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根塔勒傳記事件
維基百科席根塔勒傳記事件,亦稱席根塔勒事件[1],指2005年5月開始於在線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的一系列事件,其肇因是匿名用戶發布了一篇涉及美國著名記者約翰·席根塔勒的惡搞條目。條目錯誤地指出席根塔勒有暗殺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和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嫌疑。席根塔勒時年78歲,是肯尼迪的摯友兼助手,他表示維基百科上和他有關的條目都屬於「網絡誹謗」[2]。
這起惡作劇直到2005年9月才被發現並改正過來,之後席根塔勒在《今日美國》撰寫了他的經歷。這起事件引發對維基百科及其他缺乏傳統紙媒和出版資料法律責任的用戶生成內容網站可靠性的質疑[3]。12月13日接受採訪時,聯合創辦人吉米·威爾士表示,他絲毫沒有動搖讓匿名用戶編輯維基百科條目的決心,即使他認為中國大陸和伊朗編輯者的參與仍存在部分隱私問題,不過吉米·威爾士宣稱要定計劃撤回匿名用戶的條目創建權,以此作為抵制破壞者行為的一部分:「……我們已經決定要慢下來……因此從1月開始就會阻止未註冊用戶創建新頁面,反正那些頁面也留不了多長……。」[4]
惡作劇
惡作劇條目的作者後來被證實是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快遞服務公司宅急送(Rush Delivery)的業務經理布萊恩·蔡斯(Brian Chase)[5]。2005年5月26日,蔡斯創建了一條包含原條目全部內容的新條目,文字如下:
“ | 老約翰·席根塔勒在1960年代初是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助手。曾有一段時間,有人認為他直接參與了約翰和他弟弟鮑比為主凶的肯尼迪家族謀殺案,但沒有證據支撐。 約翰·席根塔勒1972年搬到蘇聯,1984年歸美,爾後創辦了美國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 |
” |
原文如下:
“ | John Seigenthaler Sr. was the assistant to Attorney General Robert Kennedy in the early 1960s. For a short time, he was thought to have been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s of both John, and his brother, Bobby. Nothing was ever proven. John Seigenthaler moved to the Soviet Union in 1972, and return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4. He started one of the country's largest public relations firms shortly thereafter. |
” |
刪除和修正
2005年9月,席根塔勒的好友小維克多·約翰遜發現此條目[6],他將該惡搞條目告知席根塔勒,後者隨後將條目電郵給他的朋友和同事。9月23日,埃里克·牛頓將自由論壇上席根塔勒的官方傳記複製到維基百科,次日傳記則被一名編者以侵犯版權為由刪除,換成之前的惡搞版本[7]。牛頓於11月在紐約出席保護記者委員會晚宴時碰到席根塔勒,將他的行動告訴給席根塔勒。
同年10月,席根塔勒聯繫維基媒體基金會主席吉米·威爾士,後者藉維基百科版本日誌刪除將被破壞版本隱藏,避免除管理員以外的所有人於歷史記錄中看到[8]。有些不受維基百科管控的「鏡像」網站則繼續展示內容不實的舊版,直至幾星期後鏡像網站更新才不再展示[9]。
匿名編輯的身份
席根塔勒身為《今日美國》的創始編輯部主任,於2005年11月29日為雜誌發表了一篇敘述該事件細節的專欄文章[2]。他在文章中一字不差地轉載了這個內容虛假的條目,稱維基百科是「有缺陷且不負責任的研究工具。」幾天後,該文章的詳細版在《田納西人日報》發布,報社位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席根塔勒在該報從擔任了普通記者到董事長的各種職務。席根塔勒詳盡介紹自己想確認這位匿名人士的身份,可最後以失敗告終。他表示已要求發布者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南方貝爾追查其IP地址。然而南方貝爾拒絕在沒有法庭命令的情況下追查用戶,建議席根塔勒向用戶提交匿名人士傳票,卻被席根塔勒回絕。
曾創辦反維基百科網站「維基百科觀察」(Wikipedia Watch)的聖安東尼奧社會活動家丹尼爾·布蘭德特(Daniel Brandt)針對拒絕則回應稱,他曾拿着以席根塔勒自己名字命名條目查找其中的IP地址,發現它跟納什維爾的一家公司「宅急送」有關。他接觸席根塔勒和媒體,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這一信息[10]。
12月9日,布萊恩·蔡斯承認他是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11]。一番懺悔後,蔡斯被宅急送解僱。席根塔勒收到一份蔡斯手寫的道歉書,並通過電話與他進行交流。正如席根塔勒此前曾表示的那樣,他確認他不會就事件提起訴訟,並敦促快遞公司重新僱傭蔡斯,公司最終做到了。席根塔勒表示:「我很高興這件事結束了。」但他表示,他仍擔心「維基百科上的每一篇傳記都會碰上這種東西,想到他們會對湯姆·迪萊和希拉里·克林頓做些事情,以再次引起注意。我的擔心是結果是會讓大家得到政府對互聯網的監管[12]。」
回應
席根塔勒的回應
