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学校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英語:Shenzhen Institut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SZIIT)簡稱深信院[註 2],是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於2002年由深圳教育學院、深圳市工業學校和深圳市財經學校合併成立,是「雙高計劃」高水平建設學校[1]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門
創辦時間2002年,​22年前​(2002
校慶日9月最後一個星期六
學校標識碼4144012957
學校類型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
黨委書記苗寧禮
校長王暉
監管廣東省教育廳
教師人數1516人(2023年)
學生人數15285人(2022年)
校址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翔大道2188號(原深圳大運村)
總面積95.6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58.48萬平方米
代表色信息藍
吉祥物深小信、深小息
校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註 1]
隸屬深圳市人民政府
郵遞區號518172
網站www.sziit.edu.cn

該學院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寶安縣師範學校,實施高等教育的歷史則始於1982年。學校以「始終與信息技術發展同頻共振」作為辦學理念,目標是建立一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職業大學

歷史

三校時期(1959~2002)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沿革

深圳教育學院

 
深圳教育學院1985年工作總結,記錄了當時招收各種學習形式的學生

1959年,寶安縣政府為在「大躍進」運動中實現教育的飛速發展,在螺嶺成立了寶安縣師範學校,是一所中等師範學校(簡稱「中師」);隨後因「八字方針」調控,寶安縣師範學校1962年停止招生、1965年在校生畢業後停辦[2]。1970年,寶安縣政府在深圳中學校內復辦寶安縣師範學校,該校負責各公社學校的教師培訓工作,至1977年恢復招收中師生[3]改革開放後,伴隨寶安縣改制為深圳市,1979年寶安縣師範學校更名為深圳市師範學校。1981年,深圳市師範學校搬遷至深圳市人民北路書院街,同深圳市教師進修學校、深圳市中等專業學校三校共用校舍。[4]

1982年5月,深圳市師範學校和深圳市教師進修學校[註 3]合併升格為深圳市教師進修學院,是一所師範類成人高等學校,設有培訓部、函授部和中師部等,繼續使用原來深圳市師範學校的校舍辦學;當時學校主要負責深圳市中小學在職教師和行政幹部的繼續教育工作,屬於培訓性質的大學專科。1983年,深圳市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深圳教育學院[5]

1984年5月,深圳教育學院與新成立的深圳師範專科學校實行「兩校一體[註 4];兩校一體後,為了響應深圳市政府「小教大專」(小學教師需要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構想,學校開辦了全日制、函授夜大等多種形式的大專層次師範教育[註 5]。1985年中師部停止招生。1986年,深圳教育學院(深圳師範專科學校)搬遷至深圳市泥崗西路新校舍,原址移交深圳市財經學校。[5]

為了繼續提高深圳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以及適應深圳發展的人才需要,1992年深圳市政府向國家教委申請將深圳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高等職業院校,1993年借用深圳教育學院場地成立了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原深圳教育學院副院長的俞仲文出任創校校長。[6]1994年起,先是以深圳大學的名義招收本科師範生,後撤銷深圳師範專科學校建制,學校部分教師及全日制學生轉入深圳大學[註 6]組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5];同時恢復深圳教育學院的獨立建制。1996年,成立深圳教育學院附屬中學[7]2002年,深圳教育學院與其他兩校合併組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市工業學校

改革開放後,為了應對城市發展所或缺的各類專門人才,深圳市政府先後成立了多所中專學校,1982年,深圳市建築工程學校成立;1984年4月7日,深圳市工業學校成立。[8]1990年,深圳市建築工程學校幾經改制,先是改為培訓學校由深圳市建設集團管理,後又轉隸深圳市教育局,最終併入深圳市工業學校。[8]2002年,深圳市工業學校與其他兩校合併組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市工業學校舊址位於深圳市泥崗西路,2002年隨着合併成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場所,2011年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整體搬遷後移交深圳中學(泥崗校區)。深圳市建築工程學校舊址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燕南路,於1991年移交深圳外國語學校(燕南校舍)。[9]

