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李炯霄/雅可布·波墨

雅可布·波墨
《神智啟示》 (1730)中波墨的理想肖像
出生1575年4月24日
老賽登伯格(現波蘭 老扎維杜夫格爾利茨旁,上盧薩西亞波希米亞王國, 神聖羅馬帝國 (現分為 格爾利茨, 德國茲戈熱萊茨, 波蘭)
逝世1624年11月17日
格爾利茨, 上盧薩西亞, 波希米亞王國, 神聖羅馬帝國 (現分為 格爾利茨, 德國茲戈熱萊茨, 波蘭)
時代現代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基督教神秘主義
著名思想
作為非根據或無根據的根據的神的神秘存在[1]

雅可布·波墨(Jakob Böhme/ˈbmə, ˈb-/;[2] 1575年4月24日——1624年11月17日)是一位德國哲學家, 基督教神秘主義者信義宗新教神學家。他被許多同時代人,包括傳統信義宗認為是一名原創的思想家[3] ,還有他的第一部著作,《曙光》(拉丁語:Aurora),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傳記

波墨於1575年4月24日出生於老賽登伯格(即今波蘭老扎維杜夫),上盧薩西亞格爾利茨附近的一個村莊,是波希米亞王國領地。他的父親喬治·維森是信義宗信徒,相當富有,不過仍然是個農民。波墨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 波墨的第一份工作是牧童。然而,他被認為是不擅長務農。他十四歲那年被送到了賽德伯格,做一個鞋匠學徒。[4]他的製鞋學徒生涯頗為艱難;他生在一個非基督徒家庭,這讓他成為當時爭論的對象。他時常祈禱,並閱讀聖經以及那些空論大師的著作,譬如帕拉塞爾蘇斯,魏格爾和施文克菲爾德,儘管他沒有受到任何正規教育。[5]在三年學徒生涯之後,波墨離開了,去遠行。即使遠方是未知之地,那他至少也要到格爾利茨。1592年,波墨的熟練學徒工年結束。在1599,波墨成了自己那行手藝的大師,還在格爾利茨有了自己的鋪面。同年,他娶了卡塔琳娜,一位格爾利茨屠夫昆茨曼的女兒。他和卡塔琳娜共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6]

波墨的導師是與瓦倫丁·魏格爾一致的亞伯拉罕·貝姆。波墨參加了上帝真仆集會——由馬丁·穆勒組織的狹小學術圈子。神秘體驗貫穿了波墨的青年時代,而在1600年一次異象中,這達到了頂峰,那時他正把注意力集中到由一個錫盤反射的,太陽光的精緻的美上。他相信,這一異象是在向他啟示這個世界的精神結構、神人關係,及善與惡。這時他選擇不去公開訴說這次體驗,而是繼續工作養家糊口。[來源請求]

1610年,他在進一步觀想宇宙的統一性時經驗了另一次內心的異象,於是就接受了來自上帝的特殊使命。

1613年賣掉的格爾利茨的那家店,讓波墨1610年買下了一套房子,並讓他能在1618年把房款付清。1613年放掉製鞋生意之後,波墨賣起了一段時間的羊毛手套,這搞得他定期去布拉格賣他的貨。

《曙光》與其他著作

這個鞋匠的書中的每行每頁都充斥著誹謗;它聞起來就像鞋匠的樹脂和臟兮兮的黑色塗料。讓這難以忍受的惡臭遠離我們吧。亞流派的毒害都不如這鞋匠的毒害致命。
—《曙光》出版之後格列高利·里希特的評論[7]

1600年那次異象12年之後,波墨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著作,《上升的黎明》(德語:Die Morgenroete im Aufgang )。一位友人為它命名為《曙光》(拉丁語:Aurora);然而,波墨原本只是為自己而著寫此書,而且此書從未完成。[8] 一份未完的手稿副本被借給一位貴族卡爾·馮·安德,這位貴族先生搞了很多副本以供傳閱。其中一份落到了格爾利茨首席牧師格列高利·里希特,他認為這就是異端邪說,就拿流放來威脅波墨,要他把筆停一停。結果,波墨好幾年沒有寫任何東西;然而,在那些讀過《曙光》的朋友的堅持下,他在1618年又開始重新提筆寫作。在1619年波墨寫下了《論三原則》(拉丁語:De Tribus Principiis)或稱《論神聖實體的三個原則》。他花了兩年時間完成他的第二本書,其間還完成了許多論文,所有這些都只在友人之間傳抄。[9]1620年,波墨寫下了《人的三重生活》,《靈魂的四十個問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六個神智點》,《六個神秘點》。在1621年波墨寫下了《論事物的標記》(拉丁語:De Signatura Rerum)。1623年,波墨寫下了《論神恩揀選》,《論基督聖約》,《偉大的神秘》(拉丁語:Mysterium Magnum),《鑰匙》(拉丁語:Clavis)。1622年這一年見證了波墨寫下在後來的1624年新年結集為《前往基督之路》(德語:Weg zu Christo)首次出版的短篇著作。

