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

第149屆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於2003年4月6日舉行,裁判是牛津老將鮑里斯·蘭科夫。雙方你追我趕,領先位置兩度易主,最後牛津隊以僅30厘米優勢奪冠,是賽事歷史上最小的勝出優勢。比賽競爭激烈並獲「史詩」美名,多次獲奧運會金牌的史蒂夫·雷德格雷夫宣稱這是「世世代代所見最精彩的比賽」。

第149屆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
兩船划艇接近碰撞,從左至右分別是:考文垂(劍橋)、本·史密斯(劍橋)、耐特科特(牛津)、馬修·史密斯(牛津)
日期2003年4月6日 (2003-04-06)
冠軍牛津隊
冠軍幅度30厘米
冠軍用時18分6秒
歷史紀錄
(劍橋-牛津)
77–71
裁判鮑里斯·蘭科夫
(牛津)
其他賽事
預備賽冠軍戈爾迪
女子賽冠軍牛津隊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一年一度的並排賽艇比賽,在西南倫敦的6.8公里泰晤士河河道舉行。本屆賽事在周日舉辦且有兩對兄弟分拆對抗,均為史上首次。劍橋隊賽艇比賽兩天前與快艇相撞導致換下一人,劍橋大學戈爾迪賽艇俱樂部在預備賽戰勝牛津大學伊西斯賽艇俱樂部,女子賽事和男子主賽一樣是牛津隊勝出。

背景

 
比賽裁判鮑里斯·蘭科夫(攝於2005年)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牛津大學(又稱「深藍」)和劍橋大學(又稱「淺藍」)1829年開始舉辦的並排賽艇比賽[1],在泰晤士河位於西南倫敦帕特尼摩特雷克的6.8公里冠軍水道舉行[2]。比賽是兩所大學的重大榮譽項目,引來英國和世界各地媒體爭相報道[3][4]。衛冕冠軍牛津隊上一年以0.75倍艇長優勢奪冠[5],但劍橋隊歷史上共有77次勝出,牛津隊70次,另外1877年雙方戰平[6][7]。本屆賽事是安本資產管理連續第四年贊助[1],也是史上首次在周日舉辦,避免和2003年英國國家障礙賽馬大賽的電視直播撞車[7][8]1984年比賽原定周日舉行,但因劍橋隊賽艇與駁船相撞推遲[9]

首屆牛津劍橋女子賽艇對抗賽1927年舉行,20世紀60年代成為年度賽事,2014年才納入亨利賽艇對抗賽。女子賽事也在泰晤士河舉辦,與男子比賽和預備賽在同一天。[10]牛津大學伊西斯賽艇俱樂部和劍橋大學戈爾迪賽艇俱樂部從1965年開始舉辦預備賽,通常是男子賽艇對抗賽前在潮汐水道舉行[5]

本屆比賽裁判鮑里斯·蘭科夫(Boris Rankov)是前牛津隊劃手,曾於1978至1983年代表深藍隊連續參加六屆比賽,創下個人連續參賽次數紀錄[11]。教練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第九次帶領劍橋隊參賽[12],牛津隊教練是肖恩·鮑登(Sean Bowden[13],另有舵手顧問丹尼爾·托波斯基Daniel Topolski)協助[14]

選手

比賽兩天前,劍橋隊首選船首韋恩·波門(Wayne Pommen)在練習時賽艇與港監的快艇全速相撞導致手腕骨折[15]。馬蒂亞斯·克萊因茲(Matthias Kleinz)撞到頭但無需就醫[16]。劍橋隊七號隊員詹姆斯·利文斯頓(James Livingston)表示:「我有一會兒以為自己沒命了,當時大家就要全力以赴,突然我聽到吉姆(指詹姆斯·奧馬提安)大叫。我從沒聽過誰那麼害怕的聲音」[17]。波門表示賽前發生這麼大的事故實在令人失望,但「蹲在角落生悶氣什麼用都沒有」[18]。事故導致三隻船漿損毀,兩套索具撞彎,賽艇送到韋布里奇修理[19]。本·史密斯(Ben Smith)取代波門上場,他的親兄弟馬修(Matthew)是牛津隊尾槳手[20]。自1979年以來,這還是各方首次這麼晚變更參賽陣營[21]。詹姆斯·利文斯頓的親兄弟戴維(David)是牛津隊選手,加上史密斯兄弟便有兩對兄弟分拆對抗,這在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歷史上也是首次[22]

