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橋
牛橋(英語:Oxbridge),或稱牛劍,是英國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合稱,兩所大學之間因有着許多的共同點而常常被人以「牛橋」合稱,但同時兩校之間又有歷史悠久的競爭關係和許多不同之處。[1]
源起
兩校的歷史可分別追溯到11和13世紀,但是「牛橋」一詞則最早起源於英國作家威廉·薩克雷(William Thackeray)於1849年完成的小說《潘登尼斯》(Pendennis),小說中提及一所虛構的學院——牛橋大學博尼學院(Boniface College, Oxbridge)。這亦是牛津字典首次收錄該詞。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同樣在她1929年的文章《A Room of One's Own》提及該詞。直至該詞被1957年的泰晤士報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2][3]及1958年的Universities Quarterly使用才廣泛流傳。[4]
「牛橋」一詞,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合稱,因牛津大學歷史較長,牛津大學的名稱是位於劍橋大學之前的,然而歷史上亦出現另一個合成詞「劍津」(Camford),該詞以劍橋大學的名稱優先。這種先後次序很有玩味。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日本的劍津倶樂部,該會由日本劍橋倶樂部及日本牛津倶樂部合併而成,其中劍橋倶樂部的成立年份更早,而且在這兩所倶樂部在1905年合併成日本劍津倶樂部(Japan's Cambridge and Oxford Society)之時,劍橋倶樂部的會員亦較多。因此名稱上會以劍橋優先。[5]
用意
牛津和劍橋兩校有相當多的共同之處,因此牛橋一詞是作為兩校的一個統稱,其中:
- 兩校都起源於中世紀[6][7],都曾經是經院哲學的堡壘,在20世紀之前兩校幾乎就是英國高等教育的代名詞,英國及其殖民地幾乎所有精英,重要科學家都出自牛橋。[8][9]
- 牛津和劍橋都成立了相同的機構和設施,例如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和劍橋大學出版社,以及植物園,牛津大學植物園和劍橋大學植物園,牛津大學有阿什莫林博物館,劍橋大學有菲茨威廉博物館,牛津大學有博德利圖書館,劍橋有劍橋大學圖書館,此外,牛津和劍橋都設立了自己的辯論學會,牛津聯會及劍橋聯會,還有,兩校各自有著名的喜劇團(The Oxford Revue 及 Footlights)。
- 兩校在世界和國內的大學排名中都極爲靠前[10][11][12],因此,兩校都是進取學生的投考目標,兩校的學士錄取率對比英國其他大學都要低,另外牛津和劍橋兩校授與的專職博士研究學位是全英國大學的1.67%。普遍的印象是,牛津大學偏重文科,而劍橋大學則偏重理科,這種說法雖然過於武斷,卻也不完全錯誤。牛津大學培養了更多的英國首相,自邱吉爾以來只有兩位英國首相不是牛津畢業生,而這兩位首相都未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劍橋大學卻培養出更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和著名科學家,牛頓、達爾文都來自劍橋。一種很有趣的說法是:「牛津人認為他們統治世界,而劍橋人則不在乎誰統治世界。」
- 牛津和劍橋兩校都是由20至30多所學院組成,學生入學時選擇自己的學院,這裡是他們日常生活、住宿的地方;但是上課時則是按學系分班,共同授課的。學院之間常常有各種比賽,包括體育比賽和辯論賽等。
- 兩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只招收男生,但是今天所有的學院都已經允許招收女生。
-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座落在英格蘭的小鎮上,而且都座落在河畔:牛津擁有泰晤士河的一部分,劍橋則擁有劍河(又譯康河,River Cam)。不過自工業革命之後,牛津因其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英國工業重鎮,而劍橋鎮卻依然維持着小鎮風貌,所以牛津更加繁忙,而劍橋則擁有更傳統的英國田園風光。近年來劍橋也成為英國高科技和航天技術的重鎮,而牛津依然是工業中心之一,汽車曾是這座城市的重要產品。
- 兩校都有各自的國王學院及王后學院,然而牛津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在1526年己易名為奧里爾學院(Oriel College),而且王后學院在牛津是Queen's College,劍橋卻是Queens' College,因為劍橋的王后學院的開院儀式有兩位王后參加,而牛津則只有一位。博士學位在牛津被叫作「D.Phil」,劍橋則是「Ph.D」。牛津將百科全書寫作「Encyclopaedia」,劍橋則少了一個字母a。學生的活動室在牛津是「Common Room」,到了劍橋就成了「Combination Room」;牛津的輔導老師和輔導課分別是「Tutor」和「Tutorial」,劍橋則是「Supervisor」和「Supervision」。學生宿舍的廚房牛津人就直接叫「Kitchen」,劍橋卻用晦澀的「Gyp room」來表達。兩所學校的學院名字也有一些不同,像莫德林學院,牛津的拼法是「Magdalen」,劍橋則在最後多加一個e[來源請求]
牛津和劍橋之間有悠長的競爭關係。兩校的競爭關係於1209年己出現,當劍橋由逃難而至的牛津學者所建立之時,為了紀念該日,舉辦了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The Oxford and Cambridge Boat Race)。這算是牛津劍橋的競爭關係的一種形式化表現。和劍橋人相比,牛津人更為傲慢。牛津人常常提起這樣的一個比喻:劍橋源自於牛津,就像《聖經》故事裡夏娃長自亞當的一根肋骨一樣,不過他們顯然故意遺忘了牛津大學也很可能是源自巴黎大學的史實。牛津畢業的英國劇作家王爾德在得知他的戀人道格拉斯勳爵進入劍橋時寫信告訴他:「劍橋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牛津預備學校。牛津的顏色是深藍,劍橋則是淺藍,由於牛津的歷史比劍橋長,所以牛津人一直嘲笑劍橋是跟屁蟲,劍橋人則稱牛津為「黑暗世界」,因其校園的氣氛比較暗。這類嘲笑到後來又被引入到哈佛和耶魯之間,不過哈佛學生對耶魯學生的嘲諷更像是一種報復,因為早期耶魯大學的學生多是來自菲利普斯學院,而哈佛大學的學生則是菲利普斯學院的對手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的畢業生。但事實上,這種嘲笑更多是出自於那些牛津劍橋兩所大學都進不了的外人口中。
