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PBY卡特琳娜(英語:PBY Catalina)是美國團結飛機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應1932年美國海軍的海上巡邏機項目而開發的一款軍用水上飛機,該型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最為廣泛的水上飛機之一,用於魚雷攻擊、夜間雷達襲擊、搜救落水人員,從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多個不同的衍生型號。除了美國軍隊之外,英國和加拿大軍隊也有裝備。
PBY卡特琳娜 | |
---|---|
PBY可以在水上和陸上起降 | |
類型 | 飛艇 |
製造商 | 團結飛機公司 |
設計者 | Isaac M. Laddon |
首飛 | 1935年3月28日 |
起役日期 | 1936年10月, 美國海軍 |
退役日期 | 1957年1月,美國海軍儲備隊 |
主要用戶 |
美國海軍 美國陸軍航空隊 皇家空軍 加拿大皇家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 日本海上自衛隊 |
生產年份 | 1936-1945年 |
製造數量 | 3,305 |
單位成本 | USD90,000 (1935年價格) |
PBY卡特琳娜飛艇是使用國家最多,用途最廣泛,使用時間最長和最典型的飛艇。
性能參數(PBY-5A)
參考資料:Encyclopedia of World Air Power,[1] Jane's Fighting Aircraft of World War II Handbook of Erection and Maintenance Instructions for Navy Model PBY-5 and PBY-5A Airplanes.[2] and Quest for Performance[3]
基本信息
- 機組:8人:駕駛員、副駕駛、機腹槍塔射手、機械師、無線電操作員、領航員、兩名機槍射手
- Zero-lift drag coefficient: 0.0309
性能
武器
- 3× 白朗寧M1919機槍:兩挺在機鼻,一挺在機尾
- 2× 白朗寧M2機槍:機腹左右各一挺
- 4,000 lb (1,814 kg)炸彈或深水炸彈、魚雷
型號
- PBY-1-初期型
- PBY-2-改良機尾結構,強化機體
- PBY-3-使用更強馬力的發動機
- PBY-4-進一步加強發動機馬力,改良螺旋槳,機身兩則的擋風玻璃改為由有機玻璃製造
- PBY-5-使用高辛烷值的燃料和自封燃料箱,機身兩則的擋風玻璃由平面改為蛋形,尾翼略為加高
- PBY-5A-改為使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其他早期型皆以此改造
- PBY-6A-由PBY-1改良而來,進一步加高尾翼,加長翼展,改良電力系統和加裝雷達
設計
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為全鋁合金製上單翼機,如同大多數飛艇,其機身呈船形,其內部有5個水密隔艙,提高了飛機的抗沉能力,而為了長時間作海上巡邏,機上有床位、廚房和食物儲存艙,其機頭為導航員/投彈瞄準員艙而且也可以加裝兩挺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作為防衛,其後為配有正副駕駛員的駕駛艙,機身中段為防衛機槍手艙,左右機槍手各負責操作一挺空用型M2重機槍,其擋風玻璃罩在PBY-5之前是平面而之後被改為蛋形而且凸出於機身外
機身下是船底狀,其起落架在PBY-5A之前都是固定而不能收起,在PBY-5A之後改為主起落架在機身中段可向上摺起收藏在機身左右兩側,前方的起落架為單一支柱而且也可向上收起,之前的型號也依此被改造。
機翼在機身上方並以一支柱互相連接,在其左右兩側也各有兩條細支柱連接,近機身兩側各有一俱普惠R-1830風冷式發動機,左右各有一個浮筒,浮筒可向上摺起而成為翼端從而減少風阻,機翼下可加裝武器掛架而可裝上炸彈,魚雷和反潛火箭彈。
總的來說,PBY卡特琳娜設計簡潔而有著良好的水上滑行和起降能力,但其飛行速度慢。
實戰
大西洋海戰
1941年5月,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參與過對德國俾斯麥號戰艦的圍獵行動,並最終成功鎖定俾斯麥號戰艦的方位,促成了英國皇家海軍對其的打擊。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7日由日本海軍六艘航空母艦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動的偷襲珍珠港而引發太平洋戰爭,期間有多架PBY被日本戰鬥機毀於地面。
PBY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件功勞是在1942年中途島戰役當中及早發現來犯的日本聯合艦隊,由1942年5月21日開始,32架從中途島起飛的PBY連續好多日搜索了大片海面,終於在6月3日9時25分,一架編號8V55的PBY找到了日軍並及時用無線電通報,這樣一來就令美國人有了預警,6月4日凌晨,再有11架PBY被派出去搜索從而最終確認日本航空母艦的停泊位置,而在整場中途島海戰當中,PBY也執行海上救人的活動,拯救落水的人而且當中也救起一批日本人,這批獲救的日本人隨後也成為俘虜。
之後有些PBY加裝夜間雷達後執行「黑貓戰術」,也就是用雷達去搜索在夜間出沒的日軍貨船然後再用魚雷和炸彈去攻擊,從而截斷日本人的補給線以令在各個太平洋海島上的日本守軍陷入彈盡糧絕。
使用國家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引用
- ^ Gunston, Bill, ed. Encyclopedia of World Air Power. London: Aerospace Publishing Ltd, 1981. ISBN 0-517-53754-0.
- ^ Handbook of Erection and Maintenance Instructions for Navy Model PBY-5 and PBY-5A Airplanes.
- ^ Loftin, L.K. Jr. "Quest for Performanc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Aircraft." NASA SP-468. Retrieved: 18 June 2010.
來源
- 《兵工科技》雜誌,2011年9月號
- 《國共戰爭時期中國軍用飛機》,中國之翼出版社,ISBN 957-862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