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遺址
28°59′47″N 109°58′20″E / 28.99639°N 109.97222°E
老司城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湖南省永順縣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五代—清 |
編號 | 5-94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老司城遺址(北部土家語:Huvsif Cenr)是一處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靈犀河畔的土司遺址。老司城最早建立於南宋時期,為土家族永順宣慰司彭氏的數百年的司治所在,其統治瓦解於自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明代後期土司的治所在遷移到了以北的顆砂地區,稱作「新司城」,因而原址稱被稱作「老司城」。
2001年老司城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11年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5年老司城遺址作為「土司遺址」之一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據清代《永順縣誌》記載,土司彭福石寵於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襲職後,遷治於靈溪之福石郡,即今老司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末代土司彭肇槐於次年遷回祖籍江西吉安。老司城從此廢棄。[1]
考古發掘
1995年10~12月、1996年9月、1998年10~11月、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局及永順縣文物局先後四次對老司城及外圍相關遺址進行調查與發掘,基本明確了城址各個功能區的分布情況。老司城及其周邊的建築大多建於明代,宮殿區與衙署區位於城址的中心,其周圍分布有街道區、土司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等功能區。宮殿區依山而建,形狀略呈橢圓形,東北高、西南低,周長436米,總面積約14000平方米。考古發掘出土遺物有建築材料和青花瓷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