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控股有限公司
勞斯萊斯控股有限公司(英語:Rolls-Royce Holdings plc,LSE:RR.),又譯羅爾斯·羅伊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英國的跨國航太與國防公司,專門設計及生產航空等各產業的動力系統。勞斯萊斯是全球三大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之一,其主要業務亦包括輪機工程和能源領域。若以國防收益計算,勞斯萊斯於2018年也是世界第16大的國防承包商[1]。
勞斯萊斯控股有限公司 | |
---|---|
Rolls-Royce Holdings plc |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LSE:RR.) |
ISIN | GB00B63H8491 |
公司前身 | 勞斯萊斯有限公司 |
成立 | 1906年(勞斯萊斯有限公司) 1987年(公開上市) |
創辦人 | 查爾斯·勞斯 |
代表人物 | Sir Ian Davis(主席) Warren East(CEO) |
總部 | 英國倫敦 Kings Place |
產業 | 航太與國防 |
產品 | 軍民用航空引擎 輪機工程 發電設備 |
營業額 | ▲ £165億8700萬英鎊(2019) |
稅前盈餘 | ▼ £7億1300萬英鎊(2019) |
稅後盈餘 | ▼ £13億1100萬英鎊(2019) |
總資產 | ▲ £322億6600萬英鎊(2019) |
資產淨值 | ▼ £33億7600萬英鎊(2019) |
所有權者 | ValueAct Capital、資本集團、瑞士信貸集團 |
員工人數 | 51,700(2019) |
網站 | www |
羅爾斯·羅伊斯還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是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成分股之一。2015年6月5日總市值178.6億英鎊,是倫敦證交所主要上市公司中第28大。[2]
公司簡介
勞斯萊斯(Rolls-Royce)是指一系列的公司,它們都是從1906年由亨利·萊斯和查爾斯·勞斯創立、製造汽車與飛機發動機的勞斯萊斯有限公司分離而來的。這些公司包括:
勞斯萊斯控股有限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 plc):一家專門從事渦輪產品生產的英國公司,尤其是飛機發動機。最近也開始涉足船用推進和能量系統,以及在民用和軍用領域提供廣泛的發動機產品和服務。勞斯萊斯研究RB211飛機引擎所花去的巨額資金使得勞斯萊斯公司在1971年破產,而之後被英國政府國有化才令公司能夠生存下來。RB211是第一款三轉子渦輪發動機,這也使勞斯萊斯能在航空器發動機領域從一個小玩家變成世界級競爭者。
勞斯萊斯汽車有限公司:一家豪華汽車生產商,現由寶馬汽車擁有。原先的勞斯萊斯公司於1931年收購了賓利之後,自此兩個品牌的汽車就區別不大,僅僅在水箱柵格上有一些差異而已。勞斯萊斯公司的汽車業務於1980年售予維克斯有限公司,而維克斯於1998年將勞斯萊斯汽車售予福士集團。但自2003年以後,福士就不再允許使用「勞斯萊斯」來命名自己的車,因為「勞斯萊斯」的商標已歸寶馬汽車所擁有。
歷史
1884年,亨利·羅伊斯開始經營電子類與機械類生意。1904年,他在他的曼徹斯特工廠製造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Royce。同年5月4日,他被引見給了查爾斯·羅爾斯,於是兩人達成一個協議,由羅伊斯負責生產汽車,而羅爾斯則負責銷售。同時合同中還有一個條款規定新車名為勞斯萊斯。
公司於1906年3月15日成立,並於1908年遷至德比。銀魅(1906年 - 1925年)為公司帶來了極大的贊譽。它使用六缸發動機,共生產了6173輛。1921年,公司第二家工廠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開張,以滿足當地的銷售需求。共有1701輛斯普林菲爾德魅(Springfield Ghosts)在那裡生產。1931年,工廠在運轉了10年之後被關閉。在銀魅的底盤基礎上生產出了英國第一輛裝甲車並裝備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中。1931年,勞斯萊斯收購了其在大蕭條中陷入財政困難的對手賓利。
從此直到2002年,除了水箱柵格和一些小細節,賓利和勞斯萊斯沒有什麼區別。1914年,公司第一款航空發動機鷹式(Eagle)推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約一半的盟軍飛機使用的是勞斯萊斯的航空發動機。
至1920年代末,航空發動機成為勞斯萊斯最主要的業務。亨利·羅伊斯最後的設計隼(Merlin)式航空發動機於1935年推出,雖然他已在1933年去世。這款發動機由R發動機發展而來,1931年,裝有該款發動機的水上飛機以幾乎每小時400英里的速度打破了紀錄。隼式航空發動機是一款動力強勁的V12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被安裝在了許多飛機上:颶風式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蚊式轟炸機(雙引擎)、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四引擎)、威靈頓式轟炸機(雙引擎)。它也使美國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成為當時最為成功的戰鬥機。
