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與逆衝斷層帶
褶皺與逆衝斷層帶(英語:fold and thrust belt)(FTB)是坐落在造山帶前緣的一系列山地丘陵,主要是由造山帶相鄰的[前陸盆地]]構成。盆地地層因受受縮構造力影響,被變形成一系列相聯的褶皺和逆衝斷層。
幾何形狀
褶皺與逆衝斷層帶是由一系列亞平行的逆沖板片形成,由逆衝斷層隔開。隨著收縮構造力傳導到造山帶前陸。舊的逆衝斷層會被新的逆衝斷層褶皺。這種向前陸連續傳播的逆衝斷層,就造成褶皺逆衝斷層帶。若在帶內而不是在前沿形成的逆衝斷層稱為「失序逆衝斷層」。
地圖上的形狀
在地圖上,褶皺與逆衝斷層帶通常是彎曲的而不是完全線性的[1]。 逆衝斷層板片在構造運移方向會形成一個凸起。在隆起之間的區域被稱為凹處、或有時稱為灣區。
逆衝斷層帶
非洲
- 阿特拉斯(Atlas)山脈
- 凱普(Cape)褶皺帶
亞洲
- 阿拉瓦利(Aravalli)山脈屬前寒武紀
- 喜馬拉雅屬上白堊統
- 砸格魯(Zagros) 褶皺逆衝帶 屬年輕活動的變形帶
澳大利亞
- 東(Lachlan)拉克蘭造山帶屬中古生代為南北向構造
歐洲
北美
- 阿拉斯加山脈屬晚白堊紀-新生代為厚皮變形
- 阿納德爾(Anadyr)高地屬晚古新世 – 始新世
- 鹿角(Antler)止推帶屬石炭紀為薄皮構造
- 阿巴拉契亞人屬晚古生代為薄皮構造
- 北極科迪勒拉(Cordillera)屬中泥盆紀 - 早石炭紀
- 布魯克斯(Brooks)山脈屬侏羅紀 - 早白堊紀,早新生代為薄皮構造
- 加利福尼亞海岸山脈晚屬中新世 - 第四紀
- 奇瓦瓦(Chihuahua)帶屬古新世
- 楚加奇(Chugach)山脈屬新生代為薄皮構造
- 尤里坎(Eurekan)褶皺帶屬始新世-漸新世
- 因紐特(Innuitian)褶皺衝斷帶屬晚白堊紀-早新生代為薄皮構造
- 庫斯科維姆(Kuskokwim) 山脈屬晚白堊紀 - 始新世
- 麥肯齊(Mackenzie)山脈屬晚白堊紀 - 中始新世為薄皮構造
- 瑪麗亞(Maria)褶皺和推力帶屬白堊紀為厚皮構造
- 北格陵蘭褶皺帶屬中泥盆世 - 早石炭紀
- 北埃爾斯米爾(Ellesmere)褶皺帶屬中泥盆紀-早石炭紀為薄皮構造
- 奧格爾維山脈屬晚白堊紀 - 始新世為薄皮構造
- 俄勒岡增生稜柱屬晚中新世 - 第四紀為薄皮構造
- 瓦希塔斯(Ouachitas) 屬晚石炭紀 - 早二疊世為厚皮構造和薄皮構造
- 理查森(Richardson)山脈屬晚白堊紀 - 中始新世為薄皮構造
- 落基山脈屬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為厚皮構造
- 塞爾溫(Selwyn)褶皺帶[2]屬白堊紀晚期
- 塞拉馬德雷(Sierra Madre) 東方屬早新生代
- 西方塞拉馬德雷(Sierra Madre Occidental) 屬白堊紀 - 始新世
- 南加拿大落基山脈屬晚侏羅世 - 始新世為薄皮構造
- 懷俄明-猶他斷層帶 (North Sevier) 屬晚侏羅世-始新世為薄皮構造[3]。
南美洲
- 麥哲倫(Fuegian)褶皺與衝斷帶屬晚白堊世-新生代為薄皮構造
- 馬拉圭Malargüe褶皺與逆衝帶
- 馬拉尼(Marañón) 褶皺與逆衝帶屬新生代為厚皮和薄皮構造
- 安第斯中部褶皺與衝斷帶屬中生代-新生代為薄皮構造[4]。
參考文獻
- ^ Lickorish W.H.; Grasso M.; Butler R.W.H.; Argnani A.; Moniscalco R. (1999). "Structural styles and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Gela Nappe" and frontal part of the Maghrebian thrust belt in Sicily". Tectonics. 18 (4): 655–668. Bibcode:1999Tecto..18..655L. doi:10.1029/1999TC900013.
- ^ Selwyn Basin Metallogeny Yukon Geological Survey Archived 2014-03-31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 Nemcok, M., Schamel, S. & Gayer, R. 2005. Thrustbelts - Structural Architecture, Thermal Regimes and Petroleum Syst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2294-7
- ^ THE EVOLUTION OF THE ALTIPLANO-PUNA PLATEAU OF THE CENTRAL ANDE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