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17年6月22日) |
美沙關係或沙美關係(阿拉伯語:العلاقات الأمريكية السعودية、英語:Saudi Arabia–United States relations)是指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始於1933年,當時兩國建立了全面的外交關係,並在1951年的《相互防務援助協定》中正式確立。儘管兩國之間存在分歧,沙烏地阿拉伯是極端保守的伊斯蘭絕對君主制而美國是世俗的憲政共和國,但兩國一直是盟友。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巴拉克·奧巴馬[1]和唐納·川普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的高級成員有着密切而牢固的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 |
---|---|
代表機構 | |
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國大使館 | 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館 |
代表 | |
大使 瑞瑪·班達爾·沙特公主 | 臨時代辦 Martina Strong |
自1945年現代美沙關係開始以來,美國一直願意忽視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許多更具爭議的方面,只要它能維持石油生產並支持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2]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這兩個國家一直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支持穩定的油價、油田和波斯灣石油運輸的穩定,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投資的西方國家經濟的穩定。特別是在阿富汗戰爭和海灣戰爭中,這兩個國家是反對蘇聯的盟友。但是兩國在對以色列的態度上一直存在分歧,甚至導致了1973年的石油禁運。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兩國也存在分歧。911事件之後更加惡化了兩國關係。尤其是到了奧巴馬政府時期,兩國關係更加的惡化。[3][4][5]然而,2017年5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訪問沙烏地阿拉伯,這是他成為美國總統後的首次海外之行,加強了兩國關係。[6][7][8][9]
儘管兩國關係密切,但最近幾年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和沙烏地阿拉伯人之間存在負面情緒,尤其是美國人對這個沙漠王國的感覺。佐格比國際和BBC對沙烏地阿拉伯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2002年,51%的沙烏地阿拉伯人對美國人懷有敵意;[10]在2005到2006年,沙烏地阿拉伯民眾對美國的看法分歧很大,38%的人認為美國的影響是積極的,38%的人認為美國的影響是消極的。[8]截至2012年,在美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中,沙烏地阿拉伯學生占第四,占所有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國人的3.5%。[11]2013年12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7%的美國人對沙烏地阿拉伯持負面看法,27%持正面看法。[9]
國家資料
國旗 | ||
---|---|---|
國家 | 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 |
人口 | 33,000,000 | 320,760,000 |
面積 | 2,250,000 km2 (870,000 sq mi) | 9,826,630 km2 (3,794,066 sq mi) |
人口密度 | 12.3/km2 (31/sq mi) | 31/km2 (80/sq mi) |
首都 | 利雅德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最大城市 | 利雅德 – 5,254,560 (6,800,000 Metro) | 紐約 – 8,336,697 (19,831,858 Metro) |
政府 | 單一制伊斯蘭君主專制 | 聯邦主義總統制共和制 |
開國時間 | 1932年(沙特阿拉伯統一) |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 |
開國者 | 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 喬治·華盛頓等美國國父 |
當前國家元首 | 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 喬·拜登 |
官方語言 | 阿拉伯語 | 英語 |
主要宗教 | 97% 伊斯蘭教(多數為遜尼派)3% 其他 | 70% 基督教, 23% 無宗教, 2% 猶太教, 1% 伊斯蘭教, 1% 佛教 |
人民組成 | 90% 阿拉伯貝都因人 10% 亞非混血的非裔阿拉伯人 |
74% 白人 14.8% 西班牙/拉丁裔(包括各種族) 13.4% 黑人 6.5% 其他 4.4% 亞裔美國人 2.0% 混血兒 0.68% 美洲原住民 0.14% 太平洋原住民 |
GDP(名義) | 6890.04億美元($21,100 平均每人)[12] | 17.841兆美元($54,440 平均每人)[13] |
國防支出 | $567億 | $5507億(2013年)[14] |
