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軍民國北洋軍閥派系西北軍中一支重要支系,由陝西將領楊虎城指揮。其出身關中刀客,早年參加護法戰爭陝西靖國軍第三路司令,護法戰爭失敗後北走陝北,依附於陝北鎮守使井岳秀,編為陝北鎮守使署補充第10團。北京政變後參加國民軍,改編為陝軍第三師,又改國民三軍第三師,與李虎臣部共同進行著名的西安保衛戰。西安解圍後編為馮玉祥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0軍。

楊虎城

沿革

西安事變前的楊虎城系第十七路軍

1929年上半年,與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等人一齊背馮投蔣,楊虎城部被編為第七軍(該軍番號原屬桂系,蔣桂戰爭後,蔣介石為表示對桂系部隊合法性的否認,將該番號轉給楊虎城),轄第17師。在蔣唐戰爭中擊敗唐生智。1930年中原大戰中編入中央軍何成浚討逆第三軍團,有八個旅:

中原大戰後,楊虎城率部追擊西北軍進入陝西,蔣介石任命邵力子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其第七軍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被稱為「陝軍」:

楊虎城部在圍剿紅二十五軍作戰中,於蔡窯裕、九間房、桃花嶺、華陽鎮翟喚戰鬥,陝西警備第1、2、3旅和第42師柳彥彪旅的兩個團先後受殲滅性打擊,原任旅長的張漢民被俘後遭誤殺,張鴻遠受傷,唐嗣桐黃埔一期)被俘。1935年除夕,紅四方面軍進攻陝南,克寧強縣城,守軍楊竹蓀團被殲,團長陣亡,劉文伯、王勁哉部退走,勉縣也被紅軍攻占,紅軍又繼續進攻漢中、褒城,時駐守漢中的是第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所率段象武第50旅,褒城為耿景惠團,紅軍攻城數曰未克,又退回川北。

陝軍支系楊渠統部

楊虎城陝軍第十七師第四十九旅楊渠統部,是1929年楊虎城在河南南陽作戰時收編的部隊。1931年11月,隴東土軍閥、甘軍新編第13師師長陳珪璋楊虎城孫蔚如第17師及下屬的楊渠統第49旅、段象武第50旅聯兵西進奪取甘肅省政。在定西巉口鎮西北軍惡戰一場取勝。1931年12月1日聯軍進占蘭州孫蔚如甘肅宣慰使甘肅省主席身份入主省政,統攬甘肅軍政大權,命楊渠統為蘭州警備司令,陳珪璋無職無名住進了省政府西花園。1932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陳珪璋邢啟堂邀請,帶幾名衛士到佛照樓玩牌賞燈,楊渠統部特務營長杜耀宗率數十名士兵衝進佛照樓,聲稱抓逃兵,挾持陳珪璋去甘肅省警備司令部談話。陳珪璋被挾持到甘肅省政府被活埋於西花園枯井中。[1]是夜,陳珪璋在蘭州部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包圍解決,並封鎖消息。2月21日夜,楊渠統旅留駐平涼黃照華團偷襲陳珪璋平涼駐軍,陳珪璋部倉促應戰,天將明時,均被繳械。平涼遂被孫部占領。陳珪璋部駐靈台之第一旅,駐西峰之第五旅及留守涇川之第三旅,共計約五六千人逃往慶陽一帶。後第一旅被楊渠統收編,旅長謝紹安「解甲歸田」,第五旅往隴西投奔魯大昌楊渠統以隴東綏靖司令名義,駐防平涼。1934年10月蔣介石為削弱楊虎城的勢力,把第49旅改編為新編第5師,師長楊渠統,調河南省漯河劉峙節制。1935年夏改稱第167師,轄2旅4個步兵團:

