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院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的長谷,是一間佛教淨土宗的寺院。供奉的本尊阿彌陀佛一般人稱為「鎌倉大佛」,坐落於大異山。開基(創立者)與開山(初代住持)均不明。

高德院
鎌倉大佛
基本資訊
別稱大異山 高德院 清淨泉寺
鎌倉大佛
位置神奈川縣鎌倉市長谷4-2-28
座標35°19′1″N 139°32′9″E / 35.31694°N 139.53583°E / 35.31694; 139.53583
宗教日本佛教
宗派淨土宗
本尊阿彌陀佛
山號山號:大異山
札所等鎌倉三十三觀音23番
文化遺產銅造阿彌陀佛坐像(國寶)
地圖
地圖

這座日本著名的佛像,淨高11.3公尺,重約121噸的露天阿彌陀佛青銅塑像[1],它的尺寸在全日本僅次於位於奈良東大寺的另一尊佛像。

根據寺院有關青銅像建造的相關記載,這座塑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52年的鎌倉時代。然而,並不清楚寺院記錄中那座當時正在建造的塑像是否就是今天這座大佛像。這座佛像曾經位於一座木造寺廟建築中,該廟毀於15世紀末室町時代的一場海嘯,而佛像安然無恙。

這座佛像在拉迪亞德·吉卜林作於1901年的小說Kim的最初章的前言中被稱為「鎌倉大佛」(The Buddha at Kamakura)。

起源與歷史

高德院是以日本國寶的青銅製阿彌陀佛坐像、俗稱鎌倉大佛(也稱為長谷大佛)為本尊的寺院。全名是大異山高德院清淨泉寺(しょうじょうせんじ)。

高德院當初是否以鎌倉象徵的大佛為本尊這一點外,關於草創時期的開山與開基等不明的地方甚多。而且大佛造像的經緯,因誰而建造等情況也缺乏相關資料,仍然未明。有說寺院初時是鎌倉市材木座的光明寺裡院搬遷出來的,但亦不肯定。

寺當初屬於真言宗,由鎌倉的極樂寺開山的忍性(にんしょう)一類密宗僧人當住持。後來歸於臨濟宗,成為建長寺的屬寺。江戶時代正德年間(1711-1716年)由江戶増上寺的祐天上人重新興旺以後歸於浄土宗,成為材木座的光明寺(淨土宗關東總本山)的屬寺。

關於大佛的建造,正史《吾妻鏡》記載在曆仁元年(1238)開始建造木像大佛,五年後完成[2]。同一本《吾妻鏡》當中,亦有記載在建長4年(1252)建造銅像大佛,但木像大佛與銅造大佛兩者之間的關係與造像的經緯至今仍然未明。當初做了一個木像大佛,但因某些原因失去,就建造了現在見到的大佛來代替,這個解釋雖然簡單直接,但幾乎成為定論。

根據《吾妻鏡》記載,大佛是由一位名為「淨光」的僧人發起,但除此以外就沒有更多關於淨光的事跡。還有一些認為這樣一個巨像只因一位僧人的發願、勸導而建成並不合理,背後鎌倉幕府可能有份參與,但同樣因為缺乏同時期的史料,仍然不出推測的範圍。參與建造大佛的工匠包括大野五郎右衞門和丹治久友等[3]

大佛曾位於一座寺廟建築中,但後來建築在室町時代(明應4年(1495)和明應7年(1498)兩種說法均有)被海嘯摧毀。從那時起,大佛便不再位於室內而在露天。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大佛向前滑動了大約60厘米。1960-1961年間,大佛曾經歷過一次修繕。在那次修繕中,大佛頸部結構被加強,並且採取了相應的抗地震措施。

鎌倉大佛所立之處的地名本來是長谷的「おさらぎ (Osaragi)」。因此限於鎌倉大佛,當只寫成「大仏」時也會讀做「おさらぎ」。還有因此地名而來的姓氏寫做「大仏」,讀做「おさらぎ」。作家大佛次郎跟大佛家系並無關係,只因為住在「大仏」的後面,所以改這個筆名。

文化財產

銅造阿彌陀如來坐像(國寶)大約高13.35米(包含基座),重約93噸(本體)。被指定為國寶的原因除了是體積大,更因為是代表鎌倉時代的佛教雕刻。與後世經過甚大補修的奈良東大寺大佛比較起來,鎌倉大佛完全保留了造像當初的風貌。起角、平面的面相、低肉髻、帶點陀背的姿勢、頭身比例上頭比較大等等,都顯示出鎌倉時代流行的「宋風」佛像特色。

境內還有安放著被認為德川秀忠(2代將軍)曾經擁有的聖觀音(しょうかんおん)像的觀月堂,及與謝野晶子的「鎌倉やみほとけなれど釈迦牟尼は美男におわす夏木立かな」歌碑等。

 
鎌倉大佛
 
大門內金剛力士

大佛像

這座塑像的結構是中空的,遊客可以付費300日元參觀其內部。小孩半價。

細節

  • 重量:121
  • 高度:11.3公尺
  • 臉長度:2.35米
  • 眼長度:1.0米
  • 口長度:0.82米
  • 耳朵長度:1.90米
  • 雙膝寬度:9.10米
  • 拇指周長:0.85米

參見

參考來源

  1. ^ 高德院(大佛). Kamakura City.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2. ^ 鎌倉大佛和歷史資料. Kotoku-in.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3. ^ 石井健一郎. 續本邦鑄物史の研究 (其三). 電気製鋼 (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 1932, 8 (6): 315–322. ISSN 0011-8389. doi:10.4262/denkiseiko.8.3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