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公園
36°04′06″N 103°48′52″E / 36.06833°N 103.81444°E
白塔山白塔 | |
---|---|
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蘭州市城關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代 |
認定時間 | 1963年2月11日 |
簡介
白塔山海拔1700米,因為山巔有蒙古人建造的白塔而得名。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勢,和黃河一起形成蘭州的天然屏障。站在黃河南岸鐵橋邊的廣場上向北眺望,可飽覽白塔山的美景。[1]
《皋蘭縣誌》記載,明朝正統初年到景泰末年鎮守蘭州的內監劉永誠,在遺址上重修白塔寺,並且在塔院東北興建三星殿、文昌宮、魁星閣。又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重修塔院,按《周易》天在下地在上的「泰」卦之義,在塔院以北建地藏寺,在山麓(現三台)建玉皇閣。這種格局不同於中國其他名山地藏宮在山麓、玉皇閣在山頂的布局。但玉皇閣在1958年拆除,後建成如今的三台建築,使這一布局變得不明顯。[1]
2015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交《建議將白塔山道教場所交蘭州道教界管理使用》的提案。[2]
三台建築群
公園大門位於一台,坐北朝南。沿垂花眺台拾級而上,便是三台建築群。三台建築群位於白塔山前山山麓,依山勢建成,是白塔山公園的主體建築,於1958年興建,由建築學家任震英設計,並率領專業人員及工匠200餘人,利用舊城改造拆除下來的建築部件,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用一年時間建成。[1]
- 一台:一台是公園大門的所在地。公園大門坐北朝南。進入大門,是四面敞開的古建築風格的大廳,平面呈「凹」字形,將一台、二台連成一體。迴廊南側有八角亭,北側有四角亭。
- 二台:從一台登石階而上,是二台。二台廣場上有牌廈,牌廈面闊五楹,居中一楹有七級斗拱。
- 三台:從二台沿石階北上,是三台。三台有大廳,面闊80米,進深20米,高10多米,綠琉璃瓦頂,牆面上飾有各種圖案的磚雕,檁椽及懸角上有木雕彩繪。
- 百花亭:位於東南山麓,原為文昌宮,在清朝時已「久遠難證」其創建年代。現存建築是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重建。1958年整修後,取「百花齊放」之義,改名為百花亭。為四角二層歇山頂樓閣式建築。
- 三官殿:位於西側的鳳嶺,與東岩的羅漢殿相對。三官殿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中華民國初期已破敗。當時住持僧曹隆義募得二三十石,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修,形成如今的規模。從理論上說,三官殿一般供奉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屬於道教神靈。整個建築是座四合院,正殿比門樓高出約1米。北為正殿,懸山加斜背頂;東西為廂房,硬山頂;南為門樓,歇山頂。去正殿要從正殿東南的六角亭開始攀登,前後登46級台階才到殿院。
- 羅漢殿:位於東岩。始建於清朝乾隆、道光年間,光緒年間重修。1950年代整修後,改成展覽館和辦公室。寺院坐西朝東。北面為正殿,懸山連卷棚頂,帶卷棚抱廈。西廂房為硬山頂,帶卷棚抱廈,移供有原白塔寺地藏殿的石雕地藏菩薩像。南側是硬山頂杆欄式懸樓。台階曲折通往後院。
- 鳳林香裊牌坊:位於「小六盤」中途。正面是「鳳林香裊」,背面是「秀映三台」,都是皋蘭舉人李存中題。鳳林香裊牌坊對白塔山前山建築起承上啟下作用,也是觀景點,可遠眺蘭山頂上的三台閣。[1]
慈恩寺
慈恩寺位於白塔山前山山頂,俗稱白塔寺,又稱白塔塔院。寺內有白塔山白塔,又稱慈恩寺塔,是一座明代磚塔,1963年被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蒙古滅西夏後,西藏薩迦派法王派出喇嘛代表謁見成吉思汗,喇嘛途中在蘭州病逝,1228年建塔紀念,塔下建寺。塔在元朝末年倒塌。據《重修白塔寺記》記載,明朝明英宗時,內監劉永誠於正統戊辰年間(1448年)鎮守蘭州時重建,即如今所見的白塔,並且「起梵宮,建僧居,永為金城之勝境」。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甘肅巡撫綽奇擴建寺址,改稱「慈恩寺」。[3][1]
白塔為磚構,塔基為須彌座,塔身下段呈覆缽式,上段呈樓閣式(七級八角),高17米。[3]高5.4米的基座上,有八角形束腰座,束腰座上是覆缽,覆缽上是八面密檐七級塔身,各級每面都有磚雕佛像,掛角鐵馬。塔身粉飾着白堊土粉飾,通體潔白。[1]
該寺其他建築有:
- 前樓:位於白塔正南方,五楹二層卷棚頂。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擴修。內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 大殿(北殿):位於白塔北面。前後歇山抱廈式建築。
- 地藏菩薩殿:位於北殿北面。東西配殿是硬山頂。內供地藏菩薩。[1]
1976年,地方政府投資翻修了慈恩寺的前樓、大殿及廂房,將土坯牆改為磚牆。將前樓底層高度從2.85米提高到3米,將二層高度從1.81米提高到2.4米,二層前廊從1.1米提高到1.5米。為不改變白塔塔身和樓高的比例,便將地面下降,以消除樓層增加高度造成的比例問題。[1]
過去慈恩寺傳說有「鎮山三寶」,但歷來對「三寶」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石佛、白塔、青銅鐘;(二)石佛、青銅鐘、紫荊樹;(三)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1][3]
- 石佛:現已移供羅漢殿的石雕地藏菩薩。
- 紫荊樹:清朝康熙年間該寺住持栽在院內的文冠果,已枯死。文冠果又叫「崖木瓜」,生長於黃河流域,過去蘭州人誤將其認作紫荊樹。
- 象皮鼓:傳說是印度僧人朝寺時獻給佛祖。現存慈恩寺內。
- 青銅鐘:鑄造於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153.5公斤。「聲如洪鐘」,聲震蘭州全城。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飛機轟炸蘭州時,當地政府用這口鐘當防空警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這口鐘還曾被蘭州大學用於報時。現存慈恩寺內。
- 禹王碑: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所書《岣嶁山銘》。碑高3米,寬1米,陰刻古篆書77字。此碑是岣嶁山原碑的摹本。原碑立在湖南衡山七十二峰的岣嶁山上,因為字形奇怪,無人能識,後人便附會為大禹治水時所刻。韓愈詩《岣嶁山》中有「岣嶁山巔神禹碑」句。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玖在岣嶁山峰找到此碑,刻在嶽麓書院。清朝咸豐十一年(1861年),酒泉人侯建功又摹立在白塔山西側的金山寺禹王廟六面亭內。後來,因禹王廟倒塌,1963年移到白塔山北高峰牡丹亭,1980年移到慈恩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