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 (台灣)

仅次于玉山主峰的台湾第二高峰

雪山泰雅語Babo HagaiMahamayanSekoanSekuwan)是台灣第二高山,雪山山脈最高峰,其最高峰雪山主峰,標高 3,886 公尺,山頂設有一等三角點,位處台中市和平區平等里與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之間。雪山高度僅次於台灣最高峰玉山山脈玉山(3,952 公尺),在日治時被稱做次高山,是第二座超越日本富士山高度的台灣高山。有地形學書籍稱雪山主峰為「雪山南角」,相對於北側約450公尺處稱「雪山北角」的北稜角[2]:(圖十三)27雪山即雪霸國家公園中所指的「雪」。在台灣百岳之中,雪山與玉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嶽」,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

雪山
Babo Hagai
泰雅語Babo HagaiMahamayanSekoanSekuwan
武陵農場拍攝雪山。
雪山 Babo Hagai在臺灣的位置
雪山 Babo Hagai
雪山
Babo Hagai
雪山的位置
別名次高山、馬哈馬顏山、雪翁山、雪高翁山、Mt. Sylvia、興隆山
最高點
海拔3,886公尺(12,749英尺)
地形突起度1,938公尺(6,358英尺)
主鞍部:思源埡口1948公尺[1]
列表台灣百岳五嶽台灣百名山
座標24°23′0.24″N 121°13′54.48″E / 24.3834000°N 121.2318000°E / 24.3834000; 121.2318000
地理
位置 中華民國台中市和平區苗栗縣泰安鄉
所屬山脈雪山山脈
攀山
最簡路線雪東線(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雪山主峰

歷史

雪山地區是世居在此的泰雅族人的獵區。雪山南側大甲溪流域的志佳陽群(Sqoyaw,漢名又稱環山部落)泰雅族人稱雪山為「B'bu' Hagay」,意為「石頭山」,描述雪山頂到處堆積的砂岩塊[3];另有泰雅語稱為「Mahamayan」,譯作馬哈馬顏山;雪山西側大安溪流域的北勢群泰雅族人稱為「Sekoan」、「Sekuwan」,[4]:25[5][6][7]意為「碎石與裂縫」。清代方志《台灣府志》描寫其積雪之景,稱為雪山雪翁山,日人幣原坦認為「雪翁山」或「雪高翁山」為「Sekoan」的音譯。《淡水廳志》、《苗栗廳志》、《噶瑪蘭廳志》稱此山為玉山,《苗栗廳志》中「玉山霽雪」為苗栗八景之一,《噶瑪蘭廳志》中「玉山積雪」也為蘭陽勝景之一[a][9]:上冊36-45[10]

1867年英國皇家海軍小型風帆測繪船Sylvia號在台灣外海進行繞島測繪任務,在東海岸觀測完成後環繞至西海岸時,艦長布魯克中校(Commander Edward W. Brooker R.N.)在梧棲(Goche)外海觀測到在台灣內陸南北延伸的高聳山脊,最北端有一座超卓拔群、帽子形狀的山峰,有11300英尺高(約3444公尺),以船名命名為Mount Sylvia[11]:5091868年英國海軍部以此測繪成果發行的地圖英語Admiralty chart中,標示「Mt. Sylvia 11300」,而其南方不遠處繪有座12800英尺高(約3900公尺)未命名的山峰。[12][b]1873年4月,馬偕博士一行30餘人在賽夏族嚮導陪同下攀登Mount Sylvia,在登頂前因賽夏族頭目拒絕再前進而未能登頂。森丑之助楊南郡認為在日治前及日治初期明治年間,在1907年對雪山山區進行測繪之前,所謂Mount Sylviaシルビア山多半是指稱今大霸尖山[13]:305,323隨後西方相關文獻以Mount Sylvia稱呼雪山[14];《大清一統海道總圖》標示為「昔尔為牙山」;[15]日治初期又稱為「雪高翁山」或「シルビア山」(舊假名遣也有拼寫做「しるゔあ山」、[16]シルヴィア山[17]);大正4年(1915年)7月10日,蕃務本署測量員財津久平等人經埤亞南社(Pyanan,漢名又稱南山村)越過埤亞南鞍部(quri Sqabu,漢名又稱思源埡口),從雪山東峰稜線順利登上雪山主峰,並量出高度為12,972日尺(約3931公尺),比日本本土最高峰富士山還高;1923年,裕仁親王(後為昭和天皇)訪台,以「台灣第二高峰、僅次於新高山的山」命名為次高山[18];與新高山(玉山)、能高山並稱「三高[19]。山頂設有次高神社,包括水泥製神龕鳥居,現已不存。