使用貨幣 | 沙特阿拉伯里亞爾 (symbol: SR, ISO 4217 code: SAR) | 美元 (symbol: $, ISO 4217 code: USD) |
歷史
早期歷史(承認)
儘管1901年沙特阿拉伯的創始人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與英國人保持着良好的關係,因為英國曾經幫助沙特阿拉伯從奧斯曼土耳其獨立,但沙特阿拉伯最終與美國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在1928年9月28日統一了他的國家之後,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開始為沙特阿拉伯贏得國際認可。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沙特阿拉伯為獨立國家的國家,因為英國多年來一直向沙特阿拉伯提供保護。沙特阿拉伯還希望得到美國的認可,但是當時美國對沙特阿拉伯沒有興趣。1931年5月,美國才通過全面的外交承認正式承認沙特阿拉伯。[15][16]與此同時,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向美國公司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授予特許權,允許他們在該國東部省份哈薩(Has-Hasa)勘探石油。該公司向沙特阿拉伯政府提供了35,000英鎊,還支付了各種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
1931年11月,兩國簽署了一項條約,其中包括最惠國待遇。 然而,這種關係是脆弱的,甚至美國在沙特阿拉伯沒有設立大使館。當時,沙特阿拉伯事務由美國代表團在埃及開羅處理,直到1943美國才派駐大使到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關係於1933年得以加強,源於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獲得特許石油開採權。 該公司的子公司,即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也就是後來的ARAMCO在1938年勘探取得了豐碩成果,兩國之間的關係在未來十年得到加強。 1945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USS墨菲號上會見了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正式鞏固了兩國之間的友誼。
ARAMCO基金會
長期以來,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貿易關係一直圍繞着兩個核心概念:安全和石油。在接下來的20年裡,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兩國關係顯著加強。1950年,沙特阿美公司和沙特阿拉伯達成協議,對在沙特發現的石油進行50/50的利潤分配。1951年,《共同防禦援助協定》付諸實施,允許美國對沙特阿拉伯的武器貿易,以及美國集中在沙特阿拉伯的軍事訓練任務。[17]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在貿易方面,繼續被證明是高價值的,直到1973年,國王費薩爾得出結論,沙特阿拉伯將參加石油禁運,這是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之間的第一個分歧。1974年,美國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石油禁運被解除,這使得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得以簽署軍事合同,美國因此在1975財政年度收入了20億美元。[18]
在美國石油勘探者承諾沙特阿拉伯可能有很好的機會發現石油之後,沙特阿拉伯國王接受了美國的勘探提議,因為他希望他的土地上可以有寶貴的資源來支持國家的經濟。1933年5月,加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即後來的沙特阿美公司,開始在該國進行大面積的勘探。雖然當時進口石油對美國來說不是很重要,但華盛頓似乎對沙特石油很渴望,因為他們在沙特阿拉伯尋找石油的信心大大增加,這導致了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更加牢固。
CASOC在達蘭附近發現了石油,但接下來幾年的產量仍然很低——1941年至1945年間只有4250萬桶,而不足同期美國產出的1%。該公司後來改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mco)。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以後
美國因支持以色列建國,更與親美的伊朗巴勒維政權為親密盟友關係,所以雙方關係冷淡,雖然沙烏地阿拉伯反共,但是與蘇聯維持不小的軍售與政治關係,因為沙國對伊朗強大與以色列的出現感到非常忌憚與敵意,一直到1962年待美沙雙方關係才有所升溫與改善,當時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被美國稱為中東和平的雙柱,缺一不可,但是到了1979年代,伊朗巴勒維政權被伊斯蘭革命推翻,美伊斷交,沙伊雙柱也因此崩潰,雙方轉為對抗關係至今。
紹德國王上台(1953年)
冷戰和蘇聯解體
1962年也門革命期間,埃及從也門的基地攻擊沙特阿拉伯,促使紹德尋求美國支持。約翰·肯尼迪總統即時回應沙特的請求,於1963年7月派出美軍戰機到戰區,阻止威脅美國利益的攻擊。[19]戰爭結束之時,美沙關係再次變得良好。[20]
石油禁運和能源危機
政府採購
