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舒帕蒂納特廟

尼泊尔印度教寺庙

帕舒帕蒂納特廟尼泊爾語पशुपतिनाथ मन्दिर,拉丁化:Pashupatinath Mandir),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東部巴格馬蒂河畔,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也是印度次大陸四大供奉濕婆的寺廟之一,創建時間可追溯至公元400年。[1][2][3]

帕舒帕蒂納特廟的東面
地圖
地圖

神話傳說

 
濕婆林伽

「帕舒帕蒂納特」(Pashupatinath)一名中,「帕舒帕蒂英語Pashupati」(Pashupati;梵語पशुपतिPaśupati)意為一切生物的保護者,是濕婆的名號之一。《梨俱吠陀》則將「帕舒帕」(pashupa,意為一切生物的保護者)作為普善英語Pushan的名號之一。「帕舒帕蒂納特」的意思是「一切生物的保護者和主」,由三個梵語詞彙組成:「帕舒」(pashu,意為「生物」),「帕蒂」(pati,意為「保護者」),「納特」(nath,意為「主」)。在尼泊爾語印地語中,有時為表尊敬可前綴敬語「室利」(Shree),成為「室利·帕舒帕蒂納特」(Shree Pashupatinath),意思是「尊敬的一切生物的保護者和主」(英語:Respected Protector and Lord of all living things)。[4]

帕舒帕蒂納特廟是加德滿都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不過關於這座寺廟建成的確切時間卻無人知曉。但根據《室犍陀往世書》中的「Nepal Mahatmaya」與「Himvatkhanda」章節所述[5],一天,濕婆在祂位於岡仁波齊峰的宮殿中待厭煩了,於是就去尋找一個藏身之處。祂發現了加德滿都山谷,然後就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逃出了宮殿,並在山谷中定居。祂在當地以「帕舒帕蒂」的名字而聞名,之後其他神祇發現了祂的藏身之處,於是就去引祂出山谷。於是祂將自己化身成一隻雄壯的鹿,在其他神祇請求祂幫忙時,祂不願意提供幫助。如果濕婆不答應祂們的請求,祂們就會使用武力。毗濕奴抓住祂的鹿角,鹿角斷裂成了碎片。毗濕奴建立了一座寺廟,並在巴格馬蒂河畔用碎鹿角做成了林伽。隨着時間的流逝,寺廟被埋在地下並被人們遺忘。後來,一頭奶牛秘密地將奶灑在了土堆上,接着飼養奶牛的牧人就在土堆周圍挖掘,最後他們發現了失蹤的林伽,然後就再次建起了供奉濕婆的寺廟。

宗教意義

 
巴格馬蒂河畔舉行的火葬儀式
 
絡繹不絕的朝聖者

帕舒帕蒂納特廟是供奉印度教大神濕婆(尼泊爾語中稱為「帕舒帕蒂」,即獸主)的寺廟中最神聖的一座,印度教最重要的節日濕婆節(Maha Shivaratri)就在這座寺廟中慶祝。只有印度教信徒才被允許進入帕舒帕蒂納特廟,而那些不是信徒的遊客只能在巴格馬蒂河對岸遠遠地觀望寺廟。[6]

在寺廟附近的巴格馬蒂河畔,坐落着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場——雅利亞·加特(Arya Ghat),在加德滿都及周圍地區尤其常用。火葬前,死者的長子會在河邊剃光全身毛髮,走進河中淨身,舉行簡單的儀式後,用白布包起死者的遺體,然後在河邊的平台上搭起架子火化,焚燒後的骨灰灑入河中,而長子需吃齋禁慾13天,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做,死者的靈魂才能離開軀體,融入神界。[6][7]