戰後,1953年台灣省政府公告恢復「雪山」的歷史山名[20];時任總統的蔣中正巡視中橫公路時曾將雪山取名興隆山,但未被長期廣泛採用。

地理

 
雪山主峰、北稜角東北側景觀。左側山坡上可見三六九山莊。

雪山主峰與副峰群分布在雪山山脈的中段,約在台中市苗栗縣的市縣界上,地處雪霸國家公園境內。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周圍一帶地質特色、岩性皆相似的山塊,稱為雪山地壘。雪山地壘的基岩為始新世晚期或漸新世早期之四稜砂岩,是一種石英變質砂岩,硬度非常高,耐風化侵蝕,因此造就了雪山地壘的高聳地勢。

以雪山主峰為頂點,共有六條稜脈匯聚,分別是:

  • 西稜:為雪山山脈主稜西段,自雪山主峰向西延伸,經過翠池三叉山後北轉,在博可爾山(又名雪山西峰)再折向西南方。沿線包括火石山頭鷹山大雪山中雪山四座百岳山峰,也稱為大雪山稜脈。
  • 南稜:自翠池三叉山向南轉折,沿線有雪山西南峰、大劍山、油婆蘭山、佳陽山劍山等高山,又稱雪劍稜脈、劍山稜脈或大小劍稜脈。
  • 北稜:雪山山脈主稜自雪山主峰向北,經北稜角、凱蘭特崑山、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素密達山、布秀蘭山、巴紗拉雲山到大霸尖山小霸尖山的稜脈,即是聖稜線,亦稱雪霸線。雪山山脈主稜往北在布秀蘭山轉分支往東為主稜。大霸尖山往北往鎮西堡岳界稱為大霸北稜。
  • 北東稜:雪山山脈從布秀蘭山自北稜分出往東為主稜,沿線有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即武陵四秀
  • 東南稜:從雪山主峰南面,接上雪山南峰、志佳陽大山
  • 東支稜:由主峰往東延伸至七家灣溪河谷,沿線經過甘木林山、雪山東峰;也稱雪東線。

水文

雪山主峰主稜(西稜和北稜)為大安溪大甲溪的分水嶺。主稜以北為大安溪集水區,以南則是大甲溪。發源於此的溪流包括雪山溪(匯入大安溪)、司界蘭溪、高山溪、七家灣溪與桃山西溪(匯入大甲溪)。雪山北稜在布秀蘭山分支往東的北東稜為主稜,為淡水河大甲溪的分水嶺,布秀蘭山分支北稜續行為淡水河大安溪的分水嶺。發源於此的溪流包括塔克金溪(淡水河最高源流)。

在主峰西稜北側碎石坡下一公里處,為翠池,是大安溪最高源頭,也是台灣最高的高山湖泊。翠池之上、下各有上翠池、下翠池二池,上翠池為季節性小沼,乾季無水。

地質

雪山核心最高峰為兩座南北相距約450公尺高度相若、山形相仿的圓頂雙峰,被認為是冰河作用在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形成的冰帽下,東西兩端冰斗切割出的雙角峰,有地形學書籍稱南側略高、諸稜脈交會中心的雪山主峰為「雪山南角」,北側的北稜角為「雪山北角」。[2]:(圖十三)27,214-225 以雪山主峰為中心,共有數個冰斗地形構造環繞,其中規模最大的為一號冰斗,位於雪山主峰與北稜角下,開口朝向東方,長約1000公尺,最寬處約600公尺,不僅規模最大,形狀也完整。二號冰斗位於北稜角北側,規模稍小,但所在位置更高[21]。三、四號冰斗位於主峰與北稜角間的埡口北面,為堆滿巨石塊的石流坡;五號、六號冰斗位於雪山主峰西北側,五號冰斗底的草窪地,積水形成上翠池[22]。七號冰斗則位於雪山主峰西北坡下,為翠池的函水區。

