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 (清朝知縣)
王復(1747年—1797年),字敦初,一字秋塍。清代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
王又曾之子。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出生,早年捐貲為監生,考授主簿,改捐府知事。乾隆二十六年,其父王又曾歿,王復貧困日甚,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前往揚州,依靠府學教授金兆燕。[1]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入畢沅幕下。[2]歷署鄢陵等縣事。授武陟(今河南武陟縣)知縣,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請調偃師。任內校刻鄭玄《駁五經異義》、《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及《鄭志》五種。[3]嘉慶二年(1797年),卒於偃師官舍。著有《晚晴軒稿》八卷。
注釋
- ^ 王復《晚晴軒詞》中《減字木蘭花·暮秋病起柬錢百泉》詞:「一舸同游,看遍江南楓葉秋。」句自注「憶丁亥冬同游邗上。」
- ^ 畢沅《晚晴軒稿序略》曰:「王大令秋塍爲亡友谷原比部之子,髫齡孤露,克自植立,讀書負米,出遊四方。乾隆癸卯之春,謁予青門節署時,及門之士若錢獻之、洪穉存、孫淵如輩咸集,極談燕唱酬之樂 。」
- ^ 孫星衍〈五經異義駁義及鄭學四種序〉云:「《五經異義》幷《駁義》一卷、〈補遺〉一卷,《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各一卷,《鄭志》三卷、〈補遺〉一卷,曩在史館校中秘書所鈔存,不知何時人集錄。吾友王大令復及武故令億互加考校,註明所采原書,又加增補,雕板行世,曾屬予為之序,久而未成。已而王、武兩君相繼殂謝,以板存予所,乃為敘其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