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爾巴尼亞橋之戰
波士尼亞戰爭期間,法國陸軍組成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與波斯尼亞塞族共和國軍武裝分子於1995年5月27日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拉耶佛米利亞茨卡河上的弗爾巴尼亞橋發生武裝衝突,史稱「弗爾巴尼亞橋之戰」(法語:Combat du pont de Vrbanja)。塞族共和國軍占領大橋兩端法國聯合國保護部隊的觀察哨,把12名法國維和軍人劫為人質,其中十人帶到其他地點,兩人留在橋上充當人盾。
弗爾巴尼亞橋之戰 | |||||||
---|---|---|---|---|---|---|---|
波士尼亞戰爭的一部分 | |||||||
薩拉熱窩圍城戰期間聯合國保護部隊的法國VAB裝甲輸送車 | |||||||
| |||||||
參戰方 | |||||||
塞族共和國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不明 |
埃里克·桑達赫 弗朗索瓦·勒庫安特 | ||||||
兵力 | |||||||
14人 一輛俘獲的法國裝甲輸送車 |
100人 六輛ERC-90裝甲車 多輛VAB裝甲輸送車 | ||||||
傷亡與損失 | |||||||
四人死亡 三人受傷 四人被俘(後來獲釋) |
三人死亡 十人受傷 十人被劫為人質(後來獲釋) |
弗朗索瓦·勒庫安特上尉帶領包含30名法國維和軍人的排反擊奪回觀察哨,支援行動的還有70名法軍步兵和裝甲車火力壓制。法軍反擊期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軍武裝分子主動向塞族共和國軍占據的觀察哨開火,意外打傷法方人質。戰鬥中兩名法國軍人陣亡,十人受傷,一人之後傷重不治。塞族共和國軍四人死亡,三人受傷,四人被俘。此戰過後,塞族共和國軍已經不大可能再與城內布署的法國維和部隊交火。2017年,官拜上將的勒庫安特受命出任法國國防參謀長。
背景
弗爾巴尼亞橋(Vrbanja most)位於薩拉熱窩,1992至1996年波黑薩拉熱窩圍城戰期間,塞族共和國軍包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軍(以下簡稱「波黑共和國軍」),該橋是兩軍間的無人地帶。橋周圍有許多高大建築,所以波士尼亞戰爭爆發後這裡就是狙擊手的目標。[1][2]1992年4月5日,波斯尼亞塞族民族主義警察向橋上示威者開槍,殺害青年女子蘇阿達·迪爾貝羅維奇(Suada Dilberović)和奧爾加·蘇契奇(Olga Sučić),外界普遍認為兩人是這場戰爭最早的犧牲品[3]。
1995年3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還在制訂支持聯合國在波黑維和行動的新戰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在塞族共和國軍與波黑共和國軍間促成的停火協議到期,戰鬥再度打響。戰火逐漸蔓延,波黑共和國軍在薩拉熱窩周圍發動大規模攻勢。塞族共和國軍於是從聯合國守衛的倉庫奪取重型武器,炮轟城市周邊目標,[4]波黑司令部總司令、英國中將魯珀特·史密斯(Rupert Smith)促請北約空襲塞族共和國軍。1995年5月25至26日,北約空襲波斯尼亞塞族首都帕萊的軍火庫。[5][6]任務由攜帶激光制導炸彈的美國空軍F-16戰隼戰鬥機和西班牙空軍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執行[7]。塞族共和國軍還以顏色,將377名聯合國保護部隊(United Nations Protection Force)軍人劫為人質,分布在波黑各處可能淪為北約空襲目標的地點充當人盾,迫使北約停止空襲塞族共和國軍[8]。377名人質中有92名來自法國[9]。
戰鬥
塞族共和國軍進攻
1995年5月27日上午四點半,塞族共和國軍假扮法國軍人,一槍未發奪下弗爾巴尼亞橋兩頭的聯合國觀察哨。他們先在城外劫持聯合國維和人員,駕駛法國裝甲輸送車並換上法軍制服、防彈背心、頭盔和武器[10][11]。塞族武裝分子用槍逼迫橋上12名法國維和軍人解除武裝,並將十人帶走,餘下兩人留在橋上充當人盾[10]。法國海軍陸戰隊第3步兵團(3e Régiment d'Infanterie de Marine)第4營(FREBAT4)營長埃里克·桑達赫(Erik Sandahl)上校對此表示:「塞族用威脅和下三濫手段劫走我們的軍人,這屬於恐怖份子行徑,必須反擊、絕不姑息。必須制止他們的時刻已到,我們也是這麼做的」[2]。
法軍反擊
