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夏(1889年—1963年)字夷乘浙江永嘉(今溫州)人。中華民國哲學家、崑曲作家。[1]

生平

戴夏早年留學日本德國瑞士學習哲學。歸國後,曾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1936年後,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教育司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工作,並任上海崑曲研習社第一屆社務委員。[1]

戴夏酷愛崑劇,仙霓社上海大世界演出之時,戴夏每場必到。戴夏既能唱又能演。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與倪傳鉞甘貢三等人曲敘。戴夏本工老生,曾和華傳浩合演《當酒》、《探山》等劇目。戴夏能填詞,能譜曲。創作有《史可法殉難沉江》雜劇。1958年,為關漢卿竇娥冤》、《拜月亭》制全譜。戴夏的女兒戴俊,可以傳唱崑曲,是上海崑曲社中的活躍分子。[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