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
經方,中醫術語,有兩種意義,一是指以《湯液經法》為代表的醫家在治療過程中發現確有療效的「經驗之方」,一是指在張仲景著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使用過的「醫經之方」。驗方用於指「經驗之方」,但與《湯液經法》不全屬同一理論系統。[1]
在明清之前,經方一詞主要是指「經驗之方」,在漢朝時曾經存在的經方派,所指的也是前者。在清朝初葉,出現另一支,尊古的經方派,他們稱張仲景著作使用過的方劑是「經方」,而後世醫家及溫病學派設計的方劑則是「時方」,他們推崇使用經方而輕視乃至貶斥時方。因爲他們的影響,近代中醫界所說的經方,其意義則轉而成為後者,張仲景醫經之方。
發展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在先秦兩漢時期,《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所記載了四個主要的醫學流派,亦即「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家。[2]其中,經方十一家的著作,包括《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癉十二 病方》四十卷、《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黃帝扁鵲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傷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顛病方》十七卷、《金瘡瘲瘛方》三十卷、《婦女嬰兒方》十九卷、《湯液經法》三十二卷、《神農黃帝食禁》七卷,原書今俱已失傳。梁代·陶弘景曾經親眼見過《湯液經法》,從中摘抄部分方劑,寫成《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一卷。
經方的另一種說法,也是現今中醫學界最為普遍的說法[來源請求],是指中國漢朝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後世分為《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所記載之方劑。乃是相對於宋、元以後出現的時方而言的。其中《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複的,共計178方,用藥151味。經方是「醫方之祖」,後世中醫學家稱《傷寒雜病論》為「活人之書」、「方書之祖」,讚譽張仲景為「醫聖」。古今中外的中醫學家常以經方作為母方,依辨證論治的原則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劑。經方的特點可概括為「普、簡、廉、效」。使用這種經方的醫家,通常也被稱為傷寒學派,在中國北方具有主導地位[來源請求]。
先秦兩漢
傷寒學派
經方分類
- 桂枝湯類
- 麻黃湯類
- 葛根湯類
- 柴胡湯類
- 瀉心湯類
- 白虎湯類
- 承氣湯類
- 陷胸湯類
- 抵當湯類
- 五苓散類
- 苓桂劑類
- 四逆湯類
- 理中湯類
- 附子湯類
相關文獻
- 明·吳綬,《傷寒蘊要全書》
- 清·徐彬,《傷寒原方發明》
- 清·文夢香,《百一三方解》
- 清·魏念庭,《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 清·莫文泉,《經方例釋》
後世驗方
參見
外部連結
-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Images Databa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參考文獻
- ^ 「驗方」一詞可見於唐《備急千金要方》,以「大驗方」、「神驗方」區分有效程度。南宋有《葉氏錄驗方》、《洪氏集驗方》等以「驗方」為題的著作。
- ^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為劇,以死為生。[...]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房中者,性情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傳曰:「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神僊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然而或者專以為務,則誕欺怪迂之文彌以益多,非聖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今其技術晻味,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錢超塵著,《傷寒論文獻通考》,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重印,ISBN 7507705579
黃煌著,《經方的魅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009重印。ISBN 978-7-117-07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