除了雪山地區之外,在南湖大山大霸尖山玉山奇萊山合歡山等台灣山區亦可見類似的地形結構。最早關於台灣高山圈谷研究的文獻出自日籍學者早坂一郎[21];其後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經多次考察,發表台灣高山圈谷為冰河地形遺跡的論文,引發關於圈谷成因的學術論戰。有論者認為,台灣高山地區是否曾有的冰河,證據並不充分,而所謂圈谷其實是水系發育、向源侵蝕與風化作用所造成的崩谷地形[23]。其後由於一度缺乏實地研究,圈谷地型的確實成因陷入多方爭議而無定論。

1983年後,地理學家曾昭璇提出雪山圈谷為冰河遺跡的可能性;1998年,王鑫、崔之久、宋國城、楊建夫等學者在雪山的數個圈谷底部發現擦痕,並確認圈谷底部的基岩堤為冰坎,根據熱螢光定年成果,雪山地區的冰河作用可分為三期,最早為山莊冰期(44.25±3.72ka BP)、水源冰期(18.62±1.52ka BP)和最後的雪山冰期(10.68±0.84ka BP)三次主要冰期。並推算雪山山區在冰河最盛期時的雪線可能僅有3100公尺,因此雪線以上的山區都有可能長期積雪,進而發育出冰河,以及各種冰蝕的地形。雪山地區其他疑似冰河侵蝕的地形特徵,包括:

  • 冰坎:受冰河推擠,而堆積在冰河底部的條狀基岩堤,可見於一號圈谷底部、翠池出水口下游。
  • 冰斗湖:位於冰斗底部的冰蝕凹地,積水則成池。如翠池、上翠池等。
  • 冰蝕埡口:冰河分流處受冰雪侵蝕所形成的缺口。北稜角與主峰間的鞍部可能為此地形。
  • 冰蝕擦痕:冰河搬運的岩塊與底部岩床摩擦,在裸岩上形成數條方向一致的細微擦痕。可見於一號冰斗出口的黑森林內、冰斗底部的岩石上。

由於台灣多降水,高海拔地區日夜溫差大,在嚴重的風化侵蝕作用下,除了一、二號冰斗之外,雪山山區的其它冰斗圈谷構造都已不鮮明,無明顯巨大下凹的碗狀外型。

景觀

雪山主峰

雪山主峰標高3,886公尺,峰頂外型為圓頂角峰,設有一等三角點與石碑。雪山的地質構造以變質砂岩為主,在主峰周邊各處均可見變質砂岩的交疊構造出露,以及散落的風化砂岩碎塊。主峰東面為雪山一號圈谷,北面經埡口接上北稜角,西面稜脈接上翠池三叉山,南面則為斷崖崩壁。

北稜角

北稜角,又稱雪山北角,為主峰北邊的角峰,相對於主峰的雪山南角而稱,海拔高度3,882公尺,與主峰相距甚近,高度相仿,因此普遍不以副峰視之。北稜角與主峰間隔著一處埡口,該埡口即為一號圈谷與四號圈谷的分壁,可能是冰河發育所造成的冰蝕構造。

副峰群

以雪山為名的副峰,尚有:

  • 雪山東峰,百岳之一,位於雪東稜線上,海拔3,201公尺。甘木林山位於東峰和主峰之間。
  • 雪山南峰,位於志佳陽稜線上,3,505公尺。
  • 雪山西峰,別稱博可爾山,位於西稜,3,265公尺。翠池三叉山位於主峰往西峰和往西南峰的分叉。
  • 雪山西南峰,位於雪劍稜線,3,471公尺。
  • 雪山北峰,百岳之一,位於聖稜線上,3,703公尺。北稜角與凱蘭特崑山位於主峰和北峰之間。

