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華文獨立中學

由白布飘扬在話題第一手原創資料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6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馬來西亞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馬來西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馬來西亞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教育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教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教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創建頁面注意事項

  1. 請勿撰寫不實際的資料
  2. 維基百科乃中立公用頁面,請勿添加任何仇恨或偏見之言論
  3. 請在某論點之後添加鏈接或來源以增加資料可信度
  4. 請更新過期來源或鏈接
  5. 此乃非政治平台,請勿依據個人情緒編寫此頁面
  6. 若有任何爭議之論點,所有人有權增刪之,謝絕惡意灌水

請尊重頁面創建人,恪守維基禮儀

簡史

獨立中學原本為華文中學,與一般中學無異。在1960年2月18日,教育部長拉曼達立宣布成立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以檢討《1956年拉薩報告書》。委員會的9位成員包括了陳修信的3位親信:梁宇皋、王保尼和許金龍。8月4日,《1960年教育檢討報告書》(簡稱《拉曼達立報告書》)正式公布,並在8月13日獲聯合邦立法議會通過。

1961年起,政府不再舉辦以華文為媒介的中學公共考試(初中三年級考試、華文中學升學考試和華文中學離校文憑考試),只以官方語文——馬來文或英文作為考試媒介;在中學方面,規定只有「全津貼中學」,即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與國民型中學(英文中學)和不受津貼的「獨立中學」兩種,並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對不合格(不接受改制)的局部資助學校的津貼,而獨立中學可以繼續存在,但須受到政府教育條例之限制。這意味着,華文中學面對兩個選擇:接受政府的津貼和條件進行改制為國民型中學(即英文中學),或是不接受政府分文津貼,成為獨立中學。

儘管官方和馬華公會員進行各種宣傳,強調改制的種種「好處」,宣稱該報告書乃維護華文教育,並無消滅華文教育、華校、華人語文和文化的意圖,但在誘使華文中學接受改制方面還是受到民間極大的阻力。以陳修信為首的馬華公會新領導層,極力支持《拉曼達立報告書》和華文中學改制。馬華公會自此與堅決持反對立場的董教總關係緊張,三大機構於是無法操作,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

1960年11月5日,在馬華公會拒絕召開三大機構會議後,董教總自行召開全馬華文中學董教會議,大會通過5項議決: (1) 根據《1957年教育法令》第2條國民型中學的定義,不應改變華文中學教學之媒介語; (2) 贊成實施小學免費教育; (3) 應有以華文為媒介語的高初級文憑考試,而價值相等; (4) 應有以華文為教學媒介之後期小學; (5) 小學升中學不應受30%的限制。


1961年上半年,各地華文中學都按兵不動,等待董教總的決定。3月15日,教總主席林連玉先生在檳城召開的教總15人工委會會議上,強調「津貼金可以被剝奪,獨立中學不能不辦」的堅定立場,大力呼籲全馬華文中學不可申請改制,應積極籌辦華文獨立中學。5月30日,退出馬華公會的前教育部副部長朱運興,以獨立人士身份並以反對《拉曼達立報告書》作為競選宣言,在安順國會議席補選中,以3千多數票擊敗馬華公會候選人華景裕。

然而,選民的意願並不能使聯盟政府重新檢討整個教育政策。相反的,在1961年下半年,馬華公會要員如李三春、李孝友、謝敦祿、李潤添和教育部長拉曼達立相繼通過電台推銷華文中學改制的「好處」和「保證」。教育部和新聞部發放大量宣傳品。梁宇皋的《事實勝過雄辯》印成冊子到處派送。新聞部宣傳刊物《今日之談》幾乎每期都以改制中學為課題。

當局的宣傳重點有4項: 一、改制後有三分之一時間學華文; 二、董事部不必為經費操心; 三、學生學費減少,減輕家長的負擔; 四、改制後學生有出路。


10月21日,在華社和反對黨激烈反對下,國會通過《1961年教育法令》,把《1960年教育檢討報告書》的建議賦予法律地位。

為了削弱華社對華文中學改制的抗拒,教育部長在下議院提議准許國民型中學(改制中學)開下午班收容不合格學生。這個建議後來發展為容許改制中學附設獨立班。接下來的幾個月,則是華文教育的災難期。政府採取行動對付教總主席林連玉先生,吊銷林連玉的教師註冊證和褫奪其公民權,而教總教育顧問嚴元章博士則永遠不准進入馬來亞聯合邦。這顯示當局已不能再容忍反對人士繼續阻礙華文中學的改制。就在這個白色恐怖氣氛的時刻,馬華公會在教育部、新聞部和政治部的配合下加緊攻勢,導致大多數的華文中學董事會在威迫利誘之下陸續接受改制。

1960年,砂勞越的18所政府資助和私立華文中學共有學生5,050名,22所政府資助和私立英文中學4,224名學生。當年,砂勞越英殖民政府發表《砂勞越中等教育報告書》(《麥里倫報告書》),主張把華文中學改制為英文中學。12月6日,英殖民政府總督在立法議會建議所有還未採用英語為教學媒介的中學,在幾年內逐步使用英語為所有科目的教學媒介,除了研究土著和中國語言及文學科維持現狀。

1961年初,英殖民政府教育部長逖遜致函各華文中學董事會,提出把華文中學改為英文中學的政策,即除了華文科外,其他各科目全部以英文作為教學媒介語,且以10年為期完成改制計劃。1961年中旬,英殖民政府發表《國家中等教育白皮書》,規定中學教育必須以英文為教學媒介,否則從1962年4月1日起撤銷津貼金。

雖然砂拉越華社強烈反對華文中學改制,但英殖民政府仍強硬推行該改制計劃。結果,有6所華文中學拒絕改制為英文中學,而成為華文獨立中學,即古晉中華第一中學、第三中學和第四中學,詩巫光民中學、建興中學和開智中學。其他12所接受改制的華文中學則逐步變質,先改為英文中學後再改為馬來文中學。在砂勞越、沙巴和馬來亞聯合邦於1963年組成馬來西亞聯合邦後,1983年砂勞越英文中學逐年改用馬來文教學,並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成為目前的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

砂拉越華社不只堅持經營原有6所華文獨立中學(於1945年至1960年創辦),更在1962年至1968年創辦另8所華文獨立中學,即詩巫公民中學,詩巫公教中學,美里培民中學,詩巫黃乃裳中學,石角民立中學,美里廉律中學,泗里奎民立中學,西連民眾中學。這就是目前砂勞越僅存的14所華文獨立中學,學生4,948人。

沙巴目前的9所華文獨立中學,都是在1960年代(1962-1969)創辦的。在《1961年北婆羅洲教育法令》頒布後,英殖民政府實施統一薪津制度,接受資助的華文中學必須受政府管制。1970年,沙巴有14所華文中學,即4所政府資助華文中學和10所私立華文中學。1971年,受政府資助的華文中學逐步改為英文中學。1976年,沙巴受資助的英文中學(包括改制的前華文中學),與西馬的英文中學一起逐年改用馬來文為教學媒介,並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成為目前的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目前,沙巴有9所華文獨立中學,學生6,344人。

經歷這場威迫利誘和軟硬兼施的改制風暴後,華文獨中的辦學陷入低潮,其生存與發展面臨重大危機。在政府廢除小學升中學考試後,華文獨中面對嚴重的學生來源短缺問題,更被視為收留落第生和「破銅爛鐵」的補習學校,獨中整體士氣低落,慘澹經營。

面對極其惡劣的客觀環境,華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母語教育,於1973年在霹靂州發動一場轟轟烈烈、氣勢漫捲全國的華文獨中復興運動,把全國僅存的60所華文獨中從滅亡邊緣救活和發展起來。董教總於當年成立董教總全國發展華文獨立中學工作委員會,並發動籌募全國獨中發展基金及提出《獨中建議書》作為獨中今後發展的方向指導。

經過30多年的奮鬥和建設,獨中工委會在推動獨中辦學的歷程中,無論在課本編纂、舉辦考試、師資培訓、技職教育、學生活動、升學輔導、出版業務、資訊收集、基金籌募、獎貸學金等方面均作出重大貢獻。目前,華文獨中的辦學已達一定的學術水平,其統考文憑受世界許多大專承認。此外,我國政府雖不阻止持統考文憑者就讀國內私立大專,但政府仍不承認統考文憑作為進入國立大學的資格之一。

