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Medalofdead/工作區8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
Vittorio Veneto Class
維托里奧·維內托號戰列艦
概觀
艦種戰列艦
擁有國 意大利皇家海軍
前型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英語Francesco Caracciolo-class battleship(計劃)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實際)
次型
下訂4艘
完成數3艘
損失數1艘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40,724公噸(40,081長噸;44,891短噸)
滿載排水量45,236公噸(44,522長噸;49,864短噸)
全長237.76公尺(780.1英尺)
全寬32.82公尺(107.7英尺)
吃水9.6公尺(31英尺)
鍋爐八座亞羅型鍋爐英語Yarrow boiler
動力四座貝魯佐型蒸汽渦輪發動機,四軸推進
功率128,200匹軸馬力(95,600千瓦特)
最高速度30節(56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4,580海里(8,480公里)
乘員1,750名水手
80名軍官
武器裝備3座三聯裝381毫米50倍徑艦炮英語Cannone da 381/50 Ansaldo M1934

4座三聯裝152毫米55倍徑艦炮英語152 mm /55 Italian naval gun Models 1934 and 1936
12座單管90毫米53倍徑高射炮英語Cannone da 90/53
10座雙管37毫米54倍徑高射炮英語Cannone-Mitragliera da 37/54 (Breda)
16座雙管20毫米53倍徑高射炮

4座QF 4.7英寸速射炮英語QF 4.7-inch Gun Mk I–IV
裝甲主裝甲帶:280公釐(11英寸)

甲板:150公釐(5.9英寸)

炮塔:350公釐(14英寸)
艦載機3架Ro.43水上飛機英語IMAM_Ro.43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語Navi da Battaglia Classe Vittorio Veneto),又稱利托里奧級戰列艦義大利語Navi da Battaglia Classe Littorio[註 1],是意大利皇家海軍戰間期設計的高速戰列艦。該級是意大利一戰後開工新建的唯一也是最後一級戰列艦,從1934年至1942年共建造四艘:維托里奧·維內托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奧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Littorio羅馬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Roma (1940)帝國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Impero,其中前三艘完工。作為意大利海軍對法國建造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回應,維內托級專為在地中海海域活動設計,擁有九門長射程的381公釐(15.0英寸)主炮、30的極速及獨創的普列塞水下防禦系統義大利語Cilindri Pugliese。當意大利王國參加二戰時,維內托級是意大利海軍最先進、最強大的戰列艦。

維內托級的前兩艘維托里奧·維內托號和利托里奧號在參戰前建成服役,構成意大利海軍艦隊的中堅力量,並曾和英國皇家海軍進行過多次無果的破交戰。兩艘戰列艦在服役生涯中屢遭魚雷攻擊。利托里奧號先後在1940年11月的突襲塔蘭托和1942年6月的旺盛行動英語Operation Vigorous中雷擊受損,而維內托號則在1941年3月的馬塔潘角海戰和次年12月的一次潛艇襲擊中被魚雷擊傷。1942年6月,羅馬號完工服役。但此時意大利海軍因燃油短缺,已不再主動出擊。三艘維內托級戰列艦終日停泊在拉斯佩齊亞港口中,期間遭受盟軍輪番轟炸,導致不同程度損傷,修復工程直到義大利與盟國停戰也沒有完成。

1943年9月8日, 意大利的停戰協議生效 ,利托里奧號更名為意大利號。次日,三艘維內托級啟程駛往馬耳他島,準備向盟軍投降。為阻止其落入盟軍之手,納粹德國空軍派出掛載弗里茨 X滑翔制導炸彈的轟炸機對意艦隊實施空襲。意大利號中彈受損,而羅馬號爆炸沉沒。最終,意大利號和維內托號成功抵達目的地,在盟軍監管下度過二戰剩餘的歲月。未完工的帝國號則被德軍奪取,淪為靶艦,於1945年在美軍的一場空襲後沉沒。二戰結束後,意大利號和維內托號作為戰爭賠償分別移交給美國英國,並和帝國號的船體一起先後於1949年至1952年拆解。

設計

為防止列強在一戰後陷入新一輪的造船競賽,1921年,五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商討限制海軍軍備事項。會議達成共識,五國戰列艦總噸位之比為10:10:6:3.5:3.5,換算下來,意大利得到了17.8萬公噸的份額,和主要競爭對手法國持平。條約規定,意大利可以保留六艘現有的無畏艦和四艘埃琳娜女王級英語Regina Elena-class battleship前無畏艦,共計18.57萬公噸[註 2]。為了補償意大利和法國戰列艦過於老舊的劣勢,條約允許兩國在1927、1929和1931年建造71,000公噸的新戰列艦以替換舊艦。意海軍工程部曾於1928年規劃過排水量23,000長噸(23,000公噸)、三座雙聯裝381公釐(15.0英寸)主炮的戰列巡洋艦方案,但出於政治因素,意大利並不希望在法國海軍集中精力建造潛艇驅逐艦等小型艦艇的情況下單方面挑起主力艦競賽。結果,1920年代的意大利戰艦設計全部無果而終。

1929年,沉寂許久的德國突然開始建造裝備六門283公釐(11.1英寸)主炮、航速高達28節的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法國立刻做出反應,並於1932年批准開工兩艘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擁有兩座四聯裝330公釐(13英寸)主炮和30.75(56.95公里每小時)的航速。

注釋

由於裁軍協定和20年代緊張的財政預算,意大利平均每年只能建造20,400長噸(20,700公噸)的艦隻

  1. ^ 由於維內托號和利托里奧號於同日開工,關於該級到底如何稱呼至今沒有定論:外語多稱利托里奧級,而中文和日文則稱維托里奧·維內托級,以下隨中文習慣簡稱維內托級。
  2. ^ 六艘無畏艦為:三艘加富爾伯爵級、兩艘安德烈亞·多里亞級外加最老的但丁·阿利吉耶里號

參考資料

引用

文獻

  • Bagnasco, Ermingo; De Toro, Augusto. The Littorio Class: Italy's Last and Largest Battleships 1937-1948. Barnsley, England: Seaforth Publishing. 2011: 356. ISBN 978-1591144458 (英語).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403. ISBN 0-87021-459-4 (英語). 
  • Stille, Mark. Italian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Paul Wright (Illustrator).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1: 48. ISBN 978184908831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