2005年11月29日,在他的今日美國社論中,席根塔勒批評國會《通信規範法案》第230條保護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網站不用承擔發布給他們的客戶和用戶法律責任[2]。
“ | 聯邦法律也保護南方貝爾、美國在線、MCI、維基百科等等網上企業免受誹謗訴訟的侵害。1996年通過的《通信規範法案》第230條明確規定「任何交互式計算機服務的提供商或用戶都不得以發布者或發言人的身份被對待。」這從法律術語上意味着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不像紙媒和廣播公司,其他人不能起訴其誹謗攻擊公民。
|
” |
2005年12月5日,席根塔勒和威爾士共同出現在CNN中討論此事。12月6日,兩人分別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國家講壇》(Talk of the Nation)採訪。威爾士表示為了防止未註冊的用戶在英文維基百科創建新條目,他已經實施了新的政策,但是他們編輯現有條目的能力被保留下來。
而在CNN的採訪中,席根塔勒也表達了增加政府對網絡的監管的恐懼:
“ | ......我要說說我是在什麼地方對這種勢頭感到擔憂。明年我們將進入大選年。每一位政客都想要讓他或她自己服從於某一種針對我和其他人的蠻橫解說。恐怕我們會因此得到對媒體的監管。我告訴你,我覺得如果你不能把它改過來,既改正歷史又改正傳記頁面,我認為它就會成為真正的麻煩,而我們不得不為了保證政府監管你而戰鬥。 | ” |
12月6日在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聯合採訪中,席根塔勒表示他不希望為維基百科做任何事,因為他不贊成它的基本設定。2005年末他在一篇寫給《今日美國》的文章中表示,「我感興趣的事是讓許多人知道維基百科是一個有缺陷且不負責任的研究工具[2]。」他還指出在他反應過來之前,虛假信息已經出現在網上四個多月,其間他一直沒能編輯條目把它改過來。在跟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吉米·威爾士交談後,席根塔勒表示:「『我的傳記』是在5月26日發布的。5月29日,威爾士的志願者『編輯』了它只是為糾正單詞『早』(early)的拼寫錯誤。四個月來,維基百科把我描述成為一位可疑的刺客,直到10月5日我把它從網站的歷史上抹去。這個謊言在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留了三個多星期[2]。他認為,編輯維基百科會給它帶來他的制裁或認同,但他認為編輯文章是不夠的,他反而想要揭露維基百科程序和風氣中「絕症般的瑕疵」。
12月9日,席根塔勒亮相C-SPAN布萊恩·蘭博主持的《華盛頓周刊》。他稱他擔心其他惡作劇份子會設法惡搞國會成員或其他有權勢的政府人物,這可能會促使第一修正案的權利在網絡上反彈並折回。
2007年6月發行的《理性》雜誌中,席根塔勒也對威爾士從條目的歷史頁面中刪除惡作劇頁面缺乏透明度表示關注。他還指出,許多用戶會在編輯摘要中留下許多他不想讓9歲的孫子看到的評論[13]。
維基百科的回應
2005年12月13日,威爾士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探討了惡作劇未被發現的原因,表示正採取措施解決問題[4]。他表示問題是維基百科的使用比能輕鬆地處理的自我檢測系統發展還要快,因此創建新頁面會故意地僅限於賬戶持有人,以此回應席根塔勒的主要批評之一。
他還認為不論是印刷版還是網絡版,百科全書都是一個整體,不經常適用於主要消息來源,不應該作為權威的依據(正如某些人所做的),只不過把維基百科當作的主體「背景閱讀」材料比大多數網絡來源更可靠。他表示維基百科是一部「正在完善的作品」[4]。
為解決所出現問題,維基百科的軟件和工作實踐也出現了的多種變化。2005年12月17日,新政策生者傳記問世,其包括在創建新的維基百科條目時介紹參考資料的要求、為生者傳記設立新的追蹤分類等編輯限制條件被落實[14]。
基金會在MediaWiki軟件加入新級別的「監督」功能[15],到2012年5月16日已供威爾士或仲裁委員會提名的37位經驗豐富的編輯和基金會員工使用。軟件最初允許向每個人隱藏特定的歷史版本(包括監管編輯),後來變成了除了開發者通過人工干預手段,任何人都不能看到。儘管這項功能後來被更改,方便監察者查看這些修訂以監控工具的使用。目前,這種程序被規定為「基金會行動」政策,政策寫明:「有時候維基媒體基金會有權不通過一般網站或社區程序刪除、保護或清空頁面。這些編輯都是臨時性措施,以防法律問題或人身傷害,不能被任何用戶撤銷[16]。」
其他回應
針對這一爭議,《紐約時報》商業版編輯拉里·英格拉西亞(Larry Ingrassia)給他所有的下屬發表了一份評論維基百科可靠性的備忘錄,寫道「不該用它檢驗任何要印入報紙的信息[17]。」一些其他的出版物也評論這一事件,經常批評維基百科和它的開放編輯模式不可靠,指出席根塔勒事件就是證據。
科學雜誌《自然》於2005年12月進行了一項研究,比較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書》42條理科條目。發現維基百科條目有四處嚴重錯誤和162處事實錯誤、遺漏或誤導性陳述,《大英百科全書》也包含四處嚴重錯誤和132處事實錯誤、遺漏或誤導性陳述[18]。參見席根塔勒事件和其他的一些爭議,作者認為研究「表明這些立場鮮明例子是例外,而非通則。」
參考資料
- 腳註
- ^ Cohen, Noam. Wikipedia to Limit Changes to Articles on People.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8-24 [201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 ^ 2.0 2.1 2.2 2.3 2.4 Seigenthaler, John. A false Wikipedia 'biography'. USA Today. 2005-11-29 [2013-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3).
