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炳輝
戴炳輝(1907年—1940年5月6日),字紹鴻,乳名阿雁,又名戴品輝、戴廷雁,福建霞浦人,曾任中國共產黨閩東特委書記等中共早期職務,意外逝世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1047-1048
戴炳輝 | |
---|---|
中國共產黨閩東特別委員會書記 | |
任期 1939年9月–1940年4月 | |
前任 | 郭文煥 |
繼任 | 羅富弟 |
個人資料 | |
字 | 紹鴻 |
出生 | 戴阿雁 1907年 大清福建省福寧府霞浦縣靈霍鄉上南樓村(今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柏洋鄉戴家山村) |
逝世 | 1940年5月6日 中華民國福建省周墩特種區梧柏洋村(今屬寧德市周寧縣七步鎮) | (32—33歲)
墓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寧德周寧縣七步鎮梧柏洋村麒麟崗山(實際安葬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寧德霞浦縣柏洋鄉戴家山村戴炳輝烈士陵園(墓地)[1] |
國籍 | 大清(1907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0年)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生平
早年
戴炳輝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自幼好習武,在村內私塾讀過書,1930年在地主家當過長工。1933年,由於無法解決溫飽問題,戴炳輝回鄉務農,在柏洋結識了參加共產黨活動一年多的許旺,在許旺的引導下,戴炳輝開始參加中共的地下活動,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
三年游擊
1934年,戴炳輝在戴家山村和上萬村建立起蘇維埃政權並擔任蘇區主席,後任區委書記。4月,任中共福霞(福安、霞浦)縣委委員,11月升任霞鼎(霞浦、福鼎)縣游擊隊隊長。[2]
假投降剿滅山樟民團
1934年12月,戴炳輝赴桃坑、嵐中村(今屬柘榮縣東源鄉)執行任務,經過山樟(今屬柘榮縣宅中鄉)聯保處在桃坑的交通要道設下的哨卡時,被山樟民團發現身份並捕獲,押送至山樟炮樓。民團團長徐奶養欲將其收入麾下,遂許其以高官厚祿,試圖招降他,被他拒絕。徐奶養見招降不成,用嚴刑拷打戴炳輝,逼其就範,戴炳輝決定假裝同意投降,還聲稱要去紅軍游擊隊騙兩條槍來。徐奶養雖然同意了這一行動,但為防止他耍詐,到戴家山將他的六叔和侄子抓到炮樓扣下作為人質。[3]
戴炳輝到許旺部講明了他的處境,經過商議,許旺同意假裝投降的計劃,將兩條槍交給戴炳輝。戴炳輝拖槍回到山樟炮樓後,博得了徐奶養的信任,徐奶養將其留在身邊,任命他為山樟聯保處民團教練。在任教練期間,他摸清了炮樓的兵力部署,並利用賣糖的小孩將情報傳遞給了許旺,約定了攻樓的時間。[3]
到了攻樓的時候,戴炳輝將民團團丁的槍械都動了手腳,許旺也提前切斷了炮樓的電話線。戴炳輝以槍聲為號配合紅軍游擊隊攻打炮樓,其時阮洋村的大刀會首領阮建波到炮樓做客,紅軍占領炮樓後將阮建波父子二人與徐奶養擊斃。紅軍在此戰中繳獲了14支槍,俘虜了20多個民團團丁。其後上萬村民團聞訊,到戴家山村將他家洗劫燒毀,並殺死了戴炳輝的六叔和侄子。[2]
參加閩東紅軍武裝
1935年春,從山樟村脫身的戴炳輝參加了由許旺建立的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第四團。8月,獨立師將團建制改為縱隊,戴炳輝被分配在第一縱隊,後升為第三縱隊、閩東特委教導隊政委,在寧德、壽寧、古田、屏南一帶活動。其後又被調往中共安德(福安、寧德)縣委、寧德縣委任職。[2]
北上抗日
1937年12月,閩東特委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背景下發表《共赴國難宣言》,將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閩東獨立師改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戴炳輝擔任三營教導員。1938年2月,戴炳輝隨軍北上抗日。他率領的三營在安徽省南陵縣西河鎮(今屬蕪湖市灣沚區)湖水缺一帶與日軍作戰,在陣地阻擊日軍六天六夜,取得三場戰役的勝利。翌年2月,日軍在繁昌縣強家灣試圖依靠某強姓地主組建維持會,戴炳輝帶人夜襲維持會據點強家大院,俘虜三十多人,同月又率軍攻打銅陵縣峨橋日軍據點,成功占領並消滅日軍32人。1939年3月,赴新四軍軍部學習。[2]
領導閩東特委
1939年5月,戴炳輝被調回閩東,在閩東特委開展工作。期間,戴炳輝在周墩(今寧德市周寧縣)橫坑裡村茶廠建立了閩東抗日反頑(即反抗國民黨主導的頑軍)根據地,搭建了數座秘密樓以培訓共產黨武裝力量。7月,福建省委在崇安縣召開黨代會,戴炳輝沒有出席,但當選為省委委員。9月8日閩東特委書記郭文煥被捕,戴炳輝繼任書記,9月10日,省委委員左豐美到周墩向閩東特委傳達省委指示,但在開會時被保安團發現,左豐美左腿中彈,經過一番戰鬥,戴炳輝將左豐美成功轉移。[2]
1940年4月22日,戴炳輝開完特委會議,拆裝土製手榴彈時,手榴彈突然爆炸,戴炳輝左手手腕被炸傷,次日保安團上山搜捕,戴炳輝又被迫緊急轉移。由於輾轉山中缺醫少藥,其傷口只能敷上搗碎的草藥應急;其後戴炳輝高燒不退、傷口潰爛,已確定為傷口感染。5月6日,戴炳輝交代完後事後逝世,年僅33歲。[1]
身後
戴炳輝逝世後,閩東特委將他葬在周墩梧柏洋村的麒麟崗山上,1984年,霞浦方面想到周寧尋回他的遺骸,但屢次尋找無果,只得在他安葬的地點取回一抔土遷葬於他的故鄉戴家山村。霞浦縣人民政府在此地建立起「戴炳輝烈士陵園」以茲紀念。[1]
柏洋中心小學(又名「閩東新四軍希望小學」)的多功能樓被命名為「戴炳輝樓」。
家庭
戴炳輝父母均務農,有一弟戴廷鞁,胞妹戴蘭珠、戴細妹分別被送到福安松羅鄉金山村和霞浦柏洋鄉後壠村作童養媳,戴炳輝臨終時仍然在念叨他的家人。[1]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張金霖. 霞浦人民永远怀念您─戴炳辉. 2020-03-20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7).
- ^ 2.0 2.1 2.2 2.3 2.4 2.5 2.6 陳永庚., 霞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霞浦县志.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1999年. ISBN 7-80122-542-2. OCLC 47112521.
- ^ 3.0 3.1 霞浦縣政協文史組, 《霞浦文史資料·第一輯》. 戴炳辉与山樟炮楼的故事. 霞浦縣. 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