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於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促使美國與沙特阿拉伯大幅加強雙方安全關係。在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國王在獲得美國保證捍衛沙國安全,絕不拋棄沙國與保護伊斯蘭聖地的完好(麥加與麥地那)的承諾後,他同意讓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部署大量兵力,雙方也締結了軍事與經濟的聯盟合作條約,保護沙特阿拉伯免受伊拉克軍南侵。[21]最終伊拉克軍在波斯灣戰爭大敗。
南方觀察行動
自從海灣戰爭以來,美國在沙特阿拉伯駐軍5000人,2003年伊拉克衝突期間,這一數字上升到1萬人。[22]南方觀察行動執行了1991年之後在伊拉克南部設立的禁飛區,該國通過波斯灣航道出口的石油受到駐紮在巴林的美國第五艦隊的保護。美國軍隊繼續駐紮在沙特阿拉伯,是由於911恐怖襲擊[22] 和霍巴爾塔爆炸案。[23]2003年,美國從沙特阿拉伯撤出了大部分軍隊,不過仍有一支部隊留在那裡。
裂痕
2018年10月,賈邁勒·卡舒吉一案[24]讓美國陷入了困境,因為特朗普和他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與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有着強烈的個人和官方關係。在一次採訪中,特朗普發誓要徹查此案,如果沙特王國被發現參與了這名記者的失蹤或暗殺,將會受到「嚴厲懲罰」。[25]沙特外交部回應稱,如果沙特「收到任何行動,它將以更大的行動回應」,稱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王國「在全球經濟中具有重要影響」。[26]沙特國有新聞頻道阿拉伯電視台總經理Turki Aldakhil表示,兩國間的衝突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直接影響。「如果美國對沙特實施制裁,我們將面臨一場撼動整個世界的經濟災難,」Aldakhil說。[27]
在數周的否認之後,沙特阿拉伯接受了卡舒吉在伊斯坦布爾沙特領事館的「鬥毆」中死亡的事實。朱拜爾說,這名記者之死是一場「謀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但他否認知道屍體的下落。[28]在此案之後,美國承諾撤銷對卡舒吉之死負責的沙特公民的簽證。[29]
2018年11月,特朗普為沙特阿拉伯辯護,儘管該國參與了卡舒吉被殺事件。中東問題專家認為,美國國會仍可能對一些沙特官員和王儲實施制裁。然而,即使沒有實施制裁,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也不可能訪問華盛頓,或與特朗普政府建立直接關係。[30]
然而,2018年11月,特朗普提名會說阿拉伯語的退役美國陸軍將軍約翰·阿比扎伊德擔任美國駐沙特大使後,美國和沙特的關係再度加強。[31]沙特阿拉伯也帶來了新的面孔,任命了他們的第一位女性大使,Reema bint Bandar Al Saud公主,來幫助平息卡舒吉死亡後的關係。[32]
2018年12月12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暫停向沙特阿拉伯出售與也門衝突有關的武器,並對阻礙人道主義救援進入也門的人員實施制裁。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說:「這發出了一個全球信息,即僅僅因為你是美國的盟友,你就不可能不受懲罰地殺人。」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並不適合美國。這與其說是一種資產,不如說是一種負擔。」[33]
2019年4月8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宣布,與哈蘇吉謀殺案有關的16名沙特公民被禁止進入美國,其中包括與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關係密切的助手沙特·阿爾卡塔尼。[34][35]
爭議
第一次衝突
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美國本土發生了一系列自殺式飛機恐怖襲擊事件,蓋達組織承認其發動此次襲擊,當天早晨,19名蓋達組織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機,世貿現場中,包含劫機者在內,總共有2,749人在這次襲擊中死亡或失蹤。絕大多數的傷亡者為平民,其中有87個不同國家的公民。另外根據驗屍官確認,至少有1人因暴露於世貿中心倒塌時的煙塵中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五角大廈因特殊防禦式建築僅有外圍毀損,未造成主建築毀壞與人員傷亡,但是此次事件引起美國全國公憤,這是自1812年美英兩國發生戰爭(又稱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和1941年日本襲擊珍珠港以來,第三次美國國土遭受敵人攻擊,因此,華盛頓當局從2002年12月至2016年7月,911事件調查報告書中有28頁一直處於美國政府保密之下,目前美國國會議員可以在經過批准和嚴格監視下閱讀這28頁報告,這28頁報告被普遍認為是有關某國政府直接涉及911事件的資料。根據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泄露出來的文件顯示,這個國家極可能是沙烏地阿拉伯。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承諾公開這28頁報告,給予受難者家屬一個交代,2016年7月16日,美國國會公布該28頁報告的大部分內容,儘管如此,報告中還有174處文字被保密而塗黑至無法閱讀,根據被公布的部分,儘管其內容僅是調查員懷疑沙國皇室駐美大使的一些可疑電話,卻委婉的從側面證實之前外界依據泄露文件做出的猜測。 其後,部分911受難家屬要求美國法院判決沙國負起恐攻責任,沙烏地阿拉伯官方則揚言表示,如果歐巴馬政府敢讓美國法院判決自己的盟友與敵人有瓜葛,甚至有罪,那麼我們只好拋售持有2500萬美金的美國債券與降低美沙關係以示報復!