這部書引起了又一次誹謗和隨之而來的神職人員的抱怨,波墨於1624年3月被鎮政務委員會召喚。會面的報道如下:

「雅可布·波墨,鞋匠及狂熱分子,申明他寫作了《向永恒生命》一書,但並未如它所應然地出版。是一位貴人,西吉斯蒙德·馮·施瓦尼茨阻止。委員會警告他離開本鎮;事實將被轉告於選帝侯閣下。他隨即保證立即動身」[10]

我必須告訴你,主席先生,昨天的法利賽人惡魔放鬆,被詛咒我和我的小書,並譴責書火。 他讓我負責的令人震驚的罪行;被狂妄的教堂和聖禮,並與醉日在白蘭地酒、葡萄酒和啤酒;所有這些都是不真實的;同時,他自己是一個喝醉酒的男人。"
—雅各布Böhme寫關于吉勒洛斯Richter月2日1624號文件中。[11]

波墨於1624年5月的8日或9日離開自己曾做過兩個月宮廷醫生的德累斯頓。在德累斯頓,許多貴族與高級神職人員與他結識 。他的才智,也得到了那些德累斯頓教授的賞識,1624年5月的聽證會之後,教授們鼓勵他回格爾利茨,他的家。在波墨不在的這段時間,他的家受到了三十年戰爭的戰火蹂躪。

Once home, Böhme accepted an invitation to stay with Herr von Schweinitz, who had a country-seat. While there Böhme began to write his last book, the 177 Theosophic Questions. However, he fell terminally ill with a bowel complaint forcing him to travel home on 7 November. Gregorius Richter, Böhme's adversary from Görlitz, had died in August 1624, while Böhme was away. The new clergy, still wary of Böhme, forced him to answer a long list of questions when he wanted to receive the sacrament. He died on 17 November 1624.[12]

在這短短期間,Böhme產生的大量的書面,包括他主要工作 De Signatura《事物 (簽名的一切事物)和 出萬能的。 他還開發了一下整個歐洲,在那裡他的追隨者被稱為 Behmenists的。

兒子Böhme的首席拮抗劑,牧師藥用格爾利茨 吉勒洛斯里希特,編一個集中提取從他的着作,其後公布的完成在 阿姆斯特丹 的幫助 Coenraad范寧根 年1682的。 Böhme的全部工程的第一印1730中。

神學思想

 
Böhme的宇宙的起源或哲學領域或難怪眼睛的永恆(1620).

該主要關注的Böhme是編寫性質的 罪惡的, 邪惡 和 兌換的。 符合 路德教會的 神學、Böhme鼓吹,人類已經從一個國家的 神聖的恩典 ,一個國家的罪惡和苦難,邪惡勢力包括墮落的 天使 曾反抗 上帝,上帝的目標是恢復世界上一個國家的恩典。

有一些嚴重偏離接受路德教會神學,但是,如他拒絕 索拉正的,因為在這個通道從 該辦法基督:

另一個地方Böhme可以脫離接受的 神學 (雖然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他有點模糊不清,神諭的風格)是在他的說明的 秋天 作為一個必要的階段中演變的 宇宙的。The Way to Christ. Pass the Word Services.  一個困難與他的神學事實上,他有一個 神秘的願景,這是他重新解釋,並重新擬訂。[13] 根據F.von收,Böhme,以便達到 上帝的,男人要經過 的地獄 的第一個。 上帝不存在 時間空間,他再生自己 永恆的。 Böhme重申 三位一體 真正現有的但具有新穎的解釋。 神父親被火災,給生下他的兒子,其中Böhme呼籲光。 對 聖靈 的生活的原則,或者神聖的生命。[13]

另一個地方Böhme可以脫離接受的 神學 (雖然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他有點模糊不清,神諭的風格)是在他的說明的 秋天 作為一個必要的階段中演變的 宇宙的。[13] 一個困難與他的神學事實上,他有一個 神秘的願景,這是他重新解釋,並重新擬訂。[13] 根據F.von收,Böhme,以便達到 上帝的,男人要經過 的地獄 的第一個。 上帝不存在 時間空間,他再生自己 永恆的。 Böhme重申 三位一體 真正現有的但具有新穎的解釋。 神父親被火災,給生下他的兒子,其中Böhme呼籲光。 對 聖靈 的生活的原則,或者神聖的生命。[14]

