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伯特·維納

美國數學家

諾伯特·維納(英語: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是一名美國應用數學家,在電子工程方面貢獻良多。他是隨機過程噪聲信號處理的先驅,又提出「控制論」一詞。

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
出生(1894-11-26)1894年11月26日
 美國密蘇里州哥倫比亞
逝世1964年3月18日(1964歲—03—18)(69歲)
 瑞典斯德哥爾摩
國籍 美國
母校塔夫茲大學BA
康乃爾大學MA
哈佛大學PhD
知名於控制論
布朗運動
維納空間
維納混和空間英語Wiener amalgam space
古典維納空間英語Classical Wiener space
演化資訊學
廣義維納過程英語Generalized Wiener process
資訊革命
資訊哲學
配偶Margaret Engemann1926年結婚)
兒女2名
獎項博謝紀念獎(1933年)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63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數學控制論
機構麻省理工學院
論文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the Algebra of Relatives by Schroeder and that by Whitehead and Russell(1913年)
博士導師卡爾·施密特[1]
其他指導者喬賽亞·羅伊斯[2]
博士生阿瑪爾·博士英語Amar Bose
科林·謝里英語Colin Cherry
池原止戈夫日語池原止戈夫
李郁榮
諾曼·萊文森英語Norman Levinson
朵洛西·沃爾科特·威克斯英語Dorothy Walcott Weeks
約翰·P·科斯塔斯英語John P. Costas (engineer)
簽名

生平

他的父親里奧·維納是波蘭猶太移民,母親是德國猶太人。里奧是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族的講師,他用他自創的高壓方法培育諾伯特。憑他的天份再加上父親的培育,他成為神童。1903年,他開始上學;1906年(12歲),高中畢業,同年9月入讀塔夫斯學院修讀數學;1909年(15歲)時他已取得學士學位,入讀哈佛大學研究動物學。一年後他往康乃爾大學轉讀哲學。1912年,18歲的他取得數理邏輯的博士學位。

他到英國劍橋伯特蘭·羅素戈弗雷·哈代學習,1914年又到德國哥廷根大衛·希爾伯特愛德蒙·蘭道。之後他回到劍橋,再回到美國。1915至16年,他在哈佛教授哲學,其後為通用電氣大美百科全書工作。戰爭期間在馬里蘭州阿伯丁試驗場鑽研彈道學。戰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數學。他講課技巧惡劣,常常鬧笑話或心不在焉。

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他不時到歐洲。1926年和一名德國移民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他主要在哥廷根和劍橋,研究布朗運動傅立葉變換調和分析狄利克雷問題Tauber型定理英語Abelian and tauberian theorems等。1929年維納指導當時在貝爾電話公司學習的博士生李郁榮研製了李-維納網絡,獲得美國專利。1935年維納應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之聘,到清華大學講學,主講傅立葉變換,聽講者包括華羅庚段學復等。維納曾推薦華羅庚徐賢修合寫的論文發表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物理學報》(上) [3][註 1]

二戰時,他在槍炮控制方面工作,引發了他對通訊理論反饋的興趣,著《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一書,促成了控制論的誕生。戰後發生了一件怪事,他邀請了人工智能電腦科學神經心理學的年輕學者到麻省理工。當這批學者來到時,他卻突然斷絕所有來往。這可能由他的神經質性格引起。他的家族中包括弟弟等,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病史,而維納本身則有重度的近視[註 2]與嚴重的躁鬱症。躁症發作時,他瘋狂似的跑遍校園,向別人宣傳他的發現。而躁鬱症症狀產生時,他則多次向麻省的同事列文森訴說自己的自殺念頭。

二戰後,他對科學研究的政治影響和科學的軍事用途更為關注。他拒絕接受政府資助或參與軍事計劃。[來源請求]

1964年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逝世。

著作

部分:

自傳

  • 1953年,《昔日神童:我的童年與青年時代》
  • 1956年,《我是數學家

注釋

  1. ^ 同時期者尚有法國數學家雅克·阿達馬
  2. ^ 在麻省理工任教時,幾乎得用手摸著牆壁走路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諾伯特·維納數學譜系計畫的資料。
  2. ^ Leone Montagnini, Harmonies of Disorder – Norbert Wiener: A Mathematician-Philosopher of Our Time, Springer, 2017, p. 61.
  3. ^ 張奠宙著《中國近代數學的發展》127-128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