法國聯合國維和軍人最早發現的異常情況是弗爾巴尼亞橋上據點無線電靜默。上午五點20分左右,連長弗朗索瓦·勒庫安特上尉發現無線電聯繫不上觀察哨,於是開車去橋上查看情況[12]。他遇到身穿法軍制服的塞族哨兵,對方還想把他也劫為人質,但勒庫安特馬上掉頭開往第4營總部斯肯德里亞體育館(Skenderija)[2]。消息傳到新當選的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耳中,他繞過聯合國指揮系統下令突擊奪回弗爾巴尼亞橋[9]。
駐波黑法軍司令部派第4營一個排共30名軍人奪回大橋北端,70名法軍步兵、六輛ERC-90裝甲車和多輛VAB裝甲車支援。突擊隊由勒庫安特帶隊,從聯合國部隊常規路線靠近大橋北端。此時北面的觀察哨共有14名塞族武裝分子。[13]法國海軍陸戰隊固定刺刀後[14]強行攻下塞族共和國軍占領的地堡,法軍二等兵雅基·安布洛(Jacky Humblot)陣亡。攻擊期間還有裝甲車提供90毫米炮火及重機槍的直接火力壓制。塞族共和國軍用迫擊炮和防空武器反擊。法軍二等兵馬塞爾·阿馬魯(Marcel Amaru)在薩拉熱窩猶太公墓支援突擊時被狙擊手打死。共十名法國軍人在戰鬥中受傷,塞族共和國軍四人陣亡,三人受傷,還有四人被俘。[2][11]
波黑共和國軍狙擊手主動參加戰鬥,但意外打傷法軍人質。持續32分鐘的戰鬥結束後,法軍和塞族共和國軍分別占據橋梁北面和南端。[10]塞族共和國軍接下來要求停火收屍並營救傷員,否則就殺害法國人質。受傷的法國軍人馬上獲釋並轉移到聯合國醫院,塞族共和國軍最後放棄大橋南端據點。另一名淪為人質的法國下士設法逃脫。當天還有一名受傷的法國軍人傷重不治,法軍最終有三人陣亡。被俘的塞族人員作為戰俘關進聯合國保護部隊設施。[2][11]
影響
持續不斷的人質危機促使史密斯及其他維和部隊高層指揮改變戰略。聯合國開始把維和人員部署到更容易防禦的位置,令敵方攻擊及劫持人質變得更加困難。[15]1995年6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998號決議》(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998),由英、法、荷三國聯合組建聯合國快速反應部隊(UN RRF),由史密斯指揮。快速反應部隊授權兵力1.25萬人,配備強大火力,交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更加主動,旨在有必要執行和平協議或防止劫持人質時主動進攻。[15][16]兩天後,波黑各地的聯合國人質全部獲釋[17],聯合國方面也釋放弗爾巴尼亞橋之戰中俘虜的四名塞族武裝分子[18]。
1995年6月和7月的聯合國快速反應部隊部署表明聯合國已經不再固守維和立場,轉為強制和平(Peace enforcement)。英國出動大砲和航空旅,配備攻擊直升機,飛機和車輛上不再像執行以往的聯合國任務那樣塗上白色線條,人員也不戴藍色頭盔。8月1日,塞族共和國軍攻陷聯合國安全區(United Nations Safe Areas)斯雷布雷尼察和熱帕(Žepa),英國、法國和聯合國高官警告塞族共和國軍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再敢襲擊聯合國安全區將招致北約和聯合國「不對等」和「壓倒式」的猛烈打擊。[19]
涉及弗爾巴尼亞橋之戰的法國高官指出,是役向塞族共和國軍表明聯合國保護部隊的態度已變,此後塞族共和國軍已經不大可能再與城內布署的法國維和部隊交火。參與戰鬥的第4營中校埃里克·魯塞爾(Erik Roussel)表示,「事後塞族人面對我們異常老實」。[2]希拉克的決定沒有得到政府一致支持,法國國防參謀長(Chef d'État-Major des Armées)雅克·朗扎德(Jacques Lanxade)海軍上將威脅辭職,法國總理阿蘭·朱佩和國防部長夏爾·米永(Charles Millon)都支持朗扎德的立場,但被希拉克否決[20]。
8月30日,北約向塞族共和國軍發動空中和地面聯合作戰,聯合國快速反應部隊向薩拉熱窩周邊的塞族炮兵陣地發射六百發炮彈。聯合國快速反應部隊對同年結束薩拉熱窩圍城戰、迫使波斯尼亞塞族同意談判作用很大。[16]交戰各方簽署《岱頓協定》後,北約和平執行部隊(Implementation Force)於1995年12月20日接手聯合國保護部隊的工作[21]。1996年4月5日,薩拉熱窩為弗爾巴尼亞橋之戰中犧牲的法國軍人立碑,同時還有紀念迪爾貝羅維奇和蘇契奇的牌匾[22],弗爾巴尼亞橋也在這天更名「蘇阿達與奧爾加橋」(Most Suade i Olge)[23]。在此次戰鬥中以高舉刺刀衝鋒聞名的勒庫安特後來升任上將,並於2017年受命出任國防參謀長[14]。
法國輿論對法國在波斯尼亞戰爭中的維和行動認可度一直略高於歐洲國家平均水平,大部分法國人始終強烈支持軍事干預。最終這也在法國政策中體現,擺脫最初完全不贊成使用武力的立場。[24]
腳註
- ^ Leroux-Martin 2014,第37頁.