1937年參加淞滬抗戰。1938年2月奉命炸毀津浦鐵路淮河大橋。1938年3月調入第十六軍。對該師加以改造,進了一大批黃埔生,團、營、連軍官大幅調整中央化。1938年6月24日,第167師在武漢會戰長江馬當要塞作戰,師長薛蔚英(黃埔)就提出要走小路增援馬當,走山區小路晚到2天,貽誤戰機。7月2日,奉令後撤整理。被撤銷師番號。1938年8月15日師長薛蔚英因「赴援馬當,託故遲延,不聽指揮」被軍法槍決。所部被第七十九軍第118師(師長王嚴)收編,融入土木系骨幹部隊。

西安事變後分化為三大派系

西安事變後,警備第一旅王俊部、警備第二旅沈璽亭和唐得楹的2個團、第17師49旅旅長王勁哉部相繼投向南京國民政府,共14個團約2萬餘人脫離了十七路軍。原17路軍仍有兩個師、兩個獨立旅、兩個直屬團(教導團與騎兵團)約四萬多人在孫蔚如領導下未叛離楊虎城。

警備第一旅先被編入第177師。留守陝西河防。1939年4月被改編為「新27師」,師長張坤生,副師長王俊(1939年8月接任師長),團長劉恩蔭等。1940年1月轉隸第八十軍進駐中條山。

警備第二旅下轄的沈璽亭和唐得楹的2個團,從鄠縣徒步到臨潼乘火車,由別動總隊第一支隊護送出潼關,到河南後被開封綏靖公署主任劉峙改編為獨立第19旅,轄4個團,委任沈璽亭為旅長,唐得楹為副旅長兼團長,第2團團長張惠民,駐尉氏縣整訓。後被調洛陽改編為第166師某旅,唐德楹任旅長。沈璽亭調任軍政部少將部副。[2]

王勁哉部

西安事變後1937年2月楊虎城第十七路軍第49旅旅長王勁哉率第98團、補充1團叛出陝軍投蔣,被編為獨立第20旅,後改為新編第35師,少將師長王勁哉,少將副師長謝靖,少將參謀長沈澄,隸屬於劉峙駐豫綏靖公署。駐開封王勁哉兼開封警備司令。此時所部約3000餘人。

1937年抗戰爆發後,編入劉峙的第二集團軍。執行抓捕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後編入湯恩伯第二十軍團,參加1938年3月台兒莊戰役後,將淞滬抗戰退下來的楊渠統的一個師殘部編為補充團。

移防河南歸德,策應李宗仁第五戰區的大撤退。後增援山東鄆城,解菏澤之圍,損失過半。後又參加了圍攻蘭封土肥原賢二師團的戰鬥。突圍到河南太康,轉隸豫鄂邊區總司令湯恩伯的第31集團軍第十三軍。收容散兵人員,增加補充為5000左右。武漢會戰時在九江烏頭鎮阻擊日軍戰鬥中損失慘重,防守瑞昌,立下戰功。退至鄂南的咸寧蒲圻休整補充。在鄂南等縣自行收繳吞併當地的地方自衛抗日武裝,以充實自己的部隊。1938年11月改為第128師。王勁哉任第十三軍中將副軍長,謝靖任代師長,轄第382旅(李俊彥)、第384旅(古鼎新)。382旅(李俊彥)調歸第十三軍。為避免被湯恩伯吞併,1938年冬,率部從蒲圻北渡長江,乘虛進入當時日軍還沒占領的洪湖(當時是沔南地區)、沔陽(今仙桃市)地區,採取硬吃、誘降的方式,吞併了當地的川軍游雜鄒興的2000人槍、漢川叼汊湖一帶的新四軍周干臣部收編為一個團,不久就找個藉口將周除掉;以獨立旅旅長之職相誘收編了天門潘尚武的自衛軍1800多人槍;後來連已被國民黨收編的駐防潛江老新口的游擊縱隊第五支隊管子芳。被占踞的六個縣的保安隊也被繳械。不到一年的時間,隊伍滾雪球般地迅速擴大為15個團,一年後又擴大為30個團近三萬餘人,基本上形成了以洪湖為中心,逐步擴大到沔陽天門潛江監利漢川江陵等6個縣地盤,其勢力還曾發展到雲夢華容漢陽等地,建立起了一個自成一體,不聽國民黨政府領導的體系,並在洪湖防區。自行擴編為師轄旅制。改隸郭仟的宜昌長江上游防守司令部第五戰區,名義上歸入第29集團軍(川軍,司令官王纘緒)。1939年2月,128師撤旅改為三團制,中將師長王勁哉,少將步兵指揮官古鼎新,劃歸第五戰區直轄,1939年12月王勁哉兼任漢沔游擊區中將指揮官,聽任128師自治。128師師部最初設在沔陽縣彭場沔城等地。1939年12月10日日軍占領沔城後,王勁哉將師部移駐洪湖峰口。1943年2月到3月,日軍決定對湖北省中部的游擊隊發動有組織性的毀滅作戰,動用了日軍第11軍3個師團規模,還加上偽軍共計十萬之眾。1943年2月13日,日偽軍重兵合擊128師,該師第382旅(旅長古鼎新)叛國投敵,該師對日作戰失利,部隊潰散,2月25日,王勁哉在監利柳關鎮官灣附近被日軍騎兵俘虜。李德興楊秀峰程權五任蘭圃等均被俘。