4月1日,選手在倫敦眼正式稱重[23]。劍橋隊平均每人要輕七公斤[24],是1990年後最大的體重差距,也是1975年後深藍隊體重最輕的一次[25]。媒體認為牛津隊此賽獲勝無望[16][26]。劍橋隊平均23歲,牛津隊21歲。牛津隊包括英國人七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人各一名;劍橋隊英國人四名,美國和德國人各兩名,澳大利亞人一名[27][28]。30歲的劍橋隊尾槳手蒂姆·伍格(Tim Wooge)已是第三次參加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12],是兩隊最重的選手[16],還是劍橋大學賽艇俱樂部史上首位德裔主席[13]。牛津隊尾槳手馬修·史密斯第四次參加比賽[13]羅賓·伯恩-泰勒Robin Bourne-Taylor)、巴西爾·迪克森(Basil Dixon)與馬修·史密斯都是牛津隊2002年賽事劃手,劍橋隊只有詹姆斯·利文斯頓曾參加上一年比賽[29]

位置 牛津隊 劍橋隊
姓名 國籍 年齡 身高 體重 學府 姓名 國籍 年齡 身高 體重 學府
船首 約翰·亞當斯 英國 20 1.93米 83公里 大學學院 本·史密斯‡ 英國 19 1.91米 85公斤 三一學堂
2 巴西爾·迪克森 英國 21 1.88米 93公斤 彭布羅克學院 克里斯托弗·考文垂 澳大利亞 25 1.96米 89公斤 王后學院
3 塞繆爾·麥克倫南 澳大利亞 23 1.88米 90公斤 基督聖體學院 雨果·馬林森 美國 23 1.96米 96公斤 聖凱瑟琳學院
4 戴維·利文斯頓 英國 19 2.01米 92公斤 基督堂學院 馬蒂亞斯·克萊因茲 德國 27 1.88米 83公斤 岡維爾與凱斯學院
5 羅賓·伯恩-泰勒 英國 21 1.91米 87公斤 基督堂學院 亞歷山大·麥加雷爾-格洛夫斯 英國 22 1.98米 97公斤 彼得學院
6 斯科特·弗蘭德森 加拿大 22 1.85米 82公斤 艾德蒙學堂 湯姆·詹姆斯 英國 19 1.91米 86公斤 三一學堂
7 亨利·莫里斯 英國 20 1.85米 82公斤 莫德林學院 詹姆斯·利文斯頓 英國 22 1.96米 95公斤 聖凱瑟琳學院
尾槳手 馬修·史密斯(主) 英國 20 1.85米 81公斤 聖安妮學院 蒂姆·伍格(主) 德國 30 2.01米 100公斤 彼得學院
舵手 阿瑟·內瑟科特 英國 25 1.73米 55公斤 大學學院 詹姆斯·奧馬提安 美國 23 1.68米 55公斤 聖凱瑟琳學院
‡:本·史密斯在比賽兩天前取代韋恩·波門
(主):賽艇俱樂部主席

比賽詳情

主賽

 
靠近巴恩斯鐵路橋時牛津隊(選手身穿深賽服裝)略為領先

劍橋隊擲硬幣勝出,賽艇俱樂部主席伍格大聲宣布:「劍橋選擇薩里側」[30]。劍橋隊選中泰晤士河南岸(「薩里側」)為起點,牛津隊在北側(「米德爾塞克斯側」)[31]。比賽開始時是陰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32]。牛津隊划槳速度略超對手,早期領先劍橋隊,裁判警告雙方舵手避免划槳碰撞。深藍隊領先半秒抵達邁爾點(Mile Post[33]。比賽開始五分鐘時,領先三分之一艇長的牛津隊再受裁判警告避免碰槳後開始偏離線路,劍橋隊在雙方多次碰槳後領先,早一秒經過漢默史密斯橋[33]。接下來通向奇斯威克台階(Chiswick Steps)的長長彎道劍橋一直領先,牛津在後咬緊不放,直到逼近巴恩斯鐵路橋、水道彎向有利一面後再度領先[33]。牛津通過巴恩斯鐵路橋時領先四分之三個艇長,劍橋追上三分之一個艇長,此後每一次划槳都追上一點點直到衝刺[33],但深藍對還是以約30厘米優勢率先通過終點,是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歷史上最小的獲勝優勢[32][34]

