統、國務總理權力於一身,廢國務院與國務總理;1925年12月26日復設。張作霖於1927年(民國十六年)6月18日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自任中華民國安國海陸軍大元帥,同時設置國務院與國務總理。

歷屆國務院均以秘書廳為辦事機構,秘書廳設秘書長,下分若干課。國務院所轄各部:南京臨時政府有陸軍、海軍、司法、外交、財政、內務、教育、實業、交通九部。遷都北京後,國務院設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教育、農林、工商、交通十部;後撤銷農林部、工商部,設農商部中華民國軍政府時期,設外交、軍事、內務、財政、司法、教育、實業、農工、交通九部。

1928年6月3日,張作霖撤離北京,國務院隨安國軍政府瓦解,國民政府於名義上統一中國,政府首腦從國務總理變為行政院院長

參考文獻

  1. ^ 吳聰成總編輯,《銓敘部與文官制度發展》,銓敘部,2014年8月,第16頁~第24頁
  2.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05-09, (124號). 所有民國現行法令稱政事堂者,均應改稱國務院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