馮欽哉部

西安事變後,馮欽哉率第42師叛出陝軍投蔣,被擴編為第二十七路軍。1937年8月20日第二十七路軍奉命由大荔縣、韓城防地開拔,到潼關、華陰附近集結,陸續乘車向石家莊前進。 從下火車的9月2日到10月27日,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169師從河北保定石家莊一帶,隨着戰役需要不斷調防,先後經歷了河北滿城戰役、保定城南八里莊、岳家莊戦斗、郭莊、楊村戰鬥、東、西金山里遭遇戰、滹沱河阻擊戰、賈莊遇襲戰、常家坪戦斗、臥虎石、山頭村、銅花林一帶阻擊戰大大小小十餘次戰鬥。損失極為慘重。

1937年9月第二十七路軍改為第十四軍團。下轄

  • 第42師:師長柳彥彪(1937.3--1939.10.22)
  • 第169師(武士敏
    • 第505旅旅長行海亭
      • 第1009團團長:張蒞廷。二營營長楊雲波、三營營長席德魁
      • 第1010團團長:潘錫疇 團附:武兆元。二營營長李步霄,苗營
      • 第507旅旅長王宏業
        • 第1013團團長:黃維華
        • 第1014團團長:趙子章。一營營長劉禹干,第二營劉秉元

1939年3月馮欽哉第十四軍團改編為第九十八軍,駐中條山區,隸屬第14集團軍:

1941年5月,中條山戰役中,該軍被曰寇包圍,在八路軍掩護下轉入太岳根據地休整。1941年9月,日軍九路圍攻作戰中損失慘重,軍長武士敏自戕,師長王克敬被俘後殉職。1941年11月,該軍殘部經過收容,重新整補,黃埔一期劉希程繼任軍長,逐步演變為中央軍嫡系部隊。調往大西南地區,歸入中國遠征軍駐守滇西。1944年12月番號撤消,所部縮編為第169師改隸第二十六軍

孫蔚如部

1937年4月30日楊虎城被逼出國,第十七路軍被撤銷,陝西警備各旅等部編為第177師,由原綏署參謀長李興中任師長,隸屬孫蔚如第三十八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7月21日,第17師赴華北前線作戰。8月28日,第177師在三原召開歡送第529旅赴前方參戰大會。第529旅參加了忻口會戰閻揆要的第1057團原有200多名共產黨員,忻口戰後只剩下60多名黨員,第二營全部損失;第529全旅3000餘官兵,忻口戰後僅剩800餘人。第177師師長李興中、副師長王根僧奉命把駐洛川、三原的第177師(欠第529旅)開赴禹門口黃河西岸構築國防工事。

1938年4月底,第177師奉命讀過黃河進入晉西南作戰。

1938年6月免去孫蔚如的陝西省主席職務,成立第三十一軍團,孫蔚如任軍團長,下轄:

  • 第三十八軍(軍長趙壽山
    • 第17師,趙壽山兼任師長;
    • 獨立第46旅(原陝西警備第2旅),孔從周任旅長。1940年獨立第46旅和晉南反正的偽軍一部合編為新編第35師,師長孔從周/戚文平
  • 第九十六軍:1938年6月第177師擴編為第九十六軍。軍長李興中,副軍長王根僧,參謀長張韜安
    • 第177師,師長李中興兼/陳碩儒(第17師副師長升任)。駐解縣虞鄉黃家窯。副師長任雲章兼530旅旅長。輜重營營長李錦峰升任野戰補充團團長,529旅旅長由孫潔生接任。陳依萍升任1057團團長,王汝照升任營長。楊異青任1059團團長。補充團團長楊復震
    • 獨立第47旅(原陝西警備第3旅):王鎮華任旅長。後為楊復震。1942年擴編為新編第14師,陳子堅任師長。
  • 教導團團長李振西
  • 騎兵團

1938年冬,中共中央和陝西省委指派蒙定軍范明張西鼎胡振家等人組成中共第三十八軍工委,由蒙定軍任書記,開展工作。陝西省委還先後從安吳青訓班抽調青年知識分子作為骨幹,充實了各師、旅、團、連的政治力量。三十八軍工委領導共產黨員和同情革命的姚警塵孔祥禎崔仲遠劉俊甫溫朋久程文津陳雨皋、周延等協助軍長趙壽山在部隊中辦刊物、辦訓練班等,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工委曾在1938年3月、10月和1939年春,先後三批選送軍官、士兵和青年學生馬常芬崔一民李東林韓文欽趙華茂魏一鶚張瑞生曹靜夫劉光毅劉書常周哲民劉書俊等十餘人到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等院校,或去安吳青訓班學習。軍長趙壽山派子女趙元傑趙銘錦赴延安學習,蔣介石偵知後,勒令追回。1939年元月劉威誠被撤職後,離開了陝西警一旅,準備赴延安學習。汪鋒代表中共陝西省委向劉威誠指示要「維護三十八軍這一支革命力量」,讓劉威誠到三十八軍去工作。劉威誠於1939年底,以受孫蔚如、趙壽山派遣的形式回到三十八軍,後又到十七師,先後擔任一〇二團、五十一團團長,配合地下黨組織工作。

1938年底,第三十一軍團改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蔣鼎文兼,副總司令孫蔚如[3]。川軍第四十七軍軍長李家鈺兼任集團軍副總司令。蔣鼎文被任命為十戰區司令長官後,孫蔚如接任總司令。裴昌會繼任副總司令。參謀長陳子堅、秘書長李百川

該軍參加了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1939年底年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山西新軍脫離閻錫山當局,投入八路軍。蔣介石怕第三十八軍受其影響。1940年9月30日,蔣介石以「為使晉南作戰部隊與陝豫河防部隊平均勞逸,加強晉南我軍作戰起見」為由,命第四集團軍調往河南洛陽以東地區擔任河防任務,中條山防務由第三十四集團軍接替。10月23日,第九十六軍與新來的孔令恂第165師開始接防,第九十六軍於黃堆村附近南渡黃河,由交口車站登車,至洛陽後,於翟泉鎮、石橋、三十里舖、東山嶺頭、東馬村地區集結。第三十八軍駐鞏縣偃師滎陽汜水一帶。11月7日,根據第四集團軍總部的命令,177師部署在趙溝口至關家間駐防,獨立47旅則集結在洛陽東北的保家莊、石橋寺、夏碑一帶整訓。第四集團軍總部設在偃師的蔡莊。第九十六軍軍部駐洛陽平樂鎮。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下令,第四集團軍在休整部隊的同時,務必鞏固河防,組成軍隊與地方相配合的防禦體系。軍統張太祥龍冠軍等帶領大批政工人員及中央軍校畢業生到第三十八軍任職;指名強迫一些幹部到西安「西北青年勞動營」受訓。

