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水庫 (撫松)
松山水庫暨「松江河松山引水工程」是中國吉林省撫松縣南部頭道松花江中游的一座大型水庫,以蓄水和供水為主,即將漫江的水通過松山水庫蓄水並經漫松引水隧洞引至松江河的小山水庫,用以增加小山等梯級水電站的發電效益,併兼顧下游防洪任務。[1]
松山水庫 | |
---|---|
級別 | 大型 |
水庫位置 | 吉林省撫松縣 |
座標 | 42°05′05″N 127°25′59″E / 42.08472°N 127.43306°E |
上游流入 | 漫江 |
下游流出 | 頭道松花江 |
集水面積 | 1330平方千米 |
正常水位 | 711米 |
死水位 | 671米 |
大壩類型 |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 |
最大壩高 | 80.8米 |
壩頂長度 | 256.26米 |
開工時間 | 1996年 |
竣工時間 | 2002年 |
技術概況
壩址位於撫松縣東崗鎮松山村以南約2.5公里。長白山脈的西北坡,流域內群山重疊,河道狹窄且多彎曲。流域內植被良好,多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森林覆蓋率約73%。[2]壩址多年平均流量24.2m3/s,多年平均徑流量7.85億m3。控制流域面積1302km2。
工程由引水洞、大壩、岸坡式溢洪道組成。
砼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80.8米,壩長256.26米。 左岸溢洪道壩段長27.0m。設3個溢流孔,閘寬8m。設2個中墩(寬3m)和2個邊墩(邊牆)。[3]
總庫容1.33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711米,調節庫容1.07億立方米。設計洪水200年一遇。可能最大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714.39m。
漫松引水隧道全長12.59km。城門洞斷面,寬4.1m,高6.7m。66%洞段為安山岩,34%為玄武岩。採用光面爆破、噴錨支護的新奧法施工。 松山、小山兩水庫正常蓄水位時隧洞最大引水流量50m3/s,兩水庫在死水位時最小引水流量20m3/s。平均年引水流量22.73m3/s,為壩址處天然平均流量的93.9%。
壩址以下至漫江河口全長約60km,其中壩址至石頭河口之間沒有支流匯入,為全脫水段。石頭河口以下為半脫水段。湯河以上為I類水體,湯河以下為IV類水體,因此造成湯河以下水質劣化。
歷史
1992年7月開始施工準備,1992年12月引水洞出口開始施工。1993年11月,松江河水電梯級經國家批准正式開工。1993年11月15日,漫松引水隧道正式開始洞挖施工。
1997年7月導流隧洞施工。1998年9月15日實現大江導截流。
水電一局承擔松山引水隧道進口段2092.5m。1998年正式開工。
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二處承擔3號洞主洞長3100m,支洞長320m,1996年9月6日正式進洞開工。後承擔2號洞段施工。
1998年6月10日,松山引水工程大壩、溢洪道等主體工程相繼開工.1998年9月15日實現了漫江導截流
歷經8年建設,2001年4月19日漫松地下引水隧洞全線貫通。
2002年3月30日提前一個汛期下閘蓄水。5月13日向小山水庫通水發電,使小山電站年利用小時數翻一翻。2002年末竣工。2003年12月通過竣工驗收安全鑑定,2004年7月通過樞紐工程專項竣工驗收。
參考文獻
- ^ 王順基 牟志錄:「漫江~松江河引水規劃概要」,《東北水利水電》,1985年08期,第15-19頁。
- ^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黑龙江、辽河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年4月: 123頁. ISBN 978-7-5170-1950-3.
- ^ 劉寶:「松江河松山溢洪道工程堰首閘墩滑模施工」,《水電工程技術》,2001年第1期,第17-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