以上一切隨時都可能被稱為華人極端主義。但不是本人說的。在馬來西亞,只要你在非華人面前說出這些獨立中學的言論,就馬上被認為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 非是本人說的,馬來西亞事實就是這個樣子。你可以不承認,但馬來西亞事實就是這個樣子 張三李四 2007年12月3日 (一) 05:35 (UTC)回覆
我覺得這一段只是很平實地敘述華文中學轉變成獨立中學的歷史過程,只是沒有列出參考資料罷了。至於是不是極端,就看大家的標準是什麼。比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文化多樣性宣言》與「世界母語日」的訂立,而過去與現在,世界各地也一直有着「民族同化」、「語言同化」、「文化同化」、「單一種族主義」、「單一文化主義」、「單一語言主義」等等的思想和政策,和「多元主義」相對立。要怎樣才是中立呢?我不認為這段文章不中立,只是這段歷史還需要更多的背景描述,以及馬來西亞政府不支持完整母語教育的原因。白布 2007年12月3日 (一) 12:14 (UTC)回覆
我懂你說什麽,但馬來西亞政府可不是和你一樣看法,只要你說出這些獨立中學的言論,你就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你如果要覺得不對,你可以去跟馬來西亞政府解釋。我只是要把現況寫出來讓大家讀。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5日 (三) 05:48 (UTC)回覆
獨中=華人極端分子」也只是部份人士非常個人及主觀的看法。難道只有和巫統政府的看法一致才是客觀?還是只要有一部份人不喜歡就一定是不客觀?你認為以上是「獨中言論」也只是您的個人看法,如果說這話的是馬來官員,也可能立即被人認為是「馬來人至上」主義,況且我也不是獨中生。當然,你也可以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寫出一些讓各方面都接受的文章,來完善這個條目。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6日 (四) 10:15 (UTC)回覆

「「獨中言論」,你說是我的個人看法,而我卻認為是你的個人看法」。「獨中=華人極端分子」,這是很多馬來西亞人(華人和非華人)的看法,因為獨中的教學內容來自台灣,而且有獨中老師持有個人華人極端主義態度,把學生教成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這些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承傳中華文化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7日 (五) 21:56 (UTC)回覆

對不起,獨中雖與台灣的教育體系有合作關係,但並不等於教學內容來自台灣,獨中與中國大陸的教育體系也一樣有合作關係。獨中的課本內容主要是依照馬來西亞教育體制的教學範圍自行編著,多由董教總出版,而中國、台灣教育體系提供的只是技術協助。大部份獨中也使用簡體字,也有部份簡繁並重,並不受中國與台灣的政治意識所影響。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的教師資源一直都來自國民中學的華裔畢業生,而獨中學生又是華小畢業,因而獨中與國中的華裔生有密不可分的師承與臍帶關係,兩者從來不會對立。而且,華文小學及「改制國民型中學」(前華文中學)的董事會與教師會一直是董教總的重要組成部份。
縱使是國陣的華基成員黨如馬華公會民政黨,也從來不會說「獨中生是極端份子」,對獨中有敵視或顧慮的一直是來自國陣的最大成員黨——巫統的黨員。
如果你是馬來西亞華人,你應該知道這些情況。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07:45 (UTC)回覆

這是獨立中學的觀點

「此由於獨中的數目與學額有限,再加上地域限制與個別家庭的經濟能力等客觀問題,有機會進入獨立中學的華小畢業生並不多,每年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華小畢業生得以進入獨中[1],而多數馬來西亞華人都只能把孩子送到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和英語源流學校[2]。在馬來西亞,由於政治因素,要增建一所華文學校常常被認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的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這一段的寫法很獨立中學。我不覺得「多數馬來西亞華人都只能把孩子送到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和英語源流學校」,這種說法太獨立中學了。別的人看法可不和你的一樣,有些人認為多數馬來西亞華人都要把孩子送到(如果有能力)國際學校讓他們學好英語,回家另找華文老師學中文。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5日 (三) 06:05 (UTC)回覆

全國有一千多所華小卻只有60間獨中,明顯不可能像國中一樣接收所有華小畢業生,而且多隻集中在特定區域,如雪蘭莪人口最多的州屬只有4所獨中,都集中在巴生,最近的另外4所獨中也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吉隆坡,遠處的居民(如適耕莊、沙白安南、雪邦、加影、吉膽島、瓜雪等等)在交通上絕不會方便,再加上學費,中下階層的人大多沒有能力讓孩子進入獨中,而政府阻撓華校的增建也是事實。
在許多地區,雖然華小擁有高需求量,可是政府卻沒有任何增建的計劃,縱使在華社的一再要求下,也只有「微型華小搬遷計劃」的推出,把遍遠地區的華小搬去城市地區,卻不願意新增華小,而舊地原校必須關閉,不準保留,如「白小事件」里的白沙羅小學。
還有,國際學校只有在首都這樣的大都市才找得到,多數由外國駐馬的大使館承辦,主要媒介語一般上也是以各自國家的國語為主,而一般大眾是很少會想到要進國際學校的。
況且,我並不是來自獨中,而是來自國中、國立大學的學生,你可以說我的看法只是一般馬來西亞華人(華小畢業生)的看法,但不能說我的看法是獨中的看法,因為我不能代表獨中。
當然,你也可以嘗試修飾你認為不客觀的語句,使它在不丟失有用訊息的情況下變得客觀中立。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6日 (四) 10:15 (UTC)回覆

這,我都有寫了..."獨立中學是很有爭議性的一個課題,有些人認為真正重視和支持獨立中學的馬來西亞華人只占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的少數,但也有人認為有很多人重視和支持獨立中學。主要爭議原因是中文不是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 我倒是認為你寫的"而多數馬來西亞華人都只能把孩子送到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和英語源流學校"有不中立。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7日 (五) 21:59 (UTC)回覆

「有多少華人支持獨中」並不是重要的議題,因為大部份獨中的確一直接受華人社會的資助而得以維持,反而壓力一直來自政府。政府曾幾次把獨中視為盈利機構而想進行徵稅,在華社的反對及馬華公會與民政黨的調解下才作罷。在政府對華文教育的限制下,多數華人的確只能把孩子送上國中。當然也有部份家長不選擇獨中是因為認為獨中畢業後升學與就業不易,因為獨中文憑不受官方承認。但也有人認為獨中生現在的出路廣,因為有外國及私立大專以及私人領域承認其文憑。另外,以巫統為首的政府與華人民間對華文教育的意見分歧才是主要的爭議課題。

「獨中=華人極端主義」的觀點確實不正確,因為馬來西亞的其中一名內閣成員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政務次長周美芬就是一名獨中生,來自吉隆坡坤成女中。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08:45 (UTC)回覆

"獨中=華人極端主義" <<這是你自己寫的。我寫,有非華人認為獨中學生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是你扭曲我的話。我要說的是「獨中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承傳中華文化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 這些言論的確是有的。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01:24 (UTC)回覆

究竟是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還是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

>> "獨立中學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簡稱獨中... <<; >>"2007年12月3日 (一) 13:21 白布飄揚 (對話 | 貢獻) 小 (10,910 字節) (→馬來西亞華人類型 - 馬來西亞只有華文學校,沒有華人學校,因為華校也有許多友族同胞存在。) " <<

究竟是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還是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7日 (五) 22:20 (UTC)回覆

是華文獨中,而不是華人獨中,華小也是稱作華文小學而不是華人小學。華校是以提供華語教育為主,不是以種族做區分。在華小,「非華人」學生占了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十。

對於新馬的華文教育,你可以參看新加坡的南洋大學這個條目。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08:15 (UTC)回覆

華人極端主義

你有何理由刪除這段,請解釋? 維基是要把真實的寫出來,而不是只寫美好的一面。

" ...有獨中老師持有個人華人極端主義態度,把學生教成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這些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承傳中華文化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所以有很多馬來西亞人認為獨立中學就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 "