1941年參加了鄭州戰役,在廣武\滎陽阻擊日軍。

1942年春,第四集團軍奉蔣介石之命整編,17師和177師取消旅的編制,每師直轄三個步兵團。177師由張玉亭李潤軒張鏡白分別任團長,師長陳碩儒調任集團軍參謀長,530旅旅長李振西升任師長,政治部主任余夢非。對與共產黨關係密切的38軍實施「整訓、縮編、調職」。1942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及一戰區司令部調三十八軍的團以上軍官到重慶、洛陽集訓,進行反共教育。1942年9月1日,第九十六軍獨立47旅與第四集團軍教導團、騎兵團合編為新14師,集團司令部參謀長陳子堅任師長,團長分別是殷義盛雷振起王訓誠魏鳳樓挺進1縱隊也由第九十六軍指揮,軍直輜重團團長馮邇革

1943年秋,趙壽山軍長親自主持舉辦軍官訓練隊,派劉威誠擔任隊長。1943年11月,湯恩伯部接替第三十八軍在黃河南岸河防任務,該軍集中整訓。在陝西眉縣暗殺了第三十八軍後方辦事處屯懇處處長共產黨員許權中任耕三。1944年2月,趙壽山升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赴武威就職,第三十八軍:

軍長張耀明針對前兩任軍長孫蔚如、趙壽山對共產黨友好的態度,公開發出「三十八軍有共產黨,要開展自首運動」「杜絕奸謀、預策安全」的一號令。1944年4月,該軍參加了豫中會戰中的方家嶺激戰。第十七師第五十團堅決抗擊,後被敵包圍,實力無法保存,以詐和麻痹敵人,突出重圍,遭受了嚴重損失。張耀明指責這是「曲線救國」,五十團主要負責人遭受迫害。

1944年7月29日,李興中升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同時仍兼第96軍軍長。到1945年3月,第四集團軍在洛寧、盧氏、官道口一帶與敵反覆拉鋸作戰已近一年。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到重慶陸軍大學受訓,其職由副司令裴昌會暫代。

1945年6月,第四集團軍縮編成第三十八軍,第九十六軍和新編第14師被裁減。第四集團軍原有的14個團減成9個團。孫蔚如調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第96軍軍長李興中接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嫡系第二十七軍轉隸第第四集團軍。第三十八軍:

1945年7月17日,該軍第17師的第50、第51兩個團及第49團的1個營,共2300餘人,在劉威誠(共產黨員,第51團團長)、張復振(共產黨員,第50團團長)、徐又彬梁厲生雷展如等的率領下,在河南洛寧縣故縣鎮起義,7月22日進入八路軍河南軍區豫西二分區與司令員韓鈞、政委劉聚奎部會師,8月北渡黃河進入晉冀魯豫解放區,受到劉伯承、鄧小平、陳賡等的接見。該部參加了1945年9月的上黨戰役

1946年5月15日,整編第38師副師長孔從周、整編第55旅旅長孫子坤、副旅長殷義盛率部3000餘人在河南鞏縣起義,旋即被鎮壓,孫子坤被俘後在南京雨花台被槍決。1946年8月8日整編第38師整編第177旅第530團第一營第二連連長呂元璧、第三連連長薛生榮輝縣起義,順利進入太行第3軍分區駐地林縣楊柳川。與此同時,整編第177旅第529團的一個機槍排也起義進入解放區。這些起義投共部隊改編為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歸陳賡謝富治兵團指揮。重建的第17師、第55師成為胡宗南集團所轄的嫡系部隊。原十七路軍部隊只剩下第177師李振西部,1946年為整編177旅,隨整38師轉戰晉南、陝中,屢受打擊。1949年扶眉戰役中,38軍損失慘重,軍長姚國俊被免職,李振西接任軍長,此後該部隨胡宗南退入西南,在西南戰役中,李振西拒絕隨裴昌會起義,將部隊帶到四川安縣以西,最終還是被迫向解放軍投誠,十七路軍餘部的歷史至此全部結束。

參考文獻

  1. ^ 《慶陽縣誌》人物傳 陳珪璋[失效連結]
  2. ^ 公秉藩:“十七路军沈、唐两团叛杨投蒋经过”,发表于《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3. ^ 西北军惨烈中条山抗战 10万日寇三年未过一步. [2007-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