牛津的歷史比劍橋長,劍橋大學是英國以至於歐洲最富有的大學。在2011年年底已經有四十三億英鎊的資金,當中的十六億來自於大學本部,而剩餘的則為各個書院的財款。相比之下,牛津大學同年度的資金為三十三億英鎊。大學本部每年的開支經費超過十億。自2016年起,牛津大學連續三年於THE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世界第一。
牛津大學更注重思想,而劍橋大學更注重求知,牛津大學會問:「你怎麼想」(What do you think﹖),劍橋大學則會問:「你知道什麼」(What do you know?)。在政治和宗教的問題上,牛津比劍橋顯得更為保守。在英國內戰中,劍橋是議會軍隊的根據地,牛津的基督教會學院則曾是查理一世的臨時首都。牛津有很濃厚的天主教和英國聖公會背景,著名的天主教改革運動牛津運動就發源於此,在19世紀中葉以前每位入學的牛津人都必須宣誓效忠英國聖公會,異教徒們可以就讀,但卻拿不到學位;而劍橋在宗教上更為開放,並不排斥猶太人或無神論者,也比牛津更早接收女生,而畢業的劍橋宗教領袖們總是倡導新教改革的激進派。
Stoxbridge(聖安牛劍), 指的是英國排名前三的大學——衛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大學排行榜前三名——聖安德魯斯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隨着這些大學與英國其他大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英國《衛報》將這三所學校稱為「Stoxbridge」,是指前三名精英大學的簡寫。2019年起,聖安德魯斯大學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大學排名中位列亞軍,而2021年聖安德魯斯大學更是高居該報排行榜第一名,雙雙擊敗牛津與劍橋,成為蘇格蘭乃至英國最好的大學,打破了被牛津與劍橋壟斷了三十多年之久的前兩名席位。2022年,衛報大學排名亦開始將聖安德魯斯大學排在榜首。
另外牛橋一詞可以影射英國社會中,長期壟斷政治文化,統治階層的精英群體,以及意指20世紀初,壟斷兩校入學學位的専業階層。[來源請求]
參見
參考文獻
-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6-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Originally: a fictional university, esp. regarded as a composite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Subsequently also (now esp.): the universities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regarded together, esp. in contrast to other British universities. adj Of, relat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or reminiscent of Oxbridge (freq. with implication of superior social or intellectual status
- ^ G.D. Worswick. The anatomy of Oxbridg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3 May 1957.
- ^ G.D. Worswick. Men's Awards at Oxbridg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6 June 1958.
- ^ A. H. Halsey. British Universities and Intellectual Life. Universities Quarterly (Turnstile Press.). 1958, 12 (2): 144 [2009-03-22].
- ^ Giro Koike. Why The "Cambridge & Oxford Society"?. 5 April 1995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200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5).
- ^ A Brief History – Early Records. [2008-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5).
- ^ Carole Cadwalladr. It's the clever way to power – Part 1. EducationGuardian.co.uk (London). 16 March 2008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2).
- ^ Carole Cadwalladr. It's the clever way to power – Part 2. EducationGuardian.co.uk (London). 16 March 2008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 ^ Watson, Roland. University Rankings League Table 2009. Good University Guide (London: Times Online).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0).
- ^ University Rankings League Table. The Sunday Times University Guide (London: Times Online).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 ^ Bernard Kingston. League table of UK universities.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8 April 2008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