氣候

雪山地區為典型的台灣高山寒帶重濕氣候,年降雨量三千公釐以上,年均溫攝氏5度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雪季從11月到隔年5月;夏季則偶有颱風。受山脈地型開口影響,冬季的東北季風常夾帶大量水氣自蘭陽溪谷湧入,造成大量降雪,因此雪山山區是台灣冬季降雪最多的地區之一。在雪山周遭的武陵、梨山、環山等谷地區域,氣溫稍高,屬高山溫帶氣候區。

生態

雪山地區自武陵、梨山溪谷的溫帶氣候,在短短數公里內因地勢拔高而演變至寒帶,因此林相多變,連帶的也有多種野生動物棲息在此地,包括台灣黑熊山羌金翼白眉帝雉櫻花鉤吻鮭台灣特有種生物。在植物方面,雪山基部以杉樹與闊葉樹混生林為主要林相,海拔高度提升後,轉為以鐵杉冷杉玉山圓柏等多種針葉樹為主;在峰頂附近,則只有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小檗等植物能夠生長。

雪山主峰東側有一全台海拔最高的冷杉純林,俗稱黑森林;在主峰西坡之下、翠池附近則有一處玉山圓柏純林,此區的因處於背風處,玉山圓柏生長得特別高大,型態有別於台灣其他地區;多數大型的柏樹年齡可能在兩三千年以上[24]。此外,主峰頂附近尚有玉山圓柏分布,但多已因火災而死亡,呈現白化的枯木狀態。

登山路線

 
聖稜線:從左方的雪山(北稜角),到遠處最右的大霸尖山。

雪山是台灣最熱門的登山景點之一,由於鄰近中橫公路,附近有梨山、環山、南山等高冷蔬菜園區,加上位於七家灣溪有武陵農場,開發甚早,交通基礎建設均完善。但在台8線封閉後,雪山山區的主要聯外公路只剩從宜蘭進入的台7線

攀登雪山主要是順著稜線來進行,因此可分為六條路線,分別是:

  • 雪東線:1969年救國團與林務局自武陵農場登山口起,開闢了順雪山東稜上攀的登山步道,沿線興建七卡山莊、三六九山莊,設備最完善,路線最短,成為最熱門的路線。
  • 聖稜線:沿北稜大霸尖山往南行進的路線。
  • 四秀線:自武陵農場起攀桃山,沿北東稜順武陵四秀接上聖稜線,最後至雪山主峰。
  • 大小劍線:自松茂沿南稜起登,沿途可順訪劍山大劍山等,因此稱大小劍線,或稱雪劍線、劍山線。
  • 志佳陽線:自環山志佳陽大山山腳處起登。在1969年武陵農場起登的雪東線尚未建設之前,原攀登雪山的大眾路線是志佳陽線,又因自古即是環山一帶原住民登雪山的路線,因此歷史頗為悠久。日治早期1915年由宜蘭方面入山,溪頭群泰雅族匹亞南部落(現漢名又稱南山村)的嚮導,即是帶領日人循傳統獵路由匹亞南翻越分水嶺思源埡口、跨越七家灣溪、經七卡傳統獵場、沿雪山東稜上攀。匹亞南距離七家灣溪太過遙遠,故在1921年4月辟南鞍部越道路開通、沙拉茅群(現漢名又稱梨山)、志佳陽群(現漢名又稱環山)情勢穩定、1926年志佳陽大眾步道開闢後,雪山的大眾路線即改由志佳陽線攀登。[10]:63
  • 大雪線:又稱雪山西稜,自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230林道的登山口進入,從中雪山起攀;一路經過大雪山翠池、再抵達雪山,路線最長,水源不足,是難度相當高的路線。

山屋

七卡山莊

七卡山莊位於雪東線,距離武陵農場登山口不到3公里;「七卡」為溪頭群匹亞南部落四大傳統獵場之一「Kikun」的音譯。[7]:50-53,112-115

三六九山莊

三六九山莊位於主峰左近的甘木林山山坡。甘木林山舊測高度為3,690公尺,因此又稱3690峰,山莊因此得名。山莊後方山坡即為黑森林,因林相茂密陽光易遮蔽而得名。野生動物眾多,登山路跡相較不明顯,早年山坡曾發生火災,燒死的冷杉成為一片白木林[24];此外亦分布著巒大花楸

