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遇刺

奧斯曼·本·阿凡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於公元656年被抗議者暗殺。最初,人群包圍奧斯曼在麥地那的住宅進行抗議,局勢在一名抗議者死亡後升級,抗議者要求另立新哈里發,但奧斯曼拒絕了;656年6月17日(伊斯蘭曆 35年 ),抗議者點燃了奧斯曼的住宅,一些抗議者得以從房屋的後部破門而入,奧斯曼正在閱讀古蘭經,他們打了他的頭,並刺穿了他的腹部。

奧斯曼遇刺
位置Medina, Arabia, Rashidun Caliphate, present-day Saudi Arabia
座標24°28′12″N 39°36′36″E / 24.47000°N 39.61000°E / 24.47000; 39.61000
日期656年6月17日 (656-06-17)
目標Uthman
類型Assassination
武器Sword
死亡1 killed,
1 injured
受害者Uthman

歐斯曼遇刺在當時的穆斯林世界產生了兩極分化的影響。人們不僅對他的性格和政策提出了質疑,還對穆斯林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關於叛亂和治理的宗教信仰以及伊斯蘭教統治的資格提出了質疑。 關於導致圍攻奧斯曼的事件,威爾弗德·馬德隆寫道:「奧斯曼·伊本·阿凡對他的親信巴努·阿卜杜勒·沙姆斯十分慷慨,巴努·阿卜杜勒·沙姆斯似乎控制着奧斯曼,同時他對幾個最早聖伴如阿布·達爾·吉法里阿卜杜拉·本·馬蘇德和阿慕爾·伊本·耶希爾表現出了傲慢的虐待,激起了眾怒。650-651年,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公開的抵抗; [1]對他的統治和他任命的政府的不滿並不僅限於阿拉伯半島以外的省份。 [1]當奧斯曼的親信,尤其是馬爾旺控制了阿拉伯半島時,包括選舉委員會的大部分成員在內的聖伴轉而反對奧斯曼,或者至少撤回了他們的支持,以此向哈里發施加壓力,要求他改過自新,減少他親信的影響力。 [1]

背景

穆罕默德和第一任正統哈里發阿布·伯克爾分別於 632 年和 634 年去世後,歐麥爾·本·赫塔布(634-644 年在位)成為了新的哈里發,繼續阿布·伯克爾發起的征服戰爭,在其治下,阿拉伯帝國幾乎完全擊潰了薩珊波斯,並牽制了拜占庭帝國,使其勢力範圍限於安納托利亞北非中部 [2]。軍隊在被征服的地區建立新城市定居,在伊拉克建立了巴士拉庫法等駐軍城鎮,在埃及建立了福斯塔特城,由於敘利亞地區有大量阿拉伯人口,穆斯林征服者選擇在現有城鎮定居 [3]

征服給穆斯林帶來了豐厚的土地及稅收 [4],特別是在伊拉克,穆斯林接收了先前的王室和波斯貴族的土地,這些土地成為了國家管理的公共財產,士兵們認為這些土地是他們的財產,進行了抗議,這些土地產生的收入被分配給征服的軍隊 [5];歐麥爾授予各省總督相當大的自治權進行統治,各省收入的盈餘被用於被征服地的定居者而非上繳至中央。 [6]在例如軍事采邑(iqṭāʿ, اقطاع)和行政職位的分配等事務上,歐麥爾優先考慮早期加入伊斯蘭教(sābiq, سابق)的人,並且將後來者拒之門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社會階層分化,和舊秩序中有權有勢的人的不滿。 [7]

歐麥爾在 644 年被暗殺後,聖伴(ṣahābah, صحابة)們(包括阿卜杜拉赫曼·伊本·奧夫、阿里薩德·伊本·阿比·瓦卡斯塔爾哈歐斯曼和祖拜爾)組成的協商會議舒拉(šūrā, شورى)選舉了奧斯曼為新任哈里發。 [8]從麥加時代起,奧斯曼就是穆罕默德的早期夥伴,並且一直致力於伊斯蘭教的事業,他與穆罕默德及伊斯蘭教其他早期成員同屬於麥加古萊什部落的倭馬亞氏族[9]但在穆罕默德傳教期間,倭馬亞人對伊斯蘭教堅定反對,並且629 年穆罕默德征服麥加後才皈依伊斯蘭教。 [10] 穆罕默德,以及後來的阿布·伯克爾和歐麥爾都試圖通過授予倭馬亞人禮物和重要職位來贏得倭馬亞人的支持,並將他們納入新的國家秩序。 [10]