深圳市財經學校

1981年,深圳市中等專業學校成立,是深圳市第一所完整建制的中專學校。1982年,深圳市財貿學校成立,是深圳市政府財貿工作處的一所幹部培訓學校。1984年4月,深圳市中等專業學校和深圳市財貿學校合併組建深圳市財經學校。1988年,學校由財貿工作處轉隸深圳市教育局。至2000年底,學校累計畢業生達2308人。[8]2002年,深圳市財經學校與其他兩校合併組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市財經學校舊址位於深圳市人民北路書院街,更早是深圳教育學院的舊校址。2002年異地合併組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後,校址移交深圳中學(西校區),2020年後再度被移交深圳小學(北校區)。

合併發展(2002~至今)

 
刻有深信院校徽的壁畫(右上角),位於泥崗西路校址第一教學樓

二十一世紀初,深圳市政府開始規劃深圳未來的產業結構,時任深圳市長于幼軍認為信息技術產業(後來擴大到高新技術產業)未來會成為深圳市的支柱產業,深圳有必要成立一間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10]2001年,深圳市政府決定將深圳教育學院與深圳市財經學校、深圳市工業學校合併重組,成立一所面向信息技術帶有社區學院性質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暫定名「深圳信息技術學院」,使用原來深圳教育學院和深圳市工業學校的校舍辦學,當時校舍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泥崗西路1068號。[11]

2002年,4月19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深圳教育學院、深圳市工業學校和深圳市財經學校三校合併,成立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5月,成立學校籌辦工作組,由原深圳教育學院院長吳憶峰擔任組長,籌辦工作組負責主持學校工作,暫無校長;9月26日,深信院舉行揭牌暨首屆新生開學典禮。[12][13]

2003年,8月,深圳市政府決定由原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基宏出任首任校長,同時任命學校管理層,正式撤銷原三校建制;10月,設立軟件工程系、計算機應用系等六系二部。[13]

2004年,深圳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更名為深圳市教苑中學,並脫離學校管理轉為深圳市教育局直屬中學。[7]

2005年,深圳市政府批准深信院新建校舍的計劃,選址在深圳市龍崗區大運新城。[13]

2011年,深圳大運會閉幕後,深信院整體搬遷至位於龍崗區的原深圳大運村辦學,[14]成為深圳國際大學園的首間入駐高校;同年原系部改制為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等二級學院。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聯盟成立,深信院當選理事長單位;深圳市教育局德國巴伐利亞州文教部簽約,作為中德職業教育深度合作交流項目之一的中德機器人學院成立招生。[13]

2018年,與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開展本科聯合培養。[15]

2019年,10月,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13]

2020年,1月,與龍崗區寶龍街道共建寶龍社區學院;12月,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深信院深汕校區;同年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文支持深信院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職業院校。[16]

2022年,6月,深圳市教育局印發《深圳市中—高職教育集團建設方案》,由深信院牽頭組建深圳東部職業教育集團[17][18];11月,牽頭成立深圳市東部高校體育聯盟。

2023年,3月,深信院工程學新晉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全球排名前1%,是此次排名中國大陸高校中唯一的高等職業院校。[19]

學院及專業

 
學思樓
 
科技樓
 
大禮堂

教研機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目前設置了12個有全日制學生的二級學院。[20]

教研機構 成立時間 成立基礎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 2024年 軟件工程系、計算機應用系(2003年)

→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2011年)

微電子學院 2021年 電子通信技術系(2003年)

→電子與通信學院(2011年)

信息與通信學院 2021年
人工智能學院 2024年
數字媒體學院 2011年 計算機應用系(2003年)
智能製造與裝備學院 2011年 信息控制與製造系(2003年)
交通與環境學院 2011年
管理學院 2011年 信息經濟系(2003年)
財經學院 2011年
應用外語學院 2011年 應用英語系(2003年)
中德機器人學院 2017年
體育運動學院 2023年 體育部(2018年)
教學部(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其他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高職專業學院
相對獨立的科研機構 創新教育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所、濱海土木工程技術研究所