隼式航空發動機一共生產了超過160,000台。1946年,勞斯萊斯和賓利的生產都搬到了克魯(Crewe)。1959年,位於倫敦的Mulliner Park Ward開始為勞斯萊斯生產車身。
1906-1971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於1906年由亨利·羅伊斯和查爾斯·羅爾斯在曼徹斯特的米德蘭酒店創建並從1914年開始製造飛機發動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一半飛機發動機都是由羅爾斯·羅伊斯製造的。在20年代後期,航空發動機成為了羅爾斯·羅伊斯最重要的業務。亨利·羅伊斯在1933年去世,而他的遺作——梅林發動機在1935年問世。這是一種從驅動過在1931年在史奈德盃比賽上創造了每小時400英里速度記錄的超馬林S.6B型水上飛機的羅爾斯·羅伊斯R型發動機發展而來的。傳奇般的梅林引擎被作為一個英國的符號。[3]梅林發動機驅動了許多二戰時的飛機:單發的颶風戰鬥機、噴火戰鬥機,雙發的蚊式轟炸機,四發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它也為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之一,P-51野馬提供動力,只不過是由帕卡德在羅爾斯·羅伊斯的授權下生產的。二戰時超過16萬梅林發動機被製造出來,而這被認為是反法西斯同盟最後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4]
戰後,羅爾斯·羅伊斯在設計製造燃氣渦輪發動機上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達特和苔茵兩款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它們縮短了大洲之間旅行的時間。達特發動機被用在AW660大商船運輸機、Avro 748、福克F27、Dart Herald、維克斯子爵上,動力更強勁的苔茵發動機則驅動Atlantic、Transall和Vanguard。它們中的許多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中。
羅爾斯·羅伊斯渦輪發動機研發時傳統的數字命名方式,到交貨時再以英國的河流命名。這樣命名的原因最初是為了體現和衝程式的活塞發動機不同,渦輪發動機的動力源源不斷這一特點。數字命名前的「RB」是指「Rolls-Royce Barnoldswick」[5],Barnoldswick是羅爾斯·羅伊斯最早生產渦輪發動機的地方。
這一時期的噴氣發動機當中,斯貝發動機驅動了三叉戟、灣流2和福克F28。軍用版的斯貝為英國皇家空軍的海盜攻擊機、F-4幽靈II戰鬥機和獵迷預警機提供動力。斯貝系列還授權由美國艾利遜發動機公司製造,即TF41,安裝在A-7海盜二式攻擊機上。在20世紀下半葉,羅爾斯·羅伊斯的其他類型的軍用發動機,如Avon和Viper,為這一時期許多英國軍用飛機提供動力。在這一時期還有康維發動機,世界第一款低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在1966年,英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收購了布里斯托·西德利發動機有限公司,而這正是上世紀5、60年代英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業趨於合理的重大調整。布里斯托·西德利是在1959由原布里斯托飛機公司旗下的航空發動機子公司——布里斯托航空發動機公司(Bristol Aero-Engines Limited),與阿姆斯特朗·西德利(Armstrong Siddeley)合併而成。其主要工廠在布里斯托爾附近的菲爾頓。它有良好的軍用發動機製造水平,設計了協和式客機上的奧林匹斯593發動機。
國有化和分拆
被選作L-1011的唯一發動機提供商後,羅爾斯·羅伊斯花大氣力研究RB211發動機,不過它的研究面臨許多重大技術問題。而在1971年2月4日,羅爾斯·羅伊斯到了要被政府接管的境地。為了拯救公司,愛德華·希斯政府將它國有化。[6]汽車業務在1973年從羅爾斯·羅伊斯中拆分出去,賣給了維克斯公司。這場變故所導致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新的會計法規禁止將研發支出列為企業資產。因為這種做法導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誇大了其資產掩蓋了財政困難,直到不得不尋求幫助的時候已經晚了。
私有化和發展
1987年,在撒切爾夫人政府時期,羅爾斯·羅伊斯被重新私有化。20世紀80年代由於政策的原因,使得發動機製造商可以為更多的民用飛機製造商提供發動機。這一時期中,羅爾斯·羅伊斯為17種飛機(及其衍生型)提供發動機,超過14種的競爭對手通用電氣,以及10種的普惠。