拐賣兒童
美國兒童被國際綁架到沙特阿拉伯的事件引發了持續不斷的批評,並導致2002年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在沙特阿拉伯被綁架兒童的父母發表了與綁架兒童有關的慷慨激昂的證詞。總部位於華盛頓的Insight在同一時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國際綁架的文章,多次提到了沙特阿拉伯。[36][37][38][39]
資助恐怖主義的指控
關於人權的爭議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軍事關係
2010年美國對沙軍售
2010年10月20日,美國國務院通知國會有意在美國歷史上進行最大規模的軍售,沙特阿拉伯王國估計購買了價值605億美元的軍備,該方案代表了沙特武裝部隊進攻能力的顯着提高。[40]
美國希望指出,武器轉讓將增加與美國軍隊的「互操作性」。 在1990-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由美國訓練的沙特軍隊以及按照美國規格建造的軍事設施,使美國武裝部隊能夠在舒適和熟悉的戰鬥環境中部署。 隨着美國先進的軍事基礎設施即將建成,這項新協議使得這方面的能力有顯著的的提升。[41]
2017年千億美元軍售
2017年特朗普首次出訪選擇了利雅得,期間美國與沙特簽訂了包括持續10年的軍售協議,其中的1100億美元軍售協議立即生效,而最終額度將高達3500億美元,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數額最大的單筆軍火交易。據《華盛頓郵報》此前的報道,沙特此次購買的美制武器包括海岸警衛隊艦隻、裝甲車、導彈、彈頭、各類彈藥等。白宮方面表示,面對來自伊朗的威脅,這筆軍火交易長期內將為沙特以及其他波斯灣地區國家提供安全支持。[42]卡舒吉案發生後,特朗普不顧美國國會的阻撓繼續進行對沙特阿拉伯的武器出口。[43]
其他
拜登政府初期,美國因擔憂葉門人權問題而針對沙烏地阿拉伯實施軍售禁令。2024年8月12日,美國恢復向沙特出售攻擊性武器,並希望沙特在化解加薩衝突中發揮作用。[44]
經貿關係
沙特阿拉伯被列為世界第27大出口經濟體。歷史證明,沙特阿拉伯是一個成功的貿易港,數據顯示,2016年的貿易順差接近320億美元。[45]
能源和石油
自20世紀初以來,沙特阿拉伯一直是美國誘人的貿易夥伴。兩國間最大的商品交易是石油。眾所周知,這種緊密的關係要歸功於美國在整個後現代時期對石油的需求。自2012年以來,美國每天進口大約1萬桶石油(其中包括美國原油和產品進口總量)。[46]由於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中東地區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沙特阿拉伯一直需要武器、軍隊訓練和軍隊支援。2016年後,美國繼續與沙特阿拉伯進行貿易,主要是與石油相關的商品。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出口產品是原油(961億美元),精鍊石油(130億美元),乙烯聚合物(101億美元),丙烯聚合物(49.3億美元)和醚(36億美元),採用1992年修訂的HS(協調製度)分類。[45]進口最多的是汽車(118億美元)、飛機、直升機或宇宙飛船(34.8億美元)、包裝藥物(33.4億美元)、廣播設備(32.7億美元)和飛機零部件(21.8億美元)。[47]
外交訪問
參考資料
- ^ Henderson, Simon. The Long Divorce; How the U.S.-Saudi relationship grew cold under Barack Obama's watch.. April 19, 2016. Foreign Policy. [25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4).
- ^ Keating, Joshua. The Fight for Survival Behind Saudi Arabia's Purge. 6 November 2017 [1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透過Slate.
- ^ Gardner, Frank. How strained are US-Saudi relations?. BBC News. 20 April 2016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 ^ The bizarre alliance between the US and Saudi Arabia is finally fraying. www.newstatesman.com.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英語).
- ^ The U.S. Might Be Better Off Cutting Ties With Saudi Arabia. Time.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0) (英語).
- ^ Sokоlsky, Perry Cammack, Richard. The New Normal in U.S.-Saudi Relations.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英語).
- ^ Shifting Sands in the U.S.-Saudi Arabian Relationship | Middle East Policy Council. www.mepc.org.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英語).
- ^ 8.0 8.1 BBC World Service Poll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1-18. GlobeScan
- ^ 9.0 9.1 Stokes, Bruce. Which countries Americans like … and don't. December 30, 2013. pewresearch.org. [16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5).