翠池山屋

翠池山屋位於翠池旁,是大小劍線大雪線必經的山屋。

雪山山莊(遺址)

位於雪山東南稜志佳陽線,主峰、南峰鞍部東側,高山溪溪源上方,泰雅語稱為「Kassyo[2]:222-223。日治時1929年台中州知事於雪山東南山腹,興建可容納百人住宿的「次高山莊」,成為當時雪山地區唯一的新式山莊,志佳陽登山路線於是成為日治時與戰後初期攀登雪山的大眾路線。戰後雪山改名後改稱「雪山山莊」,現已不存,其遺址成為可搭數座帳篷的露營地。[25]

瓢簞山屋

位於志佳陽線,瓢簞池旁;隨著瓢簞池乾涸,目前已廢棄。

山難

馬來西亞籍鄭姓女登山客山難

2015年1月30日,16:08時,一11人之登山隊行經雪山線雪山圈谷山域時,一鄭姓登山客 ( 馬來西亞籍,女性,42歲)在雪山線10.7K處不慎跌落山谷,劉姓領隊確認鄭姓登山客頭部破裂腦漿溢出,明顯死亡。
臺中市政府消防局立即派遣4名梨山消防隊員及布農卡里布灣登山隊3人前往協助。

1月31日 06:54時,直升機抵達準備吊掛遺體,但現場氣流不穩定直升機無法進行吊掛,故將遺體搬運至三六九山莊附近空曠處。
1月31日 14:25時,由直升機吊掛起遺體。
1月31日 14:52時,降落至東勢河濱公園再轉送殯儀館等侯相驗。

參見

註釋

  1. ^ 古籍中「玉山」、「雪山」經常互相指稱,稱玉山為雪山、雪山為玉山、或彼此錯指。淡水、苗栗、噶瑪蘭所看到的都是雪山,看不到玉山,卻說『雪山在水沙連內山。高插天外,常隱不見,奇幻莫測。經年積雪,瑩澈光明。晴霽望之,輝如白玉,即「諸羅志」所謂玉山也(「彰化志」)』『玉山…彰化志直呼雪山』又說噶瑪蘭的溪水發源於玉山[8]。如今所稱之「玉山」固定為台灣最高峰、「雪山」固定為台灣第二高峰的名稱。
  2. ^ 依艦長布魯克中校發表的報告和英國海軍部海圖,「Mount Sylvia」應是指大霸尖山,其南鄰標高12800英尺未命名峰是指雪山,後世文獻描寫Mount Sylvia多是指雪山。

