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也寫作lol)是常見的網路語言用語,在溝通工具中廣泛使用。「LOL」是首字母縮略字,指Laugh Out Loud[1][2],Laugh Over Loud,或Laugh Out Loudly[3],意即大聲地笑。「LOL」是眾多以文字代表笑的縮略語之一。另外,LOL也有其他與笑無關的含意,但較為少用,如「lots of luck」(滿滿的幸運)或「lots of love」(滿滿的愛)[4]

印有LOL字樣的糖果

這些縮略字與日俱增[5],並與表情符號一起被網友收集,在Usenet、IRC和其他電腦輔助溝通工具的用戶間流傳,[6]。不過,使用這些縮略字引起爭議,部分人贊同使用,也有人認為應避免在特定場合如商業溝通中使用。

變化形

雖然LOL是英語縮略字,但英語並非母語的人也直接使用,更以其他文字拼寫,如希伯來字母לול西里爾字母:лол、亞美尼亞字母:լոլ。

其他地方的使用

大部分的變化形是小寫字母。

  • lal或lawl:可視作標示LOL發音的變化形,或者德語的變化形。
  • 、www、笑:日文版的lol,笑的日語讀音是wara,他們會省略後面的ara,只取其首字母w,又因多個w組成很像大草原,亦引申成「草」(音kusa)。
  • lolz:有時與LOL替換使用。
  • lulz:LOL的變形,常用作名詞,如「for the lul」(指「for laughs」)[7][8],尤其指幸災樂禍的笑,常見於地下駭客網站的匿名留言。
  • mdr:對於法語使用者,相當於LOL,由「mort de rire」而來,意即「笑死」。
  • חחחחח:希伯來語版本的LOL,字母ח發音為kh,串起來就成「khkhkhkhkh」,儼如嗤嗤地笑。
  • ㅋㅋㅋㅋㅋ:韓語版本的LOL,發音為k,串起來就成「kkkkk」,亦如嗤嗤地笑。
  • 555泰語版本,因為泰語中「5」的發音如「ha」,笑聲般。
  • asg瑞典語版本,「Asgarv」的縮略,意即大笑。
  • XD:網路語言,表示「張嘴大笑」的臉部表情。
  • ㄎㄎ注音文網路語言,音同「科科」,表示無言的笑。
  • ㄏㄏ注音文網路語言,音同「呵呵」,表示冷冷的笑。
  • 233:以中國大陸常見,來源於貓撲社區233號表情「錘地大笑」。
  • xswl:中國大陸常用,為「笑死我了」拼音首字母縮寫
  • ROFL:代表「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my ass off」,即笑到在地上翻滾。
  • siu4:香港用語,解作笑死,取自笑的粵語拼音或羅馬拼音siu,及死的粵語諧音4。
  • Ooooooo:香港用語,解作打笑
  • pp:打笑或笑死
  • D:笑(全世界廣用)[9](Roblox十分流行)
  • C:笑死

⋯⋯

其他語言

荷蘭語中,lol真有其字,巧合地意指「好玩的」。

其他

  • LOL也是遊戲英雄聯盟的簡寫。
  • 近義詞: LMAO (Lmao) 意思: Laughing My Ass Off

參考

  1. ^ Matt Haig. E-Mail Essentials: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E-Communications. Kogan Page. 2001: 89. ISBN 0-7494-3576-3. 
  2. ^ Louis R. Franzini. Kids Who Laugh: How to Develop Your Child's Sense of Humor. Square One Publishers, Inc. 2002: 145–146. ISBN 0-7570-0008-8. 
  3. ^ Michael Egan. Email Etiquette. Cool Publications Ltd. : 32,57–58. ISBN 1-84481-118-2. 
  4. ^ American Heritage Abbreviations Dictionary 3rd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2005年. 
  5. ^ Jiuan Heng. The emergence of pure consciousness: The Theatre of Virtual Selve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Peter D. Hershock, M. T. Stepaniants, and Roger T. Ames (編).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Values: On the Edge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561. ISBN 0-8248-2647-7. 
  6. ^ Steven G. Jones. Cybersociety 2.0: Revisiti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ty and Technology.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8: 52. ISBN 0-7619-1462-5. 
  7. ^ FOX11. Anonymous on FOX11 (video): 1:56.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8. ^ Dibbell, Julian. Mutilated Furries, Flying Phalluses: Put the Blame on Griefers, the Sociopaths of the Virtual World. Wired. [2008-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We do it for the lulz," ^ban^ says — for laughs. 
  9. ^ Roblox.com.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