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吉·隆哥
路易吉·隆哥(義大利語:Luigi Longo;1900年3月15日—1980年10月16日),意大利共產主義政治人物,於1964年至1972年間擔任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1]。隆哥又因其化名加洛(Gallo,意為「雄雞」)而聞名。
隆哥出生於皮埃蒙特的富比內。在都靈理工大學就讀期間,隆哥是意大利社會黨青年陣線的一員,參與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赴里窩那參與意大利社會黨代表大會時,同陶里亞蒂、葛蘭西等人一同宣布退出社會黨,另建意大利共產黨;隆哥當選青年團中央委員。1922年,作為意共一員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得到列寧接見[2]。
墨索里尼掌權後,隆哥率領青年陣線開展反法西斯運動,1923年和1925年兩次被捕,後流亡至瑞士。1927年,當選意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1933年,赴蘇擔任意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及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934年,赴巴黎,擔任意共國外中心負責人。1934年,主導意共和意大利社會黨簽訂《共同行動公約》。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隆哥參加國際縱隊,擔任第2縱隊政委,隨後又出任國際縱隊總政委。西班牙共和軍戰敗後返回法國。1940年,法國共和政府不敵納粹德國入侵而投降,建立維希政權。維希政權逮捕隆哥,於1941年5月將他引渡給意大利政府,他被判處5年徒刑。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垮台,隆哥獲釋,組建游擊隊、開展抵抗運動。10月,成為北意大利共產黨游擊隊加里波第旅的司令員,其部下最終將墨索里尼處決[3]。
戰後,隆哥當選為意大利共產黨中央副總書記,在此期間分管群眾工作[3]。他還當選意大利制憲議會成員,並在1948年至1968年長期擔任眾議院議員。1964年,隆哥接任陶里亞蒂成為意共總書記,決定繼續意共十大的陶里亞蒂新路線,即「結構改革」與「逐步發展」路線,和「走向社會主義的意大利道路」。1968年,隆哥罹患中風,其副手恩里科·貝林格逐漸取代其地位。1972年不再擔任總書記一職,改任意共名譽主席。1980年在羅馬逝世[4][5]。
參考資料
- ^ Aldo Agosti (編). Luigi Longo: la politica e l'azione. Rome: Editori Riuniti. 1992. ISBN 88-359-3603-9.
- ^ Aldo Agosti, Storia del 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 1921-1991, Roma - Bari, Laterza, 1999. ISBN 88-420-5965-X.
- ^ 3.0 3.1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匯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國歷史(一) 第一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第565頁。
- ^ 朱庭光 (編). 外国历史名人传. 近代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 ^ Agosti, Aldo. Storia del 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 1921-1991. Rome - Bari: Laterza. 1999. ISBN 88-420-5965-X.
政黨職務 | ||
---|---|---|
前任: 帕爾米羅·陶里亞蒂 |
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 1964–1972 |
繼任: 恩里科·貝林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