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荷華級戰艦

愛荷華級戰艦,是美國海軍建成的排水量最大也是最新銳的一級戰艦。這一級戰艦因日本帝國投降簽字儀式在其3號艦密蘇里號上進行而名揚萬里。同時,首艦愛荷華號因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需要,成為歷史上唯一一艘有浴缸的戰艦。此外,愛荷華級戰艦也是世界上最晚退役的戰艦,4艘同型艦仍保存至今[1]

愛荷華級
Iowa class
愛荷華級的4艘同型艦,由近到遠分別是愛荷華號、威斯康辛號、密蘇里號以及紐澤西號,照片攝於1954年6月7日維吉尼亞對開海域
概觀
艦種戰艦
艦名出處美國州名
擁有國 美國
代號北約代號:大棒(The Big Stick)
前型南達科他級
次型蒙大拿級(僅圖紙及模型)
同型愛荷華號(BB-61)
新澤西號(BB-62)
密蘇里號(BB-63)
威斯康辛號(BB-64)
伊利諾號(BB-65)
肯塔基號(BB-66)
完成1943年2月22日(愛荷華號)
1943年5月23日(新澤西號)
1944年6月11日(密蘇里號)
1944年4月16日(威斯康辛號)
結局伊利諾號及肯塔基號未建成,建成艦已全數退役並成為浮動博物館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45,000噸
滿載排水量58,000噸
全長887英尺3英寸(270.4米)
垂標間距860英尺(262.1米)
全寬108英尺2英寸(33.0米)
吃水37英尺9英寸(11.5米)(最大)
動力8座M型重油鍋爐
4座西屋公司蒸汽渦輪發動機
4軸推進
最大功率212,000匹馬力
最高速度32.5節
全功率:33節
輕負載:35.2節
續航距離16,600海里(15節)
9,600海里(25節)
乘員2,700人(二戰至越戰時期)
1,800人(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武器裝備二戰至越戰時期
3座三連裝Mk 7型16吋/50倍徑艦炮
10座雙連裝Mk 12 5英寸/38倍徑艦砲(分別裝於十座Mk.28雙聯裝砲塔內)
20座四連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砲
49門厄利孔20毫米機炮
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3座三連裝Mk 7型16吋/50倍徑艦炮
6座雙連裝 Mk 12 5英寸/38倍徑艦砲
32枚BGM-109戰斧巡弋飛彈
16枚RGM-84魚叉反艦導彈
4座 20 mm Phalanx CIWS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裝甲側舷裝甲帶307毫米(傾斜角19度)
水密隔艙裝甲287毫米
甲板裝甲190毫米
炮塔正面裝甲500毫米
砲塔座裝甲295至439毫米
艦載機3架水上飛機(二戰時期)
3架直升機(韓戰、越戰時期)
8架無人駕駛偵察機(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由於愛荷華級的繼承艦——蒙大拿級的取消建造,使得這一級戰艦成為美國海軍的最後一級戰艦。

設計

1938年初,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4.5萬噸級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愛荷華級戰列艦,最初的工作是在托馬斯·C·哈特少將帶領下進行的,最初計劃裝12門Mk 6 16英吋/45倍徑或9門Mk 1 18英吋(457毫米)艦炮;但在1938年3月31日會談決定了該艦還要更強的裝甲和更強的主機以達到南達科他級的27節速度後,18英吋艦炮方案被廢棄。[2]該項研究最終轉成了蒙大拿級。另一方案是由海軍整備局英語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設計[3],在 A.J. Chantry上校帶領下進行的,提出了裝12門16英吋艦炮或20門12英吋艦炮的「巡洋艦殺手」方案,能通過巴拿馬運河,達到35節航速和15節下20,000海里航程的要求,最終確定排水量為50,940長噸(51,760噸),但是Chantry發現該方案的裝甲只能承受203毫米口徑的炮彈攻擊。[4]最終提交出A、B、C三種改進方案,它們都加強了裝甲並把副炮換成150毫米艦炮。"A" 方案最大,為59,060長噸(60,010 t),只有它還保留了4座炮塔裝12門16英吋艦炮的特徵。它的總功率達到277,000馬力(shp)因而航速達到32.5節(60.2 km/h; 37.4 mph)。"B"方案為最小的52,707長噸(53,553 t);用225,000馬力就能達到32.5節,有9門16吋艦炮。 "C"方案則增大了75,000馬力來達到35節的初始要求。增加主機和增長裝甲帶(156米,而B方案是151米),使它達到55,771長噸(56,666 t)。[5] 1938年5月國會通過第二次文森法案,要求「將美國海軍實力擴充兩成」。它更新了34年的文森-特拉梅爾法案和36年的海軍法案,為愛荷華級建造提供了資金。[6]戰列艦設計總委員會要求新戰列艦不應用南達科他級的Mk 6型 16英吋/45倍徑艦炮,而應用上1920年代取消的列克星敦級戰巡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留下的Mk 2型 16英吋/50倍徑艦炮[7]這時該艦已經超過了45,000噸的限制,達到了46,551長噸(47,298 t)當設計進入6月的最後階段時,當海軍整備局正在實現原先的炮塔座設計時,而軍械局英語Bureau of Ordnance卻提出了一個更大的炮塔座方案,它實際上不可能在現有的排水量下上艦。總委員會的一名成員驚訝地問軍械局「是否還有常識」幸而軍械局完成了重量更小的Mk 7型16英寸/50倍徑艦砲設計從而使得炮塔座維持原尺寸。[8][9]