然而,清楚的是,Böhme從來沒有聲稱,上帝看到了邪惡,因為所希望的,有必要或作為其一部分的神將帶來的好處。 在他 生活了三倍,Böhme指出:"[I]n順序的性質,一個邪惡的東西不能產生良好的事情的本身,而是一個邪惡的東西產生另一個。" Böhme並不認為有任何"神聖任務或形而上學的固有必要對邪惡和其效果在方案的東西。"[15] 博士 約翰*Pordage,一個評論員在Böhme寫道,Böhme"無論何時病他屬性的邪惡的永恆性質,認為它在其下降狀態,因為它成為感染的下降路西法... 中。" 邪惡視為"混亂、叛亂、顛倒的做精神性質的僕人"的,[16] 這是說一個變態的最初的神聖秩序。

 
雅各布Böhme的房子在什麼是格爾利茨但是現在,在一個波蘭城鎮的 ,他在那裡生活,從1590 1610
  • 1. 干-土星-憂鬱、電力的死亡;
  • 2. 甜蜜的-木-樂觀的,溫柔源的生活;
  • 3. 苦-火星-膽汁,破壞力源的生命;
  • 4. 火日/月晚/天;邪惡/良好的;sin/憑藉;月,後來=冷漠,流;
  • 5. 愛-維納斯-愛情生活、精神生的;
  • 6. 聲音-汞的敏銳的精神,照明,表達;
  • 7. 胼-地球-全部隊在等待重生。
  • 1. "黑暗的世界"的父親(質量的1-2-3);
  • 2. "光的世界"的聖靈(素質5-6-7);
  • 3. "這個世界的"撒旦和基督(4).

宇宙觀

在一個解釋的Böhme的 宇宙觀,必須為人類回到神,並對所有原始統一進行分化、願望和衝突作為在叛亂 撒旦,離職的 前夕 來自 亞當 和他們獲取的知識的好惡—為了創造發展到一個新的國家的兌換和諧,會更完美的比原來的狀態是無辜的, 讓上帝來實現一個新的自我意識通過相互作用創造,是兩個部分,並明顯不同,他自己。 免將 成為最重要的禮物,上帝賦予人類,讓我們去尋找神聖的恩典作為一種蓄意選擇同時仍然允許我們保持個人。

Böhme看到的化身的 基督, 不是作為一個祭品來取消了人類罪,但是作為一個產品的喜愛為人類,顯示上帝的意願承擔的痛苦,這是一個必要方面的創造。 他還認為化身的基督傳達一個新國家的和諧是可能的。 這是有點不符合路德教會的教導,以及他的建議,上帝會已經以某種方式不完全沒有創造甚至是更引起爭議,因為是他強調 信仰 和自我意識,而不是嚴格遵守 教條聖經.[來源請求]

瑪麗亞觀

Böhme認為 神的兒子 變成了人類通過 母瑪利亞. 基督誕生前,上帝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 處女. 這屬維爾京因此是一個鏡像上帝的 智慧知識的。[14] Böhme下 Luther 在於他意見瑪麗範圍內的基督。 不路德,他不能解決自己的教條主義的問題很多,但要的人的方面的瑪麗。 像所有其他婦女,她是人類,並因此受到犯罪。 只有在上帝選出她與他的恩典,成為他兒子的母親,她繼承該地位無罪的。[14] 瑪麗沒有移動詞,這個詞移瑪麗,所以Böhme,並解釋說她所有的寬限來自基督。 瑪麗是"福婦女",但不是因為她的資格,但因為她的 的謙卑的。 瑪利亞是一個工具的神;一個例子是上帝可以這樣做:它不應被忘記的所有永恆上帝為人類在她。[17]

Böhme,不同於*路德*金,並不認為瑪麗是 永遠屬維爾京. 她的童貞之後出生的耶穌是不現實的Böhme的。 真正的拯救是基督,不是的瑪麗。 的重要性,瑪麗,一個人像我們每一個人,是她生下了耶穌基督作為一個人。 如果瑪麗已經沒人,根據Böhme,基督將是一個陌生人而不是我們的兄弟。 基督必須發展壯大,在我們為他沒有在瑪麗。 她成為受祝福的通過接受基督。 在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如在瑪麗,所有的是時間消失,只有天上的一部分仍然是所有的永恆的。 Böhme的奇特的神學語言,涉及 火災的, 精神,其滲透到他的神學和瑪麗景色,並不分散注意力從事實上,他的基本立場是路德.[17]