資料來源

腳註

  1. ^ 思源埡口 (地圖).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 ^ 2.0 2.1 2.2 林朝棨 (編). 臺灣省通志稿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 台北市: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7 [202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透過國家圖書館 台灣記憶. 
  3. ^ 出自中國電視公司製作,「台灣五頂峰:雪山山脈」節目,泰雅族人的訪問。
  4. ^ 楊忠義.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山川古蹟之傳統名稱(泰雅族)先期調查計畫案 期末報告書 (PDF) (報告).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1–103. 2019-12-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04). 
  5. ^ 林益仁; 王信翰. 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2014, 4 (4): 139–172 [2022-01-03]. ISSN 2308-32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6. ^ 蕭世暉; 汪明輝.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 (PDF). 地理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6-11, (65): 107–142 [2022-04-04]. ISSN 1019-6684. doi:10.6234/JGR.2016.65.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03). 
  7. ^ 7.0 7.1 雪霸國家公園鄰近地區(尖石、大同等)泰雅族口述歷史訪談暨部落發展規劃 (PDF) (報告).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執行;林益仁 主持;嘎義·亞威 研究員. 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8-12. 
  8. ^ 陳淑均; 李祺生. 噶瑪蘭廳志. 1852年 [202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9. ^ 百岳2.0小組. 陳遠建 , 編. 第二世代台灣百岳全集 初版. 台北市: 戶外生活. 2007-08-31. ISBN 978-986-6994-39-5. 
  10. ^ 10.0 10.1 大橋捨三郎. 次高山に就て (PDF). 山岳. Vol. 22 no. 3 (東京: 日本山岳會). 1927-04-30: 47–65 (日語). 
  11. ^ Edward W. Brooker. Remarks on the coast of Formosa, and islands and dangers east of it. Nautical Magazine and Naval Chronicle. 1868-09, 37 (ix): 504–510 [於1867年的水文測繪]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3) –透過里德學院數位收藏「福爾摩沙:十九世紀影像」 [Reed College of Portland, Oregon digital collection "Formosa: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由費德廉教授[Prof. Douglas Fix]創建 (英語). The height of the general mountain range varies from 9,000 to 12,000 feet, and at its north extreme is a remarkable hat-shaped peak of 11,300 feet, now called Mount Sylvia 
  12. ^ Formosa Id. and Strait (地圖). Admiralty Chart No. 1968. Cartography by Captains H. Kellett & R. Collinson, R.N., Lieut. M. Gordon, R.N., J. Richards, E. Wilds, and G. Stanley, Masters, R.N., 1867; additions by Comr. Brooker, R.N., 1868. 描繪H. Sharbau,刻版Davies, Bryer & Co. 倫敦: Hydrographic Office, British Admiralty. 1868年 [於1825-1867年的水文測繪,1867年8月15日英國海軍部發行,1868年2月修正]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3) –透過里德學院數位收藏「福爾摩沙:十九世紀影像」 [Reed College of Portland, Oregon digital collection "Formosa: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由費德廉教授[Prof. Douglas Fix]創建,原藏於大英圖書館系統編號004941270 (英語). 
  13. ^ 森丑之助.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 台灣調查時代5. 由楊南郡翻譯 四版. 台北市: 遠流. 2021-09-01 [初版2000-01-01 原文刊於《台灣日日新報》1900-06-06–13;1908-11,報導1907年的調查]. ISBN 978-957-32-9252-4. 
  14. ^ 劉克明. 臺灣今古談. 新高堂書店. 1930-11-30. 
  15. ^ 大清一統海道總圖 (地圖). 數位方輿. [推定製圖於1874年以後] –透過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原藏於大英圖書館系統編號004820337. 昔尔為牙山 一萬二千八百五十尺 
  16. ^ 台南——宜蘭·新竹·彰化·台中 (地圖). 東亞輿地圖. 1:1000,000. 西第3行南第3段北部 H-15.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日語陸地測量部. 1909-09-10 [1898年製版·1909年修正·1909-09-05印刷] –透過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特藏地圖 原藏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教室 索書號(LM)730.66 5017 sheet[H-15] (日語). しるゔあ山 
  17. ^ 鹿野忠雄. 次高山(シルヴィア山) (PDF). 山岳. Vol. 22 no. 3 (日本山岳會). 1928-04-30: 26–46 [1926年7月的登山記錄] (日語). 
  18. ^ 陳文添. 「次高山」的命名經過.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 (南投: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9年3月13日, (26). 圖三 [2021-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19. ^ http://www.sunriver.com.tw/takayama/sheishan.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百岳全集試閱頁
  20. ^ 台灣省政府. 公告臺中縣及苗栗縣交界之次高山恢復原名雪山.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 典藏號0041270022286014. 1953-11-06. 
  21. ^ 21.0 21.1 雪山的圈谷是崩谷、冰斗還是雪蝕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地景保育研究
  22. ^ 中國電視公司監製,麥覺明製作,MIT台灣誌-雪劍線探勘
  23. ^ 存档副本 (PDF). [2008-06-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24).  南湖大山圈谷群古冰河遺跡研究初步調查,2000年6月,王鑫、楊建夫、郭彥超
  24. ^ 24.0 24.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13/today-life2.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自由電子報:雪山千年圓柏 疑遭盜伐取暖
  25. ^ 雪山篇. 百岳全集書摘. 上河文化. [2022-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