這一段可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也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所以一定要寫。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的這種民族優越感是來自傳統華夏民族的華夷之辨,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的學生當中有部分的確有這種華人極端主義的態度。

請看 "華夷之辨,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文明者為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
再請看 四夷 四夷是華夏民族用來區分華夏和夷蠻的名詞和稱呼。在地位上,華夏位居中央,番夷依方位分為「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

而且也有其他維基人承認,請看Talk:馬來西亞華人

"「某些華校生與英校生會互相譏諷,一般上華校生會譏笑英校生,尤其是那些不懂中文者為香蕉人或沒根、沒文化;英校生則會譏笑華校生為「Cina Man" 或 "Cina Apek" 」。--真實事求是(☎) 2007年12月5日 (三) 16:26 (UTC) "
"的確是有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的學生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和等等排他字眼。 尤其英語學不好的那一群,會先開口譏笑別人,來掩飾自己。 布京允 2007年12月3日 (一) 11:11 (UTC)"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13:45 (UTC)回覆

極端主義是華夏的傳統?很奇怪的說法。馬來西亞華人不是大明朝廷或大清朝廷,種族和諧在馬來西亞非常重要,這種「華夷之辨」的狹隘民族主義在馬來西亞這裡並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煽動種族情緒屬犯法行為,會被《國安法》扣留,更別說會寫在教科書裡。況且,獨中也有馬來人教師和少數的馬來人學生,還有其他友族,所以不可能有這樣放肆的種族極端體制存在。
至於「獨中生譏笑英校生」在馬來西亞華人條目那裡只有您與另一名布京允在支持,真實事求是並沒有認同,和你以上引述不一樣,希望你不是故意誤導。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18:34 (UTC)回覆

有兩個人,你就說一個,那隨你。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00:53 (UTC)回覆

別假裝不看不同那些獨中生的排他字眼了。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00:57 (UTC)回覆

還有,我本來不想把這些翻譯成馬來文和英文,但你既然想用"《國安法》扣留"來恐嚇我,我只好翻譯了。讓其他民族也讀得懂這些獨中生的排他字眼。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01:04 (UTC)回覆

我只是在描寫馬來西亞的背景不容許極端的教育體系在此國家出現,所以不同意你的理論而已。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12:52 (UTC)回覆

獨中被認為是華人極端主義

由於有獨中老師持有個人華人極端主義態度,把學生教成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這些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 承傳中華文化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所以有很多馬來西亞人認為獨立中學就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獨立日演講中,指責一些華人極端主義份子破壞該國種族和諧。 [1]

你所給的參考資料說的是「馬來西亞二千個華人團體組成的「訴求工委會」向政府提呈被忘錄,要求政府在政經文教各個領域公平對待各族,而馬來文報章卻將它描寫成在威脅馬來人的地位。然後,馬哈迪在國慶日演講上指責訴求工委會是華人極端份子,結果引起華人普遍不滿。」
你所引用的這個新聞與獨中沒有直接關係,說獨中生是華人極端份子是你自己寫的。請彆扭曲參考資料的內容。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9日 (日) 18:42 (UTC)回覆
獨中被認為是華人極端主義是有在書上刊登過的,不過我暫時找不到。「獨中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承傳中華文化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所以有很多馬來西亞人認為獨立中學就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 << 這些自以為有民族優越感的言論,獨中學生的確是有說的。你有甚麽理由不承認?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00:51 (UTC)回覆

==獨中被認為是華人極端主義== 獨中學生當中有部分的學生會自認承傳中華文化(即民族文化)[2][3]而擁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而在日常言語中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受英文教育的華人通常會被稱為"香蕉人"或者"紅毛屎",也會被稱為"讀鬼書的"和"讀紅毛書的"等等。

所以有很多馬來西亞人認為獨立中學就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馬來西亞前任首相馬哈蒂也曾經批評馬六甲尤其沈氏為華人極端主義分子。在2002年,內政部長伊薩曾警告華人極端主義分子,將會使用ISA法令:不要挑起種族情緒,對使用英語教數學和理科的問題[4]

"像我們這樣一群受中文教育的華人,常常自以為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化身(其實多數也只懂得看中文報紙而已),往往喜歡站在文化高處,揮動民族大旗幟,有意無意地稱呼那群華人為香蕉人或者紅毛屎...一般而言,我們將沒有受過中文教育的學生說成了患上文化迷失症。這當然有它的道理,因為這些人身為華人,卻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認識。但據我的觀察,他們本身似乎並沒有認為這有什麼不妥。有些人會譏他們為香蕉人,但他們顯然並不會在乎。我們說不要忘根,事實上說這種話的人都是受過中文教育的...用香蕉人或者紅毛屎來稱呼那一群華人,顯得我們太膚淺了" 那一群華人.作者:歐宗敏.光華日報


反對以英文教數理取代母語教數理並不代表就是極端份子,不然日本人、法國人、德國人等等以非英語教數理的人就是極端份子不成?那篇新聞寫的也不是獨中,而是華小,因為這個政策只在國民學校與國民型學校實行。況且,部份獨中早已有英文教數理的教學方式,所以這個理論不能成立。
上文所引述的《那一群華人》「受華文教育的人」並不是專指獨中生,受華文教育的人包括了只讀華小的學生,例如裡面提的尚在馬大念中文系的何國忠是國中生而不是獨中生。作者也沒有稱自己做華人極端份子,何必給人強扣帽子?
母語傳承民族文化是每個國家都有的事情,不代表就是極端份子。不然所有接受母語教育的人,包括中國人馬來人英國人澳洲人台灣人……都是極端份子?。這是常識,請不要為了反駁而反駁。
每個人、每個民族多少會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優越感,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中國人、台灣人、香港人、馬來人、印度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等等都會有,就算是受英文教育的華人也會有。如果,這樣就是極端份子的話,那麼你們可以去每個國家、民族、語言和文化的條目加上「某某某被認為是極端份子」。
如果有一兩個華校生譏笑英校生就代表獨中生都如此的話,那麼這種以偏概全的邏輯思維方式我實不敢恭維。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12:42 (UTC)回覆

就算你真的認為這個爭議性的課題有必要提出,建議您在本條目的爭議標題下以中立的觀點編寫。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0日 (一) 14:06 (UTC)回覆

60間還是61間?

在首段中首先提到有61間獨中,接下來又說是60間,到底那一個才是正確的?-鳳凰花開的季節 2007年12月14日 (五) 06:44 (UTC)回覆

一般上說是60間,不過如果把寬柔獨中及砂拉越古晉中華獨中的分校也算進來的話,可以得到63間的數字。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4日 (五) 21:12 (UTC)回覆

不好意思,計算錯誤,不是63座,是61座。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6日 (日) 14:43 (UTC)回覆

對其他民族,獨中的母語是馬來語,淡米爾語還是英語?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政策就是要肩負着發展中華民族母語教育和承傳中華民族文化" 我想問為什麽獨立中學,在打廣告時,一定堅持要寫「發展中華民族母語教育」? 既然獨中認為他們自己不是「華人極端主義分子」,那就不要寫這種字吧。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5日 (六) 03:00 (UTC)回覆

華教工作者是認為,每個民族都有權使用與學習自己的母語,是人權的一部份,無論是大學還是小學。所以華文教育工作者並不只是為一種語言而工作,而是希望政府取消對其它語言的限制。
目前政府對不同語言有不同的限制,如教理科必需以英語教學,大專院校只能以馬來文及英文做主要媒介語,一些可以以阿拉伯語教學,不過中文淡米爾文等其它語文則不能用做媒介語。所以,到今天為止,馬來西亞並沒有使用華語或淡米爾語的大專院校存在,雖然目前有董教總辦的南方學院、新紀元學院以及韓江學院,但是非語文科的教學語言還是被限制為馬來語或英語。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6日 (日) 15:36 (UTC)回覆

:如果,某馬來族人/印度人要把孩子送去獨立中學,一問之下,原來這裡定義的母語其實是中華民族母語,而且又教很多中國歷史(獨中是馬來西亞的,有什麽理由不多了解馬來西亞歷史,又有何理由讀很多中國歷史?)。其他民族們肯定會連想到「華人極端主義分子」。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5日 (六) 03:12 (UTC)回覆