影響

 
雅各布Böhme(匿名的肖像)

Böhme的編寫表示的影響 Neoplatonist鍊金術的[18] 作家,如 蘇斯,而其餘的堅定地內的基督教傳統。 他又極大地影響了許多反獨裁和神秘的運動,如 激進Pietism[19][20][21][22][23][24] (包括 埃夫拉塔院[25] 和 社會的婦女在荒野中), 宗教社會的朋友們, 費城, Gichtelians, 和諧社會, Zoarite分離主義分子的, 玫瑰十字會, Martinism基督教 神智的。 Böhme的徒弟和導師, 里格尼茨 醫生 巴爾塔薩瓦爾特,曾前往 聖地 在搜索的神奇、 卡巴拉鍊金術的 智慧,還介紹了卡巴拉的想法進入Böhme的思想。[26] Böhme也是一個重要來源德國的 浪漫的 理念,影響 謝林 尤其如此。[27] 在 理查德*Bucke's1901論 宇宙意識,特別注意到深刻的Böhme的精神啟蒙運動,這似乎顯示,Böhme一個最終的nondifference,或 nonduality之間,人類和上帝。 Böhme也是一個重要影響的想法,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藝術家和神秘主義者 威廉*布萊克.

反應

除了科學革命,第17世紀的時間神秘的革命在 天主教、新教和 猶太教的。 新教徒革命開發Böhme和一些中世紀的神秘主義者。 Böhme成為重要的是在知識界在新歐洲,從以下出版的書籍在英國,荷蘭和德國在1640s和1650s的。[28] Böhme是特別重要的 千禧年 ,並重視通過 劍橋柏拉圖主義者 和 荷蘭Collegiants的。 亨利更 是至關重要的Böhme,並聲稱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先知,並沒有卓越的洞察力 形而上學的 問題。 總體而言,雖然他的着作並沒有影響力的政治或宗教的辯論在英格蘭,他的影響可以看出,在更深奧的形式,例如對鍊金術的實驗中,形而上的投機行為和精神思考、以及烏托邦式的文學和發展的新詞.[29] 更多,例如,駁回了 劇Posthuma斯賓諾莎 作為返回 Behmenism的。[30]

同時Böhme是着名荷蘭、英國、法國、丹麥和美國在17世紀,他成為了影響力較小,在18世紀。 復甦,但是,發生了遲到在這個世紀興趣從 德國浪漫主義者,誰認為Böhme一個先進的運動。 詩人,例如 約翰*米爾頓, Ludwig Tieck, 諾瓦利斯威廉*布萊克 找到靈感,在Böhme的着作。 Coleridge,在他 Biographia文學講的Böhme與欽佩。 Böhme是高度認為,由德國哲學家 Baader, 謝林叔本華的。 黑格爾 去就說Böhme是"第一個德國哲學家。"[31] 丹麥主教 漢斯*拉森Martensen 出版了一本關於Böhme的。[32]

現代作者的引用

幾位作者發現的路線在線的說明的三個原始原則和第七精神以類似於 法律的三個 和 法律的七個 描述中的工作 Boris Mouravieff​(法語喬治葛吉夫.[33][34]

在"地Mundi", C.S.Lewis 包括在開始他的新的 朝聖者的回歸,該地區在遙遠的南方(地區,在新的,象徵着過度情緒化和道德和知識產權解散)被確定為"Behmenheim的"。 在他的前言第三版的這本書,路易斯所述,該區域中"命名,不公平,之後,雅各布的路線在線或有"的。 像許多其他地區的地圖,但是,Behmenheim不圖在小說的情節本身。

的題詞的 科馬克*麥卡錫's 血子午線:一個晚上紅在西部 包含一個選擇從Böhme,讓讀者了解重要主題的小說。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s短篇故事"的秘密奇蹟"中提到了雅各布的路線在線非常簡單地說:"...和一個調查間接的猶太人來源的雅各布的路線在線..."

