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兒·艾奈爾
阿黛兒·艾奈爾(法語:Adèle Haenel,發音:[adɛl enɛl];1989年2月11日[1]—)是一位法國女演員。2014年,她以《美麗失敗者》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女配角[2] 。2015年,她憑藉電影《不打不相愛》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3]。
阿黛兒·艾奈爾 Adèle Haenel | |||||||
---|---|---|---|---|---|---|---|
女演員 | |||||||
國籍 | 法國 | ||||||
出生 | Adèle Haenel 1989年2月11日 | ||||||
職業 | 演員 | ||||||
活躍年代 | 2002年至今 | ||||||
|
生平
艾奈爾出生於法國巴黎,在塞納-聖但尼省的小鎮蒙特勒伊長大,她稱其為一個充滿左翼氣息的藝術社區。她的母親是一位教師,父親則來自奧地利,從事翻譯工作[4][5]。艾奈爾也會說一點德語。[6]
演藝事業
艾奈爾的首個角色是2002年法國電影《惡魔的孩子》裡的一名患有心智疾病、與哥哥相依為命的小女孩。當時年僅11歲的艾奈爾和親哥哥一起參加試鏡,最終只有她被選中[7]。拍完這部出道作後相隔5年才以《愛上壞女孩》回到了大銀幕。
政治立場
哈內爾因其極左翼、托洛茨基主義、女性主義、LGBT+(她對這一身份的宣示較為低調)、反種族主義的政治立場和對社會正義事業的參與而聞名。她認為歧視現象在資產階級和父權制的框架內交織在一起,導致了性別暴力、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特別是在她所脫離的學術藝術界。哈內爾主張在戲劇創作中推廣一種替代模式,並致力於反對施加於女性和年輕女孩的性別暴力和性侵害。此外,她還將這些議題與馬克思主義激進女性主義的基本問題聯繫起來,並積極參與關於警察暴力、反殖民主義、生態主義以及以巴衝突的討論[8][9][10]。
在2022年法國總統選舉期間,哈內爾公開支持托洛茨基主義政黨「不斷革命」,並參與了該黨候選人阿納斯·卡茲布的競選活動。然而,卡茲布未能獲得足夠的提名以獲取競選資格。此後,哈內爾參加了該黨的多次會議。2022年5月,她表示自己已成為反資本主義者:她最初「關注的是女性主義問題……,但你會意識到這些系統是相互關聯的」,因為「在資本主義框架內不可能實現任何解放」[11][12][13]。
艾奈爾是法國#MeToo運動的著名人物,也是第一位公開談論及譴責法國電影業中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的女演員[14][15][16]。
私人生活
2014年,艾奈爾在法國凱薩獎頒獎典禮上公開承認她與女導演瑟琳·席安瑪正在交往[17]。2018年,和瑟琳·席安瑪在拍攝《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前已和平分手[18]。
2019年,艾奈爾對法國導演克里斯托夫·魯吉亞提出性騷擾指控,她指出在2002年拍攝《Les Diables》時遭到魯吉亞多次強吻及觸摸身體,期間長達三年[19]。艾奈爾表示:「一個近40歲的男子,每週和一個只有12至15歲的女孩在房間獨處,試圖對她上下其手[20]。」、「我真的好難受,好髒,我想死[21]。」等,曾令她決定放棄拍電影。直到2007年,高中畢業的艾奈爾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愛上壞女孩》的選角導演Christel Baras,她說服了艾奈爾繼續演戲[7]。
作品
年分 | 電影 | 導演 | 備註 |
---|---|---|---|
2002 | 《惡魔的孩子》 Les Diables |
克里斯托夫·魯吉亞 | |
2007 | 《愛上壞女孩》 Naissance des Pieuvres |
瑟琳·席安瑪 | 提名-凱薩獎最有潛力女演員獎 |
2011 | 《巴黎妓院回憶錄》 L'Apollonide : Souvenirs de la maison close |
貝特朗·波尼洛 | (第6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盧米埃獎最有潛力女演員獎 提名-凱薩獎最有潛力女演員獎 |
2013 | 《美麗失敗者》 Suzanne |
卡黛兒·基耶維蕾 | 凱薩獎最佳女配角 |
2014 | 《不打不相愛》 Les Combattants |
托馬·卡耶 | 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 開羅國際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提名-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 |
《我們曾深愛過的男人》 L'Homme qu'on aimait trop |
安德烈·泰希內 | 提名-盧米埃獎最佳女演員 | |
2015 | 《禁忌密室》 The Forbidden Room |
蓋·馬汀、Evan Johnson | |
《流浪劇團之家》 Les Ogres |
蕾雅·佛奈兒 | ||
2016 | 《沒有名字的女孩》 La Fille inconnue |
達頓兄弟 | (第6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
《夜行盛宴》 Nocturama |
貝特朗·波尼洛 | ||
《孤兒》 Orpheline |
阿諾·德斯帕里勒斯 | ||
《Spiritismes》 Spiritismes |
Guy Maddin、Evan Johnson、Galen Johnson | ||
《昨日盛開的花朵》 Die Blumen von gestern |
克里斯·克勞士 | ||
2017 | 《每分鐘120擊》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
羅賓·康皮洛 | (第70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配角 |
2018 | 《國王與平民》 Un Peuple Et Son Roi |
皮耶·休雷 | |
《舊愛來找碴》 En liberté ! |
皮艾爾·沙爾瓦多利 | ||
2019 | 《鹿皮奇談》 Le Daim |
昆汀·杜皮爾 | |
《燃燒的女子畫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瑟琳·席安瑪 | (第72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提名-凱薩獎最佳女主角 | |
《Heroes Don't Die》 Les héros ne meurent jamais |
Aude Léa Rapin |
音樂作品
- KOMPROMAT feat. Adèle Haenel - De mon âme à ton âme
