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家堂位於湖南省邵東市楊橋鎮清水村,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是湖湘建築的民居典範,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蔭家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1252-3-550
認定時間2013年3月5日

蔭家堂由清代米商巨賈申承述兄弟修建,規模龐大,共計有108間正屋,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一百零八間」。蔭家堂屬於封建社會典型的深宅大院,極具特色,歷經百餘年其整體結構仍保存完整,古風依舊。[2]

歷史沿革

道光三年(1823年),米商巨賈申承述兄弟始建蔭家堂。牆體青磚記載:「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時,申承述起屋壹座,記此。述批。」[3]

2017年,邵東政府共籌措資金2140萬元,本着「原材料、原工藝、原型制」的原則對蔭家堂整體修繕工程。[4]

周邊環境

 
蔭家堂周邊環境

蔭家堂背枕燕王山,左右為鳳凰山、黃土山,二山呈馬蹄形包裹着蔭家堂;前有屋塘及三湘蒸水(1938年衡寶公路修建之前,蒸水是連接寶慶衡陽的主要水路)河蜿蜒曲折形成玉帶環抱之勢,其正門中軸線正對着千米外的佘湖山(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並將其作為「對家山」,更有始建於唐朝的雲霖祠與其遙相呼應,蔭家堂所在區域為風水絕佳之所。其選址不僅僅達到了極佳的風水要求,同時也是完全的坐北朝南。屋前的池塘水波瀲灩,且田野開闊,整個選址依山傍水,為獨特的民俗景象,同時兼顧了地形、朝向以及自然景色,其平地型選址十分成功。[5][6]

建築形制

 
蔭家堂衛星圖(面寬125.4米,進深67.86米)

自古以來等級觀念就影響着傳統民居的空間形式,商賈之家家族龐大,更加注重長幼尊卑有序,因此蔭家堂的建築布局遵循了這種禮制觀念,形成了當地民居在平面布局、院落高低等方面的特色。蔭家堂老屋坐北朝南,二層磚木結構,採用「外庭院內天井」的格局。正前方為開闊院落,建築內部北高南低,天井院落為縱橫軸線布局,天井之間為並聯排列,從而構成縱四進、橫連十一排的平面布局形式,面寬125.4米,進深67.86米,占地面積9191餘平方米。四進的縱向堂屋為蔭家堂主幹,中軸線對稱,兩側各有四排住房和一排雜屋。四條風雨廊橫貫其中,廊約長200米,平面上嚴整對稱,陰陽有序,且主次明確,規模龐大,堂屋位於中軸線上並和院落串聯成為主軸,為家族祭祀先祖以及舉行家族性活動之所。主軸線從南向北依次設正門、戲台以及四進院落式堂屋。最北端的堂屋為老屋精神核心,現仍為申氏家族公用的祠堂,終端放置花板神台用來供奉祖先和神靈,神台上方懸掛題有「蔭家堂」三個字的匾紀念先祖。中軸線上的堂屋最為高大,莊嚴肅穆,蔭家堂立面的封火山牆極富韻律和節奏感烘託了中軸線的至高地位。[7]

蔭家堂中軸線堂屋的左右兩側各自延伸四縱列、兩層高的廂房以及個縱列的雜屋,每一個縱列的廂房與堂屋一致,分為四進,由此,三條連貫東西廂房以及中軸堂屋的走廊得以形成,即建築內橫向交通流線。廂房布局對稱規整,家族以輩分高低為標準,按中為貴、北為尊原則進行房屋分配。內部108間房屋通過走廊相互連接,形成建築內部連貫的交通系統。廂房縱列之間則形成一縱四進的天井院,每一縱天井院的地面高度由北向南而逐漸降低,最南端則各設一個南門通向宅外,對外交通同樣便捷。

天井不僅是公共交流場所,同樣也是重要的採光源和通風口。南方素有「四水歸堂」的風水觀念,天井還擔負了建築內部的排水功能。蔭家堂南北外牆均高出屋面,雨水則通過屋檐流人到天井,再由天井排到室外水渠。全宅天井共有44個,呈縱橫軸整齊排列,從而形成老屋內部龐大壯觀的天井院落群。每縱列院落里又分布了三至四個大小不一的天井,井底以排水孔相連,均為北高南低走向,排水順暢。由於老屋具備了良好的朝向,嚴整的天井群以及暢通的交通系統,建築內部有着天然風道和自然光源,因此,濕熱地帶的老屋氣候上常年溫度適宜,具有良好的室內居住環境。[5][6]