牛津隊的成績是18分6秒[31]。蘭科夫沒有馬上宣布結果,而是「張開雙臂聳聳肩」[35]。終點裁判本·肯特(Ben Kent)向蘭科夫確認賽果,勝方優勢約0.05秒[36],蘭科夫在奇西克橋下向參賽選手宣布結果:「牛津隊領先一英尺」[37]。詹姆斯·利文斯頓的著作自承當時眼睛用力睜大、太陽穴鼓起,隊友都非常難受[30]

勝方平均每人比對手重七公斤,此前歷屆比賽還從未出現平均體重超對手6.4公斤後仍能獲勝[38]。這是牛津過去四年第三次勝利,把雙方歷史總比分追到71比77[5]。按照傳統,牛津隊在終點把舵手阿瑟·內瑟科特Acer Nethercott)拋到水裡慶祝[39]

預備賽和女子賽

劍橋大學戈爾迪俱樂部在預備賽以九倍艇長的顯著優勢戰勝牛津大學伊西斯俱樂部,用時18分4秒,比對手快兩秒[31],是過去七年第六次勝利,也是連續第四次勝利[32]。牛津隊以6分35秒贏得第58屆女子賽事,領先對手3.5倍艇長,是該隊連續第二年獲勝,歷史總比分追到20比38[5][40]

反響

結果對任何賽事而言都堪稱驚艷,考慮到比賽距離這麼長更可謂加倍驚艷,對於傳統上只能算遊行的比賽來說實在驚艷得無以復加。
泰晤士報》西蒙·巴恩斯[41]

牛津大學賽艇俱樂部主席兼尾槳手馬修·史密斯表示:「太讓人高興了,感覺還要一會兒才能完全適應」[42]。他感謝隊友竭力抗爭和對手的尊重,最終扭轉史上最大的體重劣勢[35][43]。內瑟科特自稱「滿以為輸定了。有那麼會兒我簡直到了這輩子最低迷的時刻,突然之間就變成欣喜若狂」[44]。劍橋隊劃手詹姆斯·利文斯頓對以這麼小的差距敗北深表惋惜,希望當時能讓時間停止,避免輸掉這史詩般的比賽。劍橋隊教練威廉姆斯自稱此役失利實在「扎心」。[42]伍格表示失望,但比賽非常精彩,值得向牛津隊脫帽致敬[36]。蘭科夫事後表示這是他擔任裁判期間最艱難的決定[45]

五獲奧運會金牌的史蒂夫·雷德格雷夫向勝方俱樂部主席馬修·史密斯頒獎[30],宣稱這一定是世世代代所見最精彩的比賽,值得大家牢記在心[46]。估計全球有四億人通過電視收看賽事轉播[46],其中英國就有五百餘萬人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了解實況[47]。詹姆斯與戴維·利文斯頓兄弟合著《血濃於水》(Blood Over Water)重現比賽過程[48]

馬丁·克羅斯(Martin Cross)在《衛報》發文,稱比賽結果激動人心且重燃公眾興趣[17];《獨立報》刊登作家兼新聞工作者克里斯托弗·多德(Christopher Dodd)的文章,稱讚比賽「非常精彩,是意志長久抗爭的傑出體現」[43],他在《賽艇新聞》(Rowing News)也表達類似看法[33]。《每日電訊報》的雷切爾·夸瑞爾(Rachel Quarrell)宣告牛津此勝堪稱「史詩」,「不會再有更精彩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36]西蒙·巴恩斯Simon Barnes)在《泰晤士報》發表的文章寫道:「接近終點,牛津隊船槳激起的水泡剛領先那麼一丁點兒,才過一秒又變成落後。如果劍橋隊劃出最後一槳時正好抵達終點,而不是像現實那樣一槳劃完、另一槳還沒開始時抵達,結果就可能截然不同。」[41]