專業建設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專業以電子與信息類為主(占所有專業的48%),其中軟件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國家級「雙高計劃」高水平建設專業群;另繼承了原三校的教學資源,還開設了裝備製造類(占所有專業的16%)、財經商貿類(占所有專業的14%)、教育類(占所有專業的5%,隸屬於應用外語學院)及其他符合深圳發展的專業。[21]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目前開設的本科專業實行聯合培養,[15]即在本校完成教學課程並達到畢業要求,頒發合作大學的本科文憑及學士學位。

排名聲譽

在2023年軟科中國理工類高職院校排名中,學校位列全國第5名。

文化傳統

校徽

 
建校早期曾經使用的舊版校徽

創作者:王景琳(學校教師)[13]

確立時間:2003年

含義:校徽中間的「IT」意為學校以信息技術作為辦學重心,後面的「S」則代表學校位於深圳市(Shenzhen)。

校園精神

校園精神:「求學求真求發展,創新創業創未來」

深信院沒有正式公布的校訓[22]。學生和非官方的學校介紹中,一般會誤用校園精神當做深信院校訓。

校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章程》規定:學校各個時期(包含深圳教育學院、深圳市工業學校、深圳市財經學校等)的學生、教職員工及熱枕關心學校發展的社會人士為本校校友。[23]

管制架構

管理團隊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苗寧禮博士
黨委副書記、校長 王暉教授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志鋒先生
黨委委員、副校長 姚學清高級經濟師
黨委委員、副校長 吳躍文研究員
黨委委員、副校長 許志良教授
黨委委員、副校長 周彥兵副教授

歷任校長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任校長
任次 校長 到任 卸任 備註
1 張基宏 2003年8月 2014年5月 後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市教育局局長,深圳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2 邢鋒 2014年5月 2016年1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後任廣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廣州航海學院副院長,廣州大學副校長。
3 梁永生 2016年3月 2016年8月 民進會員,後任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
4 孫湧 2016年11月 2021年2月 致公黨員,後任深圳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5 王暉 2021年2月 現任 原任深圳大學副校長。

合併前各校領導

原深圳教育學院部分領導
姓名 曾任職務 備註
俞仲文 副院長 曾在深圳大學、深圳教育學院工作,後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創校校長
梁瓊和 院長 曾在深圳中學、深圳市教育局工作,最後在深圳教育學院退休
吳憶峰 院長 後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籌備工作組組長
李長弓 黨委副書記 後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籌備工作組成員,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大運會申辦執行副秘書長
陳小波 副院長 後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冼吉昌 副院長 後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籌備工作組成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原深圳市財經學校部分領導
姓名 曾任職務 備註
裘一民 校長 後任深圳市電子技術學校(現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原深圳市工業學校部分領導
姓名 曾任職務 備註
寧向東 校長 後任深圳市職業技術學校(現併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校園

原大運村

 
樂群樓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翔大道2188號

狀況:使用中

周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體育中心

交通:

  • 3號線14號線16號線大運站
  • 16號線大運中心站
  • 公交站:信息學院

建築[註 7]

  • 科技樓:深信院的標誌性建築物,各二級學院的辦公地點。
  • 致遠樓:深信院各職能部門的辦公地點,校長的辦公場所也位於此。
  • 知行樓:靠近學校的北門一側,內部為多間放置專業設備的實驗室,是學生專業實操課程的教學地點。
  • 學思樓:靠近學校的南門一側,樓內設置各種類型的教室,是學生文化素質課程的教學地點。
  • 樂群樓:樓宇原是深圳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和比賽官員的宿舍,大運會結束後改為學生宿舍,學生宿舍樓下原本是運動員臨時大巴站,後續也被改造成了20片籃球場,是深圳市各院校中最大的籃球場[24]
  • 大禮堂:建築外形似展開的書籍,原本是深圳大運會期間大運村服務中心,大運會結束後現用做會議中心。

泥崗西路

 
泥崗西路校址第一教學樓,現為深圳中學泥崗校區第一教學樓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泥崗西路1068號