裝飾

蔭家堂內部裝飾反映出封建社會的富商的審美情趣、藝術追求以及價值取向。老屋內部裝飾集中在梁枋、牆頭、門窗、門檻、柱礎、天井條石等處,木材雕以龍、鳳、花、草、鳥、蟲,石坎、石墩、石柱基及天井四周石條均以龍、鳳、牛、羊、馬等浮雕裝飾,精雕細琢形成了豐富精湛的內部裝飾式樣。由於老屋規模龐大,且內部人口眾多,因此在中軸線設置了一個主入口以及6個次入口,7個入口從南外牆依次展開,主入口向外敞開具有內凹性,門前地面鋪裝石板強調老屋的軸線感。軸線上的堂屋為老屋裝飾的重點所在,院內戲台雕刻精緻美觀,封火山牆翹角高昂,並以彩畫進行裝飾,極具南方民居特色。堂屋幾處梁柱交界處現存少量木雕龍獅裝飾。更富趣味的是,飛檐翹角的屋頂上竟然用石刻加彩畫塑造出了兩個英式的座鐘,這種西洋化裝飾,也彰顯了修建者對外探索的深遠目光,也寓意着商業需對外開放和交流。大門精雕細琢以強化主入口,而在兩翼廂房人字屋頂中凸顯,以突出門戶。[5][6][7]

家族往事

蔭家堂大屋的第一任主人叫申承述。建造蔭家堂,是他父親申源齋的遺願。史料稱,1823年,申承述兄弟在離祖居三里地的「燕窩形」土地上,建造了該屋,前後歷經六年,了卻了父親的心願。

蔭家堂的大門前,蒸水河流過。1938年衡寶公路修建之前,蒸水是連接寶慶與衡陽的主要水路。憑着便捷的水路運輸,申家傳統的糧食販運生意旺盛百幾十年。申記糧船一艘艘順蒸水東流至湘江,入洞庭,北上湖北等地。蔭家堂從古至今沒出過十分顯赫的政治人物。從申承述祖孫到今天行走祖國各地的申家後人,跟進在浩大的「邵商」、「湘商」隊伍中,他們憑着 「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創造着財富,續寫着邵商的歷史。

相傳乾隆年間,寶慶大旱,蒸水幾乎斷流。本鄉一糧商購得數十船大米,陳於宜春橋餘慶堂址前的蒸水口,準備運往湖北。一連數月,烈日當頭,蒸水日漸枯竭,可無絲毫降雨跡象,糧商心急如焚,久旱讓糧商幾次想放棄這次販運。可數十船的大米只有申家能承受,藍田公明白糧商的心思,但他沒有點破,不願落下個乘人之危的不義之名。眼見天氣毫無變化,坐立不安的糧商最終決定脫手,將數十船大米賤價典賣於藍田公。就在藍田公與糧商簽訂合同買下全部大米後沒幾天,天氣驟變,降下喜雨,藍田公連夜領人將擱淺的米船運往湖北,而湖北因饑荒恰好需要大量的大米。一宗意外的生意,家業大振。

「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時,申承述起屋壹座,記此。述批。」「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時,申承述兄弟修新屋壹座,一座,四進六橫,願後人悠久無疆。述記。」在蔭家堂南向正面牆體上,村民引記者尋到了兩塊刻有字跡的青磚。這是建造者申承述向後人傳遞着當時信息及對後人的祝願。[3]

參考來源

  1. ^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國家文物局. [202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2). 
  2. ^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系列报道——“邵商溯源”清水村.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1-11-19 [202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3. ^ 3.0 3.1 两百年古宅荫家堂荫家堂. 湖南日報. 2013-11-09 [2023-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2). 
  4. ^ 荫家堂. 邵東市人民政府. [202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2). 
  5. ^ 5.0 5.1 5.2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湘传统建筑. 長沙: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7年. ISBN 978-7-5667-1243-1. 
  6. ^ 6.0 6.1 6.2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传统民居.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7年. ISBN 978-7-112-20491-5. 
  7. ^ 7.0 7.1 网约湘游·打卡邵东荫家堂:百年老宅的前世今生. 紅網邵陽站. 202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