看來你並不知道,獨中所教導的本國歷史並不比國中少,在南亞歷及東亞史方面則比國中多,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各族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而這一點是目前政府所沒有做到的。雖然華文獨中是以提供華文母語教育為主,卻也支持其他族群興辦母語教育,當然也不排擠其它種族來學習華語,或者華人在其他語言學校學習,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而印度人的困境比華人還要嚴峻,在政府的限制下,印度人連一所小學以上的母語學校也沒有。一些屬少數語言族群的非淡米爾語印度裔族群更只能在家裡學習母語。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6日 (日) 15:36 (UTC)回覆

「當然也不排擠其它種族來學習華語,或者華人在其他語言學校學習,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 原本讀什麽學校都是沒有錯的,偏偏就有一些人因妒嫉一些人而把沒有必要的種族排他話都說了出來,造成其他人特別針對他們了。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02:34 (UTC)回覆

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香蕉人,紅毛屎

這段,為什麽有必要放在"爭議"里? 難道承認自己說這種話也要爭議嗎? 就好像我,張三李四承認自己很肥,你們也要來爭議嗎? 而且光華日報作者歐宗敏都承認了,他也認為華校生不應該說這種話,顯得我們太膚淺了。這些也有華社/華團人士要爭議嗎?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5日 (六) 03:36 (UTC)回覆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指的都是會說這種話的人,我算是華校生,可是我一生從未說過這種話。有人犯罪不代表全國人都是罪犯。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6日 (日) 13:56 (UTC)回覆

所謂「爭議」標題並不是指維基編輯們之間對本條目的爭議,而是論述獨中現實社會上所面對的爭議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6日 (日) 14:09 (UTC)回覆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指的都是會說這種話的人,我算是華校生,可是我一生從未說過這種話。有人犯罪不代表全國人都是罪犯。」 就當你說真話吧。你肯承認,還不錯,謝謝你。獨立中學里的確有很多會說這些種族排他的話的人。學校因該立刻要他們承認,知錯和悔改,也要他們學好國語和英語,別因為妒嫉其他人能說一口流利英語才說這種話。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02:23 (UTC)回覆

我不清楚,我不是獨中生。不過,別把自己的猜測當作真實而放進百科內容。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09:36 (UTC)回覆

放在「爭議」部份的都必須是在現實社會上所出現的爭議,並且必須和本條目主題獨中有關的,並不是指內容不實或無依據的內容。這段「華教人士的自我批評」縱使有來源,在現實也是爭議課題,所以放在爭議部份才是中立,而不是已經蓋棺定論。維基百科不是任意寫的偽基百科,也不是發表個人觀點的論壇,所以必需有來源依據,尤其是爭議性的內容。希望你是來幫忙完善百科的,而不是抱着其他意圖。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3:00 (UTC)回覆

維基有規定要把「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香蕉人,紅毛屎」放在「爭議」部份嗎?有那一位維基管理員說過呢? 看來是你自己認為有必要放在「爭議」部份的吧? 你既然自己都說「維基百科不是任意寫的偽基百科,那就請你指出維基的那裡一個條規里有這種規定。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07:09 (UTC)回覆
首先,請先考慮一下一篇中立的文章只是描述爭議性的觀點而不強加該觀點的意思。一篇中立的文章不僅僅只提到最流行的觀點;它也不在提到所有觀點後,斷言那個最流行的觀點的正確性;它也不斷言某個更溫和的觀點是正確的觀點。一篇描述所有觀點的文章會說,p主義者相信p,q主義者則相信q,而雙方在哪些地方有不同意見。一篇完美的文章還會提供一些背景資料,解釋誰相信p,誰相信q,以及為什麼他們的意見會分歧,哪一個觀點更為流行(這裡要注意,不要妄下斷論,那個更流行的觀點並不意味着就是正確的)。詳細的文章也可能包含p主義者和q主義者雙方對對方的觀點,對對方觀點的反駁、批評,但同樣不要斷論哪一方獲得爭論的勝利。請參考中立的觀點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11:50 (UTC)回覆

一看就知道是你自己要規定把這段放在爭議里。維基根本沒有規定要把「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香蕉人,紅毛屎」放在「爭議」里,不要只是為了反駁而反駁。況且已經有華教人士承認和自我批評,來源可靠。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22:16 (UTC)回覆

和日本人否定侵略中國一樣

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香蕉人,紅毛屎

剛讀了這段「爭議」,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的華人(有一些)也和日本人一樣,犯罪作了壞事不敢承認,否定,還想要隱瞞事實。從網上拿了一些別人罵日本人的樣本,讓大家看看。
  • "可恥!這是整個日本的悲哀!做錯了事的小孩卻不知道回改!連歷史都不敢承認的國家,這是什麼國家,大家可想而知!"
  • "日本人在那時的是人嗎?那時的它們猶如禽獸,是惡魔,是殺人狂,在南京30萬人的死,是人做的嗎?"
  • "我是很佩服日本人的頭腦,畢竟他們很會將文明發揚光大,而且對於環境保護也最的很好,國民意識也很高,但是一旦扯到他們的民族態度,我就無法苟同" 219.95.215.91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1:31 (UTC)回覆
哇!這位新朋友是誰?你還沒有簽名呢?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5:36 (UTC)回覆

華文中學從一開始就被不懂英語和馬來語的華校領袖林連玉那般人搞壞了。林連玉本身不懂英語和馬來語(他自己說:我缺憾不懂英文),由於他處在馬來亞而不懂英語和馬來語,和當地人無法很徹底溝通,原本想辦華文學校卻搞到公民權被取消和教師執照被吊銷,又和馬來亞政府(當年華人領袖們)鬧翻。當年的一卻(指缺憾不懂英文)造成今天的獨立中學(還在和政府對立)。嗨!何必妒嫉別人能說一口流利英語呢?不如自己把英語學好。 相對來說,林連玉與當時政壇和社團人物的出身背景和經歷截然不同。他是一位窮教師,日治時代曾經在農村養豬種菜,生性淡泊,若處於太平無事的年代,極可能是屬於梁啓超所謂的「與世無競」、「惟日夕閉戶親書卷,得間與同氣相過從,則互出所學相質」的那類讀書人。[xvii]他的教育是純中文的,不諳英文或巫文。有一次見面陳禎祿就曾用半諷刺半玩笑的口吻對他說:「可惜你不懂英文,不然你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xviii]雖然他在陳禎祿面前對此調謔不以為然,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不懂英文的確是一件「缺憾」。他有一篇文章懷念「教師之友」宋哲湘就曾說:「宋君最大的缺憾跟我一樣,就是不懂得英文,不但沒法在國際新聞界馳騁,而且在本邦採訪的範圍又被縮小了。」[xix]字裡行間透露了內心的一點感慨。[xx]事實上,林連玉不諳英文的確造成他與英殖民官員和聯盟領袖溝通上的不便,他必需依靠一些具有雙語能力的同志推動這方面的工作,而這類人物又往往只能在馬華公會內找到。 你們可以參考:百年連玉 論馬來西亞華人政治史上的林連玉 布京允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5:11 (UTC)回覆

原來如此。他們不諳英文或巫文,就搞成今天這個樣。他們沒能力領導可又『死要』。這種人為了錢什莫都做得出。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5:47 (UTC)回覆
疑似使用傀儡。請勿濫用傀儡來製造混亂,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12:09 (UTC)回覆