狀況:移交深圳中學

周邊:深圳體育場

交通:9號線泥崗站

說明:泥崗西路校址始於1986年落成的深圳教育學院新校舍,[25]2002年隨着合併成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場所。2011年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整體搬遷至原大運村,泥崗西路校址被移交深圳中學(泥崗校區)。[26]校址現已被整體拆除重建,重建工程中保留了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更早為深圳教育學院)第一教學樓,現為深圳中學泥崗校區第一教學樓,用作深圳市招生考試辦公室、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辦公樓宇。

合作企業及大學

爭議

宿舍被徵用為防疫設施引發抗議

2022年,3月,深圳市發生2019冠狀病毒病本土聚集性疫情,期間發生全市封鎖事件。[27]為應對該起疫情,深圳市人民政府徵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宿舍用作防疫設施,並未通知學生,引發學生不滿及抗議,最終深信院宣布停止徵用學生宿舍。[28]

注釋

  1. ^ 學報創刊於1994年,初名《深圳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後更名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 ^ 「深信院」為學校通稿簡稱,其他的簡稱有「深信息」、「深信」、「深圳信息學院」、「深信職院」等。
  3. ^ 深圳(寶安縣)歷史上有多次成立和撤銷教師進修學校,此處合併的學校為1980年復辦。
  4. ^ 亦有人將這一事件表述為「1984年寶安縣師範學校升格為深圳師範專科學校」。
  5. ^ 學校的全日制大專畢業生頒發「深圳師範專科學校」的文憑,其他形式學生頒發「深圳教育學院」文憑。
  6. ^ 亦有人將這一事件表述為「1994年深圳師範專科學校併入深圳大學」。
  7. ^ 原大運村內的建築道路是由童山東組織命名的,童山東曾經是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

參考資料

  1. ^ 学校简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2. ^ 熊賢君. 深圳教育史. 2010. 
  3. ^ 宝安县志.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7. 
  4. ^ 宋尚忠、溫玉蓮. 改革师范教育体系的一个尝试——迅速发展的深圳教育学院. 教育導刊(廣州教育). 
  5. ^ 5.0 5.1 5.2 深圳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深圳市志·科教文卫卷》. : 57–58. 
  6.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事记(2015年前).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016-03-24 [2022-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7. ^ 7.0 7.1 三高建校20年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鳳凰網. [2022-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8. ^ 8.0 8.1 8.2 深圳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深圳市志·科教文卫卷》. : 40–41. 
  9. ^ 在读书声中看见未来——深圳外国语学校创校校长龚国祥. 人民網. 
  10. ^ “职教的清华”为何在深圳. 港灣商業觀察. 
  11. ^ 深圳年鑑編纂委員會. 《深圳年鉴2002》. : 441–442. 
  12. ^ 深圳高等教育史略. 深圳高等教育史略. 2021-08-2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事记.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2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14. ^ 深圳大运村变身大学新校区. 東方網. [202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15. ^ 15.0 15.1 深圳信息学院今年首招本科生_华禹教育网【原中国高校网】.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16. ^ 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0-12-01 [2022-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7). 
  17. ^ 深圳将成立东西部两大职教集团. 南方教育時報數字報. [2022-09-07]. 
  18. ^ 深圳谋建两大职教集团,全国首创中高本一体化构建. 網易. 2022-09-07 [2022-09-07]. [失效連結]
  19. ^ 美輯科研. 最新ESI大学排名出炉:409所内地高校上榜!新增8所!. 2023-03-10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0). 
  20. ^ 二级学院.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20-02-26 [2022-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21. ^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公開.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22.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校训征集活动的通知.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知公告. 2020-10-23 [202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23.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章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24. ^ 拥有20片篮球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改造. 深圳商報. 2021-12-23. 
  25. ^ 深圳年鑑編纂委員會. 《深圳经济特区年鉴1987》. : 246. 
  26. ^ 深圳中学泥岗校区 昨正式移交·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epaper.southcn.com.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27. ^ 深圳: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3). 
  28. ^ 光明日報. 深信院称已停止征用学生宿舍. 2022-03-17 [2023-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