在1980年代,為適應列根的「600艘軍艦」計劃,封存的4艘同型艦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主要加強艦對地攻擊能力,增強反潛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電子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和改善艦員的生活條件[10]

動力

該級戰列艦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航速,搭載更大功率的動力裝置。巴布柯克-威爾科斯公司的M型鍋爐可提供每平方英吋600磅的壓力(4,137 kPa; 42 kgf/cm²)、過熱器提供最高溫度華氏875度(攝氏468度),愛荷華級的高壓鍋爐輸出的動力效益與穩定度是二戰戰艦中之首,在平常狀態僅需4具鍋爐便可達到27節航速,全功率下航速高達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

為了新型艦炮與雷達所需電力,愛荷華級四座蒸汽渦輪主機艙間內都裝設了2具西屋公司製造的船用渦輪發電機,船上共裝設8具機組,渦輪動力來源由鍋爐提供;每座發電機提供1.25百萬瓦特(1.25MW)電力,最大輸出電力可到10MW。

船體

為了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便於大西洋太平洋之間的快速調動,採用限制船體最大寬度,拉長艦體的措施,細長的艦艏曲線與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相似。艦長達到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而當時其它戰列艦的長寬比大多不足7。但長艦體在有效提高航速時亦會影響適航性能,尤其是在主砲齊射時,船身穩定性問題尤為突出。(巴拿馬運河最高只能通過33米寬,是造成愛荷華級戰列艦長寬比過大的主要原因)

武備

武裝方面,安裝3座三聯裝主炮塔,艦橋前呈背負式安裝兩座,煙囪後安裝一座。採用Mk 7型16吋/50倍徑艦炮,發射的穿甲彈為Mk 8型,在14.5海里的距離上可穿透570毫米的垂直裝甲。該炮射速為2發/分,高於當時大多數戰列艦主炮[11][12]。副炮為10座雙聯裝高平兩用Mk 12 5英寸/38倍徑艦砲,配備無線電近炸引信,對空射程6海里,由Mk.37 艦砲射控系統(Mark 37 Fire Control System)指揮射擊。此外裝備大量盟軍制式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砲厄利孔20毫米機炮

1980年代的改造中[13],4艘同型艦裝備上SPG-55F型127毫米炮瞄準雷達[來源請求][除中國大陸網路內容報導外,其他網路查無此型號相關報導,請其他編者幫助查證。查證請求]、8座4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器、SLQ-32型電子戰系統、衛星通信系統、4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器、4座方陣快砲等新武器配備與飛彈射控系統裝備。至於舊有武裝,3座三聯裝Mk 7型16吋/50倍徑艦炮全數保留,拆除4座雙聯裝 Mk 12 5英吋高平兩用砲,移除全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砲厄利孔20毫米機炮和移除防空射擊射控設備(Mk-37 防空射控系統4套)。[1] 原來的水上飛機起重機及停放支架被拆除,換裝上無人駕駛飛機彈射器以裝備5架以色列生產的「先鋒」型無人駕駛飛機;新增直升機起降平台,可停放4架直升機。

電子裝備(1980年代復役時加裝)

  • AN/SPS-49 2D對空搜索雷達*1
  • AN/SPS-64航海雷達*4
  •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1
  • AN/SLQ-32(V)3電子戰系統*1
  • WSC-30衛星導航系統*2
  • MK-36 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 SPQ-9平面追蹤射控雷達