對奧斯曼政策的反對

穆罕默德去世後,輔士及一些古萊氏人的政治重要性被削弱,歐麥爾藉助其倭馬亞親信的力量開始集權。奧斯曼任命他的親戚擔任所有的省長職位, [11] [12]並向他的親戚(包括馬爾萬一世賽義德·本·阿綏)提供了大量土地和贈款。 [13]在其統治的後半期(650年左右),輿論開始反對歐斯曼, [4]他被指控任人唯親,任命太年輕的人擔任重要職務; [14]他對省級事務進行干涉,包括宣布伊拉克王室土地為國有資產,要求將盈餘轉交給麥地那的哈里發;奧斯曼將被征服的土地贈予塔爾哈和祖拜爾等著名的古萊什人,以及外族總督,如艾什阿斯·本·蓋斯,以換取他們在阿拉伯半島的土地;他的這些政策使得被征服土地的早期定居者認為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從而引起了來自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定居者們的廣泛反對。 [15]

在庫法城的老定居者庫拉(qurrah, قرّة, 能背誦古蘭經的人)的領導下,馬利克·阿什塔爾開始反抗歐斯曼的政策。事件的高潮為,歐斯曼的庫法總督及親信賽義德·伊本·阿綏被庫拉們驅逐出城,並宣布早先被免職的巴士拉總督阿布·穆薩·阿什阿里 為庫法總督。

在645-646年間,奧斯曼罷免了在軍隊中廣受歡迎的埃及總督阿姆爾·伊本·阿斯,並任命阿卜杜拉·伊本·薩德·伊本·阿比·薩爾接替他的職位。正如賽義德·伊本·阿斯在庫法所做的那樣,伊本·阿比·薩爾開始控制該省的金融系統,將盈餘轉移到首都,埃及的定居者對此十分不滿。大約 654 年,緊張局勢演變成抗議,在奧斯曼的養子穆罕默德·伊本·阿比·胡德海法和阿里的養子,阿布·伯克爾之子穆罕默德·本·阿比·伯克爾的領導下,一些反對者拒絕在總督身後祈禱(總督作為政府的代表會帶領祈禱)655 年 1 月,反對者將伊本·阿比薩爾驅逐出埃及,並接管了行政管理權。 [16] [17]

和一些麥地那古萊什人,其中包括資歷較高的一些聖伴,他們的影響力和威望都不及奧斯曼統治下的倭馬亞人,於是在外省抗議的同時也表達了不滿, [18] 祖哈爾、哈希姆馬赫祖姆等古萊氏部落氏族撤回了對奧斯曼的支持;阿慕爾·本·阿斯、和穆罕默德的遺孀阿伊莎一直嚴厲批評哈里發,指責他在宗教上搞裙帶關係。據稱, 阿慕爾煽動古萊氏人反抗奧斯曼,並敦促高級聖伴與奧斯曼對峙;由 阿伊莎領導的穆罕默德的遺孀們(她們被尊為「信徒的母親」) [a]向庫法和埃及發送了信件,敦促各省起來反對奧斯曼。穆罕默德·本·阿比·伯克爾和 穆罕默德·伊本·阿比·胡德海法收到信件後,放棄了一場針對拜占庭人的穆斯林運動,聲稱針對內部敵人(即奧斯曼)的聖戰比反對外部敵人更重要。

暴動

不滿最終導致了埃及庫法巴士拉的叛亂,埃及叛軍聚集在麥地那附近,奧斯曼要求阿里與叛軍談判,以阿里為首的遷士代表和以穆罕默德·伊本·馬斯拉瑪為首的輔士代表會見了叛軍並勸說他們返回,代表們以哈里發的名義保證他們將平反所有的冤屈,並同意充當擔保人,叛軍退卻了,但當叛軍正要啟程返回埃及時,一名來自麥地那的信使追上了他們,信使攜帶一封據稱帶有哈里發奧斯曼印鑑的信件,這封信指示埃及總督在叛軍回到埃及後後將他們處決;歷史學家認為這封信不是由奧斯曼發出的,而是由他的秘書馬爾萬·伊本·哈卡姆發出;儘管如此,發現信件內容後,叛軍立即決定返回麥地那並開始圍攻[20]

