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梴(?—1643年),字長甫,號赤存湖廣黃州府蘄州衛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湖廣鄉試舉人,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初任博野令,申堡制,嚴保甲,以待賊盜。三年調真定縣,時魏璫莊佃為民害,徑繩以法。盜殺童子於寺,以疑東鄰,梴趨赴寺,見寺門聯有望月字,心驚曰:二字似僧名,此必奸僧外來。密授捕者,至一橋,有僧戴笠危坐,捕近前呼「望月在此耶?」僧驚起,隨得其袖中短刀,血濺內衣,以此服罪。又童子無故斃於家,疑鄰嫗,梴視之曰:此必中毒物。果中苦杏毒,以杏根搗水灌之,而鄰人獄解。六年升兵部主事,崇禎元年(1628年)補武庫司主事。武庫散餉,例有羨銀冒餉樣馬。及梴為主事,悉裁之。長城之築,更役無寧日,梴軫念全活者眾。四年升職方司員外、車駕司郎中,本年丁憂。八年補車駕司,九年丙子(1636年)擢直隸遵化兵備道副使,時兵馬雲集遵化,糧頓絕,難民僵臥滿道,官兵竊殺以冒功,梴給錢煎粥,又給印票,嚴妄殺之罪,活五千餘人。十一年加參政,尋回籍。十六年癸未春,張獻忠攻打蘄州,梴條陳守御二十四款,時眾議紛紜,城遂破,賊執不屈死,祀鄉賢。乾隆四十一年賜諡節愍。子李本裕(字容若)、李本蕃、李本仁、李本晟、李本甲,俱以學行知名。本晟,字暘若,號嵩岑,為順治六年己丑科進士,嗣伯父李標後。

參政李標、副使李梴墓在崇居金鵞寺[1]

家族

先世為河南息縣人,洪武間始祖李慶以軍功授朔州衛百戶,傳李信、李斌二代,改滁州衛,又改蘄州衛。李斌之子李俊從景皇帝征香爐山,擒偽主韋同烈,升世襲副千戶,俊孫李儒。

李梴祖李儒,號東池,年四十二卒,有五子:同春、得春、孟春、盛春、際春。長子李同春,號仰池,襲蘄州衛世職,官至廣西都司,屢建奇功,擢思恩參將。子李楷、李棟嗣職。三子李孟春,號愛池,中隆慶丁卯鄉試,授西平知縣,萬曆二十六年以考最升重慶府同知,以疾辭,加升南京刑部主事致仕歸,有子李樌。四子李盛春,官南京兵部侍郎,諡恭質。子李㮋,為太平府知府。

李際春,字和元,號鑑池,萬曆丁丑進士,官河南按察司副使。兄李樸,字質甫,兩中副車,授廣西鹽運提舉。李枎,際春第四子,字開甫,神宗末以明經授淮安府同知,以賑濟山東功,加按察司僉事。李模,官兵馬司指揮。

參考文獻

  1. ^ 《蘄州志》卷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