誰 才 是「 紅 毛 糞「? 馬 盛 輝 .部 落 福 建 人 慣 於 在 背 地 里 戲 稱 那 些 從 小 受 英 文 教 育 的, 不 懂 方 塊 字 和 華 語 的 人 為「 紅 毛 糞」。 說 真 的, 這 是 個 相 當 粗 俗 和 帶 有 污 辱 性 的 戲 稱。 雖 然 我 從 小 也 跟 着 別 人 那 般 背 地 里 這 麼 稱 呼 這 些 受 英 文 教 育 者, 可 是 我 總 覺 得 這 麼 叫, 對 他 們 是 有 欠 公 平 的。 任 何 一 個 正 常 的 人, 如 果 在 他 小 時 候 有 得 選 擇, 並 懂 得 選 擇 的 話, 是 不 會 拒 絕 自 己 的 母 語 的。 他 們 過 後 肯 不 肯 學 是 另 一 回 事, 但 他 們 開 始 時 是 父 母 送 進 英 校, 或 因 為 某 種 原 因 無 法 進 入 華 校 就 讀 的。 一 個 不 能 為 自 己 選 擇 的 小 孩, 又 有 什 麼 錯 呢? 一 個 只 想 學 任 何 語 言 的 小 孩, 又 怎 麼 會 想 到 什 麼 語 文 和 尊 嚴 的 問 題 呢? 即 使 他 們 過 後 想 自 修 華 語, 也 肯 定 是 比 華 校 生 麻 煩。 就 這 一 點, 我 們 跟 一 般 華 校 生 的 英 語 程 度 做 個 比 較, 就 可 以 理 解 了。 因 此, 譏 笑 英 文 教 育 者 為「 紅 毛 糞」, 就 等 於 是 譏 笑 天 生 的 殘 障 者 一 般。 以 我 個 人 的 看 法 來 說, 我 本 身 雖 然 是 華 校 出 身 的, 但 我 對 受 英 文 教 育 者 一 點 偏 見 或 隔 閡 也 沒 有。 相 反 地, 很 多 實 際 生 活 中 的 經 驗 告 訴 我, 這 些 受 英 文 教 育 者 在 思 想 意 識 , 人 格 及 基 本 涵 養 方 面, 比 我 們 這 些 有 所 謂 幾 千 年 文 教 德 宣 傳 統 的 大 部 分 華 校 生 更 值 得 人 家 尊 重。 我 們 不 必 急 於 追 究 和 比 較 外 表 衣 着, 或 談 吐 等 方 面, 我 們 只 需 看 看 那 些 常 常 愛 笑 罵 人 家 「 紅 毛 糞」 的 所 謂「 堂 堂 華 人」。 如 果 你 有 注 意 的 話,你 將 發 現 這 樣 的 人, 往 往 是 連 自 己 的 華 語 程 度 都 極 其 有 限 , 甚 至 大 有 問 題 的 人。 他 們 口 口 聲 聲「 華 人 不 講 華 語, 偏 要 講 英 文」, 一 副 正 氣 鼎 然 的 模 樣, 可 是 他 們 心 里 是 既 自 卑 又 妒 忌 的。 還 有 另 一 種 是 新 生 代 中 喜 歡 用 不 肖 的 語 氣講 那 句「 我 的 華 語 不 大 行 的 啦」 來 引 以 為 榮 的 人。 言 下 之 意, 仿 佛 是 怕 人 家 不 知 道 他 是 崇 尚 英 語 的。 而 他 們, 恰 恰 就 是 我 們 的 華 校 生。 他 們 在 外 表 上 把 自 己 裝 扮 得 十 足 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模 樣, 就 算 英 文 程 度 差 得 令 人 咂 舌, 也 在 那 邊 左 一 句「I mean」, 右 一 句「may be」, 前 一 句「in fact」, 後 一 句「no wander」。 拿 起 英 文 報 十 句 里 面 有 九 句 是 看 不 懂 的, 還 可 以 上 網 呢。 中 學 五 年 的 英 文 從 來 都 沒 有 及 格 過 的 人, 還 想 進 講 起 來 比 Form 6 好 聽 得 多 的 College 哩。 為 什 麼 叫「 紅 毛 糞「? 所 謂 糞, 就 是 意 指 只 學 到 人 家 的 一 些 殘 渣 糟 粕, 微 末 道 行。 整 天 會 學 人 家 講 什 麼「enjoy life」, 可 是 看 來 看 去 都 是 那 種 不 能 靜 靜 地 坐 下 來 享 受 的 典 型 中 國 勞 碌 命。 所 以 永 遠 在 人 家 的 吃 喝 玩 樂 上 打 轉 而 已。 只 知 道 有 物 質潮 流, 卻 不 會 學 人 家 的 創 意, 前 衛 意 識。 只 會 羨 慕 人 家 的 產 品 多 麼 高 素 質, 不 肯 學 習 人 家 在 生 活 瑣 事 中 所 體 現 的 科 學 精 神 和 態 度。 還 幼 稚 地 以 為 衣 着 開 放 就 等 於 是 思 想 開 放。 這 種 人 偏 偏 都 是 華 校 生, 因 為 自 己 的 傳 統 文 化 背 景, 所 以 最 怕 人 家 不 知 道 他 開 放, 不 知 道 他 可 以 講 英 語。 可 能 就 是 因 為 從 小 沒 有 受 過 英 文 教 育, 或 者 因 自 己 父 母 的 文 化 背 景 感 到 尷 尬, 而 使 到 這 些 華 校 出 身 的 更 加 羨 慕 這 些「 糞「。 誰 才 是 真 正 的「 紅 毛 糞「?

不必匿名了,我是潮州人卻想不起有「紅毛屎」這個叫法,想想下,原來是從長輩們口中聽到的「紅毛side」(ang7 mo7 sai8)(前兩字已變調),side是由於style發音不準,變成side,不過,side和閩南語的「屎」(sai2)的音調並不同,所以side並不會聯想到「屎」,如果意譯的話,是指「英式」、「洋式」。並無貶義。而你大概不是南方人吧,不清楚聲調的話,可以參看維基百科關於潮州話的條目。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9:39 (UTC)回覆

在那裡可以買得到讀中課本?

既然我們的討論頁已經來到這裡,我想請問在那裡可以買/看得到讀中課本?(吉隆坡一帶),也好讓大家看一看,來做更詳細的討論。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02:43 (UTC)回覆

吉隆坡有四所獨中,在獨中裡面就有得購買。其他地方我不清楚。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0:57 (UTC)回覆

謝謝,我有空會去看看或買一兩本。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07:12 (UTC)回覆

我有個朋友曾在商務書局買過。我則不曾到訪,故無法確定。你可嘗試去找找。 Destinycone2009年5月9日(六)16:07(UTC)

需要來源的內容

但却没想到在马来西亚独立时,有大部份华人为了害怕自己的儿子要在马来西亚当兵保护国家,把儿子送回中国,
而且当时多数华人也不肯为英国政府当公仆。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只有能力掌控经济,却没考虑到马来西亚独立后的
国家政策大改变是华人的经济无法掌控的。

馬來西亞一向沒有徵兵制,未曾有過華人被強迫當兵的事,馬來亞獨立時,中國的民生已經出問題,華僑多已做了生根馬來亞的打算,並致力於得到公民身份,而當時的移民條例已經收緊,中國人的移民已經中斷。而馬來亞獨立就沒有所謂的英國公僕了。馬來亞華人在國內政治上一向活躍。從抗日、反殖、爭取公民權、建國等,一直參與不少,包括一些加入馬共游擊隊的華人。在獨立初期,華人公務員占約三成。而你以上的論述與歷史事實不相符,所以要求列出來源,否則應該刪去。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0:57 (UTC)回覆

馬來西亞各大藉貫會館[5][6][7][8][9],一向支持華文教育、支持華小與獨中[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你說的馬來西亞華人不認同獨立中學所提倡的「母語」 教育應該出示來源。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0:57 (UTC)回覆

馬來西亞各大藉貫會館只不過代表一小撮人而已,怎能代表全部華人。不是全部的馬來西亞華人都是你想象中的「華人」。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07:31 (UTC)回覆

馬來西亞各大藉貫會館絕不只代表一小撮人而已,我已附上許多鏈接供,你可以好好參考,不要做毫無依據的辯駁。另外,屢屢對主條目頁面做毫無依據的修改可被視作破壞。請注意。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11:24 (UTC)回覆

一小撮人偏偏就說「不只代表一小撮人」,更何況馬來西亞各大藉貫會館又不是政府,更不是權威。

"屢屢對主條目頁面做毫無依據的修改可被視作破壞" 是你寫的內容有如廣告,不是我要破壞。 請注意,廣告式寫法是不被允許的。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23:04 (UTC)回覆

在維基百科打廣告和賺錢

畢竟,獨中是私人的,他們為了生存和賺錢,經常利用"華人民族"當廣告來宣傳,到處打廣告,在維基百科裡也打廣告。請看以下的廣告式寫法:

  1. ...'並且有不俗的表現 (有沒表現,根本沒有必要寫出來,維基百科不是給你打廣告的)
  2. ...因此獨中也被諭為華文母語教育的堡壘 (有必要這樣寫嗎?又不是打廣告)
  3. 面對極其惡劣的客觀環境,華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母語教育... (利用"華人民族"危機來賺錢,順便打廣告)
  4. 經歷這場威迫利誘和軟硬兼施的改制風暴後,華文獨中的辦學陷入低潮,其生存與發展面臨重大危機...華文獨中面對嚴重的學生來源短缺問題,更被視為收留落第生和「破銅爛鐵」的補習學校,獨中整體士氣低落,慘澹經營。 (利用"華人民族"危機來賺錢,順便打廣告)
  5. 就在這個白色恐怖氣氛的時刻..(利用"華人民族"危機來賺錢,順便打廣告)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23:04 (UTC)回覆

  1. 第一個或許可以改掉,
  2. 第二個的確是來自華社的稱譽,不是自己寫的,可以改為被華社諭為華文母語教育的堡壘
  3. 第三個是歷史記載,不是廣告,不要亂下定義。
  4. 第四個也是歷史記載,獨中的確有面臨關閉的時期,後來在獨中復興運動中,獲得各華人政黨、華人團體等等的大力資助才重新辦起來。
  5. 第五個只是你自己的個人定義,感覺白色恐怖的確是華社民間當時的情感寫照,由其是對華教工作者而言。

最後,獨中不是私人的盈利機構,而是華社的民間財產,收支是公開的,為了減輕學生家庭的負擔,學費並不能太高,它的正常收入在師資與設備維護等方面扣除之後,大部份獨中還要向外募捐才足以維持常年開銷,只有少數的大型獨中還有盈餘。所以,你不必再隨意指摘、無的放矢,畢竟本地獨中不像中國的教育那樣商業化及亂收費!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9:34 (UTC)回覆

#第五個只是你自己的個人定義,感覺白色恐怖的確是華社民間當時的情感寫照,由其是對華教工作者而言。 我看是你自己感覺白色恐怖吧,太誇張了,自己的事不要說成全部華社民間的事。這是不中立的。可以改成「一些華人認為」。
#面對極其惡劣的客觀環境,華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母語教育...中立的,可以改成「一些華人為了挽救民族母語教育」,因為肯定有一些華人不要挽救。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12:36 (UTC)回覆
無依據的指責不值得討論。謝謝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12:06 (UTC)回覆
你不懂就不要自以為很懂。"華文教育運動者一直認為,馬來亞華文教育的阻力來自兩源頭:華人社群和馬來社群。阻力最大的,不是馬來社群,而是華人本身"百年連玉。華人一開始就沒有全體支持華文教育。你不懂就不要裝懂,誤導讀者。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13:51 (UTC)回覆
阻力最大的不是華人族群,而是單一化主義者,隨着所有英文國民型學校在70年代改為馬來文的國民學校之後,阻礙華教的華人阻力就消失了,反而轉向認同多元化、同情母語教育,因為已經認識到華文教育的遭遇與英文源流的消失有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你說的華人阻力,在獨中復興運動開始時就已經消失了。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20:00 (UTC)回覆

我的論點有可靠的來源支持。現在,討論已經很明顯了,「華社」等的字眼,在馬來西亞不能代表全體的馬來西亞華人,原因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自不同時代移民。所以在寫法上,為了中立,有必要改變。另外,獨中里有很多是為個人利益,他們專門利用「華人民族危機」來賺錢,欺騙年輕一代的華人去街上當乞丐 吳建成的假面具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5:22 (UTC)回覆

不要再說無根據的話了,再說,你好像不是馬來西亞人,你不要只是在論壇上道聽途說,有不少人只會亂說一通,卻只是情緒話。馬來西亞的華裔移民大部份是清未民初過來的,華人人口在那時期才暴增,所以文化認同的差異不大。早期是華工,後期是舉家移民。這些都是有數據的。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8:36 (UTC)回覆

你好象是泰國人? 看來你完全不了解馬來西亞的歷史。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9:56 (UTC)回覆

泰國人會在這裡跟你用華語、漢字在這裡討論華文教育課題嗎?看來你不知道泰國華人是不會說華語讀漢字的,你一點也不像是馬來西亞人,你應該是在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對吧?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1:06 (UTC)回覆

看來你真的不是馬來西亞人,你連泰國有華人會說華語都不知道,難怪我跟你說不通。泰國華人,說普通話比我還准 泰國華人(說漢語的、潮州話的)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3:58 (UTC)回覆

會說華語的泰國人有多少呢?
反而你,肯定不是獨中生,因為沒有人會如此辱罵自己;你也不是英校生,因為英校生甚少會寫漢字,更不會那麼積極地指摘獨中課題,你也不是華小畢業生,因為你連華校的全稱是華文學校還是華人學校都分不清。結論,你不是馬來西亞華人,最大的可能是來馬來西亞留學的學生。好了,不跟你辯論太多,這裡畢竟不是論壇。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8:02 (UTC)回覆

你肯定是日本人的後裔,很會假裝,隱瞞事實,說話轉來扭去,剛剛承認了轉眼又不認了。而且善於在維基百科打廣告。(儘管獨中教師歐宗敏都承認了。要小心日本人)。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2:00 (UTC)回覆

"阻力最大的不是華人族群,而是單一化主義者" 我跟你說吧,阻力最大的是來自獨中自己本身,很多因妒嫉別人英語流利就開口罵人「譏笑其他語言源流的華人沒有根,沒有文化,香蕉人,紅毛屎,崇洋媚外...等等排他字眼」。這些人造成獨中被人討厭。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5:31 (UTC)回覆
難道你接觸很多獨中生?不要道聽途說。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8:36 (UTC)回覆
接觸多不多獨中生你不必知道。
"不要道聽途說"你難道沒看到兩位華校教師已經承認了,而且還上報呢?(馬盛輝和歐宗敏)。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09:56 (UTC)回覆
他們又不是專指獨中生,而且他們都不認同這種不禮貌的稱呼,再加上有時代與地域差別,不能指現在的所有獨中生,也不能指所有華校生。這些課題可以另開一個條目,叫作馬來西亞的種族與族群關係,而不是什麼都在寫這個條目里,對獨中生不公平,也離題太遠。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1:06 (UTC)回覆

國民學校的華文課本只有一本,那裡還有本事譏笑別人? 當然是指自認承傳中華文化和擁有強烈民族優越感的一群啦。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4:57 (UTC)回覆

哈哈,你的偏見還真深哪。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8:02 (UTC)回覆

承認有那麽難嗎? (獨中教師歐宗敏都承認了)。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2:05 (UTC)回覆

你難道沒看到兩位華校教師已經承認了,而且還上報呢?(馬盛輝和歐宗敏)仔細看了馬盛輝的部落格,馬盛輝並不是獨中教師,而是國民型中學的教師;恆毅中學是前華中,不是獨中,所以更不能把責任推到獨中生身上。(參看主條目的檳城獨中列表)。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20:12 (UTC)回覆

"獨中不是私人的盈利機構,而是華社的民間財產,收支是公開的" 有誰可以證明?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12:44 (UTC)回覆

不如先提出證據證明獨中是盈利機構吧。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12:06 (UTC)回覆

馬上就有,證據,證明獨中是盈利機構。請看: 今年的寬柔校慶很沒誠意。剛才去學校一趟,三三兩兩的檔口,稀稀少少的人潮,全無歡慶的氣氛。今年還多了一項「我會紅」的比賽,完全參照 super star的方式,兩個字,騙錢。校慶不是以籌款為目的的,校慶是一種精神象徵,不要褻瀆了寬柔94年的神聖。彭志倫(校長彭志倫),我打從心裡鄙視你。寬中不能敗在你這種人手裡,臨走之前不要搞一大堆事情出來。熱愛寬柔的校友大有人在,不要每天嘗試要澆息我們的熱情!寬中近年來的行徑,大有不可取之處。我們是獨中,不是私營盈利機構! 憤怒的校慶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5:25 (UTC)回覆

