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類型

紅毛港類型,或稱紅毛港文化[1]紅毛港系統。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繩紋紅陶文化時期」之地區類型,起初學者稱為「紅毛港系統」,後經過研究,因為其文化內涵和分布,與鄰近同時期文化有個別特色差異,無法歸屬於其他文化之中,稱為繩紋紅陶文化之「紅毛港類型」,來強調它在台灣西北部沿海地區的地域性特徵[2]。根據學者劉益昌提出的定義,「紅毛港類型」主要分布於台灣本島西北部沿海,包含桃園南部、新竹、苗栗北部一帶的海岸沙丘和河口附近的階地。遺址有桃園的崁頭厝,新竹的紅毛港、樹林子、坡子頭(Ⅰ、Ⅱ)、犁頭山,苗栗的造橋談文湖白沙屯-過港、山佳(下層)等遺址。出土文物僅有陶、石器,陶器總類不多,僅有橙紅色夾砂繩紋陶罐。遺址範圍一般不大,物品零星且不多,雖處海濱但未發現貝塚等積極利用海生資源的證據。「紅毛港系統」可能源於大坌坑文化,銜接後面的山佳文化,距今大約4500年至3500年前之間[3],文化內涵以陶器口緣低矮、拍印有繩紋的淡褐色和紅褐色系夾砂陶最具特色[4]

描述

「紅毛港類型」主要分布於台灣本島西北部沿海,包括桃園市南半部、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北半部區域的海岸沙丘或河口附近的階地等。它最早由學者盛清沂在1964年提出,並將視為台灣繩紋紅陶文化中流行於桃竹苗沿海的地方類型,聚落大多分布於海岸沙丘或河口附近的階地。本類型文化並以早期發現的紅毛港遺址為其命名代表[5],海拔高度都在40公尺以內[6]。遺址包括新竹縣的犁頭山紅毛港、樹林子、坡子頭(I、II)、上沙崙 II、香山-南港、蓮華寺遺址,桃園市的崁頭厝、榕樹下,苗栗縣的談文湖白沙屯-過港、山佳(下層)等遺址[1]

本類型繼大坌坑文化之後出現,屬於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階段,是廣義的細繩紋陶文化的一個區域類型。文化遺物主要是橙紅色、褐色、淡褐色的夾沙陶。器型為中型侈口鼓腹的罐形器,口緣通常外侈低矮,少量帶有圈足,通常從頸部以下器身佈滿拍印的繩紋[7],部分是素面。石器的器型簡單但多樣化,主要有打製石斧、打製石鋤等墾拓使用的農業用具,另有石錛、邊刃刮削器、砥石、凹石等日常生活用具,還有石刀、骨鏃等[1]。從既有的遺址範圍與文化層堆積的厚度發現,各遺址範圍較小,文化層也較薄,配合遺址內出土的文化遺物可推論,這是一個小型的聚落[8]。遺址多在沿海或河口,但發掘中未發現有貝塚存在,顯示對河海資源利用不多,生產型態以農業為主[9]。文物未經過絕對的年代測定(如碳十四定年的依據),但從器物形制及層位堆積的資料來看,推知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器物也與中部地區同為繩紋紅陶文化之牛罵頭文化相近,兩者皆出土多聯杯器型陶器、鏤空小足圈、工整的交錯拍印繩紋、以及圓形或不規則的附加堆紋,推測同為大坌坑文化晚期之後的地方演化[10]

對於「紅毛港系統」分類還不明確,對於與台灣北部、中部同為繩紋紅陶文化之間的關係需要釐清[11]。學者郭素秋、劉益昌認為,紅毛港文化整體的器型和器物組成應較接近中部的牛罵頭文化,也許屬於牛罵頭文化的地方性類型[1]。而考古顯示紅毛港類型同樣也與北邊的訊塘埔文化有往來關係,紅毛港類型的考古遺址中往往可見訊塘埔文化典型的「褐色夾砂陶」,兩個文化之間也皆出土「多連杯」或稱為「高圈足多連盤」之特別器物。也因為對紅毛港類型調查不夠完整,因此訊塘埔文化與紅毛港類型的明確界線並不明確,僅知大概以桃園觀音區為界[12]

主要遺址

紅毛港遺址

紅毛港遺址位於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溪出海口紅毛港北側,屬濱海沙丘,高度約海拔7公尺左右,為新竹地區重要的史前考古遺址。紅毛港遺址發現相當早,1953年新竹縣文獻會委員郭輝在紅毛港發現黑色「磨製石刀」斷片及史前繩紋陶器碎片,深受考古學界重視,並在1964經學者盛清折調查後,將鄰近桃竹苗沿海的地方類型以紅毛港遺址為其命名為「紅毛港系統」。然而,直到2002年學者劉益昌才對該遺址進行試掘[13]。在陶質標本方面,有紅褐色夾砂陶、紅褐色泥質陶以及褐色夾安山岩碎削陶。其中褐色夾安山岩碎削陶是典型訊塘埔文化質地,僅出土一件,可能與該處先民有所接觸[14]。其他多數是紅褐色細砂陶。陶器製作上多以手捏製,可見明顯的同心圓輪修痕,陶器口部和圈足為附加上去。體部多以繩紋來進行表面處理。器類上多為「略凸弧轉斜敞口罐口」的罐形器,口緣通常外侈低矮,少量帶有圈足。石器上以打剝為主要加工方式,曾出土鐘型打製斧鋤型器、磨製穿孔石刀、砥石、石片、石錘、砝碼型石器等。紅毛港遺址在器類和型制上具有高度一致性[15]

