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西藏、青海三省交界處新疆東南隅,阿爾金山西段和崑崙山東支可可西里山之間的庫木庫勒盆地,界於東經87°10'--91°18',北緯36°00'--37°49',面積45000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區33124.5平方公里、緩衝區8675.5平方公里、實驗區3200平方公里[1]。「阿爾金」在維吾爾語中是「黃金」的意思。保護區內由山峰、冰川、內陸湖泊等諸多地形構成。並伴隨大量珍稀野生動植物。1983年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被批准建立,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原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1985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管理局管理,後移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理。該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高原有蹄類野生動物為主的高原荒漠生態系統,代表物種為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青藏高原特有的三大有蹄類動物:藏羚羊、野氂牛和藏野驢。
地理概況
氣候自然帶
阿爾金山保護區東臨柴達木盆地,南倚崑崙山,和羌塘高原相連,背靠阿爾金山和羅布泊。西抵塔克拉瑪干沙漠,平均海拔4500米,水汽難以進入,據測算,該地區大部分區域年降水量僅200mm,而蒸發量高達2000mm。
保護區擁有崑崙山最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觀帶,即高山永久冰雪帶、高山寒凍地衣--原始土帶、高山寒冷墊狀植被--高山荒漠土帶、高山寒冷草甸--高山草甸土帶、亞高山寒溫帶草原--草原土帶及山地溫帶荒漠草原--棕鈣土帶,其中高山草甸土帶在崑崙山僅分布於該區域。
地貌
保護區周圍分布着35座5000m以上的山峰,最高峰為西南角的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m)。山峰間發育着總面積約880平方公里的現代冰川,成為眾多山溪和河流的發源。由於庫木庫勒盆地是一個封閉性的高原盆地,地表及地下徑流向盆地低洼處匯集,因而形成了總面積達1200平方千米的多個高山內流湖。
湖泊
- 阿牙克庫木湖:該湖礦化度非常高,鮮見高原湖泊常有的魚類,因而也少有鳥類出沒。湖面積536平方公里,與阿其克庫勒湖(352平方公里)和鯨魚湖(260平方公里)一併成為阿爾金保護區的三大湖泊。
- 阿其克庫勒湖
科考
由於氣候惡劣,人跡罕至,該區域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地理空白之一,並因此受到中外學者的注意。
1896年8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從連賴·庫爾間攜帶21匹馬和29頭驢子向西藏出發,在兩個月時間裡,他與8個僕從穿越了該區域,10月當他抵達藏北波倉藏布時,只剩下3匹馬和1頭驢斯文 赫定在他的《亞洲腹地旅行記》中寫到:「每當我看到馬的眼睛裡流出眼淚的時候,我就知道它不行了。」
保護區成立後,1984年由自治區環保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組成了地質、地貌、氣象、水文、土壤、植物、獸類、鳥類、昆蟲及醫學等專業齊全的考察隊,共60多人,對保護區內進行了為期兩月的科考。
動物
根據1984年的綜合考察,發現保護區內脊椎動物種爬行類有一種,鳥類39種,獸類25種,高等植物27科96屬241種以上,估算高原動物特有種野氂牛有2500頭,藏野驢20000頭,藏羚羊40000隻左右。分布的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除野氂牛、藏野驢和藏羚羊外,還有雪豹、北山羊、黑頸鶴、胡兀鷲、玉帶海雕及金雕,二級保護動物有馬熊、石貂、猞猁、豺、兔猻、盤羊、岩羊、藏原羚、禿鷲、兀鷲、藏雪雞、獵隼、紅隼等二十餘種。
人為破壞
湖中生有大量鹵蟲(高鹽度水域中的小型甲殼動物,含有豐富蛋白和脂肪,為多種水鳥所喜),近年來隨着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作為蝦蟹幼苗飼料的鹵蟲卵需求量不斷攀升,2005年每噸達60萬-70萬元,從1998年開始,鯨魚湖成為非法捕撈對象,集中在每年9月,2000年約有3000多人,250艘船隻在湖內捕撈。大量人為活動破壞了高原地區脆弱的生物鏈,而且捕撈人員也經常獵殺過往遷徙候鳥,引發新的生態危機。
從1989年後,大量來自青海、甘肅以及少量新疆採金人員開始湧入保護區採挖黃金,僅1990年非法湧入的採金人員達35000人之多,採金人員以破壞性的開採方式進行掠奪式採伐,隨意採挖植被做薪柴,獵殺野生動物做補充食物,使區內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保護站
- 達依協克帕提保護站 位於祁曼塔格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