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自治縣
峨山彝族自治縣,舊稱嶍峨(漢語拼音:xí 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玉溪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第一個彝族自治縣。峨山縣東連玉溪市紅塔區和通海縣,南接紅河州石屏縣,西南毗連新平縣,西北與楚雄州雙柏縣隔綠汁江相望,北連易門縣和昆明市晉寧縣。縣境東部狹長,西部較寬,全縣面積1932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14.39萬人,政府駐地雙江街道。
峨山彝族自治縣 | |
---|---|
自治縣 | |
峨山民族團結廣場 | |
峨山縣(紅色)在玉溪市(粉色)和雲南省的位置 | |
坐標:24°10′21″N 102°24′17″E / 24.17250°N 102.40472°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雲南省玉溪市 |
設立 | 1951年5月12日 |
政府駐地 | 雙江街道 |
下級行政區 | |
政府 | |
• 縣長 | 方正春 |
• 縣委書記 | 葉本功 |
面積 | |
• 總計 | 1,932 平方公里(746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43,903人 |
• 密度 | 74.5人/平方公里(193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66,594人 |
語言 | |
• 母語(方言) | 雲南話 彝語南部方言峨山土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653200 |
電話區號 | 0877 |
車輛號牌 | 雲F |
行政區劃代碼 | 530426 |
國內生產毛額 | ¥37.9219 億元(2011年) |
網站 | 峨山縣人民政府 |
歷史
南詔末年(880年)在此設嶍峨部,因縣城東北面有嶍山、峨山兩山而得名。大理國時期嶍峨部隸屬於秀山郡。元代憲宗六年(1256年)置嶍峨千戶。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嶍峨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降為嶍峨縣。[2]民國18年(1929年)時任雲南省民政廳廳長的峨山人徐為光認為「嶍峨」與「習惡」諧音,殊不雅訓,根據鄉紳要求,簽呈省政府將「嶍峨」改為「峨山」。省政府於同年10月8日115次會議決議呈經中央核准,於民國19年(1930年)1月1日始更名為峨山縣。[3] 1951年5月12日成立峨山民族自治縣。1956年改稱峨山彝族自治縣。
地理
峨山縣地處哀牢山脈以東,滇東高原以西的高原地帶,山地遼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平均海拔1691米,最高點為北部甸中鎮鏡湖行政村的火石山,海拔2583.7米,最低點在西部綠汁江邊的丫勒河谷,海拔820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和珠江兩大水系。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猊江及其支流練江、綠沖河等,紅河水系主要有化念河、綠汁江等。[2]
縣境東部的雙江、小街等地,位於曲江斷裂帶上,地殼運動劇烈,地震活動頻繁。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和鐵。峨山彝族自治縣化石資源豐富,是兩種峨山龍的發現地。
氣候
峨山縣氣象數據(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4.0 (75.2) |
27.3 (81.1) |
29.2 (84.6) |
31.6 (88.9) |
32.6 (90.7) |
31.4 (88.5) |
31.4 (88.5) |
31.6 (88.9) |
31.1 (88.0) |
29.2 (84.6) |
26.0 (78.8) |
23.9 (75.0) |
32.6 (90.7) |
平均高溫 °C(°F) | 17.7 (63.9) |
20.0 (68.0) |
23.3 (73.9) |
26.2 (79.2) |
26.5 (79.7) |
26.6 (79.9) |
26.3 (79.3) |
26.6 (79.9) |
25.3 (77.5) |
23.0 (73.4) |
19.9 (67.8) |
17.2 (63.0) |
23.2 (73.8) |
日均氣溫 °C(°F) | 9.1 (48.4) |
10.8 (51.4) |
14.0 (57.2) |
17.6 (63.7) |
20.2 (68.4) |
21.5 (70.7) |
21.2 (70.2) |
20.7 (69.3) |
19.5 (67.1) |
17.1 (62.8) |
12.9 (55.2) |
9.4 (48.9) |
16.2 (61.1) |
平均低溫 °C(°F) | 2.9 (37.2) |
3.6 (38.5) |
6.5 (43.7) |
10.4 (50.7) |
15.0 (59.0) |
17.7 (63.9) |
17.9 (64.2) |
17.2 (63.0) |
15.9 (60.6) |
13.5 (56.3) |
8.5 (47.3) |
4.4 (39.9) |
11.1 (52.0) |
歷史最低溫 °C(°F) | −2.5 (27.5) |
−2.0 (28.4) |
−2.6 (27.3) |
3.1 (37.6) |
5.5 (41.9) |
10.9 (51.6) |
13.0 (55.4) |
11.2 (52.2) |
6.6 (43.9) |
4.8 (40.6) |
−1.6 (29.1) |
−4.5 (23.9) |
−4.5 (23.9)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6.8 (0.66) |
20.5 (0.81) |
22.6 (0.89) |
43.1 (1.70) |
95.2 (3.75) |
138.6 (5.46) |
178.2 (7.02) |
163.4 (6.43) |
99.2 (3.91) |
81.3 (3.20) |
49.7 (1.96) |
16.8 (0.66) |
925.4 (36.45) |
平均相對濕度(%) | 78 | 73 | 68 | 67 | 72 | 80 | 85 | 85 | 83 | 83 | 82 | 82 | 78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
行政區劃
經濟
2022年,峨山縣生產總值達143.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2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43.12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80.19億元,增長3.2%。三次產業結構為14.1∶30∶55.9。人均生產總值97,898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7,109元、18,349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01,444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0億元,人均2,866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2億元,人均11,951元。[5]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峨山彝族自治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43,903人,城鎮人口66,594人(占46.28%),鄉村人口77,309人(占53.72%)。共有男性75,135人、女性68,768人,性別比為109.26。0—14歲人口共20,654人(占14.35%),15—59歲人口共97,649人(占67.86%),60歲及以上人口共25,600人(占17.7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20,359人(占14.15%)。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3,775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5,201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4.22%。[6]
民族
根據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在全縣人口中彝族人口87294人,占總人口的53.61%;其次是漢族55925人,占總人口的34.35%。其他主要少數民族及占總人口比例分別為:哈尼族,7.40%;傣族,0.22%;回族,3.61%;白族,0.12%;苗族,0.16%;蒙古族,0.19%;拉祜族,0.03%。[7]
交通
公路
鐵路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 2.1 峨山彝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 《峨山彝族自治县志》 (M) 1.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 ISBN 978-7-101-02920-8.
- ^ 峨山的由来. 峨山網. 2006-08-09 [2012-08-26]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2023年峨山彝族自治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2023》.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3 [2023-12-14]. ISBN 978-7-5230-025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4).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020.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037-9772-9.
- ^ 2010年峨山彝族自治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峨山網. 2011-06-13 [2012-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