人家好像是說:獨中不是私營盈利機構,你怎麼好像說倒轉了呢?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6:16 (UTC)回覆
你提出的尊孔與寬中的內部事務更在在地表明了獨中的公有地位,家長、教師、校友的參與極大,董事人員只是主管,如果是私營學校,需要這樣嗎?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7:33 (UTC)回覆

人家是說:「獨中掛羊頭賣狗肉」,有獨中校長為個人利益,在騙錢。你好厲害假裝看不懂。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1:36 (UTC)回覆

校長又不是獨中的擁有人,校長只是由董事會聘請的學校行政主管,而董事會又是由家長會、教師會、校友會等社會人士所組成,必須對社會負責,一旦有所偏差就會引起廣泛討論,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校務輿論給你看。這表明了獨中的公有地位。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8:04 (UTC)回覆

向歐宗敏學習

提倡向歐宗敏學習的精神。 我張三李四說,歐先生,很感謝你誠實又有勇氣,肯認錯就有改進,你是獨中的好模範。千萬不要學習「白布」飄揚,犯錯死不認,還要隱瞞事實。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2:17 (UTC)回覆

哈哈,你偏見真的很深哪,我是國中生,是你眼中「只有一本華文課本的國中生」。要說,你才是看不起馬來西亞華人的人哪。你譏笑國中生華語不好,罵獨中生是華人極端份子,又借用這些課題暗地裡辱罵英校生,被人指出錯誤過後又死要撐,你才是死不認錯吧。哈哈。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7:56 (UTC)回覆

用字不當

"林蒼佑希望每一位馬來西亞人,不要刻意突出自己的種族,而是要用新思維教育下一代和影響當政者認同馬來西亞公民只有一個身分,那就是馬來西亞人。 是的,我們是華裔,也是華人。一般而言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在林蒼佑看來,一字之差有實質上的不同含義。 記得80年代中期,我與時任檳城州首席部長的林蒼佑交談時,用了「馬來西亞華人」的字眼與之討論華人面對的問題,他馬上糾正我應稱為「華裔馬來西亞人」(Chinese Malaysians),而不是「馬來西亞華人」(Malaysian Chinese),不然,也可以用「Malaysians of Chinese origin」來表達較為完整。 " http://www.uca.org.my/v2/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67&Itemid=48

有馬來西亞的華籍人士認為,不能用「華人」來代表華人。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11:01 (UTC)回覆

林蒼佑先生對「華人」的定義與眾不同,近來發表類似看法的也只有林敬益先生而已,而且他們主要也是依據英文語法來解釋這個字眼,不能代表馬來西亞廣大華人群眾的看法。況且,這個論點與本條目毫無關係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11:30 (UTC)回覆

林蒼佑醫生是檳城(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最多的洲)前首席部長,1919年5月28日出生於檳城。林蒼佑醫生是大馬頂頂大名的華籍領袖人物,你故意把他說成「與眾不同」。領袖是人民選出代表人民的,怎會是你個人說的什麽「不能代表馬來西亞廣大華人群眾的看法」。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4:43 (UTC)回覆
他們受民眾推舉又不是因為他們這個看法,而是其他方面。
漢語的偏正短語有從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例如中國廣州而不是廣州中國、中國漢族而不是漢族中國人,因為廣州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大廣州小,中國大漢族小,後者歸屬於前者。
還有像是中國朝鮮族,而不用朝鮮族中國人;用中國蒙古族而不是蒙古族中國人;更不能朝鮮中國人、蒙古中國人,意思完全不一樣。
「馬來西亞華人」是因為地域屬性,「屬於馬來西亞的華人」,「華裔馬來西亞人」則是種族屬性:「屬於華裔的馬來西亞人」,說起來前者似乎比後者還恰當;另外,「華裔馬來西亞人」也比「馬來西亞華人」多一字,說起來拖拖拉拉的,不實用。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5:42 (UTC)回覆

馬來西亞憲法有那麽得空去跟你論漢字法? 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2:20 (UTC)回覆

別離題。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8:10 (UTC)回覆

課文內容

"獨中的課文內容是依據馬來西亞政府的教育大綱而自行編寫,並不是來自台灣。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教育工作者只是提供技術協助" 既然獨中的課文內容是依據馬來西亞政府的教育大綱而自行編寫,不是來自台灣,那不如立刻就把獨中改為馬來西亞政府的國民型中學。何必還要反政府呢?張三李四 (留言) 2007年12月18日 (二) 23:26 (UTC)回覆

華文中學原本就是國民型中學,但是當年政府就是要取消這個地位,原因不是教學內容,而是媒介語
當年的政府是分成幾個階段來推行語言單一化的,第一個階段,共有三種政府學校:以國語馬來文教學的稱國民中學,以英語教學的稱國民型英文中學,以華語教學的稱國民型華文中學。這三種學校的共同點就是教學內容以國家教育大綱為準,並獲得政府的資助或津貼,師資由政府負責栽培與提供,差別是使用的主要媒介語不一樣罷了。
第二階段,政府取消國民型華文中學,國民型華文中學必須改制為國民型英文中學,也就是媒介語改為英文,除了語文科,不改制的不獲政府資助,成為獨立中學
第三階段,國民型英文中學再改制,以國語馬來文做主要媒介語,稱國民型中學。與國民中學不同的是,國民型中學有一科華語,而國民中學一般上沒有。實際上,兩者幾乎已經沒有差別,所以通稱國民中學。近來,中國經濟崛起,政府決定在國民中學設立華文科讓學生選修,另一方面把數理科的媒介語從馬來文換為英文。這時,除了歷史背景與種族結構不同外,國民型中學與國民中學幾乎一樣,而教育部也正式取消國民型中學的名稱,一律稱為國民中學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19日 (三) 09:05 (UTC)回覆

我收回第一句話,改成:華文學校原本就受政府津貼、教學內容受政府管制的民辦公立學校。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2日 (六) 08:10 (UTC)回覆

紅毛屎 與 阿連妹

來來來!大家請看看大馬華人怎麽吵架!

I am so proud to be a Cina-Ah-Lian!