1988年,羅爾斯·羅伊斯收購了北方工程工業公司(NEI)。這是一家位於東北英格蘭的,主要生產發電機和電源管理設備的重工業集團。集團企業有Clarke Chapman(生產起重機)、Reyrolle和Parsons(現在皆為西門子的一部分)。公司也更名為羅爾斯·羅伊斯工業動力集團。而在接下來不景氣的十年裡,羅爾斯·羅伊斯賣掉了一些零碎的輔業,並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航空發動機上。
1990年,寶馬和羅爾斯·羅伊斯合資成立了BRR公司來發展BR700系列為直線和公務噴氣機提供動力,比如波音的717就採用了BR715發動機、灣流G650採用了BR725發動機,並在2009年6月取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證[7]。寶馬隨後退出該公司,在2000年由羅爾斯·羅伊斯全資擁有,並改名羅爾斯·羅伊斯德國。
收購艾利遜
1994年11月21日,羅爾斯·羅伊斯宣布它有收購艾利遜發動機公司的意向。[8]這是一家美國燃氣輪機,以及航空、工業、航海用發動機組件製造商。這兩家公司曾經在二戰時期有過技術合作。羅爾斯·羅伊斯在通用汽車1993年賣掉它的時候就曾出價3.7億美元競購,但是GM選擇了管理層收購。由於艾利遜參加了機密和出口限制的技術,因而1994年的收購被有關部門仔細審查以確定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9]在1995年3月2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艾利森發動機公司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之間的交易不會危及國家安全」[10]。然而羅爾斯·羅伊斯卻被要求成立一個代理董事會[11]來管理艾利遜,並且成立一家獨立的「艾利遜高級發展公司」來管理美國「涉及尖端科技」的所謂機密計劃。在2000年這種限制被一種更為靈活的特別機密協議[12]」所取代。
收購艾利遜花費了5.25億美元(相當於3.28億英鎊)[8],為羅爾斯·羅伊斯帶來了四種新發動機型號。而它們被用在7個民用發動機平台和一些輕型飛機上。艾利遜現在是羅爾斯·羅伊斯的北美公司的一部分。
1999年的收購案
羅爾斯·羅伊斯在1999年總共花了10.63億英鎊用於收購。包括收購Cooper Energy Services、維克斯、National Airmotive Corporation和寶馬手中的BRR公司的股份。 羅爾斯·羅伊斯需要維克斯來提高它的船用業務。維克斯在這一時期擴大其船用業務。1996年收購了噴水推進器和螺距推進器的製造商Kamewa。1998年收購了轉向器和穩定器的製造商Brown Brothers,以及一個主要的船用推進和工程公司烏斯特恩集團。羅爾斯·羅伊斯在2002年出售維克斯國防系統(維克斯另一個重要領域)給Alvis,這就是現在英國最大的裝甲車輛公司Alvis Vickers。
羅爾斯·羅伊斯通過發展Tay系列發動機、收購艾利遜和回收與寶馬合資公司的股份,取得了支線客機和公務機市場上的領先地位。Optimized Systems and Solutions(原名Data Systems & Solutions)在1999年由羅爾斯·羅伊斯和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AIC)合資成立。在2006年,SAIC退出了合資公司,使之成為羅爾斯·羅伊斯的獨資公司。
21世紀
2004年4月6日,波音宣布選擇羅爾斯·羅伊斯和通用電氣為787提供動力。於是羅爾斯·羅伊斯推出了遄達1000,遄達系列的最新發展結晶。GE提供的則是GEnx,GE90的演進型。2004年6月13日,羅爾斯·羅伊斯宣布獲得了總額1億英鎊的國防部訂單,內容是為C-130運輸機在未來5年提供發動機。[13]
在2005年巴黎航展上,羅爾斯·羅伊斯獲得超過價值10億美元的訂單。其中8億是為20架中國國際航空的A330提供發動機。[14]
2006年7月,羅爾斯·羅伊斯得到一份為A350提供新型遄達發動機的合同。儘管詳情還沒有披露,但種種消息顯示,這種名為遄達XWB的新發動機將比遄達1700大,基本上就是遄達1000的大油門版。
在2006年10月,由於空客A380的延遲交付,羅爾斯·羅伊斯暫停了遄達900的製造,在2007年10月宣布重啟。[15]這家在德比,僱傭了11000名員工的工廠將繼續為龐巴迪、空客和波音提供發動機,包括A330、A340和新787系列。
2007年6月18日,羅爾斯·羅伊斯宣布它在當年的巴黎航展上收到最大,總額為56億美元的訂單,澳洲航空為它訂購的80架A350XWB選擇了遄達發動機。[16]。當年11月11日,在迪拜航展上,又來了一筆來自阿聯酋航空的,為50架A350-900和20架A350-1000以及50架處於選擇權的提供發動機。這筆訂單將在2014年交付,總額84億美元,包括選擇權中的。[17]
2007年11月20日,羅爾斯·羅伊斯宣布它計劃在新加坡的實里達航空園建設其首家位於亞洲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基地。這個總價在5.63億美元(3.55億英鎊)的工廠,作為其在德比工廠的有力補充。其中擁有大型民用發動機的裝配線和測試地,包括遄達1000和遄達XWB。這裡的生產效率將比德比的高,因為是一個完全集成的工廠,不像德比的要集中五個在英國製造的部件。生產一台遄達900將比現在的20天縮短6天。原本有望為330提供工作機會[18],而在2012年開始的建設後,將在新加坡本地僱傭1600員工[19]。
在2011年的阿瓦隆航展上,羅爾斯·羅伊斯遇到使用遄達900的A380發生發動機故障,而接下來一架澳洲航空的航班在2011年2月24日發生空中推力減小的事故。羅爾斯·羅伊斯表示,他們有一個350名工程師的團隊專門調查在2010年11月,澳航QF32航班發動機半空爆炸的原因。[20]