- ^ 2.0 2.1 2.2 2.3 2.4 2.5 Daly 7 June 1995.
- ^ Maksić 2017,第xv & 2頁.
- ^ Beale 1997,第33頁.
- ^ Burg & Shoup 1999,第329頁.
- ^ NATO 2003.
- ^ Ripley 2001,第23頁.
- ^ Bucknam 2003,第215頁.
- ^ 9.0 9.1 Rathbun 2018,第141頁.
- ^ 10.0 10.1 10.2 Daly 28 May 1995.
- ^ 11.0 11.1 11.2 Wilkinson 28 May 1995.
- ^ Cohen 6 June 1995.
- ^ Biegala 22 July 1995.
- ^ 14.0 14.1 France 24 20 July 2017.
- ^ 15.0 15.1 Bucknam 2003,第216頁.
- ^ 16.0 16.1 Lowe et al. 2010,第116–117頁.
- ^ HRW 1996.
- ^ Corwin 1999,第90頁.
- ^ Sloan 1998,第73–74頁.
- ^ Rathbun 2018,第141–142頁.
- ^ NATO 2015.
- ^ Krilic 7 April 1996.
- ^ Schmidt & Schröder 2001,第221頁.
- ^ Shiraev 2002,第117頁.
參考文獻
圖書
- Beale, Michael. Bombs over Bosnia: The Role of Airpower in Bosnia-Herzegovina. Montgomery, Alabama: Air University Press. 1997. OCLC 946114396.
- Bucknam, Mark. Responsibility of Command. Montgomery, Alabama: Air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1-58566-115-2.
- Burg, Steven L.; Shoup, Paul S. The War in Bosnia-Herzegovina: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9 [2020-12-13]. ISBN 978-0-7656-318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 Corwin, Phillip. Dubious Mandate: A Memoir of the UN in Bosnia, Summer 1995.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20-12-13]. ISBN 978-0-8223-2126-2.
- Leroux-Martin, Philippe. Diplomatic Counterinsurgency: Lessons from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20-12-13]. ISBN 978-1-107-020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7).
- Lowe, Vaughan; Roberts, Adam; Welsh, Jennifer; Zaum, Dominik.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and War: The Evolution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since 1945.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19-161493-4.
- Maksić, Adis. Ethnic Mobilization, Viol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Affect: The Serb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Bosnian War. Sarajevo, Bosnia and Herzegovina: Springer. 2017 [2020-12-13]. ISBN 978-3-319-4829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 Rathbun, Brian C. Partisan Interventions: European Party Politics and Peace Enforcement in the Balkans.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1-5017-2962-1.
- Ripley, Tim. Conflict in the Balkans, 1991–2000. Oxford, UK: Osprey Publishing. 2001. ISBN 978-1-84176-290-6.
- Schmidt, Bettina; Schröder, Ingo. Anthropology of Violence and Conflict. London, UK: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2905-0.
- Shiraev, Eric.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and the Bosnia Crisis. Lanham, Maryland: Lexington Books. 2002 [2020-12-13]. ISBN 978-0-7391-04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 Sloan, Elinor Camille. Bosnia and the New Collective Securit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ISBN 978-0-275-96165-7.
在線來源
- Biegala, Eric. Le jour où les Casques bleus français se sont rebiffés. Le Point. 1995-07-22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Cohen, Roger. Bosnia Battle Shows UN's Pride and Limit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6-06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 Daly, Emma. French humiliation sparks battle of Vrbanja bridge. The Independent. 1995-05-28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Daly, Emma. The day the Serbs went a bridge too far. The Independent. 1995-06-07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1996: Bosnia-Hercegovina. Human Rights Watch. 1996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4).
|issue=
被忽略 (幫助) - Krilic, Samir. Memorial held for first victim of war in Bosnia. Indiana Gazette. 1996-04-07: 6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透過Newspaper Archive.
- Macron names François Lecointre new armed forces chief. France 24. 2017-07-20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NATO Marks 20-year Anniversary of IFOR Peacekeeping Mission.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2015-12-18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3).
- Operation Deny Flight Fact Sheet.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2003-07-18 [201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 Wilkinson, Tracy. Pitched Battles Erupt in Sarajevo: Bosnia: Rebel Serbs kill 3 French soldiers in deadliest clashes yet with peacekeepers. Paris threatens pullout. 220 U.N. troops now held hostage. Moscow dispatches envoys. Los Angeles Times. 1995-05-28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43°51′11.92″N 18°24′23.86″E / 43.8533111°N 18.406627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