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7年大彗星

1577年大彗星臨時名稱C/1577 V1,是在西元1577年非常靠近地球的一顆彗星。該彗星的首次記錄來自於1577年11月1日在秘魯的目擊報告,1578年1月26日飛出地球的視線。[1]歐洲的人都看見了這顆彗星,著名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也不例外。[2]經由對這顆彗星的觀測,第谷發現彗星和其他在天空移動的類似天體,都在地球的大氣層之外。[3]

1577年11月12日在布拉格看見的1577年大彗星。這是Jiri Daschitzky製作的版畫。

第谷的觀測

 
第谷·布拉赫。
 
在第谷筆記本內的素描,描述他對1577年大彗星的觀測。

第谷筆記本上一頁的素描中,這顆彗星被認為是緊挨著行星中的金星在移動。[3]這幅素描是以地球為中心,太陽繞著地球,當時所知的其他的行星則繞著太陽。這是依據第谷自身的假說,以地球為中心所佈局的太陽系,是偏移了中心的日心說[3]。儘管在第谷的模型中有如此的誤解,他所做的數以萬計的精確觀測,卻讓克卜勒能夠推導出行星運動定律[3]。第谷儘管盡其所能的測量,卻不足以得知彗星在大氣層之外究竟有多遠,所以不能以距離來繪圖。[4]第谷發現彗星是一種天體,這種看法被普遍的接受,但也引起了許多其他的問題:

  • 彗星的的本質為何?
  • 彗星來自何處?
  • 彗星是否有一定的運行路徑?

這些問題,與其它一些問題,在17世紀引起了冗長的辯論,有許多理論流傳在當時的天文團體內,伽利略更聲稱這只是一種光學現象,不可能測量出彗星的視差,但是他的假設並沒有被廣泛的接受。[4]

1577年大彗星戲劇性的出現在天空,使彗星的地位和本質的理論被重新評估。

在其它的研究中,第谷得知彗星尾巴的方向是背向太陽[3]

中國的觀測

1577年是明朝萬曆五年,一些地方縣誌記載了彗星出現。[5][6]當時張居正的父親剛病逝,依制度張居正應回家居喪,而萬曆帝當時十分依賴張居正,因此下詔奪情。在張居正第二次上辭呈後,當天晚上彗星出現,禮部因此建議萬曆帝修省消災。[7]

在文學和藝術上

 
義大利費拉拉上空的該彗星

有許多肇因於彗星經過的文學作品,也有許多天文學家提出的想法,引發了大量的爭辯。 然而,彗星是出現在天空的天體的想法是最被推崇的觀念,也是許多想發中最接近事實的概念。[4]事件啟發的藝術作品是Jiri Daschitzky創作和雕刻的版畫,描繪的靈感來自於1577年11月12日在布拉格見到的1577年大彗星。

註解

  1. ^ Joe Rao. 'Comets of the Centuries': 500 Years of the Greatest Comets Ever Seen. Space.com. 2013-12-23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3). 
  2. ^ Comets. Infoplease.com. [2007-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0). 
  3. ^ 3.0 3.1 3.2 3.3 3.4 www.rundetaarn.dk. [2007-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4. ^ 4.0 4.1 4.2 The Galileo Project. [2007-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6). 
  5. ^ David Pankenier; Zhentao Xu; Yaotiao Jiang (編). Archaeoastronomy in East Asia: Historical Observational Records of Comets and Meteor Showers from China, Japan, and Korea. Amherst,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08-12-28: 606–607 [2019-06-25]. ISBN 978-1-62196-97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6. ^ 何丙郁; 洪天賜. Chinese Astronomical Records on Comets and 'Guest Stars' in the Official Histories of Ming and Ch'ing and other Supplementary Sources. Oriens Extremus. 1970, 17 (1/2): 77. 
  7. ^ 吳俊輝,姚珩,徐光台. 星空協奏曲.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3-09-16: 88–89 [2019-06-25]. ISBN 978-986-03-8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