- ^ 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06. The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2009-09-14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4.0 4.1 4.2 Helm, Burt. Wikipedia: "A Work in Progress". BusinessWeek Online.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05-12-13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 ^ The wiki principle. Economist. 2006-04-20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7).
- ^ Carney, John I. Seigenthaler battles online encyclopedia. Shelbyville Times-Gazette. 2006-02-13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重寫後的條目存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條目的刪除日誌
- ^ Dalby, Andrew. The World and Wikipedia: How we are editing reality. Somerset: Siduri. 2009: 59. ISBN 978-0-9562052-0-9.
- ^ In search of the Wikipedia prankster. CNET News. 2005-12-15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 ^ Buchanan, Brian J. Founder shares cautionary tale of libel in cyberspace. First Amendment Center. 2006-11-17 [201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2).
- ^ Author apologizes for fake Wikipedia biography. USA Today. 2005-12-11 [2013-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3).
- ^ Mangu-Ward, Katherine. Wikipedia and Beyond: Jimmy Wales' sprawling vision (with login). Reason Magazine. June 2007: 20–29 [2013-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9).
- ^ 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2005-12-05/In the news. Wikipedia. 2005-12-05 [2016-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 ^ Ral315. New revision-hiding feature added. Wikipedia Signpost. 2006-06-05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 ^ Wikipedia:基金會行動
- ^ The New York Times Business editor Larry Ingrassia's memo "Wiki-whatdia?". 200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8).
- ^ Giles, Jim. Special Report: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Nature. 2005-12-15, 438 (7070): 900–901 [2013-10-27]. Bibcode:2005Natur.438..900G. PMID 16355180. doi:10.1038/438900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4).
- 其他來源
- Boyd, Danah. Wikipedia, academia and Seigenthaler. Corante.com. 2005-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20).
- Cooper, Charles. Wikipedia and the nature of truth. News.com. 2005-12-02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 Lamb, Brian. Interview with John Seigenthaler. C-SPAN Washington Journal. 2005-12-09.
- Mielczarek, Natalia. Fake online biography created as 'joke'. The Tennessean. 2005-12-11.[永久失效連結]
- Orlowski, Andrew. There's no Wikipedia entry for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Register (UK). 2005-12-12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1).
- Phillips, Kyra. Live From... Transcript. CNN. 2005-12-05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interview with John Seigenthaler and Jimmy Wales.
- NPR. Wikipedia joker eats humble pie. BBC News. 2005-12-12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6).
- NPR. Wikipedia to Require Contributors to Register.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5-12-06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Talk of the Nation story summary and radio broadcast.
- Seigenthaler, John. Truth can be at risk in the world of the web. The Tennessean. 2005-12-04.[失效連結]
- Terdiman, Daniel. Growing pains for Wikipedia. News.com. 2005-12-05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Terdiman, Daniel. Is Wikipedia safe from libel liability?. News.com. 2005-12-07.[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 維基百科等在線百科全書能逃過誹謗訴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安妮塔·拉馬薩斯特里教授發布在Writ的文章
- "Wikipedia, WikiLeaks, and Wicca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約翰·席根塔勒2011年10月21日在范德堡大學發表的49分鐘演講,出自C-Span Video Library
- "Snared in the Web of a Wikipedia Li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紐約時報》凱瑟琳·席里耶(Katharine Q. Seelye)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