歷史

 
苦行僧站在木板上橫渡巴格馬蒂河

寺廟的祭祀活動自馬拉王亞克沙·馬拉英語Yaksha Malla(Yaksha Malla)的時代開始[8],祭司是來自南印度的婆羅門。此傳統應該是在公元6世紀由聖人商羯羅開創,表面上是為了停止寺廟中很普遍的人祭,實際上是通過鼓勵文化交流使大印度(Greater India)思想得到傳播,使印度達到統一。他的方案在印度的其他寺廟中也被推行。與印度不同,那時尼泊爾的主權在幾個世紀中從未被外敵奪走,這是由於她被強大的踞喀兵軍隊保護。然而馬拉王很尊重商羯羅的請求,並任命其為受人尊敬的印度教祭司。

 
帕舒帕蒂納特廟

還有一種說法,該寺是印度祭司們的住所,因為當國王逝世後,尼泊爾全國的百姓一年中都不能進行任何宗教活動,而要為故王服喪一整年。由於寺廟必須永遠受人敬仰,印度祭司也會進入寺廟以保證該寺不受破壞,即使是在全國服喪期間。

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寺廟中只有4名祭司能觸摸神像,而且祭司均需來自南印度。然而,由於尼泊爾於2009年發生了歷史性的革命,尼泊爾的君主制已被推翻,隨着民主化進程的推進,尼泊爾籍的祭司們稱他們更適合守護神像,因為他們與南印度祭司有着同樣淵博的學識,而且他們對加德滿都獨特多元的文化更為了解,而這正是南印度祭司所缺少的。

2001年6月16日,尼泊爾在帕舒帕蒂納特廟為已故的比蘭德拉國王、迪彭德拉國王舉行哀悼儀式。新國王賈南德拉柯伊拉臘首相及內閣成員參加了哀悼儀式。[3]

2015年尼泊爾地震,該寺廟倖存,建築基本完好,但是幾面牆被扭曲變形。數百具遇難者遺體在帕舒帕蒂納特廟火化,死者骨灰順巴格馬蒂河流走,巴格馬蒂河幾乎被火化屍體的殘留物堵塞。[9]

祭司

 
主廟正門,非印度教徒禁入。從後面可以看到濕婆的坐騎南迪的雕像

帕舒帕蒂納特廟中的婆羅門被稱為巴塔,而祭司長被稱為Mool Bhatt或Raval。祭司長只答覆尼泊爾國王的問話,並向國王定期報告寺廟的問題。這些進行表演的祭司全部來自南印度,而這些祭司中,最知名的一位是祭司長帕德馬納巴·沙斯特里·阿迪加(Raval Padmanabha Shastri Adiga,1927年-2005年)。他從1955年開始擔任祭司,1967年成為祭司長。在任期內,他首次使用寺廟資金用於當地的發展。1993年退休後,他回到了故鄉烏杜皮

2009年騷亂事件

寺廟的祭司長自馬拉王時代就均由南印度人擔任,而這一點與寺廟中未證實的腐敗問題成為尼泊爾人心中的癥結。

2009年1月,在寺廟的祭司長被強行辭退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領導的政府「精心挑選」並任命了一名尼泊爾籍的祭司長,但並沒有按照適當的程序實行。[10]此任命受到了寺廟中Bhandari們的非議,他們稱自己並不反對此任命,但反對沒有按照適當程序進行的任命。[11][12]法庭上,由於此任命決定遭到如此質疑,最高法院否決了此任命。[13][14]然而,政府無視這一裁決,繼續這一任命決定,於是這種缺乏透明度的做法導致了公共暴力和抗議事件。尼共(毛主義)領導的半武裝組織共產青年團(YCL)襲擊了抗議者,導致多人受傷。[15]立法者和反對黨激進分子也加入抗議者的行列,他們稱他們會支持Bhandari們和其他抗議者。[16]而政府依然無視這一事件,繼續其任命決定。

不過此後,因印度政客穆拉亞姆·辛格·亞達夫(Mulayam Singh Yadav)表達不滿,而印度知名人士戈文達·阿胡賈(Govinda Ahuja)、阿米塔布·巴沙坎以及安尼爾·安巴尼也由於騷亂不能參觀寺廟,尼泊爾政府迅速撤銷了其決定,使印度祭司復職。[17]

