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翥:音「助」zhù,1170年—1241年),初公弼九萬菊磵,又號菊卿庵號信天巢陋庵信天宋代浙江餘姚石山樟樹(現慈谿)人。南宋晚期著名詩人畫家,兼善樂府,乃江湖詩派的代表人物,人稱「江湖游士」。

高翥
高翥
九萬
菊磵,菊卿
初名公弼
出生1170年 (1170)
逝世1241年(70—71歲)

高翥不與舉業白衣終身。遊歷錢塘姑蘇金陵,專詩畫。晚年築庵自居,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春,游淮水,得疾而歸,卒葬餘杭西子湖,年七十二,由於家境清貧,往日交遊之友皆贈以紙敬,喪家皆不接受。一女嫁進士崔子直,高翥死後之墓誌銘即其婿委請朝奉大夫孫德之所撰。[1]

文學

高翥的詩詞多具民歌風格,貼近現實生活。詩歌語言清雋樸素,構思巧妙。

代表詩篇

  •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 日落[4]狐狸眠塚[5]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 人生有酒當須[6]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在這首詩中,作者開篇即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愁雲慘淡的清明掃墓場面:荒郊野外,墓塚累累,紙灰飛揚,泣愁陣陣,女子濃粧被淚水浸染,染為「淚血」,化用了望帝啼血化鳥,草木為之含悲,表現出清明節的特定氛圍。第三聯寫得非常妙,通過「狐狸眠塚上」與「兒女笑燈前」形象的對比,一掃前面的陰霾之氣,墓地荒塚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熱鬧景象的反差,讓人心裏為之一動,感到清明的祭掃是那樣的虛偽。正因此,作者在結尾寫道「人生有酒當須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表面濃厚,實際淡薄的假象,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

《曉出黃山寺》
  • 曉上籃輿出寶坊,野塘山路盡春光。
  • 試穿松影登平陸,已覺鐘聲在上方。
  •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楊柳淺深黃。
  •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多景樓》
  • 一帶青山欲盡頭,精藍深處着危樓。
  • 下無餘地容車馬,上有重檐接斗牛。
  • 鴉落野田長趁晚,雁沉煙渚最宜秋。
  • 江南好景從來少,北望空多故國愁。

《秋日田父辭二首》

《秋日田父辭 其一》

啄黍黃雜沒骨肥,繞籬綠橘綴枝垂。 新釀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時。

《秋日田父辭 其二》

少婦挼藍旋染裙。大兒敲葛自漿巾。 新摘摘,笑欣欣。相喚相呼看賽神。

《春情四首》

《春情四首 其一》

樓頭上馬苦匆匆,百計相留無計從。 正好看花郎卻去,江邊春色為誰濃。

《春情四首 其二》

天涯海角水雲寬,人在吳頭楚尾間。 彈徹箜篌難寄恨,海棠庭院獨憑闌。

《春情四首 其三》

鬥草歸來上玉階,香塵微涴合歡鞋。 全籌贏得無人賞,依舊春愁自滿懷。

《春情四首 其四》

深院沈沈照落暉,寶香熏徹舊時衣。 一春行樂誰為伴,羞見花前蛺蝶飛。

《無題》

風竹蕭蕭淡月明,孤眠真箇可憐生。 不知昨夜相思夢,去到伊行是幾更。

《過臨平》

征帆一似白鷗輕,起揭船篷看曉晴。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風帽過臨平。

  • 《菊磵小集》(有《南宋群賢小集》的版本)
  • 《信天巢遺稿》(有《四庫全書》的版本)

注釋

  1. ^ 全宋文》卷七六九六孫德之撰《墓誌》云:「某年春遊淮,得疾而歸,以某年某月日卒於江湖之寓舍。」並未明言其卒年。清人高士奇《信天巢遺稿》序曰:「晚年歸隱西湖,淳佑元年卒於湖上,年七十有二,葬葛嶺談家山。」始定其卒年為淳祐元年。
  2. ^ 高翥《清明》,古詩大全
  3. ^ 或作《清明日飲酒》、《清明日對酒》
  4. ^ 或作「日暮」
  5. ^ 或作「冢」
  6. ^ 或作「須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