裝甲

 
新澤西號470毫米裝甲特寫

愛荷華級整體防護水平在南達科他級的標準上有所加強,舷側採用傾斜裝甲,加強艦體水下防禦能力,並進一步增強了水平裝甲。

簡史

 
愛荷華號上的浴缸
 
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愛荷華號

建造

1938年5月17日到1940年7月19日,共有6艘愛荷華級戰列艦的建造預算獲得通過。1942年8月27日首艦「愛荷華」號(BB61)下水。1942年12月7日即珍珠港事件一周年時「新澤西」號(BB62)下水。1943年12月7日「威斯康星」號(BB64)下水。1944年1月29日「密蘇里」號(BB63)下水。1945年8月,「伊利諾伊」號(BB65)在建造到總工程量的22%時停工,該艦沒有完工下水。1950年1月「肯塔基」號(BB66)下水,但隨後停建。後將艦艏拆移,更換到因與驅逐艦「艾登」號相撞而艦艏損壞的「威斯康星」號上,20世紀60年代初,「肯塔基」號的8座鍋爐拆裝到2艘薩克拉門托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AOE;Auxiliary, Oiler, Explosives)後,整艦被拆解[14][15][16]

二戰時期

1943年,「愛荷華」號、「新澤西」號完工,1943年11月「愛荷華」號運載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參加德黑蘭會議。1944年初,「愛荷華」號、「新澤西」號加入太平洋艦隊,「新澤西」號相繼成為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和第三艦隊司令威廉·海爾賽旗艦。1944年,「密蘇里」號、「威斯康星」號完工正式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愛荷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相繼參加了進攻日本的海上作戰,其中包括菲律賓海海戰萊特灣海戰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以及炮擊日本本土的戰鬥。1945年9月2日,時為第三艦隊旗艦的「密蘇里」號因成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的地點而聲名遠揚。

二戰後

 
密蘇里號於朝鮮戰爭

「愛荷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1949年編入預備役。1951年9月重新加入現役,參加朝鮮戰爭,擔負炮擊北朝鮮岸防目標的任務。在戰爭中曾出現過七架蘇聯米格高速飛向密蘇里號但是後來轉向的事。[17]1958年3月四艘愛荷華級再次編入預備役。1968年4月,越南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迫切需要一種火力強大、能夠摧毀敵人岸上目標的軍艦。「新澤西」號進行現代化改裝後重返現役,為陸軍提供火力支援。1969年再次退役。

 
紐澤西號。此照攝於1969年

為了壓制蘇聯海軍的挑戰,1980年代,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提出「600艘艦艇海軍」計劃,大規模擴充海軍,因為當基洛夫級巡洋艦在1984年首次出現在美國海軍眼前時,對美國政府與海軍而言真的是意外的不速之客,雷根政府為了正面對抗威脅,於是就將美國海軍的金屬巨獸愛荷華級戰艦重新服役,因為這種從二戰時期留下來的裝甲重型戰艦,是唯一能抵抗反艦飛彈齊發攻擊的戰艦。在他的支持下,四艘「愛荷華」級經過大規模現代化改裝後,再次重返現役。艦上安裝了「戰斧」巡弋飛彈、「魚叉」反艦導彈、「方陣」近防系統,以及直升飛機平台及無人飛機彈射器,並徹底更新電子設備,換裝了新式的對空、火控雷達,加裝電子對抗系統。1990年「愛荷華」號、「新澤西」號由於軍費減少,再次退役封存。1990年11月「威斯康星」號、「密蘇里」號開赴波斯灣參加海灣戰爭,並向伊拉克境內的目標發射了戰爭中的第一枚「戰斧」導彈,隨後又用16英吋艦炮轟擊了在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戰後不久,「威斯康星」號退出現役。1992年3月31日「密蘇里」號最終退役。

 
艾奧瓦號主炮舷側齊射
 
1980年代經現代化改造的密蘇里號
 
威斯康辛號上發射的「戰斧」
 
肯塔基號(圖中的船體)和伊利諾號並沒有建造完成,隨後兩艦均被拆除

同型艦

愛荷華號(BB-61)

