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之幕
無知之幕(英語:veil of ignorance)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1][2],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中正式以「無知之幕」或「原初狀態(英語:original position)」稱呼該情境[3][4]。羅爾斯設想公民若處在「無知之幕」下,他們將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品味、和地位於當社會的情況一概不知,此情境會促使公民基於一定的原則分配權力、地位、和社會資源予他人。
通常在假想社會情境時,做實驗的人會預設自己是否聰明、富有或者出生在優等階級。但一旦被無知之幕擋住,這個人可能會出生在社會中的任意位置,驅使他從社會最不幸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設計社會制度。例如,在一個假定的奴隸制社會當中有50%的奴隸,實驗者將會基於「進入這個社會的50%的人將會是奴隸」來做出選擇,而不僅僅認爲自己必是自由民。該概念是為了在分配社會合作的原則正義與否時抹除一己之私,或是自我階層的私利而創造的,羅爾斯認為「這一點保證了任何人都不會在選擇原則時由於天然機會的結果或社會環境中的偶然事件而有利或不利。」[5][6]
無知之幕的理論上除了羅爾斯與夏仙義的影響外,亦受到伊曼努爾·康德,托馬斯·霍布斯,約翰·洛克,讓-雅克·盧梭和托馬斯·傑斐遜等人的著作啟發。
參見
參考
- ^ J.C. Harsanyi, Cardinal utility in welfare economics and in the theory of risk-taking, J. Polit. Economy 61 (1953), pp. 434–435.
- ^ J.C. Harsanyi, Cardinal welfare, individualistic ethic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of utility, J. Polit. Economy 63 (1955), pp. 309–321.
- ^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1971. ISBN 0-674-00078-1
- ^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2001.
- ^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8. ISBN 0674000781.
- ^ Rawls, John. 正義論. 謝延光翻譯.
外部連結
- Veil of Ignora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try by Samuel Freeman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8-20-12
- Legal Theory Lexicon: The Veil of Ignora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try by Lawrence B. Solum in the Legal Theory Blog, 2011-11-14
- 誰有特權上大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把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拉上無知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