圍攻的開始

奧斯曼下令處決叛軍信件引發了叛軍的眾怒,同時,作為奧斯曼的擔保人,阿里和穆罕默德·伊本·馬斯拉瑪證明奧斯曼對這封信件毫不知情,並要求奧斯曼直接與叛軍對話。但此時叛亂者要求奧斯曼退位或罷黜,並另立哈里發。隨着動盪的爆發,阿里因自己無力打破馬爾旺對哈里發的影響而絕望,與奧斯曼決裂,但為緩和局勢[21],阿里在得知叛軍阻止向被圍困的奧斯曼供水後,進行了干預 [22];當奧斯曼面臨襲擊的危險時,他還派他的兩個兒子保護他的家。 [23] [24]

暗殺

奧斯曼和他的妻子奈拉在晌禮時在房間裡閱讀古蘭經,一些叛軍爬上了周圍的房屋,藉由跳進了奧斯曼的房間,根據al'Amr ibn Hazm 的家族史,在進入奧斯曼房間後,穆罕默德·伊本·阿比·巴克爾抓住歐斯曼的鬍子並搖晃,奧斯曼懇求他放手,並強調他的父親艾布·伯克爾永遠不會做這樣的事,穆罕默德反駁說,如果艾布·伯克爾看到歐斯曼的所作所為,他肯定會譴責奧斯曼,隨後,當奧斯曼向穆罕默德尋求真主的保護時,穆罕默德用刀刺穿了歐斯曼的頭。 [25] [26]

基納納·伊本·巴沙爾隨後加入,用箭和劍從背後刺穿奧斯曼的耳後。根據另一種說法,基納納用金屬棒毆打打奧斯曼致奧斯曼倒在地上,隨後蘇丹·本·胡木蘭殺了奧斯曼。在這兩個敘述中,均提及Amr ibn Hamiq 坐在歐麥爾的胸口上,並多次刺穿他的身體。房子隨後被洗劫一空。 [27]因為叛軍,或根據 Wellhausen所說,輔士,不允許他被埋葬在穆斯林墓地,奧斯曼的屍體在夜間被埋葬在猶太人墓地,。 [28] [29]

  1. ^ Ayesha later denied having written any letters.[19]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Madelung 1997
  2. ^ Lewis 2002,第49–51頁.
  3. ^ Kennedy 2016,第58, 56, 53頁.
  4. ^ 4.0 4.1 Donner 2010,第148頁.
  5. ^ Donner 2010,第149頁.
  6. ^ Kennedy 2016,第60頁.
  7. ^ Kennedy 2016,第49–50, 59頁.
  8. ^ Madelung 1997,第71–72頁.
  9. ^ Hawting 2000,第21頁.
  10. ^ 10.0 10.1 Hawting 2000,第11, 22–23頁.
  11. ^ Wellhausen 1927,第41–42頁.
  12. ^ Lewis 2002,第59頁.
  13. ^ Madelung 1997,第81–82頁.
  14. ^ Donner 2010,第150頁.
  15. ^ Kennedy 2016,第61–62頁.
  16. ^ Kennedy 2016,第64頁.
  17. ^ Hinds 1972,第453–456頁.
  18. ^ Kennedy 2016,第64–65頁.
  19. ^ Madelung 1997,第101頁.
  20. ^ Madelung (1997), pp. 111–112
  21. ^ Ali ibn Abitalib. Encyclopedia Iranica. [2007-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7). 
  22. ^ Madelung (1997), pp. 112, 113 and 130
  23. ^ Madelung (1997), pp. 107 and 134
  24. ^ Ali.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5. ^ Madelung 1997,第139 n.頁.
  26. ^ Humphreys 1990,第190-191頁.
  27. ^ Madelung 1997,第138–139頁.
  28. ^ Madelung 1997,第139頁.
  29. ^ Wellhausen 1927,第50頁.