首艦愛荷華號1939年7月1日下單,1940年6月27日開工,1942年8月27日下水並於次年3月22日服役。1943年2月24日,愛荷華號從切薩皮克灣出發,沿着大西洋海岸線進行試航。8月27日,由於有鐵必制號戰艦出現在挪威水域的報告,愛荷華號開往較為接近挪威的紐芬蘭,以應對鐵必制號的威脅。10月25日返回諾服克維修。1944年移師太平洋並加入太平洋艦隊,期間參與馬紹爾戰役馬里亞納群島戰役雷伊泰灣海戰等戰役[18];1950年代參與過韓戰,戰後作為訓練艦使用,不久進入預備役[19];1980年代重新啟用[20],在1989年4月17日,愛荷華號發生炮塔爆炸事故,造成47名水兵喪生[21];1990年,愛荷華號接到退役通知;2006年3月17日從現役軍艦名單中除名,並轉移至薩斯灣國防後備艦隊(NDRF)英語National Defense Reserve Fleet的封存艦隻中[22],並被宣布將會成為一座浮動博物館[23]。2012年7月4日,愛荷華號戰艦於洛杉磯正式成為愛荷華號戰艦浮動博物館英語USS Iowa Museum,並於7月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浮動博物館也是美國本土西海岸首座浮動博物館。[24]

紐澤西號(BB-62)

2號艦紐澤西號於1940年9月16日開工,1942年12月7日下水,1943年5月23日服役。試航行動在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完成,並加入太平洋艦隊參與太平洋戰爭。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擔任第三艦隊總旗艦,炮擊過硫磺島沖繩島;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負責炮擊岸上目標,戰後也作為訓練艦使用,隨後進入預備役封存;1968年重啟並參加越南戰爭,戰後又進入預備役[25];1980年代響應「600艘軍艦」計劃再次啟用[26],直至1991年2月8日接到退役通知。最後紐澤西號從現役軍艦名單中除名並抵達新澤西州卡姆登,成為一座紐澤西號戰艦浮動博物館英語Battleship New Jersey Museum and Memorial。另外由於紐澤西號參與了多場冷戰期間的區域衝突跟戰事,她是同型艦中得到最多獎章的一艘。[27]

密蘇里號(BB-63)

3號艦密蘇里號於1940年6月12日下單,1941年1月6日動工,1944年1月29日下水,同年6月11日服役,在紐約對開海域和切薩皮克灣完成海試並加入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中參與過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並炮擊過本州島和北海道;1945年9月,日本投降代表團在其上簽署了著名的降伏文書,宣告日本正式投降;二戰戰後作為訓練艦使用,直到朝鮮戰爭後1956年進入預備役封存;1984年重新服役,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向伊拉克的軍事目標發射了28枚「戰斧」和759枚16英吋炮彈[28][29];1992年退役,隨後轉移至夏威夷珍珠港,1998年成為浮動博物館[30][31],在珍珠港事件與遭日軍偷襲沉沒的亞歷桑納號戰艦紀念館相互輝映,共同見證了太平洋戰爭的開始與結束[32][33]。本艦在1992年後也進行過數次大維護,最近一次在2009年10月。[34]

威斯康辛號(BB-64)

4號艦威斯康辛號於1942年1月25日動工,1943年12月7日下水,次年4月16日服役,在切薩皮克灣完成海試並加入太平洋艦隊,主要為盟軍艦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參與過進攻日本的多次戰役,炮擊過日本本土;朝鮮戰爭中負責炮擊岸上目標,1956年與艾登號驅逐艦相撞導致船首損毀,1958年進入預備役,保存於費城海軍船塢[35],直到1986年復出。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共向伊拉克發射了24枚「戰斧」和319枚16英吋炮彈[28];1991年9月30日退役,移至國防後備艦隊直到2006年3月17日被除名。目前在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瑙蒂格斯海事博物館英語Nauticus中。

伊利諾號(BB-65)

5號艦伊利諾號於1945年1月15日動工,同年8月11日終止建造[36],1958年被解體[37][38]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BB-65」的船身編號是指派給蒙大拿號[39],在二戰中由於造艦計劃更改,編號「BB-65」指派給愛荷華級戰艦5號艦[40]

肯塔基號(BB-66)

6號艦肯塔基號在1944年9月6日動工,1947年終止建造。船體在1950年下水,後因威斯康辛號發生與其他艦隻相撞事故,導致威斯康辛號艦首毀損,故將本艦之艦首以移植方式置換至威斯康辛號,其後不斷有部件被拆裝至其他軍艦上,至1958年賣給Boston Metals公司並被完全拆解[41][42]

同樣地,「BB-66」的船身編號原先也是指派給蒙大拿級戰艦2號艦俄亥俄號[36],因造艦計劃的更變編號指派給愛荷華級戰艦6號艦[42]