參考資料

  1. ^ 1.0 1.1 Dark Blues aim to punch above their weight. The Observer. 2003-04-06 [202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2. ^ Smith, Oliver. University Boat Race 2014: spectators' guid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3-25 [202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3. ^ Former Winnipegger in winning Oxford–Cambridge Boat Race crew. CBC News. 2014-04-06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4. ^ TV and radio. The Boat Race Company Limited.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5. ^ 5.0 5.1 5.2 5.3 Boat Race – Results. The Boat Race Company Limited. [202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6. ^ Oxford clinch Boat Race. BBC Sport. 2002-03-30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7. ^ 7.0 7.1 Classic moments – the 1877 dead heat. The Boat Race Company Limited.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8. ^ Dodd, Christopher. Rowing: Boat Race enters new waters with Sunday evening slot. The Independent. 2003-06-04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9. ^ Dodd, Christoper. Crash puts Cambridge crew plans in doubt. The Independent. 2003-04-05: 12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Women's Boat Race. The Boat Race Company Limited.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11. ^ Davies, Gareth A. 60 Second Interview: Boris Rankov, Boat Race Umpir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9-03-27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12. ^ 12.0 12.1 The recharging of the Light Blue brigade. The Independent. 2003-01-12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3. ^ 13.0 13.1 13.2 Dodd, Christopher. Rowing: Boat race crews rely on league of nations. The Independent. 2003-03-1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Jones, Robert Treharne. Oxford forced to fight rough water. The Times. 2003-04-03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15. ^ Cambridge bowman breaks wrist. BBC Sport. 2003-04-05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16. ^ 16.0 16.1 16.2 Goodbody, John. Pommen injured as collision leaves Cambridge high and dry. The Times. 2003-04-05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17. ^ 17.0 17.1 Cross, Martin. Light Blue crew feared for his life. The Guardian. 2003-04-05: 28. 
  18. ^ Longmore, Andrew. Oarsman is thrown in at deep end. The Sunday Times. 2003-04-06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9. ^ Dodd, Christopher. Crash puts Cambridge crew plans in doubt. The Independent. 2003-04-05: 12. 
  20. ^ Cambridge lose bowman.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5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9). 
  21. ^ Quarrell, Rachel. Cambridge face nervous wait after collision.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5: 14. 
  22. ^ Townsend, Nick. James gives Light Blues a fresh look as brotherhood rules waves. The Independent. 2003-04-06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23. ^ Rosewell, Mike. Umpire tells coxes to steer clear of clashes. The Times. 2003-04-0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24. ^ Crews weigh in. BBC Sport. 2003-04-0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25. ^ Quarrell, Rachel. History weighs on Oxford.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2: 8. 
  26. ^ Simon, Nik. Rowing: Acer in the pack inspires Oxford's Boat Race crew. The Independent. 2013-03-3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7. ^ Meet the Oxford University team. BBC Sport. 2003-03-3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28. ^ Meet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team. BBC Sport. 2003-03-31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29. ^ Goodbody, John. Weight of history in favour of Light Blues. The Times. 2003-04-02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30. ^ 30.0 30.1 30.2 Livingston1, David; Livingston, James. Blood Over Water.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0: 236, 255, 263. ISBN 978-1-4088-0119-2. 
  31. ^ 31.0 31.1 31.2 Oxford win Boat Race. BBC Sport. 2003-04-12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32. ^ 32.0 32.1 32.2 The Boat Race: as it happened. BBC Sport. 2003-04-06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Dodd, Christopher. Features – 2003 Boat Race. Rowing News. 2003-05-04: 7, 26–27 [2021-03-22]. 
  34. ^ Classic moments – The closest race. The Boat Race Company Limited.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35. ^ 35.0 35.1 Goodbody, John. Oxford survive the closest of calls. The Times. 2003-04-07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36. ^ 36.0 36.1 36.2 Quarrell, Rachel. Oxford's epic victory closer than 'dead heat'.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7: 12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37. ^ Cross, Martin. Spirit of 1963 sees dark blues through. The Guardian. 2003-04-07: 18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38. ^ Weaver, Paul. Oxford overcome weight of history – by 12 inches. The Guardian. 2003-04-07: 18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39. ^ The victorious Oxford Cox Acer Nethercott is thrown in the Thames in traditional manner.... Getty Images.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40. ^ Quarrell, Rachel. Oxford show way.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1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9). 
  41. ^ 41.0 41.1 Barnes, Simon. Oxford triumph by the flick of a blade. The Times. 2003-04-07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3). 
  42. ^ 42.0 42.1 Mixed emotions for brothers. BBC Sport. 2003-04-06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43. ^ 43.0 43.1 Dodd, Christopher. Oxford win by one foot after titanic struggle. The Independent. 2003-04-07: 28. 
  44. ^ Martin, Nicole. Four brothers, two boats, one great rac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3-04-07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9). 
  45. ^ Phillips, Maggie. Total Concentration (pdf). Rowing and Regatta. British Rowing: 6. 2009-04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6-12). 
  46. ^ 46.0 46.1 Weaver, Paul. Oxford overcome weight of history – by 12 inches. The Guardian. 2003-04-07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2). 
  47. ^ Close finish puts smile on the old boat race. Broadcast. 2003-04-30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48. ^ Blood Over Water. British Rowing. 2010-04-01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