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木層孔菌

有害木層孔菌學名Phellinus noxius),又被稱為褐根病菌,是一種具侵略及破壞性的病原體,遭受感染的樹木會得到褐根病。它主要生長於樹木根部或是殘根組織中,沒辦法在土壤中隨意生長[1]。在健康樹木根系接觸到被感染樹木的根部、帶有殘根組織的土壤時,就會感染攻擊植物的根部[2][3]。樹木感染後,褐根病菌在樹木內的繁殖擴散會造成根部木材組織的腐朽,使根部變得脆弱,影響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甚至因為支撐力下降而容易倒伏。

有害木層孔菌
有害木層孔菌的子實體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目: 刺革菌目 Hymenochaetales
科: 刺革菌科 Hymenochaetaceae
屬: 木層孔菌屬 Phellinus
種:
有害木層孔菌 P. noxius
二名法
Phellinus noxius
(Corner) G. Cunn., (1965)
異名

Fomes noxius Corner, (1932)
Phellinidium noxium (Corner) Bondartseva & S. Herrera, (1992)

形態特徵

有害木層孔菌的子實體為一年生,完全平伏。擔孢子呈卵形至次球形,平滑且無色。長3.5-5微米,寬2.5-4微米[4]

分布

有害木層孔菌分布於亞洲非洲等熱帶地區。美屬西太平洋群島日本琉球群島香港澳門森林都受到嚴重的褐根病危害。台灣各縣市均有褐根病的案例發生,是台灣低海拔重要之樹木病原菌[5]

參考資料

  1. ^ Zong-Chi Wu; Ya-Yun Chang; Qiao-Juan Lai; Heng-An Lin; Shean-Shong Tzean; Ruey-Fen Liou; Isheng J. Tsai; Chia-Lin Chung. Soil Is Not a Reservoir for Phellinus noxius. Phytopathology (USA: T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APS)). 2020-01-02, 110 (2): 362–369. doi:10.1094/PHYTO-08-19-0314-R. 
  2. ^ 巫宗錡; 鍾嘉綾; 活躍星系核. 樹癌「褐根病」是怎麼傳播的?如何有效防止病害傳播? (html). PanSci. 台北: 泛科學. 2020-04-02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中文(臺灣)). 
  3. ^ 張東柱. 認識樹木褐根病及其防治 (PDF).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9). 
  4. ^ 張東柱. 大自然的魔法師-台灣大型真菌. 台北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1: 541. ISBN 957-01-0113-X. 
  5. ^ 盧太城. 截肢吊點滴搶救 漂浮老榕樹承載城市記憶. 台東縣. 中央社.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中文(臺灣)). 台東市地標三角公園內老榕樹感染褐根病凋零,建築師黃斯聖自掏腰包搶救感動各界合力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