參考資料
- ^ AInterview d'Adèle Haenel : "La relation avec un réalisateur fait tout". laprovence. [2014-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 France's Cesar Awards: Me, Myself and Mum Wins Best Film.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1).
- ^ Cesar Awards: 'Timbktu' Sweeps, Kristen Stewart Makes Histor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 ^ Adèle Haenel. L’émotion brute. Paris Match. [2017-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ADÈLE HAENEL, LA BELLE INSURGÉE. liberation. [2011-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 ^ Puyremond, Zoé. 8 choses que vous ne savez (peut-être) pas sur Adèle Haenel. Grazia. 7 February 2020 [29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法語).
- ^ 7.0 7.1 ADELE HAENEL ON FILM. Crash.f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Antoine Oberdorff. Adèle Haenel : qu’est-ce que Révolution permanente, le collectif d’extrême gauche que l’actrice a rejoint ?. LACroix. 2023-10-05 [202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4).
- ^ Megan Bourdon. Adèle Haenel, actrice sans fards et résistante. Marie Claire.fr. 2019-11-05 [2019-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 ^ Jérôme Lachasse. "Il m'a détruite": le témoignage bouleversant d'Adèle Haenel, qui accuse Christophe Ruggia de violences sexuelles. people.bfmtv.com. 2019-11-04 [202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 ^ Campagne d’extrême-droite contre Adèle Haenel : face aux attaques, faisons front en solidarité. revolutionpermanente.fr. [202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5) (法語).
- ^ « Faire le portrait de la jeunesse en feu ! » : Adèle Haenel appelle à la grève générale. Le HuffPost. 2023-02-21 [202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1) (法語).
- ^ Un "torrent d'insultes" : Adèle Haenel ciblée par des "propos sexistes" après ses déclarations sur les retraites. ladepeche.fr. [202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6) (法語).
-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Filmmaker Céline Sciamma Is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 marieclaire.fr. [201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 ^ Schofield, Hugh. Adèle Haenel MeToo moment shocks French cinema. BBC. 7 November 2019 [29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4).
- ^ Peltier, Elian. Adèle Haenel: France ‘Missed the Boat’ on #MeToo. The New York Times. 24 February 2020 [1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 ^ Romney, Jonathan. Adele Haenel, Recycling cliches is a sign that a film lacks courage. The Guardian. 2016-12-04 [2016-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 ^ Adèle Haenel, actrice sans fards et résistante. indiewire.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Star Adele Haenel Accuses Director of Years of Harassment. marieclaire.fr.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 ^ French film star Adele Haenel accuses director of abuseaccess. cnn. 2019-11-08 [2019-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 ^ Adèle Haenel, actrice sans fards et résistante. marieclaire.fr.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