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橋 (廬山)
29°30′55″N 116°00′33″E / 29.51528°N 116.00917°E
觀音橋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 |
編號 | 3-67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觀音橋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原星子縣)境內的廬山南麓,建於北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拱橋之一,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觀音橋位於棲賢寺旁,最初稱為棲賢橋,北宋黃庭堅曾作《棲賢橋銘》。因建於三峽澗上,故又稱三峽橋,蘇軾曾作《棲賢三峽橋》詩。直至清朝在橋前建慈航寺祀奉觀音後,該橋才被稱為觀音橋。[1]
觀音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長24.45米[1](或20.45米[2]、19.4米[3]),寬4.94米,高10.7米,橋孔跨徑10.33米。橋體共使用107塊花崗岩,岩石間不用灰漿,而以子母榫凹凸相接構成。在橋拱中心券面上刻有「維皇宋大中祥符七年歲次甲寅二月丁巳朔建橋 上願皇帝萬歲 法輪常轉 風調雨順 天下民安 謹題」字樣,可知此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在券石東側第2券第7石上刻有「建州僧文秀教化造橋」字樣,西側外券第7石上刻有「福州僧智朗勾當造橋」字樣,東側外券第6石上刻有「江州匠陳智福 弟智汪 智洪」字樣,由此可知建橋者之名。橋上原無護欄,清道光年間慈航寺住持覺源僧始增建石護欄,1928年李煜堂等籌資重建。1982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維修,採用環氧樹脂澆灌拱券之間的縫隙,並以鋼筋加箍拱券,橋上鋪置油氈,同時禁止機動車輛通行。[1][3]
觀音橋工藝精湛,在山洪和地震的影響下,歷經千年而不倒,是中國橋梁史上的傑作,被譽為「匡廬第一橋」。[2]
觀音橋自建成之後,即成為廬山的一處名勝。除了蘇軾、黃庭堅曾到此吟詠外,蘇轍、楊萬里、王十朋、朱熹、文天祥、歐陽玄等歷代文人到此或賦詩、或題字,唐寅則作《廬山三峽橋》圖。近代的馮玉祥也在橋上游題刻《墨子篇》。郭沫若、茅盾、豐子愷、林語堂、徐志摩都曾到此遊覽並留下詩文。20世紀80年代初茅以升到此考察後,讚嘆不已,並撰文介紹。[2]
在觀音橋周圍還有很多名勝,橋東端六泉亭內之招隱泉被陸羽評為「天下第六泉」,橋西有清末易順鼎建的「匡山草堂」(1934年蔣介石選此作為其行館)。[1][2]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方國權, 蘇茂, 方淳. 庐山旅游全书. 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4: 104–106. ISBN 7-80690-400-X.
- ^ 2.0 2.1 2.2 2.3 莫春林. 中国桥文化.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31–33. ISBN 978-7-81132-324-5.
- ^ 3.0 3.1 高平. 浔阳遗踪.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75–77. ISBN 97872100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