2011年3月9日,羅爾斯·羅伊斯和戴姆勒宣布,他們計劃以42億美元的價格,對半將Tognum公司收購。[21]如果合資公司成功建立,它將計劃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合併羅爾斯·羅伊斯現有的卑爾根發動機業務。[21]Tognum擁有MTU腓德烈斯哈芬公司 ,它是一家領先的高速工業和船用柴油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的卑爾根附屬公司是目前唯一的中速天然氣和柴油發動機製造商。
軍用方面,羅爾斯·羅伊斯繼續與其他歐洲製造商合作。為旋風式戰鬥機提供RB199發動機,並會同其他發動機廠商為颱風戰鬥機提供了EJ200發動機。兩台改裝RB199也為颱風的前身,EAP技術驗證機提供動力。羅爾斯·羅伊斯將其成熟的STOVL(短距垂直起降)技術——LiftSystem應用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聯合攻擊戰鬥機F-35閃電II戰鬥機上,並計劃投入量產。
2014年將部分民航機零件外包給中國無錫透平葉片生產。[22]
2016年7月12日,勞斯萊斯斥資7.2億歐元收購西班牙飛機引擎商de Turbo Propulsores (ITP)53.1%股權。
2018年7月5日,勞斯萊斯以5億英鎊將其虧損的商用船舶業務出售給挪威康士伯集團(KONGSBERG),包括船用產品、系統及售後服務業務,但不包括Bergen Engines及海軍業務。
2018年7月5日,勞斯萊斯將關閉其核能部門,將潛艇推進系統業務併入防務部門,並將民用核能業務併入電力系統部門。
2020年,由於受Covid-19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衝擊,羅爾斯·羅伊斯宣布裁員9000人。[23]
產品
航空航太業務
渦輪噴射發動機
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
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大型渦輪風扇發動機
渦輪軸發動機
- 勞斯萊斯 Gem
- 勞斯萊斯250型
- 勞斯萊斯RR300
- 勞斯萊斯RR500
- 勞斯萊斯T406/AE 1107C-Liberty
- MTR390
- 勞斯萊斯/透博梅卡RTM322
- LHTEC T800
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火箭引擎
船用
燃氣輪機
- Rolls-Royce AG9140
- Rolls-Royce MT7
- 勞斯萊斯MT30
- Rolls-Royce MT50
- Rolls-Royce RR4500
- Rolls-Royce Spey SM1A and improved SM1C
- Rolls-Royce Olympus TM1, TM1A and improved TM3B
- Rolls-Royce Tyne RM1A and improved RM1C
- Northrop Grumman/Rolls-Royce WR-21
其他船用推進設備
- Kamewa and Bird-Johnson Waterjets
- Kamewa Tunnel thruster
- MerMaid pod propulsion
- Ulstein Aquamaster Azimuth thruster
- Rolls-Royce MTU Engines
潛艇用
- Nato Submarine Rescue System
- PWR1 reactor
- PWR2 reactor
- Zebra (battery)
穩定器
- Brown Brothers Legacy Stabilizers
- Brown Brothers Neptune or VM Stabilizers
- Brown Brothers Aquarius Stabilizers
能源:石油天然氣
燃氣輪機
- Rolls-Royce 501
- Industrial Avon
- Industrial RB211
- Industrial Trent
壓氣機
- Barrel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Pipelin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能源:電力
燃氣輪機
- Rolls-Royce 501
- Industrial RB211
- Industrial Trent (Mechanical Drive & Power Generation)
分布式發電系統
- Field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FEPS)
- APU 2000 vehicle power unit
- Marine generator sets
- Solid Oxide Fuel Cell
流行文化
勞斯萊斯生產的飛機發動機多次被紀錄片《空中浩劫》提及。
參考資料
- ^ Defense News Top 100 for 2018. Defense News. [2019-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8).