- ^ Cordesman, Anthony H. Saudi Arabia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IV. Opposition and Islamic Extremism Final Review (PDF). CSIS. December 31, 2002: 11–12 [26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 ^ TOP 25 PLACES OF ORIGI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 存档副本. [2017-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6).
- ^ 存档副本. [2017-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 ^ 存档副本 (PDF). [2011-09-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08).
- ^ Grayson, Benson Lee. Saudi-American relation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2.
- ^ Chronology. PBS. [11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 ^ Chughtai, Alia. US-Saudi Relations: A Timeline. www.aljazeera.com. May 18, 2017 [December 4,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 ^ Alhajji, Anas. The Oil Weap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il & Gas Journal.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9).
- ^ Pollack, Josh. SAUDI ARAB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31-2002 (PDF). 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September 2002, 6 (2) [2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8).
- ^ Hart, Parker T. Saudi Arab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irth of a Security Partnership.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8 [2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 ^ Rashid, Nasser Ibrahim. Saudi Arabia and the Gulf War. Intl Inst of Technology Inc. 1992.
- ^ 22.0 22.1 US pulls out of Saudi Arabia. BBC News. April 29, 2003 [29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Plotz, David (2001) What Does Osama Bin Laden Wa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late
- ^ Jamal Khashoggi: Who is missing Saudi Journalist?. BBC News. [9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5).
- ^ Trump vows 'severe punishment' if journalist Jamal Khashoggi was killed by Saudis. CNN. [1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2).
- ^ Saudi Arabia and U.S. Clash Over Khashoggi Case. The New York Times. [1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 Saudi Arabian King calls Turkish President over journalist Khashoggi's disappearance. CNN. [1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 ^ Surveillance footage shows Saudi 'body double' in Khashoggi's clothes after he was killed, Turkish source says. CNN. [23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Khashoggi murder: Crown prince vows to punish 'culprits'. BBC News. [2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 ^ Middle East expert says there's 'unprecedented disruption' in US-Saudi relationship. The Hill. [22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Trump rebuilds relations with Saudi Arabia by nominating top general as envoy. Washington Examiner. 2018-11-15 [2018-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5) (英語).
- ^ Genin, Aaron. A GLOBAL, SAUDI SOFT POWER OFFENSIVE: A SAUDI PRINCESS AND DOLLAR DIPLOMACY. The California Review. 2019-04-01 [201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6) (美國英語).
- ^ Menendez and Graham announce resolution on Saudi Arabia in wake of Khashoggi killing. Fox News. [13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3).
- ^ U.S. bans 16 Saudi individuals from U.S. for role in Khashoggi's murder. NBC News. [9 April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5).
- ^ Pompeo Bars 16 Saudis From U.S. in Response to Khashoggi Killing. The New York Times. [8 April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1).
- ^ Maier, Timothy. Kids Held Hostage in Saudi Arabia (PDF). Insight. 2002-06-24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24).
- ^ Maier, Timothy. Stolen Kids become Pawns in Terror War (PDF). Insight. 2001-11-27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24).
- ^ Maier, Timothy. All Talk, No Action on Stolen Children (PDF). Insight. 2001-06-18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6-01).
- ^ Maier, Timothy. A Double Standard for Our Children (PDF). Insight. 2000-10-07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24).
- ^ Arms for the King and His Family: The U.S. Arms Sale to Saudi Arabia. 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24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5).
- ^ US-Saudi Security Cooperation, Impact of Arms Sales – Cordesman. [24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9).
- ^ 特朗普访问沙特受礼遇 美沙签署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 中國之聲. [202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 ^ 特朗普否认将停止对沙特军售 称放弃军售是惩罚自己. 參考消息. [202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 -. 美解禁对沙乌地阿拉伯军售 盼利雅德助化解加萨冲突.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4-08-13 [2024-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3) (中文).
- ^ 45.0 45.1 Division, US Census Bureau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 Data. www.census.gov.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9) (美國英語).
- ^ U.S. Total Crude Oil and Products Imports. www.eia.gov.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8).
- ^ OEC - Saudi Arabia (SAU) Exports, Imports, and Trade Partners. atlas.media.mit.edu. [2018-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9) (英語).
外部連結
- Embassy of Saudi Arabia- Washington, D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Embassy of U.S.A. - Riyadh
- Consulate General of U.S.A. - Dhahran
- Consulate General of U.S.A. - Jeddah
- Odah Sultan Odah, Saudi-American Relations 1968-197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