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
外交部(德語:Auswärtiges Amt,德語發音:[ˈaʊ̯sˌvɛʁtɪɡəs ˈamt] (ⓘ),縮寫:AA)掌管德國外交政策以及與歐洲聯盟的關係。現任外交部長為安娜萊娜·貝爾伯克,自2021年12月8日起,進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綠黨與德國自由民主黨組成的「紅綠燈」聯合政府的內閣。
德國政府機構 | |
---|---|
外交部 | |
Auswärtiges Amt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870年 |
前身機構 | German Foreign Office[*] |
機構類型 | 德國聯邦政府部門[*]、外交部 |
機構駐地 | 德國柏林米特區韋爾德市場廣場 52°30′53″N 13°23′58″E / 52.51472°N 13.39944°E |
僱員數目 | 11,652名外務人員 5,622公務人員 |
年度預算額 | 59.29億歐元(2020年) |
機構首長 | 聯邦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 |
網站 | www |
歷史
德國外交部在1870年成立,當時負責北德意志邦聯的外交政策,1871年起則負責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外交部最初是由國務秘書擔任首長(不稱部長),而德國總理則保有外交事務的責任。一開始在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之下,外交部分為政治及經濟、法律及領事事務兩大部門。在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外交部增設殖民地事務部門,形成後來1907年成立的帝國殖民事務部(Reichskolonialamt)。一戰時期,外交部必須應付威廉二世的個人外交政策。
1919年,外交部進行重組並建立起現代化架構。此時外交部最高首長由外交部長出任,但基於傳統,外交部並未改名(Auswärtiges Amt,英文直譯為Foreign Office)。威瑪共和時期最為知名的外交部長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他致力於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和解,並與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共同獲得1926年諾貝爾和平獎。1932年,康斯坦丁·馮·紐賴特就任外交部長,在希特勒成為總理後繼續掌管外交部,但面臨納粹政治人物如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和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等人的激烈競爭。里賓特洛甫在1938年成為外交部長。
1949年,Georg Dertinger 就任東德首任外交部長,但西德外交部卻因盟軍佔領,直到1951年3月15日才得以重建。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波昂兼任首任外交部長。2000年,外交部總部遷至柏林德意志帝國銀行暨德國統一社會黨(前東德執政黨)舊址,而原來的波昂辦公室則成為第二辦公室。
部長及領導架構
德國外交部在聯邦外交部長之下尚設有國務部長和國務秘書(國務部長)兩種職位,國務部長為政務官,負責輔佐外交部長執行公務,主要承擔政治機能。國務秘書則是外交部層級最高的事務官,代表外長管理部務,除了專門領域之業務外,德國駐海外使領館亦由國務秘書管理,每日例行主持的各司司長會議也由國務秘書主持,探討全球局勢[1]。
德國外交部高層設有如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