建築

 
帕舒帕蒂納特廟外

結構

帕舒帕蒂納特廟占地面積2.6平方千米,是式建築,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群的主要元素是方形結構,主體建築四邊對稱,具有大型屋頂,屋頂為雙重檐,四面斜坡,其雙重檐為銅製,表面鍍有金層,塔頂也是金制,具有宗教象徵意義,木雕浮屠裝飾精美。寺廟有四個大門,門表面鍍滿銀片。西門外有南迪(Nandi,濕婆的坐騎公牛)雕像,雕像表面也鍍有金層。濕婆神像是由黑色石頭雕刻而成,高及周長均約為1.8米。

 
從巴格馬蒂河對岸俯瞰帕舒帕蒂納特廟全景

周邊環境

 
寺廟外販賣顏料的商販

帕舒帕蒂納特廟周圍的街道上開設有大型市場,市場裡的商販售賣紀念品、服飾、顏料以及宗教用品。該寺廟的東面是瓦蘇基納特(Vasukinath)。寺廟大門外有一家古廟改建的福利院,曾是德肋撒修女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巴格馬蒂河上游沿岸有一些苦行僧隱居的山洞,他們會擺成修煉姿勢,如果遊人要拍照,則需給他們一些錢。

寺廟群

 
河畔的苦行僧

帕舒帕蒂納特廟地區的264公頃土地上,共有518座寺廟及古蹟。[18]主要的塔式廟宇位於四周築有工事的庭院內,由尼泊爾警察守衛,並設有一個警察哨位。西門前有一座大型南迪(神牛)雕像。

庭院內的廟宇、聖壇主要有:

  • 瓦蘇基納特(Vasukinath)
  • 溫馬塔·拜拉弗(Unmatta Bhairav)
  • 蘇里亞·納拉揚(Surya narayan)
  • 基爾提·穆赫·拜拉弗(Kirti mukh bhairav)
  • 布達尼爾·坎塔(Budanil kantha)
  • 哈奴曼(Hanuman)
  • 184希瓦林(184 shivaling)

外圍的廟宇、聖壇主要有:

  • 拉姆·曼迪爾(Ram mandir)
  • 維拉特·斯瓦魯普(Virat swaroop)
  • 12喬蒂林加(12 jyotirlingha)
  • 古赫什瓦里(Guhyeshwari)

參考文獻

  1. ^ 茹阿達納特·斯瓦米,回家之旅,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2. ^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3年,第2118頁
  3. ^ 3.0 3.1 尼泊尔举行仪式哀悼比兰德拉国王,中国新闻网,2001-06-17. [2015-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5). 
  4. ^ Sharma, Ram Karan. Śivasahasranāmāṣṭakam: Eight Collections of Hymns Containing One Thousand and Eight Names of Śiva. With Introduction and Śivasahasranāmākoṣa (A Dictionary of Names). Delhi: Nag Publishers. 1996: 291. ISBN 81-7081-350-6. 
  5. ^ Sacred destinations. [200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1). 
  6. ^ 6.0 6.1 走进尼泊尔 走进加德满都,新浪网,2007-03-20. [200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7. ^ 尼泊尔火葬,亲眼所见,网易,2007-03-20. [2015-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3). 
  8. ^ Spiritual guid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6-12.
  9. ^ BBC:尼泊尔尸体火化昼夜不停 残留物堵塞河道,参考消息网,2015-04-30.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 ^ Indian Express. [200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1). 
  11. ^ Kantipu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1.
  12. ^ Hindu Shrine: Pashupatinath in Nep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Dirgha Raj Prasai,NewsBlaze
  13. ^ Sify. [2009-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1). 
  14. ^ Kantipu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2.
  15. ^ Kantipu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1.
  16. ^ eKantipu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1.
  17. ^ Interfering with Pashupatina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Prakash A. Raj,Kantipur
  18. ^ Hindu Shrine: Pashupatinath in Nepal. Newsblaze.com. 2009-01-08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

27°42′35″N 85°20′55″E / 27.70972°N 85.34861°E / 27.70972; 85.3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