:愛之深,痛之切。有些東西真的是不吐不快!這個不能等,所以我決定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經歷。時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離不開MSN Messenger,我也不例外。那天,我和朋友在網上聊天,談着談着,我們說到現在最in的Friendster啦什麼的。突然,她冒出一句話:Chinese blogging is so Ah Beng! 我先是一怔,然後莞爾一笑。如果這一句話是出自ang mo的嘴巴,我會原諒這個沒有水準的傢伙。可惜,說這一句話的是華人,我很心痛。雖然很生氣,還是忍了下來,沒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呀。親愛的ang mo sai 們請你們聽好 – 本來,從小不懂中文並不是你們的錯。長大成人後,卻為此而感到沾沾自喜,甚至是自豪,這就是一種罪過。Oh sorry!讓我用英文大大聲再說一次:It is not your fault if you do not know Chinese since young. But, it is very sad and shameful that you feel so proud of it! 其實,自以為是的ang mo sai wanna be們很可憐的。試想想,他們活得既不像個『華人』,又不是『洋人』。他們到底是什麼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ang mo sai 都是這樣的啦。還有,ang mo也不是高人一等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在ang mo sai堆里工作了八年呀。讓我從頭到尾說起吧!當我還是party animal的時候,我為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了三年as a part timer,幕後老闆是一家上市香煙公司。工作輕鬆,酬勞又高,放工後又可以去party,真爽!不要誤會啦,我是某某牌子香煙的ambassador。聽起來是不是好像很glamour?也不就是叫人加入某某牌子香煙的club咯。當時,我還很年輕又blur 得像sotong那樣,從來就沒有為自己的將來好好打算。直到我遇見了倆位伯樂 – Priscilla 說這樣的工作哪能做到老?沒有保障又沒有公積金。身為模特兒的她應該比我更清楚。另一位是Ah Lum – 那一年,他很認真地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Shuben,為自己的將來做些事吧。』很難想象這一句話出自Ah Lum的口。就這樣,我糊裡糊塗進了這家廣告公司工作,我的上司是一位蘇格蘭人。哇佬耶,真的是major culture shocked man!我完全不能融入他們所謂ang mo sai的世界,常常被同事取笑我只是會扮美美的『阿蓮』。大多數的ang mo sai們不會寫自己的中文名字。衣服不是穿MNG, Zara, Top Shop 就是CK,他們不會去金河shopping的。他們喜歡吃西餐和漢堡包,喝茶不是在Starbucks 就是Coffee Bean。與其住雙層排屋,他們喜歡住Condo。他們不會駕本地車。他們不看華麗台,也不會和你講『妙手人心』。他們追看CSI,layan Nickelodeon。他們知道誰是張學友但是不會聽他的歌。他們不看港片,是Hollywood的忠實影迷。他們看書看Paulo Coelho,Clubbing去The Zouk,去RedBox或New Way只會唱英文歌。他們更不知道為什麼要過年,吃粽子,提燈籠,搓湯圓。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Rene曾經作弄過我。Rene: 「Shubs, have you dyed your hair?」 Shuben: 「No, why ar? my hair is very black hor? This is the natural colour of my hair.」 * 同事叫我小名,Shubs。然後全公司的同事哄堂大笑,有的還笑到流眼淚呢。糟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講錯英文了,所以只好跟着傻笑。後來,Jo-Anne Tan就看不過眼,拉我到一旁,輕輕對我說:「You’re so stupid! People are teasing you my dear. They said you’re such a blonde (bimbo) but you had dyed your hair…」 ang mo的笑話我聽不懂。心裡雖然難過,可是日子還是要過呀。從那天開始,我強逼自己每天背十個英文字母。看Malay Mail 和The Star。天天聽Hitz FM 。敢敢講英文。我是公司里的笑柄,也是開心果,因為我的爛英文,所以惹來同事們的嘲笑。可是,我的臉皮很厚,常常在他們笑完我以後才問剛才那句英文應該怎麼說?連Rod也對我的不恥下問而刮目相看。因為,我不再是應聲蟲。我不怕別人笑,只怕他/她不教。姐姐還為了自己的英文差而自卑,真的是呀,氣死!自我肯定好過自我吹噓,做一個有尊嚴的『阿蓮』好過做一個忘本的ang mo sai啦。後來,同事們笑多了也覺得無聊。最後,每一個都很主動地幫我,提高我的英文程度。慢慢地,我融入了ang mo sai的世界。ang mo有一句諺語說得很有意思 – If you cannot beat them, join them。 適者生存是很簡單的道理。其實,他們(我的同事)都是心地善良的人,也很有幽默感。他們對中華文化很有興趣,也問我怎樣寫他們的中文名字。他們喜歡聽野史,中國歷史『半桶水』的我也『仙』得不樂亦乎。還有,公司里的ang mo上司很尊重中華文化,欣賞儒家思想,他們更喜歡我們東方女性的細心溫柔。姐妹們,你說ang mo是不是很笨?和他們共事了一段日子,覺得沒有什麼ang mo sai不ang mo sai的,只是大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方式,這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可是,我的頭腦簡單,英文字母A, B, C, D, E 只有二十六個,有什麼了不起?身為華人,不懂欣賞漢字的美,已經是人生的一個遺憾,還憑什麼說中文很Ah Beng呢?在這種極度崇洋的ang mo sai們面前,我寧願做一個堂堂正正,快快樂樂的Chinese-Ah-Lian!

註: ang mo:福建話『紅毛』的意思,指洋人。 ang mo sai:福建話『紅毛屎』的意思,指香蕉人。 為什麼崇洋的香蕉人又叫紅毛屎呢?因為,他們很喜歡跟在洋人的屁股後面,有樣學樣,就像夾在洋人肛門裡的『米田共』一樣臭,哇哈哈哈! 好噁心!

人家又不是在吵,人家是在說:人要互相尊重,不要族群歧視。你好好學吧。還有,這個與獨中也是沒有關係。難道你以為會寫華語都是獨中生?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1:30 (UTC)回覆
還有,不必匿名了,這裡只有你那麼想寫負面內容。白布 (留言) 2007年12月21日 (五) 11:32 (UTC)回覆

本文所提到的參考資料與注釋

  1. ^ 馬哈蒂爾在該國的獨立日演講中,指責一些華人極端主義份子破壞該國種族和諧
  2. ^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肩負着發展民族母語教育,承傳民族文化
  3. ^ 承傳民族文化
  4. ^ 英文:Home Ministry Warns ISA Use: Don't Stoke Sentiments on English Issue - 12-08-2002 內政部伊薩警告將會使用ISA法令:"不要挑起種族情緒,對英語的問題"。
  5. ^ 馬來西亞雪隆廣東會館網站
  6. ^ 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
  7. ^ 馬來西亞客屬社團
  8. ^ 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
  9. ^ 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
  10. ^ 大馬廣東會館聯合會頒獎貸學金 吁學生飲水思源
  11. ^ 馬玻州22華團響應董總「還我母語教育」簽名運動
  12. ^ 馬來西亞潮州會館不分籍貫推動華教
  13. ^ 馬來西亞僑團現狀和展望
  14. ^ 海外遊子童玉錦
  15. ^ 2007馬來西亞全國中學生《文辯雄論FUN樂營》
  16. ^ 馬來西亞宗鄉青聯合總會(宗鄉青)
  17. ^ 潮籍華人對馬來西亞教育文化事業之貢獻
  18. ^ 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
  19. ^ 楊德利呼籲內陸區華社送子弟入丹崇中就讀
  20. ^ 馬華裔官員倡導客家文化 鼓勵孩子說華語學方言
  21. ^ 作為海南籍華人,他曾於1989年至1994年擔任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總會長。……郭全強先生除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還積極致力於開發和推廣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具有極高的聲望及影響。 郭全強--掀起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熱潮
  22. ^ 陳成興從1995年開始,直到被驅逐時,是美裏海南會館秘書,積極推動會館改革以及文化教育(尤其是在維護母語教育方面)的工作。他和會館主席王克燦,因代表會館作出 ...遭受砂州政府剝奪人權足足兩年了,陳成興給美裏海南會館同鄉公開信

第一手原創資料

獨中生英語能力差,很難受聘跨國企業

根據大馬的求職網站(英文: JobLink)的經理劉晉雄指出,獨立中學學生的英語: "獨中生聽得懂英語,用英語表達卻有困難"。獨中學生的英語,被認為溝通能力普遍上不如政府國民中學的學生,這也是獨中學生求職的大難題。他認為雙語皆強的獨中生只有少數,他也說獨立中學的英語溝通能力較差,這也減低了獨中生在跨國企業的就業機會。在市面上的反映,獨立中學的英語水平低。 對此,吉隆坡中華獨中校長方成說,他曾獲得市面上的反映,指獨中生的英語水平低。但他認為獨中生的英文書寫能力比國中生強,會話方面則需要急起直追。[1]

語言學校分支和母語的定義

由於有不同時期的移民潮,最早有滿剌伽的土生華人,1816-1820年有英國傳教士英華書院,Penang Free School, 廣東方言五福書院,到最後孫中山鼓吹革命的新式現代化官音學堂等等不同的唐人學校。唐人在馬來亞接受的教育都不同,母語的定義也不同。因此獨立中學的「母語」教育定義不能代表全體華人。例如;土生華人的母語是福建和馬來語,英語學校的母語是英語或廣東,等等。

華教人士的自我批評

光華日報作者歐宗敏,韓江獨立中學教師,曾經如此自我批評受中文教育的華人: "像我們這樣一群受中文教育的華人,常常自以為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化身(其實多數也只懂得看中文報紙而已),往往喜歡站在文化高處,揮動民族大旗幟,有意無意地稱呼那群華人為香蕉人或者紅毛屎...一般而言,我們將沒有受過中文教育的學生說成了患上文化迷失症。這當然有它的道理,因為這些人身為華人,卻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認識。但據我的觀察,他們本身似乎並沒有認為這有什麼不妥。有些人會譏他們為香蕉人,但他們顯然並不會在乎。我們說不要忘根,事實上說這種話的人都是受過中文教育的...用香蕉人或者紅毛屎來稱呼那一群華人,顯得我們太膚淺了" [2]


返回 "华文独立中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