流行文化

  • 新世紀福音戰士》 :1995年開播的日本動畫作品,在劇情中聯合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有配備艾奧瓦級戰艦[43]
  • 超級戰艦》:一部2012年時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在劇中原本作為水上博物館的艾奧瓦級戰艦被重新啟動,以艦上的火砲對歐胡島的外星人通訊營地進行岸轟,並與外星戰艦交火[4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愛荷華級戰鬥艦. www.mdc.idv.tw.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2. ^ Friedman, p. 309, 311
  3. ^ Furer, Julius Augustus. Administration of the Navy Department in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9: 217–222 [202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4. ^ Friedman, p. 309
  5. ^ Friedman, p. 310
  6. ^ Rogers: Fastest Battleships[查無此文]
  7. ^ Friedman, pp. 310–311
  8. ^ Mark 7 16-inch/50-caliber gun. fas.org.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1). 
  9. ^ Friedman, pp. 311–312
  10. ^ 密蘇里號戰艦的飛彈襲擊事件. 尖端科技 軍事資料庫.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11. ^ Description of Gun Directors Mk.40 Mods.0 and 1. www.navsource.org.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12.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6"/50 (40.6 cm) Mark 7. NavWeaps.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5). 
  13. ^ 解密密苏里号战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资料,密苏里号战列舰介绍,密苏里号战列舰图片,密苏里号战列舰新闻 - 军事武器APP. www.justoper.com.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4. ^ 薩克拉門托級快速戰鬥支援艦 AOE1. www.mdc.idv.tw.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15. ^ "Sacramento".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http://www.history.navy.mil/danfs/s2/sacramento-iii.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1 February 2010.
  16. ^ Rogers, J. Dav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Fastest Battleships" (pdf). http://web.mst.edu/~rogersda/american&military_history/World%27s%20Fastest%20Battleships.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30 May 2010.
  17. ^ Uss Missouri P94
  18. ^ Garzke and Dulin, p. 120
  19. ^ DANF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0年5月27日
  20. ^ Garzke and Dulin, pp. 218–222
  21. ^ Thompson, p. 261
  22. ^ NDRF Fleet and Services | MARAD. www.maritime.dot.gov.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23. ^ Iowa (BB-6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aval Vessel Register Retrieved 30 January 2010.
  24. ^ 獨立日美軍送最後一艘戰列艦被進博物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63.com
  25. ^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http://www.history.navy.mil/danfs/n4/new_jersey-ii.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7 May 2010.
  26. ^ Stillwell, 1986, pp. 243–251
  27. ^ . Naval Vessel Register, United States Navy. 19 July 2002. 存档副本. [200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4). . Retrieved 28 January 2010.
  28. ^ 28.0 28.1 Polmar, p. 129[查無此文]
  29. ^ Stillwell 1996, p. 327[查無此文]
  30. ^ Naval Vessel Register, United States Navy. 19 July 2002. 存档副本. [2008-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4). . Retrieved 30 January 2010.
  31. ^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存档副本. [200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9). . Retrieved 27 May 2010.
  32. ^ 張淑芬. 《國史研究通訊》第九期;<銘記歷史創造未來:密蘇里號戰艦紀念館>. 臺灣: 國史館. 2015-12-0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中文(臺灣)). 
  33. ^ Pearl Harbor Memorial - USS Battleship Missouri Memorial. ussmissouri.org. [202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34. ^ 美国海军将密苏里号战列舰拖进船厂进行维修保养_高清图集_新浪网. slide.mil.news.sina.com.cn. [202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35. ^ Wisconsi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http://www.history.navy.mil/danfs/w10/wisconsin-ii.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7 May 2010.
  36. ^ 36.0 36.1 Garzke and Dulin, p. 137[查無此文]
  37. ^ "Illinois (BB 65)". Naval Vessel Register. 存档副本. [2007-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5). . Retrieved 17 January 2010.
  38. ^ "Illinoi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http://www.history.navy.mil/danfs/i1/illinois.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7 May 2010.
  39. ^ Pike, John (2008). "BB-67 Montana Class". GlobalSecurity.org.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systems/ship/bb-67.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13 January 2008.
  40. ^ Johnston, pp. 108–123
  41. ^ "Kentucky (BB 66)". Naval Vessel Register. 存档副本. [200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4). . Retrieved 17 January 2010.
  42. ^ 42.0 42.1 "Kentucky".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y Department,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http://www.history.navy.mil/danfs/k3/kentucky.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7 May 2010.
  43. ^ 联合国军兵器-海上兵器【Neon Genesis Evangelion设定翻译】 - 哔哩哔哩. www.bilibili.com. [2024-11-21]. 
  44. ^ 超級戰艦 精彩片段,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中文(中國大陸))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