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85號潛艇
陛下之UB-85號艇(德語:SM UB 85[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I型近岸潛艇或稱U艇。它由不來梅的威悉船廠承建,於1917年10月26日新船下水,至同年11月24日交付使用。其全長55.85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516噸和647噸,艇載武器則包括五具500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一門88毫米口徑甲板炮。UB-85號入役後即被部署至北海戰區的第五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但在兩次巡邏期間,未能取得任何戰功。1918年4月30日,UB-85號在北海海峽的處女礁附近遭英國武裝拖網船和軍用汽艇合力擊沉,艇內34名官兵全數獲救。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UB-85號 |
下訂日 | 1916年9月23日[1] |
建造方 | 不來梅威悉船廠 |
原始造價 | 334.1萬德國紙馬克 |
船廠編號 | 285 |
鋪設龍骨 | 1917年1月24日[2] |
下水日期 | 1917年10月26日 |
入役日期 | 1917年11月24日 |
結局 | 1918年4月30日在處女礁附近遭英國武裝拖網船和軍用汽艇合力擊沉 |
技術數據[3] | |
船級 | UB級潛艇 |
船型 | UB-III型(近岸潛艇) |
排水量 |
|
船長 | 55.85米(全長) |
型寬 | 5.80米 |
吃水 | 3.72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
續航力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3名軍官、3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2次巡邏 |
戰績 | 無 |
設計
UB-85號是不來梅威悉船廠承建的UB-III型第二批次(UB-80至UB-87號)的六號艇,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監察局於1916年9月23日訂購、1917年1月24日動工,至同年10月26日下水。其全長55.85米,舷寬5.80米。艇體採用雙殼體結構,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516噸和647噸,浮起時的吃水深度為3.72米。[3]由於無需像UC-II型艇那樣提供水雷布設裝置,設計工程師對潛艇舷弧進行了優化,增大了司令塔體積,配備兩具潛望鏡,司令塔與控制室之間增加一道水密艙壁。這些改進顯著提高了潛艇的水下機動性和生存力。[5]為了達到更高的航速,UB-85號採用兩台戴姆勒六缸四衝程530匹公制馬力(39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394匹公制馬力(290千瓦特)的布朗-博韋里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3.4節(24.8公里每小時),水下7.5節(13.9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6節(11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8,180海里(15,15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0海里(93公里)而無需充電。[3]
UB-85號的主武器為五具500毫米艇艏魚雷發射管,其中艇艏四具採用層疊式布局分居兩側、艇艉一具,並可搭載合共10枚G6型魚雷。輔助武器則是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名軍官加31名水兵。[3]
服役歷史
1917年11月24日,UB-85號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京特·克雷希的指揮下正式入役,隨即展開海試。[4]完成海試後,該艇於1918年2月10日被編入北海戰區的第五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在兩次巡邏期間,UB-85號曾抵達愛爾蘭海,但未能擊沉任何船舶。[6]1918年4月30日,UB-85號在北海海峽的處女礁附近(54°47′N 5°23′W / 54.783°N 5.383°W)遭到英國武裝拖網船金雞菊號(Coreopsis)[註 2]襲擊,但在下潛規避的過程,大量海水通過一扇無法完全閉合的艙口湧入艇內。[2]進水無法控制,因為根據克雷希上尉此前的要求,通往軍官隔艙的換熱器電纜是經由水密門鋪設的。[8]潛艇被迫浮出水面,並在陸續加入戰局的英國巡邏艇的炮火中被其船員遺棄。全艇34名官兵無一傷亡,他們均被英國人救起並俘虜。[7]
殘骸考察
2016年10月,蘇格蘭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勘測鋪設新電纜的路線時,於斯特蘭拉爾沿岸對開約104公里(56海里)處的海底發現了一艘一戰德國U艇的殘骸,這極可能是在戰爭期間遭遇襲擊的UB-85號或其姊妹艇UB-82號。[9]英國伯恩茅斯大學的海洋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英尼斯·麥卡特尼在研究了遙控潛水器所收集的潛艇殘骸視頻,以及海洋勘探船上所收集的地球物理學數據後表示,考慮到這艘潛艇在約340英尺(100公尺)深的海底待了近100年,它的形態仍維持相當完好。儘管尚無法確定這是兩艘潛艇中的哪一艘,但麥卡特尼認為,這無疑離解開所謂的UB-85號之謎以及其沉沒的原因更近了一步——無論是常見的機械故障還是其他不太容易解釋的原因。[10][11]
大眾文化
UB-85號因與神秘動物學的聯繫而著稱,相關傳聞至今仍在關注所謂的超自然事件的網站上不斷被講述。[9]根據這一論調,UB-85號的艇長克雷希在1918年4月30日被俘時曾向英國人供認,他的潛艇在水面上巡航是由於無法潛水,因為當前一天晚上浮出水面給蓄電池充電時,一隻奇怪的野獸跳出水面造成了損壞。這個水怪長着犄角,小眼睛深陷,獠牙在月光下閃閃發亮,並且十分笨重,以至於當它爬上潛艇的一側時,整艘潛艇都向一邊傾斜。然後它兇狠地襲擊前部的甲板炮,將其咬碎。[10]然而,麥卡特尼的研究並沒有發現這些故事的歷史依據,它們在網上的流傳也沒有任何來源。他指出,UB-85號的艇長和任何船員在獲救後被英國海軍情報部門審問時,都沒有提到海怪。[11]
注釋
腳註
- ^ Rössler,第55頁.
- ^ 2.0 2.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B 85.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5-11].
- ^ 3.0 3.1 3.2 3.3 Gröner 1991,第25-30頁.
-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Günther Krech.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3-09].
- ^ 陳進,第239頁.
- ^ NARS,第121頁.
- ^ 7.0 7.1 NOTICE OF INTENDED DISTRIBUTION OF NAVAL PRIZE BOUNTY MONEY. The London Gazette. 1921-11-11, (32515): 8942 [2017-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 Messimer,第210頁.
- ^ 9.0 9.1 U-boat wreck could be sea monster victim of internet folklore. The Guardian. 2016-10-20 [2022-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 10.0 10.1 Sebastian Shukla; Bianca Britton. Wreckage of U-boat sunken by 'sea monster' found off UK. CNN. 2016-10-19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 11.0 11.1 Tom Metcalfe. Recovered WWI German U-Boat Revives 'Sea Monster' Tales. Live Science. 2016-10-25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Rössler, Eberhard.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U-Bootbaus. 1: Entwicklung, Bau und Eigenschaften der deutschen U-Boo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1943. Band 1. Augsburg: Bechtermünz. 1996. ISBN 3-86047-153-8.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U-boats and T-boats, 1914-1918. Washington: U.S.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ration. 1984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Messimer, Dwight R. Verschollen: World War I U-boat Losse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2022-05-11]. ISBN 978-15575047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