- ^ FTSE All-Share Index Ranking. stockchallenge.co.uk. [26 Dec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0).
- ^ The Merlin Engin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4-19.
- ^ Merlin engine Rolls Royce Merlin XX. [201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3).
- ^ Gunston 1989, p. 146.
- ^ The Economist January 18, 2009. U.S. print edition. "Coming in from the cold".
- ^ Rolls-Royce BR725 engine receives EASA Type certification. Rolls Royce plc. 24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4日).
- ^ 8.0 8.1 Lazonick, William & Prencipe, Andrea. Sustain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Rolls-Royce plc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28. page 18.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10.
- ^ Ashbourne, Alex. Opening the US Defence Marke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10-09.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page 6, October 2000.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10.
- ^ DoD is satisfied that deal between Allison Engine Co. and Rolls Royce does not endanger national security. [201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組織一個代理董事會(Proxy board)是美國國防部的國防保密業務處對外國投資者收購某些涉及國家安全的國防承包商時的要求。它是一個完全由美國公民組成的,負責日常業務運行的董事會。
- ^ 特別機密協議則允許董事會成員除了美國公民外還有母公司國家的公民,不過在涉及美國國家機密的內容上只允許美國的管理人員參與。
- ^ Penny Shares Online. 10 July 2006 [13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6).
- ^ BBC. Air China at Paris Air Show. BBC News. 20 July 2005 [13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20).
- ^ Rolls-Royce settles into a launch groove for A380. Flight International. 15 October 2007 [1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 ^ Rolls-Royce inks biggest-ever sale. Flight International. 19 June 2007 [20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 ^ Emirates places $8.4bn order for Rolls-Royce Trent XWB. [14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21日).
- ^ Rolls-Royce: Media Room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11-21.
- ^ Saira Syed. Rolls-Royce gears up for Singapore production. BBC News. 2 February 2012 [2012-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2).
- ^ Heasley, Andrew. Rolls-Royce speaks out after more Qantas engine problems. The Age. 3 March 2011 [9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7).
- ^ 21.0 21.1 Arnott, Sarah. Rolls-Royce and Daimler bid €3.2bn for Tognum. The Independent (UK). 10 March 2011 [10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无锡透平叶片厂获罗·罗公司订单.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被误解40多年 劳斯莱斯不造航空发动机. 知乎. 2020-07-16 [2023-08-08].
參考書目
- Gunston, Bill. Development of Piston Aero Engines. Cambridge, UK. Patrick Stephens Limited, 2006. ISBN 0-7509-4478-1.
- Newhouse, John. The Sporty Game: The High-Risk Competitive Business of Making and Selling Commercial Airliner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2. ISBN 978-0394514475.
- Pugh, Peter. The Magic of a Name: The Rolls-Royce Story, The First 40 Years. London: Icon Books, 2000. ISBN 1-84046-151-9.
- Pugh, Peter. The Magic of a Name: The Rolls-Royce Story, Part 2, The Power Behind the Jets. London: Icon Books, 2001. ISBN 1-84046-284-1.
- Pugh, Peter. The Magic of a Name: The Rolls-Royce Story, Part 3, A Family of Engines. London: Icon Books, 2002. ISBN 1-84046-405-4.
外部連結
- Rolls-Roy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