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電力系統

統一電力系統(俄語:Един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России),是蘇聯廣域同步電網英語Wide area synchronous grid。裝機容量300GW,年發電量1.2萬億度,使用人口2.8億。地跨8個時區[1]。蘇聯解體後,為獨聯體成員使用。

統一電力系統在歐洲的同步電網用橙色表示

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後,列寧提出了「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2]。1920年2月21日設立了國家電氣化委員會,提出了蘇維埃俄羅斯電氣化計劃,並於1920年12月21日第八屆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批准:劃分為8個電力區域,包括南方區、中央工業區、北方區、烏拉爾區、伏爾加區、突厥斯坦區、高加索區、西西伯利亞區,各區因地制宜發展電力工業;在10-15年時間裡,建設裝機容量為175萬kW的30座區域電廠,其中10座大型水電站,全國總裝機容量比一戰前增加1.5倍;發電量從1921年的5億kWh增至88億kWh,即增加16倍(1913年發電量19億kWh)。1922年建成第一條110kV輸電線路。1926年建成蘇聯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沃爾霍夫水電站英語Volkhov Hydroelectric Station,1932年提前建成當時歐洲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1933年建成下斯維里河水電站英語Lower Svir Hydroelectric Station及第一條220kV輸電線路。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年發電量125億kWh,1937年達到360億kWh;1940年裝機容量1120萬千瓦,發電量達到了486億kWh。

1950年,建成第一條±1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1956年投運的古比雪夫水電站-莫斯科的400千伏輸電線路(1961年升壓為500千伏),把蘇聯的中央電網與中部伏爾加電網聯網。這是統一電力系統的肇始。由於蘇聯否定了歐洲大陸通用的400kV輸電等級,因此作為220kV與500kV的中間電壓等級,於1957年開始建設第一條330kV輸電線路。

1957年,赫魯曉夫把集中統一的經濟管理體制改為分散的地區國民經濟委員會管理體制,保留了全蘇電站建設部。1959年增設了動力和電氣化國家委員會,負責新技術與協調。

1960年代初開始發展超臨界火電機組,蒸汽參數23.5兆帕,540℃,單機容量500MW、800MW與1200MW的超臨界機組分別於1964年、1970年、1975年投產,至1985年超臨界機組占火電機組總功率的50.5%。1985年水電比重19.5%,最大水電機組為640MW。

1964年建成第一條±4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長475km。1965年恢復了全聯盟動力和電氣化部,集中統一領導電廠、物資、機械、維修。為百萬千萬以上規模的核電基地、火電基地電力外送及促進國際聯網,在西部建設750kV超高壓電網。第一條750kV輸電線路建設於1966-1967年,從加里寧州科納科沃火電廠英語Konakovo Power Station到莫斯科,長度100km。1972年建成從頓巴斯經第聶伯河畔扎波羅熱文尼察的750kV輸電線路。1979年建成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文尼察匈牙利阿爾薩特變電站的750kV輸電線路跨國聯合電力系統。以及從各個核電站到負荷中心的750kV輸電線路,建成了第一個750 kV 環網。:

至1978年統一電力系統包含了除中亞、遠東兩大電網之外的其它9個大電網:中央、中部伏爾加、西北、南方(烏克蘭境內)、北高加索、外高加索、烏拉爾、西伯利亞、北哈薩克。這11大區域電網聯網了97個地區電網。其中中亞聯合電網包含了7個地區電網,覆蓋中亞四個加盟共和國與南哈薩克,於1970年形成。另有4個孤立地區電網。統一電力系統以中央電網的中線(彼得羅扎沃茨克切列波韋茨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夫庫爾斯克)為界,東部採取了1150kV/500kV/220kV/110kV電壓系列,西部採取了750kV/330kV/110(150)kV。

在開展750千伏科研工作的同時,以「弗·伊·列寧」命名的全蘇電工研究院俄語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全蘇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1],列寧格勒高壓直流輸電研究院俄語НИИПТ扎波羅熱全蘇變壓器研究院[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扎波羅熱變壓器廠俄語Запорож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以及高等院校針對1150kV交流輸電與±750kV直流輸電的基礎研究,以實現哈薩克的坑口火電基地電力遠距離外送並促成區域大電網互聯。1972年開始設備研製攻關與樣機試製。1978年轉入工廠化生產與原型設備試運行考核。1985年8月,蘇聯建成第一條1150kV特高壓輸電線路俄語Экибастуз-Кокшетау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埃基巴斯圖茲--科克切塔夫)長497km,及2座1150kV變電站。1988年8月建成了科克切塔夫-庫斯塔奈1150kV特高壓輸電線路,長410km,及庫斯塔奈1150kV變電站。至此,1150kV輸電線路全長907km,投入商業運營。並按照預定計劃繼續向西建成庫斯塔奈-車里雅賓斯克1150kV特高壓輸電線路,長328km;向東建成埃基巴斯圖茲-巴爾瑙爾-伊塔茨卡婭(Итатская,坐標北緯55°26′11″東經89°04′25″)的1150kV特高壓輸電線路1115km。這些特高壓線路作為骨幹把烏拉爾電網、哈薩克電網、西伯利亞電網實現了聯網。1980年代開始研究±1150千伏直流輸電、3000千伏交流輸電的基礎技術。

1979-1993年,統一電力系統還包含了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現在這些國家屬於歐洲大陸同步電網。中亞統一電力系統於2001年加入了統一電力系統。[1] 2009年,烏茲別克斯坦退出該系統,連帶塔吉克斯坦也退出了電網[3]。土庫曼斯坦於2003年6月退出中亞統一電力系統。 2009年12月1日烏茲別克斯坦退出中亞統一電力系統。

2001年7月11日俄聯邦526號法令《關於重建俄聯邦統一能源系統》,確定了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Unified power system of Russia, UPS) 。

統一電力系統還包括蒙古國[4]

與其它電網互聯

IPS/UPS與波羅的海三國電網同步互聯,並通過容量為1420兆瓦的背靠背直流輸電線路在芬蘭與北歐電網英語NORDEL相連[5]。俄羅斯與歐盟正在考慮將IPS/UPS與ENTSO-E電網統一,從而形成單一的橫跨13個時區的超級同步電網。[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Sergei Lebed. IPS/UPS Overview (PDF). Brussels: UCTE-IPSUPS Study presentation: 5. 2005-04-20 [2008-1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8). 
  2. ^ Vladimir, Lenin. Our Foreign and Domestic Position and Party Tasks. Moscow. 1920 [2017-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4). Communism is Soviet power plus the electrific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since industry cannot be developed without electrification. 
  3. ^ Chorshanbiyev, Payrav. Energy blockade reportedly costs Sangtudinskaya GES-1 at US$20 mln. ASIA-Plus. 2010-07-30 [2010-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8). 
  4. ^ Luther, Matthias. Reliable electricity system and requested extensions towards CIS and Baltic countries, North Africa and Middle East (PDF). TEN-E Conference: Developing a Secure and Sustainable Trans European Energy Network. Union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ity. 2004 [2008-1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8). 
  5. ^ Haubrich, Hans-Jürgen; Dieter Denzel. Interconnected systems in Europe (PDF). Operation of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PDF). Aachen: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Power Plants (IAEW) at RWTH Aachen University. 2008-10-30: 16 [2008-12-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9).  (Se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link for title page and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