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Pigppp/沙盒

學校專題/條目指引

收錄準則

大學/專業學校:必然收錄

中小學:有條件收錄(討論中)

幼稚園:不收錄(討論中)

Longway22的草案

(新建前言一級章節)對特定類別的審視標準

下面章節將專門論及特定類別的關注度判定。對於某個特定組織,只要有獨立來源可顯示該組織之外的任何人已注意到該組織,即可認定該組織是具有關注度的。

政府部門與教育機構 (既有章節,或因應修訂改為二級)

凡屬於國家或地區[1]直屬的政府機構或政府部門,又或是可以以院校自身的名義獨立地發出受院校所在地政府認可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的資歷證書的高等教育機構,於一般而言,皆具有關注度。

(增段銜接)對於一般教育機構之學校而言,不以興辦性質、規模、資歷等特徵區分,均擁有平等的關注度,只要是在地存在的小學小學以上的學校(不含前段已指明的類別),均可依據本章節平等收錄;而幼稚園幼稚園以下的學校,適用通用關注度做收錄標準。

瑞麗江的河水的草案

本頁面所列僅為討論共識之觀點,寫入方針時語句與表述尚需商酌。

  1. 大學[解釋 1]均具備關注度,應予以收錄。
  2. 公立高中[解釋 2]假定具備關注度,在條目內提供參考資料的情況下應予以收錄。(Longway22意見:該節的後置句,如有編者不結合整體解讀而單獨引用,有機會默認變相授權不合定義即「必不收錄」的裁定存在。)
  3. 初級中學[解釋 3]建校50年及以上(不含官方主張的「前身」,如舊制書院等)且有5名及以上校友在中文維基百科擁有傳記條目的,假定具備關注度,在條目內提供參考資料的情況下應予以收錄。(Longway22意見:涵蓋對象可能與上節有重疊,而所列限定條件非常狹窄,如以上節所疑之不結合整體解讀而單獨引用情況,可能更大限制該類別的收錄,影響整類條目編輯的存續)
  4. 學前教育機構需符合通用關注度標準。
名詞解釋
  1. ^ 由國家或地區直屬的政府機構或教育部門主管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公立/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大陸地區省級及以上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和黨校(行政學院)同樣適用本條。
  2. ^ 含高級中學、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公立」包含公辦民營,對應大陸地區公立民營高中、香港地區資助中學、台灣地區代用國民中學等。
  3. ^ 含九年一貫制學校。


pigppp的草案

凡受所在地的教育部門認可的提供小學1年級或以上的課程的學校皆可收錄pigppp\\まふ最高!// 2020年5月20日 (三) 07:01 (UTC)

蟲蟲飛的公示草案

各類學校的關注度收錄標準如下:

  1. 大學[2]均具備關注度,應予以收錄。
  2. 公立高中[3]。假定具備關注度,應予以收錄。
  3. 有多名校友在中文維基百科擁有傳記條目的初級中學。[4]
  4. 學前教育機構須符合通用關注度標準。
  5. 其他類別學校尚無共識,暫時適用通用關注度指引

學校設施

pigppp的草案

跟隨日語維基設列表,如果有獨立來源講述該設施的有關新聞可以獨立列出pigppp\\まふ最高!// 2020年5月20日 (三) 07:01 (UTC)

交通方式

itcfangye的草案

僅允許收錄學校周邊的永久性物理交通建築,如軌道交通車站、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不會拆除的巴士總站等。 (討論中)

部活動

pigppp的草案

跟隨日語維基設列表,如果有獨立來源講述該部的有關新聞可以獨立列出pigppp\\まふ最高!// 2020年5月20日 (三) 07:01 (UTC)

參考摘錄和分點

  • 國有民辦學校(大陸):與真正民辦學校對照為「假民辦」。招生和收費可自主決定,不受學區限制。國有公辦學校中的名校者,以自身教育資源優勢,校領導和民間資本共同興辦的民辦分校,跟母校具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包括管理、師資等都有所繼承[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角度說,國有單位主體興辦民校是非法行為,基於國有企業、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等利益複雜關係,而仍實際存在。中小學中有校中校、民辦公助、公辦民助等形式。
  • 民有民辦學校(大陸):與國有公辦學校完全無任何關係的私立學校,即在中國大陸法理中合乎獨立法人、獨立校園、獨立財務三獨立要求。
  • 國有民辦高中(大陸):校產(教育資產)國有為主、校長承辦、經費自籌、辦學自主的高中,既不同於國有公辦高中,也不同於民有民辦高中,管理機制民辦化、辦學機制市場化、辦學經費自籌化、學校管理競爭化、政府管理宏觀化等特徵[6]
  • 公辦民營/公辦公營實驗學校(臺灣與其他地區):兩者區別在於,公辦公營是原有團隊的課程轉型,而公辦民營(Private management of public school)由新的民間團體接手原有的公立學校[7]
  • 依據學者吳清山(1999)、秦夢群、曹俊德(1999)和洪榮進(2002)所論述,「公辦民營」學校分為「管理合約」(Management contract)、「民間承包」(Contract out)、「BOT」(Build, Operate & Transfer)及「特許學校」(Charterschool)等四種模式。
  • 國民中學(臺灣):即初級中學,學生修業完畢可自由投入職場或升學,而升學則可選擇就讀高中、高職或五專,除高中是中等教育外,其餘皆屬於技職教育
  • 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臺灣):又稱省辦高中,縣市辦國中,1990年代後改革,以完全中學高中部方式銜接國中生升學。部分國立高中為教育實驗或照顧高科技人才子女,亦設有國中部(初中部)。

