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1月1日) |
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義大利語:Francesco Borromini[1],1599年9月25日—1667年8月3日),原名弗朗切斯科·卡斯泰利(Francesco Castelli)[2]。生於瑞士提契諾州[3],和同時代的吉安·洛倫佐·貝尼尼和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一樣,是羅馬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4]。
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 Francesco Castelli | |
---|---|
出生 | 舊瑞士邦聯提契諾比索內 | 1599年9月25日
逝世 | 1667年8月3日 羅馬 | (67歲)
國籍 | 瑞士 / 意大利 |
職業 | 建築師 |
建築 | 四泉聖嘉祿堂 潘菲利宮 |
博羅米尼對米開朗基羅的建築和古典建築有着濃厚的興趣。他運用古典建築造型、平面中的幾何原理和建築的象徵意義,創造出了一種具有獨創性的特別的建築。他對建築結構有着很好的理解;而貝尼尼和科爾托納主要在視覺藝術的其他領域接受過培訓,因此可能缺乏這種理解。博羅米尼的軟鉛畫特別有特色。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學者,在他生命的最後積累了一座知識的寶庫。
他的職業生涯受到他個性的制約。博羅米尼性格既憂鬱又暴躁,這導致他退出了某些工作[5],最終自殺。
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與眾不同,他對後世的影響並不廣泛。但在瓜里諾·瓜里尼的皮埃蒙特作品中,以及在北歐巴洛克晚期建築中,作為與貝尼尼和科爾托納建築模式的融合,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6]後來巴洛克風格的批評家,如弗朗切斯科·米利齊亞和英國建築師約翰·索恩爵士,對博羅米尼的作品持有批評態度。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人們對博羅米尼的作品重新產生了興趣,他的建築也因其創造性而受到人們欣賞。
早年生活和早期作品
博羅米尼出生於瑞士聯邦提契諾州盧加諾附近的比松( Bissone)[7]。他是石匠的兒子,並且接續父親的的石匠生涯。他很快就去米蘭去學習知識和練習他的手藝[8]。1619年,博羅米尼搬到羅馬,開始為他的遠房親戚卡洛·馬德諾在聖彼得大教堂工作,後來又在巴貝里尼宮工作。1629年馬德諾去世後,博羅米尼和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在貝尼尼的指導下繼續修建宮殿。當他在羅馬站穩腳跟之後,就把自己的名字從卡斯特利(Castelli)改為博羅米尼(to Borromini),這個名字來源於他母親的家庭,或許也是出於對聖查爾斯·博羅密歐的尊重。[9]
主要作品
四泉聖嘉祿堂
1634年,博羅米尼負責設計四噴泉聖卡羅教堂、迴廊和修道院建築,是他的第一個主要作品。該建築群位於羅馬的奎里納爾山上,是為西班牙三位一體主義者設計的。首先建成的是修道院建築和迴廊,之後在1638-1641年間修建了教堂,並於1646年將其獻給聖卡洛·博羅密歐。這座教堂被很多人認為是羅馬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相比聖卡羅教堂對巴洛克式建築的重要性,它的規模非常小。據指出,整個建築適合做成聖彼得教堂的一個圓頂墩。[10][11][12]
本建築的地點是一個角落,空間有限。博羅米尼將教堂安置在兩條相交道路的拐角處。儘管蛇形立面的造型構思可能早在1630年代中期就已經被創造出來了,但它只是在博羅米尼時代末期才建成,上部直到博羅米尼去世後才完工。
博羅米尼根據互鎖的幾何結構設計了教堂的複雜平面,這是一種典型的博羅米尼建築平面。因此,內部的下牆似乎是織進織出的,部分形似十字形,部分形似六角形,部分形似橢圓形,這些幾何圖形都清晰地顯示在上方的圓頂上。[13][14]懸垂部分的區域用來做從較低的牆到圓頂橢圓形開口的過渡。透過隱藏在下方的窗戶,相互交錯的八角形、十字形和六邊形逐漸縮小,圓頂上升為一盞象徵三位一體的燈籠。
榮譽
參考文獻
- ^ Borromini, Francesco.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Peter Stein. "Borromini, Francesco."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25 Jul. 2013. <http://www.oxfordart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art/T01019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Francesco Borromin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Web. 30 Oct. 2010.
- ^ 存档副本 (PDF).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09).
- ^ Blunt, Anthony (1979), Borromin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lknap, p. 21
- ^ Blunt,(1979), p. 213-7
- ^ Later he was also nicknamed "Bissone".
- ^ He moved to Milano between 1608 and 1614. Carboneri, Nino. Francesco Borromini. Dizionario biografico degli Italiani. Treccani. [22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9).
- ^ Blunt, Anthony. Borromini, Belknap Harvard, 1979, p. 13
- ^ As Siegfried Giedion pointed out i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1941 etc.)
- ^ Plan of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06-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8).
- ^ 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 ^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2006-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8).
- ^ Steinberg L.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A Study in Multiple Form and Architectural Symbolism. New York 1977, p 117 and Fig. 85. The effect has been noted by others that he "designed the walls to weave in and out as if they were formed not of stone but of pliant substance set in motion by an energetic space, carrying with them the deep entablatures, the cornices, moldings and pediments" (Trachtenberg & Hyman)
- ^ Seventh banknote series, 1984.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db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外部連結
- A ma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iving the location of Borromini's buildings in Rome
- Columbia University: Joseph Connors, Francesco Borromini: Opus Architectonicum, Milan, 1998: Introduction to Borromini's own description of the Casa dei Filippini
- Borromini's own account of his eventually successful suicide attempt
- Marvin Trachtenberg and Isabelle Hyman. Architecture: from Prehistory to Post-Modernism. : 346–7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1).
- Borromini: rare interior color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