白沙屯-過港遺址

白沙屯-過港遺址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聚落北側500公尺丘陵前緣緩坡。遺址於1963年發現,其中陶片出土不多,主要是紅褐色細砂繩紋陶。石器有打製斧鋤型器、刮削器、石錘等,製作上多經過二次修整[16]

上沙崙 II遺址

上沙崙 II遺址位於新竹市香山區,於三姓公溪北岸之東北-西南沙丘,海拔約10公尺左右。遺址於1999年發現,其中陶器以細砂陶器為主,有紅褐色細沙陶器、陶坯和粗砂陶。陶器上有指捏紋,口部有刮削斜紋,唇緣刻意使用齒刻紋紋飾,陶器口部主流為「外凸弧轉斜敞罐口」。體部多以繩紋來進行表面處理。石器數量不多,有一件石錘和數件打剝石片[17]

犁頭山遺址

犁頭山遺址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文山里,於飛鳳山丘嶺西北緣緩坡,不遠處即鳳山溪與豆子埔溪匯流處。遺跡於2001年發現,其中陶器以粗砂陶為主,占比一半,細砂陶僅佔一成。陶器樣式較為多樣,多為罐型器,出現疑似鼎型器和豆型器。體部多以繩紋來進行表面處理,圈足多為矮圈足,部分罐口唇面可見齒刻紋紋飾。出土石器製作工藝和器型相比較為多樣、複雜,已出現相當數量的磨製石器,有大量的石錘和砥石等製造工具,亦出現複合加工之特定型制工具和飾品,如鋤型器、刀型器和穿孔圓盤狀飾品[18]

香山-南港遺址

香山-南港遺址位於新竹市香山區南港里,於竹東丘嶺鹽港溪南側山前沖激扇上。遺跡於2005年發現。出土遺留並不豐富,其中陶器以紅褐色細砂陶為主,也有紅褐色的中細砂、粗細沙、泥質陶器等。陶器體部多有繩紋,但因罐口出土不多,缺乏罐口資訊。有為數不少的打剝石料,以及石錘、砥石等製造工具。另外出土閃玉質地的石錛及墜飾,可能是從外地流入[19]

榕樹下遺址

榕樹下遺址位於桃園市新屋區苯港里,地形上為社子溪河口灣南緣之低位海階,海拔約10公尺左右。遺址於2009年發現,其中陶器以紅褐色細砂陶器為主,唇緣常施加齒刻紋,體部繩紋比例高,陶器口部總類有「略外凸弧轉微敞罐口」、「近直侈斜敞罐口」、高罐口。石器以當地砂岩為主,多以打剝法而成,不見刀型器[20]

註腳

  1. ^ 1.0 1.1 1.2 1.3 郭素秋,劉益昌 《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第34頁
  2. ^ 劉益昌 2002,第71頁
  3. ^ 劉益昌 2002,第70頁
  4. ^ 劉益昌 2009,第86頁
  5. ^ 簡史朗, 劉秋雲 《Taukat 道卡斯族新港社部落史》第113頁
  6. ^ 劉益昌 2002,第47頁
  7. ^ 林松 《新竹市志〈卷一土地誌〉》第361頁
  8. ^ 劉寧顏 《重修臺灣省通志》第28頁
  9. ^ 劉益昌 2002,第49頁
  10. ^ 朱正宜 第189頁
  11. ^ 劉益昌 2002,第9頁
  12. ^ 劉益昌 〈十三行博物館-與臺灣史前時代的北部區域-〉 第22頁
  13. ^ 朱正宜 第192頁
  14. ^ 劉益昌 2002,第68頁
  15. ^ 朱正宜 第193頁
  16. ^ 朱正宜 第199頁
  17. ^ 朱正宜 第194頁
  18. ^ 朱正宜 第196頁
  19. ^ 朱正宜 第198頁
  20. ^ 朱正宜 第190頁

參考來源

  • 劉益昌,《新竹市上沙崙遺址範圍及內涵調查研究》,新竹市政府,2002,
  • 劉益昌,《新竹市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新竹市文化局,2009,ISBN 9860190631
  • 劉益昌,《遺址十三創刊號》〈十三行博物館-與臺灣史前時代的北部區域-〉,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2022,ISBN 29580773
  • 郭素秋、劉益昌,《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後期﹚》,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
  • 簡史朗、劉秋雲,《Taukat 道卡斯族新港社部落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21,ISBN 9789860724783
  •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 史前考古, 叢談, 中央駐臺機關名表. 卷尾賸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6,ISBN 9570075945
  • 林松、周宜昌、陳清和主修,《新竹市志》〈卷一土地誌〉 新竹市政府,1996,ISBN 9860024642
  • 朱正宜,《西濱快速公路白沙屯至南通灣段工程委託店子窩遺址搶救發掘工作成果報告》,庶古文創,2017,ISBN 978986946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