索引

  1. ^ 由國家或地區直屬的政府機構或教育部門主管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公立/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大陸地區省級及以上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和黨校(行政學院)同樣適用本條。
  2. ^ 由國家或地區直屬的政府機構或教育部門主管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公立/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大陸地區省級及以上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和黨校(行政學院)同樣適用本條。
  3. ^ 高級中學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公立」包含公辦民營,對應大陸地區公立民營高中、香港地區資助中學(不含直接資助中學)、台灣地區代用國民中學
  4. ^ 含九年一貫制學校。
  5. ^ 民辦校姓「公」是一種教育腐敗 人民日報海外版
  6. ^ 發展國有民辦高中教育的探討 張東亮 山東師範大學
  7. ^ 實驗教育法3年,為什麼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成長緩慢2017.12.01 親子天下

以下內容無關

 
JR西日本207系電車的種別顯示屏顯示了快速(JR東西線直通列車)

快速列車(日語:快速列車かいそくれっしゃ Kaisoku ressha),是日本鐵路系統里,若干不需要急行料金等額外費用便可以乘坐的列車。與通常各站皆停靠的普通列車不同,快速列車不會停靠一部分或全部的中途車站,而只停靠主要車站來提供前往目的地站的速達服務列車[注 1]

快速列車會使用一般形車輛、近郊形車輛和通勤形車輛的列車,大多是不用對號入座的自由席,一部分列車會設有需加購指定券對號入座的指定席。個別帶有愛稱的快速列車會使用特急形車輛,在國鐵罷工暴動時期日本國鉄曾經使用過急行形列車進行快速通勤。

在JR集團的旅客營業規則中屬於廣義上普通列車的一種,與需要急行料金的急行列車(優等列車)相對,JR集團的快速列車並不需要額外費用就能乘坐。

即便是快速列車,在各站停車的區間裏快速列車有時候在種別上會被廣播成「普通列車」。例如在京阪神地區的東海道·山陽本線(琵琶湖線,JR京都線,JR神戸線)以及常磐線中距離列車的快速在快速運轉區間會被廣播成「快速列車」,而在各站停車的區間會被廣播成「普通」。這些快速列車在一般市販的時刻表中通常不會被標記做「快速列車」而是被標記成「普通列車」。

在湘南新宿線、在橫須賀線宇都宮線直通)系統列車停車的西大井站新川崎站保土谷站東戶塚站東海道線(高崎線直通)系統的普通列車反而通過以上車站,成爲了意義上為快速列車的普通列車。

このような列車は比較的長い距離を運転するものが多いものの、末端區間では各駅停車となる場合も多い。ただ、直通列車や速達列車の存在自體が重寶される場合もある。例えば、兵庫県相生市や赤穂市は「京阪神まで新快速1本」で行けることをアピールして観光や定住促進活動を行ってきたが、2016年3月26日のダイヤ改正で日中の新快速の乗り入れがなくなり、區間運転の普通列車に代替された。これらの沿線では通過運転は行っていないので減便となったわけではないが、沿線自治體から懸念されるほどの事態となった。また、速達列車が晝間のみの運転であっても、その列車が存在することで不動産広告などに所要時間を掲載できるといったメリットもある(通勤時間帯の所要時間が増える場合や速達列車の運転がない場合はその旨を付記する必要があるが、その付記は小さい)。

衍生種別

  • 通勤快速
  • 區間快速
  • 准快速
  • 新快速
  • 青梅特快
  • 中央特快
  • 特別快速
  • 直通快速
  • 大和路快速
  • 紀州路快速
  • 丹波路快速

註解

  1. ^ 在不同的鐵路業者中,其與急行特急相對的位置會有不同,視乎停車站資訊板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