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小說 的簽名的所有事 (相同的標題為Böhme書),其中一個人物,一個植物的插圖畫家,非常影響着作的Böhme的。

著作

  • Aurora:Die Morgenröte im Aufgang (未完成)(1612)
  • De Tribus Principiis (三原則的神聖本質的,1618-1619)
  • 三倍的生活的人 (1620)
  • 回答第四十有關的問題的靈魂 (1620)
  • 該論文的形式:(1620)
    • I.的化身的耶穌基督
    • 二。 的苦難、死亡、死亡和基督復活
    • 三。 樹的信仰
  • 偉大的六點 (1620)
  • 的世俗和天上的神秘 (1620)
  • 最後一次 (1620)
  • De Signatura《事物 (簽名的所有事情的,1621)
  • 四膚色 (第1621)
  • 真正的懺悔 (1622)
  • 真的辭職 (1622)
  • 再生 (1622)
  • 的宿命 (1623)
  • 一個簡短的綱要懺悔 (1623)
  • 該出Magnum (1623)
  • 表神的體現,或一個展覽的三倍世界 (1623)
  • 該Supersensual的生活 (第1624)
  • 神聖的思考或願景 (未完成的)(第1624)
  • 基督的見證(第1624)
    • I.洗禮
    • 二。 該吃晚飯
  • 照明 (第1624)
  • 177Theosophic的問題,答案十三的人 (未完成的)(第1624)
  • 一個縮影。Magnum (第1624)
  • 聖周或一個祈禱書 (未完成的)(第1624)
  • 表三原則 (第1624)
  • 最後的判決 (丟失)(第1624)
  • 在克拉維斯 (第1624)
  • 大會第六十二Theosophic書信 (1618-1624)

參看

註記

  1. ^ Mills 2002, p. 16
  2. ^ "Böhme". 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3. ^ Sar Perserverando, Grand Master. An anthology for Martinists. The Hermetic Order of Martinists. 2015: 3. 
  4. ^ Deussen 1910, p. xxxviii
  5. ^ [./File:PD-icon.svg  ]
  6. ^  
  7. ^ Martensen 1885, p. 13
  8. ^ Deussen 1910, pp. xli-xlii
  9. ^ Weeks 1991, p. 2
  10. ^ Deussen 1910, p. xlviii
  11. ^ Deussen 1910, pp. xlviii-xlix
  12. ^ Deussen 1910, pp. xlix-l
  13. ^ 13.0 13.1 13.2 13.3 von Ingen 1988,第517頁.
  14. ^ 14.0 14.1 14.2 von Ingen 1988,第518頁.
  15. ^ Musès, Charles A. Illumination on Jakob Böhme.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1951
  16. ^ Stoudt, John Joseph. Jakob Böhme: His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68
  17. ^ 17.0 17.1 von Ingen 1988,第519頁.
  18. ^ In several works he used alchemical principles and symbols without hesitation to demonstrate theological realities. Borrowing alchemical terminology in order to explain religious and mystical frameworks, Böhme assumed that alchemical language is not only a metaphor for laboratory research. Alchemy is a metaphysical science because he understood that matter is contaminated with spirit. Calian 2010, p.184.
  19. ^ Brown 1996.
  20. ^ Durnbaugh 2001.
  21. ^ Ensign 1955.
  22. ^ Hirsch 1951.
  23. ^ Stoeffler 1965.
  24. ^ Stoeffler 1973.
  25. ^ Brumbaugh 1899,第443頁.
  26. ^ See Leigh T.I. Penman, 『A Second Christian Rosencreuz? Jacob Boehme's Disciple Balthasar Walther (1558-c.1630) and the Kabbalah. With a Bibliography of Walther's Printed Works.』 Western Esotericism. Selected Papers Read at the Symposium on Western Esotericism held at Åbo, Finland, on 15–17 August 2007. (Scripta instituti donneriani Aboensis, XX). T. Ahlbäck, ed. Åbo, Finland: Donner Institute, 2008: 154-172.
  27. ^ See Schopenhauer's 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Ch II, 8
  28. ^ Popkin 1998, pp. 401-402
  29. ^ All of Böhme’s treatises and most of his letters we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well as two pamphlets that were translated into Welsh by the Parliamentarian evangelist Morgan Llwyd) between 1645 and 1662.
    Hessayon, Ariel (2013). Jacob Boehme’s writings during the English Revolution and afterwards: their publication, 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in An Introduction to Jacob Boehme: Four Centuries of Thought and Reception, Routledge, Eds Hessayon, Ariel and Apetrei, Sarah. pp.77–97.
  30. ^ Popkin 1998, p. 402
  31. ^ Weeks 1991, pp. 2–3
  32. ^ Jacob Boehme: his life and teaching. Or Studies in theosophy]
  33. ^ Nicolescu 1998,第47頁.
  34. ^ Bourgeault 201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Category:1575年出生]] [[Category:1624年逝世]] [[Category:德國信義宗神學家]] [[Category:馬丁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